第一章《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单元提优测试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5页,为选择题,20分;
第Ⅱ卷4页,为非选择题,30分;共5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2.第Ⅰ卷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 (选择题 共20分)
1.(2014泰安4)某同学对右图生物进行了观察和记录,其中错误的是
A.1是苔鲜植物,植株矮小,有根、茎、叶
B.2是蕨类植物,叶片的下表面有孢子囊
C.3是单细胞藻类,细胞内有叶绿体
D.4是裸子植物,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
2.(2014益阳4)下表植物类群所对应的特征及实例正确的是
植物类群
特征
实例
A
苔藓植物
有类似茎叶的分化,无导管,有假根
葫芦藓、墙藓
B
蕨类植物
有根、茎、叶分化,能产生种子
贯众、卷柏
C
裸子植物
种子繁殖,种子外无果皮包被
银杏、椰子
D
被子植物
种子繁殖,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油菜、红豆杉
3.(2014临沂6)关于蕨类植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活在森林和山野的潮湿环境中,植株比苔藓植物高大
B.剖开一株蕨类植物,会发现它的根茎叶中都有运输物质的输导组织
C. 比苔藓植物高等,不是用孢子繁殖而是用种子繁殖
D.煤的形成与距今2亿多年前的高大蕨类植物有关
4.(2014东营13)学习了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后,有位同学进行了如下梳理总
结,其中正确的是
A.海带是藻类植物,依靠它的根固着在浅海岩石上
B.墙藓的茎、叶内有较为发达的输导组织,只能生活在阴湿的陆地上
C.肾蕨有假根、茎、叶的分化,适应陆地生活能力较强
D.种子比孢子的生命力强,是种子植物更适应于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
5.(2014潍坊7)将甲、乙两盆大小和生长状况完全相同的植物,白天置于光照、
湿度等相同环境下培养,夜晚将甲置于相对温暖的环境
中,乙置于相对凉爽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观察二者的
生长状况。该实验的变量为
A.温度 B.光照 C.湿度 D.空气浓度
6.(2014聊城2)我市输冬小麦主产区,在小麦生长过程中,
要多次进行灌溉。小麦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果实的生长发育
7.(2014菏泽4)大面积植树造林不仅美化环境,还能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这是因为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www.21-cn-jy.com
A.降低空气的温度 B.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C.增加空气中氧的含量 D.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量
8. (2014娄底5)下图所示曲线能正确表示在晴朗的高温天气状态下,绿色植物蒸腾用强度变化的是
9. (2014烟台11)下面是某小组进行实验时设置的装置图,能验证植物蒸腾作用散失水分的是
10.(2014济宁2)2014年9月16日省运会在我市开幕,为响应市委“办好省运会,当好东道主”的号召,园艺工人在美化、绿化济宁城时。为提高苗木的成活率,他们选择阴天或傍晚移栽,有时还要去掉部分枝叶,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降低www-2-1-cnjy-com
A.呼吸作用 B.吸收作用 C.蒸腾作用 D.光合作用
11.(2014十堰2)将盆栽天竺葵放在黑暗环境一昼夜后,用黑纸片将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如图所示),置于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摘下叶片,经脱色后滴加碘液,发现叶片的未遮光部分变为蓝色。下面分析,你认为正确的是2-1-c-n-j-y
A. 把盆栽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通过光合作用消耗掉原有的有机物
B. 用黑纸片将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的目的是设置对照
C. 滴加碘液后发现,叶片未遮光部分变为蓝色,说明光合作用产生了蛋白质
D. 该实验不能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光
12.(2014绵阳22)图7为光合作用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表示氧气
B.Y表示二氧化碳
C.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D.有机物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13.(2014泰安5)若将甲、乙两盆相同的天竺
葵同时放在阳台 上,甲每天大量浇水,乙4-5天浇一次水,一段时间后,甲叶片变黄脱落,乙正常生长,最根本的原因是【出处:21教育名师】
A.水分过多,细菌大量繁殖,根腐烂 B.土壤中缺氧,影响根的呼吸作用
C.水分过多,影响根的吸收作用 D.土壤中缺乏无机盐,影响叶的生长
14.(2014滨州20)家庭中养鱼可以增加生活情趣,陶冶情操。养鱼时,人们喜
欢在鱼缸中放一些新鲜绿色水草,主要目的是
A.增加水中氧的含量 B.能美化环境
C.清洁鱼缸的水 D.起到杀菌作用
15.(2014枣庄21)日常生活中,人们采取的下列措施与其目的不一致的是
A.水淹后的农田要及时排涝——促进根部的呼吸作用
B.为道路边的绿化树剪枝——降低绿化树的蒸腾作用
C.利用冰箱冷藏新鲜蔬菜、水果——降低蔬菜、水果的呼吸作用
D.园艺工人在移栽树苗时去掉部分枝叶——降低移栽树苗的蒸腾作用
16.(2014泉州29) 下列措施中,不能提高大棚蔬菜产量的是
A. 适当提高氧气浓度 B.适当延长光照时间
C.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 D.适当增加光照强度
17.(2014滨州21)人类下列各项活动中,能增强植物呼吸作用的是
A.收获的粮食晒干后贮藏 B.农业生产中及时耕松土壤
C.夜间适当降低大棚内的温度 D.向贮存水果的仓库中充加二氧化碳
18.(2014潍坊5)下图表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物质转化过程,
若甲代表有机物和氧气,则Ⅰ、Ⅱ、乙分别代表
A.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和水
B.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二氧化碳和水
C.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有机物和氧气
D.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机物和氧气
19.(2014泰安7)现将一密闭透明的实验装置(图甲)于晴天的晚上22时置于室外,并进行24小时的气体分析测定,得出气体含量变化曲线(图乙),该气体是【版权所有:21教育】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水蒸气 D. 氮气
20.(2014湘潭10)有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说法不 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呼吸作用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B.光合作用只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只在夜晚进行
C.光合作用是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呼吸作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D.合理密植和中耕松土分别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第Ⅰ卷答题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0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4页,用黑色、蓝色水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题号
21
22
23
24
25
总 分
得分
二、非选择题(30分)
21.(2014资阳6)(4分)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用银边天竺葵作为实验材料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步骤,请你根据以下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21cnjy.com
(1)步骤①中,一昼夜后试管 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主要原因是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了 21·cn·jy·com
(2)在步骤④中,对叶片脱色用的是
(3)该实验中,叶片的b、c两处形成了相互对照,其变量是
(4)步骤⑦中a、c相互对照的结论是光合作用需要
22.(2014泰安27)( 7分)为了指导农业生产,某实验小组对植物的光合作用进行了探究,设计如下装置,分析回答问题:21·世纪*教育网
(1)实验前,将完全相同的三株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_____________.
(2)针对甲、乙两装置,要取得科学的实验结论,除了唯一变量不同外,其余实验条件均相同,该变量是_____________。 21*cnjy*com
(3)光下几小时后,分别取下甲、乙、丙相同位置、相同大小的一片叶子,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中的_________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用清水漂洗后,滴加碘液,叶片变蓝的是_________叶。
(4)对比分析甲、乙两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是_________;对比分析甲、丙两 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是______ __。
(5)受该实验的启发,在农业生产中,为了促进温室里植物的生长和提高产量,应该提供的条件是______ ___(答出一条即可)。
23.(2014 枣庄40)(7分)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请分析作答:【来源:21cnj*y.co*m】
(1)若要探究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应该选择的实验装置组合是 ,若要探究氧气是由绿色植物在光下产生的,应该选择的实验装置组合是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甲装置试管中收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说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出 。21教育网
(3)有同学利用甲装置进行了进一步探究,实验结果如下表:
光源与试管的距离(厘米)
10
20
30
40
50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
65
35
15
6
1
据实验结果分析,若要提高大棚作物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4)利用丁装置探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时,应对装置进行 处理。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红墨水滴向 (左或右)移动。
(5)请你写出呼吸作用反应式: 。
24.(2014日照34)(6分)把等量的玉米植株的不同器官放在透明的封闭容器
并把它们暴露在不同颜色的光照下,8小时后,对容器中的氧气进行测量,
得到下表所示的数据。请分析回答:
容器
器官
光的颜色
温度(℃)
O2增加量(mL)
甲
叶
红
22
120
乙
叶
绿
22
15
丙
根
红
22
0
(1)分析可知,容器 中的光合作用速率最快。实验中发现,容器壁上附着有一些水珠,这些水珠的出现主要与叶片的 这一生理过程有关。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对比容器甲、乙可发现, 是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重要因素。容器丙中O2增加量为0mL,导致这一结果产生的原因是根细胞中没有 。2·1·c·n·j·y
(3)将容器甲或乙中的叶片放在盛有 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向处理后的叶片上滴加碘液,发现叶片变蓝,说明光合作用能制造 。
25.(2014滨州32)(6分)水是生命之源。植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同时还要不断地向外散失水分,水分的散失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小刚同学想:叶片面积与植物散失水分有关系吗?针对这一疑问,他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在一株生长健壮的绿色植物上选取两段枝叶相似的枝条,一段保留全部叶片,另一段去掉大部分叶片。
②用量筒取等量清水,分别注入编号为甲、乙的两个锥形瓶里。
③把两段枝条分别插入两个锥形瓶里,并用脱脂棉塞紧瓶口。
④将两个实验装置置于相同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取出锥形瓶中的脱脂棉和枝条。
⑤用量筒分别测量两个锥形瓶中剩余的清水量,计算实验前后两个装置内清水量的差值,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装置
清水量(毫升)
初始量(毫升)
最终量(毫升)
差值(毫升)
甲
乙
(1)实验步骤①的目的是 。
(2)实验步骤③中,用脱脂棉塞紧瓶口的目的是 。
(3)实验步骤④中,将装置置于光下照射一段时间,是利用了 对蒸腾作用强弱的影响。【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实验步骤⑤中,如果甲、乙两个装置内清水量的差值相同,则说明 ;如不同,则说明 。
(5)该实验从另一个侧面验证了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
生物试题参考答案
每小题1分,共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
C
D
A
C
D
D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B
A
B
A
B
A
B
B
每空1分,共30分。
第一章《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绿色植物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它的生命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并对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和水循环发挥着重要作用。绿色植物分布广泛,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
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以下的重要概念。
·地球上生活着各种各样的植物,可以根据特征将植物进行分类。
·不同类群的植物各有其特征,在生物圈中具有不同的怍用
·植物的生存需要阳光、水、空气和无机盐等条件。
·绿色植物能利用太阳能(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存了能量的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
·在生物体内,细胞能通过分解糖类等获得能量,同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调查和资料的收集、处理、交流等活动,帮助学生领悟各类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高等绿色植物中的粮食作物、蔬菜、瓜果、花卉等都是人类种植栽培的主要对象,在作物、花卉中有许多适合学生观察、探究的内容,教师应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探究活动,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植物的主要类群
具体内容
活动建议
概述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认识校园内的植物并挂牌。
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植物。
收集和交流珍稀植物的照片及相关资料。
2.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具体内容
活动建议
描述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收集或实测不同植被环境中的大气温度数据,并进行比较分析。
3.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具体内容
活动建议
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
举例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
描述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调查生产中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有关措施。
4.绿色植物对生物圈有重大作用
具体内容
活动建议
概述绿色植物为许多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列举若干种动物所吃的主要食物,并分析这些食物与绿色植物的关系。
说明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
描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
?
参加绿化家园的活动。
开展校园或社区绿化设计,并积极参与相应的活动。
重点基础知识:
1、常见的藻类植物共同特征是:结构 ,没 、 、 的分化,大都生活在 ,少数生活在 。 是大气氧气的主要来源。
2、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
①开始有 、 分化 ,没有真正的根,
②假根短而细,起固着作用,主要生活在_______________环境。
③ 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3、蕨类植物有真正的 、 、 且体内有 组织.大多生活在 的环境中
4、裸子植物个体比较大,有发达的 有 、 、 、 四个器官,种子是 的。
5、被子植物有 、 、 、 、 、 六个器官,种子外面有 包被,又叫做
6、蒸腾作用定义: ,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蒸腾作用意义:_____ __ 、 和______ __ _。蒸腾作用的强弱受 _ _、__ ____、___ 和_____ 等因素的影响。、
9、光合作用定义:
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 ;光合作用的条件是 、光合作用的场所 、光合作用的产物是 、 。
10、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反应式: 。
呼吸作用的原料是 、 ;呼吸作用的产物是 、 。呼吸作用的场所
呼吸作用的意义是
11、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绿色的 、自动的 、
天然的 。
例1.生活在水沟或水池中,细胞质中具带形螺旋状叶绿体的藻类植物是
A.水绵 B.紫菜 C.衣藻 D.小球藻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藻类植物的有关知识,据此答题。
例题分析: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内含叶绿体,如衣藻是单细胞的藻类植物,细胞内有一个杯状的叶绿体;水绵是多细胞藻类植物,体内有带状的叶绿体;海带、石花菜的体内都是纺锤状的叶绿体.
答案:A
例2.晴天的上午,在一株盆栽植物上将一分枝的叶片套上一个透明的塑料袋,扎紧袋口,一段时间后,塑料袋内出现了一些小水珠,这是由植物体散发出来的_ _ 凝结而成的,它是_ _的结果。下午打开袋口,迅速伸一支将熄灭的大柴棍进袋内,火柴复燃了,说明袋内的_ _较丰富,这是 _的结果。傍晚再套上塑料袋,扎紧袋口。第二天天亮前打开袋口,迅速伸进一根燃着的火柴,火柴熄灭了,说明袋内的 较丰富,这是_ __ 的结果。
考点:探究植物的蒸腾作用
例题分析: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被干燥的透明塑料袋罩住的植物枝叶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蒸气会凝结在塑料袋的内壁上形成小水珠.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下午,植物进行了一定时间的光合作用,在塑料袋内积聚了大量的氧气;此时,打开袋口,迅速将一根带有火星的卫生香伸人袋内,卫生香会复燃,说明袋内含有较多的氧气,这些氧气是植物在光下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
答案:水蒸气 蒸腾作用 氧气 光合作用
例3.如图是某小组同学进行“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实验的操作过程,通过这个实验说明光合作用的条件和产物分别是
A.光和水 B.叶绿体和光 C.光和淀粉 D.叶绿体和淀粉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
例题分析:此实验设计的是一个对照试验,实验中,遮光的部分叶片不能制造淀粉,所以脱色后滴加碘液叶片不变蓝;不遮光的部分制造了淀粉,所以脱色后滴加碘液叶片变蓝色,证明了光是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通过“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也可以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所以通过这个实验说明光合作用的条件和产物分别是光和淀粉.
答案:C
例4.(4分)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光合作用的场所和产物”的探究实验:将银边天竺葵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后,用黑圆纸片将B处从两面遮盖(如图一),光照几小时,摘下这片叶子,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后取出,漂洗并滴加碘液(如图二)。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实验中,A与C这组对照的实验变量是 。
(2)除去黑圆纸片后,将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酒精逐渐变为绿色溶液,溶解于酒精中物质是 。
(3)上述实验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 。
(4)若需探究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应选择 作为对照实验组。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
例题分析:(1)实验中,A位于银边部分,没有叶绿体,C位于绿色部分,有叶绿体,因此A与C这组对照的实验变量是叶绿体.(2)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因此除去黑圆纸片后,将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酒精逐渐变为绿色溶液,溶解于酒精中物质是叶绿素.(3)碘遇淀粉变蓝色.在图二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A没有变蓝,C变蓝色.因此上述实验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4)若需探究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实验的唯一变量是光,因此应选择B和C作为对照实验组
答案:(1)叶绿体 (2)叶绿素 (3)淀粉 (4)B和C
例5.在三个相同的烧杯中加入同高水面的水,将三株相同的天竺葵分别直立在烧杯中,把甲、丙放入密闭玻璃容器中,并把丙放在暗室,甲和乙放在阳光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段时间后,杯内水面下降最大的烧杯是____________。
(2)甲玻璃容器的内壁上的水珠是由于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产生的。
(3)假设甲乙两株植物在开始时合成有机物的量是相等的,光照一段时间后,合成有机物较少的是植株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探究植物的蒸腾作用
例题分析:(1)甲、乙、丙三个装置,甲中放入密闭玻璃容器中,植物蒸腾作用慢;而乙中的植物直接进行蒸腾作用快,丙中的植物由于无光,蒸腾作用最慢.
(2)叶片的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片的气孔进行的,甲玻璃容器的内壁上的水珠是由于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等产生的.
(3)假设甲乙两株植物在开始时合成有机物的量是相等的,光照一段时间后,合成有机物较少的是植株甲,因为甲放入密闭玻璃容器中,植物光合作用慢;制造的有机物少.
答案:(1)乙 (2)蒸腾作用 呼吸作用 (3)甲 因为甲放入密闭玻璃容器中,植物光合作用慢,制造的有机物少
例6.(8分)在探究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活动中,某同学设计以下探究方案,请你分析。
(1)如甲图,将植物罩上透明塑料袋,放在光下3-4小时,将塑料袋中气体通过①号试管收集后取出试管,将一支带火星的木条伸进①号试管内,结果木条复燃了,由此得出的结论是:①号试管内含较多的 (气体)。
(2)如甲图,若将透明塑料袋换成黑色的,其目的是为了防止植物进行
作用。
(3)上述(1)(2)实验中,分别用透明和黑色两种塑料袋是为了设置 ,该实验的变量是 。
(4)在实验过程中,塑料袋内壁出现水珠,是叶片进行 作用散失的水分凝聚而成,这些水分是通过茎的 中的导管自下往上运输来的。
(5)如乙图,将植物罩上塑料袋,放在暗处3-4小时。将塑料袋中气体通入2号试管,结果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出结论是:植物进行了 作用,释放出 (气体)。
考点: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
例题分析:(1)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光下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放出氧气的过程,甲图将植物罩上透明塑料袋,放在光下3-4小时,意思是让里面的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然后用①号试管收集里面的气体后取出试管,将一支带火星的木条伸进①号试管内,结果木条复燃了,我们知道氧气有帮助燃烧的特性,因此证明①号试管内含较多的氧气.
(2)植物的光合作用只能在光下进行,因此有时为了防止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要把塑料袋换成黑色的.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超过了自身对氧的需要),维持生物圈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对平衡,并且能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3)实验中,分别用透明和黑色两种塑料袋就使得这两个装置一个有光一个无光,光是变量,其他条件都一样,控制了变量的惟一,是标准的对照实验.
(4)在植物体内有两种管道导管和筛管,导管在木质部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在韧皮部运送有机物,植物所需的水是根吸收来的然后通过根的导管茎的导管等依次向上运.0%的被植物体生长利用,99%的水都通过植物的叶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当中去了,这就是植物的蒸腾作用.
(5)乙图,将植物罩上塑料袋,放在暗处3-4小时,无光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植物在线粒体里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二氧化碳有一个特性就是能把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他将塑料袋中气体通入②号试管,结果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出结论是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放出的是二氧化碳.
答案:(1)氧气 (2)光合作用 (3)对照实验 光 (4)气孔 木质部
(5)呼吸 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