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浙江省八年级科学期末考试专题练——填空题2
1.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常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如图表示:
(1)写出甲图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乙图所示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3)上述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有 (填化学式)。
2.用“红磷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中,密闭容器中固体变化如图所示。
(1)从燃烧的条件分析,固体质量在0~t1间没有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密闭容器中被消耗的氧气质量为 。
3.氮氧化物(如NO2、NO等)进入大气后,不仅会形成硝酸型酸雨,还可能形成光化学烟雾。因此必须对含有氮氧化物的废气进行处理。
(1)用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O2+NO+2NaOH═2NaNO2+H2O,产物NaNO2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 ;已知“HNO2”读作“亚硝酸”,则NaNO2的名称为 。
(2)汽车尾气中含有NO和CO,消除这两种物质对大气污染的方法是安装催化转化器,使它们发生反应生成N2和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氨气(NH3)也可用来处理氮氧化物。例如,氨气与二氧化氮反应:8NH3+6NO2═7N2+12H2O。若某工厂排出废气中NO2含量为0.75%(体积分数),则处理4600米3这种废气,需要 千克氨气(假设此时NO2气体的密度为2.0克/升)。
4.某同学帮父亲去一家生产资料公司购买化肥,该公司化肥售价(单位:元/吨)如下表.
化肥 尿素 CO(NH2)2 磷矿粉 Ca3(PO4)2 硝酸铵 NH4NO3 碳酸氢铵 NH4HCO3 过磷酸钙 Ca(H2PO4)2 和CaSO4 的混合物 硫酸钾 K2SO4 氯化钾 KCl
价格 1200 150 1000 350 250 800 650
他知道自己家的庄稼生长不茂盛、叶色淡绿、茎叶细小,也出现了倒伏状况.能供买花肥的只有300元,该同学稍作思考便选择购买了两个品种的化肥,而且花钱最少,购得所需的营养元素总的含量最多,试问:
(1)该同学家的庄稼缺两种营养元素,它们是 (填“N”“P”“K”或“微量元素”).
(2)该同学买了碳酸氢铵化肥,则他买的另一种化肥是 .
5.将某绿色植物的叶片放在特定装置中,研究在不同温度和光照条件下(图中的勒克斯是光照强度的单位)的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测得数据如图所示。
(1)从本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该叶片在20℃时的呼吸速率是10℃时呼吸速率的 倍。
(3)20℃、2万勒克斯光照时,叶片每小时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毫克。
6.图甲是恒温箱的简化电路,R1是热敏电阻,其阻值与温度的关系如图乙所示。R2是滑动变阻器,发热电阻R3的阻值为44欧。
(1)电路中火线应与 (选填“A”或“B”)连接,E点应与 (选填“C”或“D”)连接。
(2)R3正常工作电流为 。
(3)若恒温箱设定的温度为100℃,已知低压电源电压为6V,电磁铁的动作电流为30mA,电磁铁线圈电阻为10Ω,则滑动变阻器R2的阻值应调到 Ω。
7.某同学在学习中建构了“氮及其化合价的价、类关系图”。
(1)图中B点对应的物质的类别是 。
(2)写出氨气(NH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
8.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某地因地制宜发展绿色农业,种植大棚农作物,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1)如图所示是晴朗的夏季一昼夜内大棚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曲线。在曲线的bd段,大棚内的二氧化碳浓度降低的原因是 。
(2)庄稼要茁壮生长,一定要有发达的根系和健壮的茎秆。幼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分生区分生组织细胞的分裂;另一方面要依靠 区细胞的体积增大。茎秆的加粗生长要依靠茎中 的分生组织细胞不断的分裂分化。
9.请沿用科学家认议事物的方式认识“空气”。
(1)从分类角度:洁净的空气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从微观角度:用“〇”表示氮原子,“●”表示氧原子,则用“”可表示的微粒是 (填名称)。
(3)从变化角度:已知:常压下,氮气沸点为﹣196℃,氧气沸点﹣183℃.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盛满液态空气的烧杯,观察到的现象是木条 (填“熄灭”或“继续燃烧”)。
(4)从环保角度:下列保护空气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
A.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废气
B.植树造林
C.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出行方式
10.图1是一片移栽的香樟树。为了保证树木移栽的成活率,给树木挂上含有各种营养液和生长素的“吊瓶”(如图2)。
(1)移栽的香樟树被剪去了大部分叶的目的是减弱其 作用,以减少其体内 的散失。
(2)营养液输入的位置愈低愈好,为便于操作,常选择在距离地面30cm以内的范围钻注输液孔。钻注孔的深度达到图3中茎的结构4部位的原因是该处是 部,内有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的 管。
11.能写红黑双色的磁画板截面如图所示,按下写字笔黑色按钮写出黑色的字,按下红色按钮写出红色的字,刷子左右移动则字消失。
(1)写黑字时笔尖为 极;
(2)当刷子左右移动时,文字消失的原因是铁质的刷子被 而具有磁性,凸起的磁体在刷子的吸引力的作用下恢复到原位。
12.据报道,“火星快车”号探测器在火星大气层中发现了一种二氧化碳分子,它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16O18O(元素符号左上角的数字代表该原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请回答:
(1)18O中的中子数是 。
(2)相同分子数的C16O2和C16O18O,分别与足量CaO化合,且全部转化为CaCO3,生成CaCO3的质量前者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后者。
13.随着科技的进步,农场也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某智慧农场中种植了大量的果树和蔬菜,其中的施肥、灌溉等都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和自动控制。
(1)经农场智能系统检测后,自动为农场中的大白菜施加一定量的尿素[CO(NH2)2],若长期缺少该种肥料,大白菜将出现 的症状。
(2)把杨梅果树移栽到农场时要前去部分枝叶,主要是为了减弱 ,提高成活率。
14.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240℃。
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 步骤及现象
Ⅰ.将一定量的白磷、红磷分别浸入80℃热水中(如图所示)。白磷、红磷均不燃烧 Ⅱ.升高右侧漏斗至红磷露出水面。红磷不燃烧 Ⅲ.升高左侧漏斗至白磷露出水面。白磷燃烧
(1)Ⅰ中白磷不燃烧的原因是 。
(2)对比Ⅱ和Ⅲ,可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 。
15.家庭电路的触电事故都是人体直接或间接跟 线接触造成的。 (可以/不能)用手拉触电的人。如图所示的家庭电路中,当闭合开关时,发现电灯不亮。若原因是图中打“×”的位置发生了断路,则在开关闭合的情况下,用试电笔测试电路中A点时,试电笔氖管 (会/不会)发光。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常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如图表示:
(1)写出甲图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2O+Cl2=HCl+HClO ;
(2)乙图所示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分解反应 ;
(3)上述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有 Cl2、O2 (填化学式)。
【解答】解:(1)据甲图可以看出,A是水,B是氯气,C是氯化氢,D是次氯酸,所以,甲图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H2O+Cl2=HCl+HClO;
(2)乙图是次氯酸钠分解生成氯化氢和氧气,属于分解反应;
(3)由物质的未还构成可知,B、E都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属于单质,化学式是:Cl2、O2.
故答案为:(1)H2O+Cl2=HCl+HClO;(2)分解反应;(3)Cl2、O2.
2.用“红磷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中,密闭容器中固体变化如图所示。
(1)从燃烧的条件分析,固体质量在0~t1间没有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P+5O2P2O5 ,密闭容器中被消耗的氧气质量为 8g 。
【解答】解:(1)燃烧条件可知,可燃物需要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从燃烧的条件分析,固体质量在0~t1间没有发生变化的原因是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红磷没有燃烧。故答案为: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2)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P2O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密闭容器中被消耗的氧气质量即为固体物质增加的质量,所以为:14.2g﹣6.2g=8g。故答案为:4P+5O2P2O5;8g。
3.氮氧化物(如NO2、NO等)进入大气后,不仅会形成硝酸型酸雨,还可能形成光化学烟雾。因此必须对含有氮氧化物的废气进行处理。
(1)用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O2+NO+2NaOH═2NaNO2+H2O,产物NaNO2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 +3 ;已知“HNO2”读作“亚硝酸”,则NaNO2的名称为 亚硝酸钠 。
(2)汽车尾气中含有NO和CO,消除这两种物质对大气污染的方法是安装催化转化器,使它们发生反应生成N2和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O+2CON2+2CO2 。
(3)氨气(NH3)也可用来处理氮氧化物。例如,氨气与二氧化氮反应:8NH3+6NO2═7N2+12H2O。若某工厂排出废气中NO2含量为0.75%(体积分数),则处理4600米3这种废气,需要 34 千克氨气(假设此时NO2气体的密度为2.0克/升)。
【解答】解:(1)化合物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1+x+(﹣2)×2=0,x=+3。
“HNO2”读作“亚硝酸”,NaNO2是由钠离子与亚硝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根据盐的命名方法,则NaNO2的名称为亚硝酸钠。
(2)由题文可知,一氧化氮与一氧化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O+2CON2+2CO2。
(3)参加反应的二氧化氮的质量=4600米3×0.75%×1000×2.0克/升=69000克=69千克;
设需要氨气的质量为x。
8NH3+6NO2═7N2+12H2O
136 276
x 69kg
解得:x=34kg
故答案为:(1)+3;亚硝酸钠;
(2)2NO+2CON2+2CO2;
(3)34。
4.某同学帮父亲去一家生产资料公司购买化肥,该公司化肥售价(单位:元/吨)如下表.
化肥 尿素 CO(NH2)2 磷矿粉 Ca3(PO4)2 硝酸铵 NH4NO3 碳酸氢铵 NH4HCO3 过磷酸钙 Ca(H2PO4)2 和CaSO4 的混合物 硫酸钾 K2SO4 氯化钾 KCl
价格 1200 150 1000 350 250 800 650
他知道自己家的庄稼生长不茂盛、叶色淡绿、茎叶细小,也出现了倒伏状况.能供买花肥的只有300元,该同学稍作思考便选择购买了两个品种的化肥,而且花钱最少,购得所需的营养元素总的含量最多,试问:
(1)该同学家的庄稼缺两种营养元素,它们是 N、K (填“N”“P”“K”或“微量元素”).
(2)该同学买了碳酸氢铵化肥,则他买的另一种化肥是 KCl .
【解答】解:(1)庄稼生长不茂盛,叶色淡绿,说明缺少氮元素;茎叶细小,也出现了倒伏情况说明缺少钾元素.故填:N、K.
(2)1吨硫酸钾、氯化钾中含有的钾元素的质量分别为:
1吨100%=0.448吨,1吨100%=0.523吨.
单位质量的钾元素的价格分别为:
800元÷0.448吨=1785.7元/吨,650元÷0.523吨=1242.8元/吨.
由以上计算可知,应该购买氯化钾.
故填:KCl.
5.将某绿色植物的叶片放在特定装置中,研究在不同温度和光照条件下(图中的勒克斯是光照强度的单位)的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测得数据如图所示。
(1)从本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在一定范围内)呼吸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光合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光合速率随光照增强而加快 。
(2)该叶片在20℃时的呼吸速率是10℃时呼吸速率的 3 倍。
(3)20℃、2万勒克斯光照时,叶片每小时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7.5 毫克。
【解答】:解答:解:(1)根据图示可以看出植物的呼吸速率和光合速率与温度以及光照强度的关系:(在一定范围内)呼吸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光合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光合速率随光照增强而加快;
(2)由图示可知,在黑暗的条件下,20℃2个小时内氧气的吸收量为3毫克,而在10℃2个小时内氧气的吸收量为1毫克,所以该叶片在20℃时的呼吸速率是10℃呼吸吸速率的3倍;
(3)由图示可知,20℃、2万勒克斯光照时,该叶片在2个小时内释放出的氧气的量为15毫克,所以20℃、2万勒克斯光照时,该叶片每小时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质量为7.5毫克.
故答案为:
(1)(在一定范围内)呼吸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光合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光合速率随光照增强而加快;
(2)3;
(3)7.5.点评:
6.图甲是恒温箱的简化电路,R1是热敏电阻,其阻值与温度的关系如图乙所示。R2是滑动变阻器,发热电阻R3的阻值为44欧。
(1)电路中火线应与 A (选填“A”或“B”)连接,E点应与 C (选填“C”或“D”)连接。
(2)R3正常工作电流为 5A 。
(3)若恒温箱设定的温度为100℃,已知低压电源电压为6V,电磁铁的动作电流为30mA,电磁铁线圈电阻为10Ω,则滑动变阻器R2的阻值应调到 140 Ω。
【解答】解:(1)为确保用电安全,火线应与开关相连,由图可知,火线应与A相连;
由图乙可知,当温度过高时,热敏电阻的阻值较小,控制电路中,两电阻串联接入电路,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根据欧姆定律可知通过控制电路的电流较大,电磁铁会吸引衔铁,结合图甲可知,此时加热电路应断开,所以发热电阻R3应与E、C两点相连;
(2)R3正常工作电流为:I35A;
(3)由图乙可知,当恒温箱内的温度设定为100℃时,热敏电阻的阻值R1=50Ω,此时控制电路中的电流I=30mA=0.03A,
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则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U2=U﹣U0﹣U1=U﹣IR1=6V﹣003A×10Ω﹣0.03A×50Ω=4.2V,
此时滑动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阻值:R2140Ω。
故答案为:(1)A;C;(2)5A;(3)140。
7.某同学在学习中建构了“氮及其化合价的价、类关系图”。
(1)图中B点对应的物质的类别是 单质 。
(2)写出氨气(NH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3 。
【解答】解:(1)B 点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所以B 点对应的物质为氮气,化学式N2,氮气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填:单质;
(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以及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所以NH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故填:﹣3。
8.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某地因地制宜发展绿色农业,种植大棚农作物,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1)如图所示是晴朗的夏季一昼夜内大棚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曲线。在曲线的bd段,大棚内的二氧化碳浓度降低的原因是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
(2)庄稼要茁壮生长,一定要有发达的根系和健壮的茎秆。幼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分生区分生组织细胞的分裂;另一方面要依靠 伸长 区细胞的体积增大。茎秆的加粗生长要依靠茎中 形成层 的分生组织细胞不断的分裂分化。
【解答】解:(1)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在曲线的bd段,大棚内的二氧化碳浓度降低的原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2)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细胞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不断增大。木质茎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树皮(包括表皮和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和髓。形成层的细胞能不断地进行分裂,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使茎逐年加粗。
故答案为:(1)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2)伸长;形成层。
9.请沿用科学家认议事物的方式认识“空气”。
(1)从分类角度:洁净的空气属于 混合物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从微观角度:用“〇”表示氮原子,“●”表示氧原子,则用“”可表示的微粒是 氮分子 (填名称)。
(3)从变化角度:已知:常压下,氮气沸点为﹣196℃,氧气沸点﹣183℃.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盛满液态空气的烧杯,观察到的现象是木条 熄灭 (填“熄灭”或“继续燃烧”)。
(4)从环保角度:下列保护空气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A 。
A.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废气
B.植树造林
C.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出行方式
【解答】解:(1)从分类角度:洁净的空气中也有氧气、氮气等,属于混合物;故答案为:混合物;
(2)从微观角度:用“〇”表示氮原子,“●”表示氧原子,则用“〇〇”可表示的微粒是氮气;故答案为:氮分子;
(3)将燃着的本条置于盛满液态空气的烧杯,观察到的现象是木条熄灭,因为液态空气吸热汽化;故答案为:熄灭;
(4)从环保角度:下列保护空气的措施不合理的是: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废气,因为废气还是进入空气中;故答案为:A;
10.图1是一片移栽的香樟树。为了保证树木移栽的成活率,给树木挂上含有各种营养液和生长素的“吊瓶”(如图2)。
(1)移栽的香樟树被剪去了大部分叶的目的是减弱其 蒸腾 作用,以减少其体内 水分 的散失。
(2)营养液输入的位置愈低愈好,为便于操作,常选择在距离地面30cm以内的范围钻注输液孔。钻注孔的深度达到图3中茎的结构4部位的原因是该处是 木质 部,内有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的 导 管。
【解答】解:(1)移栽的香樟树被剪去了大部分叶的目的是减弱其蒸腾作用,以减少其体内水分的散失,提高成活率;
(2)木本植物茎的结构从外到内依次是: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和髓。茎是主要的输导器官,其中含有输导组织﹣﹣导管(木质部)和筛管(韧皮部),导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质。所以钻注孔的深度达到图3中茎的结构4部位的原因是该处是木质部,内有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的导 管。
故答案为:
(1)蒸腾;水分;
(2)木质;导。
11.能写红黑双色的磁画板截面如图所示,按下写字笔黑色按钮写出黑色的字,按下红色按钮写出红色的字,刷子左右移动则字消失。
(1)写黑字时笔尖为 N 极;
(2)当刷子左右移动时,文字消失的原因是铁质的刷子被 磁化 而具有磁性,凸起的磁体在刷子的吸引力的作用下恢复到原位。
【解答】解:(1)写黑色字时小磁体的S极被吸引,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则写黑字时笔尖为N极;
(2)当刷子左右移动时,文字消失的原因是铁质的刷子被磁化而具有磁性,凸起的磁体在刷子的吸引力的作用下恢复到原位。
故答案为:(1)N;(2)磁化。
12.据报道,“火星快车”号探测器在火星大气层中发现了一种二氧化碳分子,它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16O18O(元素符号左上角的数字代表该原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请回答:
(1)18O中的中子数是 10 。
(2)相同分子数的C16O2和C16O18O,分别与足量CaO化合,且全部转化为CaCO3,生成CaCO3的质量前者 小于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后者。
【解答】解:(1)16O和18O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和质子数,原子核内的中子数和相对原子质量不同,故18O中的质子数是8;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18﹣8=10;故填:10;
(2)C16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6×2=44,C16O18O的相对分子质量=12+16+18=46,故C16O2与足量CaO化合全部转化为CaCO3质量小于C16O18O与足量CaO化合全部转化为CaCO3的质量,故填:小于。
13.随着科技的进步,农场也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某智慧农场中种植了大量的果树和蔬菜,其中的施肥、灌溉等都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和自动控制。
(1)经农场智能系统检测后,自动为农场中的大白菜施加一定量的尿素[CO(NH2)2],若长期缺少该种肥料,大白菜将出现 植株矮小,叶片发黄 的症状。
(2)把杨梅果树移栽到农场时要前去部分枝叶,主要是为了减弱 蒸腾作用 ,提高成活率。
【解答】解:(1)尿素中只含有营养元素氮元素,属于氮肥。氮肥作用: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若白菜长期缺少氮肥,植株矮小,叶片发黄。
(2)植物在移栽过程中总会损伤一些幼根和根毛,导致吸水能力下降。因此为了减少叶片大量蒸腾掉水分,要剪去一部分枝叶,从而保证水分吸收和消耗间的平衡,防止植物萎蔫。提高了植物的成活率。这也是人们常常在阴雨天或傍晚移栽植物,以及对移栽的植物进行遮光的原因。
故答案为:
(1)植株矮小,叶片发黄。
(2)蒸腾作用。
14.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240℃。
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 步骤及现象
Ⅰ.将一定量的白磷、红磷分别浸入80℃热水中(如图所示)。白磷、红磷均不燃烧 Ⅱ.升高右侧漏斗至红磷露出水面。红磷不燃烧 Ⅲ.升高左侧漏斗至白磷露出水面。白磷燃烧
(1)Ⅰ中白磷不燃烧的原因是 白磷未与氧气接触 。
(2)对比Ⅱ和Ⅲ,可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 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
【解答】解:(1)Ⅰ.将一定量的白磷、红磷分别浸入80℃热水中,温度虽然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但是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所以白磷没有发生燃烧;
故答案为:白磷未与氧气接触;
(2)Ⅱ.升高右侧漏斗至红磷露出水面,红磷不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Ⅲ.升高左侧漏斗至白磷露出水面,白磷燃烧,这是因为白磷既与氧气接触,温度也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对比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故答案为: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15.家庭电路的触电事故都是人体直接或间接跟 火 线接触造成的。 不能 (可以/不能)用手拉触电的人。如图所示的家庭电路中,当闭合开关时,发现电灯不亮。若原因是图中打“×”的位置发生了断路,则在开关闭合的情况下,用试电笔测试电路中A点时,试电笔氖管 会 (会/不会)发光。
【解答】解:由于火线与大地和零线的电压为220V,当人体直接或间接与火线接触时,就会造成触电,所以不能拉触电的人;
图中,开关接在火线与电灯之间,开关闭合后,若“×”的位置发生了断路,A点还与火线连通,所以用试电笔测试A点时,氖管会发光。
故答案为:火;不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