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浙江省八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考试专题练——填空题1(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浙江省八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考试专题练——填空题1(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6-06 18:17: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年浙江省八年级科学期末考试专题练——填空题1
1.菠菜因其营养丰富而被广泛种植,但其食用方式却有特殊要求。
(1)菠菜生长对水分条件要求较高,吸收足够的水分能使其叶肉厚实,食用口感更佳。菠菜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    。
(2)坊间传闻菠菜豆腐同食,易得结石。这是因为豆腐中含有硫酸钙能与菠菜中的草酸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CaSO4+Na2C2O4=CaC2O4↓+X。则X的化学式为    。
2.在研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实验中,某研究小组在密封的容器A中充入足量的含有同位素14C的14CO2。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发现该植物的不同器官相继出现了同位素14C(如图甲,黑色部分表示检测到同位素14C的位)。据此回答:
(1)写出14CO2参加光合作用的场所    。
(2)14CO2主要通过图乙中    结构进入叶片中;说说14C与图丙中哪个原子是同位素原子    。
(3)叶片中的14C主要是通过茎中的哪一部分结构送到该植物的根部。    (选填“导管”或“筛管”)
3.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完成自主对接,为减小对接过程中的震动以保证安全,飞船内置了电磁阻尼器,它由磁铁和线圈构成(如图所示),当线圈水平向左运动时,线圈的ab边中会产生电流,同时ab边受到向右的阻力F,以阻止其靠近。
(1)线圈ab边中产生电流是因为其发生了    现象。
(2)若要改变阻力F的方向,可采取的措施有:   。(列举1点)
4.图甲为某家用电路示意图,为防止电路短路而引发火灾,小明欲将某款双金属片断路器接入该家庭电路中,图乙为断路器分别在“电路正常”和“某处短路”两种状态的示意图。
(1)图甲中灯泡与插座的联接方式是    。
(2)将断路器接入图甲中M处时,应选择a.b.c中的    两个接线柱。
(3)小明将该断路器接入图甲中N处,在使用中因电灯L发生短路导致断路器断开,若用测电笔测试插座三个孔的带电情况,其中能使氖管发光的是    。(可多选)
A.接地插孔
B.零线插孔
C.火线插孔
5.中科院李灿院士团队研发了“液体阳光”技术,实现了简单有机物的人工合成。其反应模型如图所示,即在二氧化钛(TiO2)催化下,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水和甲醇(CH3OH),后者是当下重要的清洁燃料。
(1)二氧化钛中钛(Ti)元素的化合价为    。
(2)模型图中“∞”所表示的物质是    。(写化学式)
(3)人们认为“液体阳光”技术优势明显,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下列说法支持该观点的是    。(可多选)
A.该技术拓宽了人工合成有机物的有效途径,为人工合成其他有机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B.通过该技术在常温下就可吸收二氧化碳,既能有效缓解温室效应的加剧,又能节约能源
C.若要通过该技术获得高纯度甲醇,需通过蒸馏方式将产物中的甲醇与水分离,操作过程较为复杂
D.使用该技术需要在添加催化剂的前提下才能进行,反应条件过于苛刻,技术要求太高
6.新能源汽车中常使用锂电池,能有效改善空气质量。如图是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1)锂属于   元素(选填“金属”或“非金属”);
(2)锂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3)已知锂元素和钠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锂元素和氧元素可形成氧化锂,其化学式为   。
7.图甲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了    ;下列电器设备中与甲图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填序号);利用乙图原理工作的有    (填序号)。
①电风扇
②电磁起重机
③电流表
④发电机
8.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收集有关气体的装置图。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用H2O2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要收集O2,收集装置可选择上述装置中的D或者   ;(填上述字母序号)
(3)利用D装置(原集气瓶内灌有的水)收集氧气,当水排尽后,集气瓶内的氧气占集气瓶容积的   (用分数表示);
(4)若分别用发生装置A或B制取O2,发生装置A的优点是   (写出一点)。
9.如图所示家庭电路中的某一部分,电工师傅按下面的顺序进行检测:①闭合S1,灯L1亮;②断开S1,闭合S2,灯L2不亮;③再用测电笔测a、b、c、d四个接线点,发现只有在c点氖管不发光。
(1)根据电路图,可以判断火线是    面一根(选填“上”或“下”)。
(2)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则是    。
10.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反应的催化剂很多。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如图方案一和方案二实验,比较两种物质的催化效果,其中观察效果较差的是   ,(选填“方案一”或“方案二”)为什么?   。
11.新冠肺炎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导致缺氧,医院会采用呼吸机来缓解症状,分子筛制氧机供氧。
(1)如图甲是新冠治疗时用的一款呼吸道正压呼吸机,呼吸机使气体压力增高,通过管道与患者呼吸道插管连接,气体经气管、支气管,直接流向肺泡,此时为吸气期;图乙中表示吸气期为    段(选填“AB”或“BC”)。
(2)分子筛制氧机是采用物理变压吸附制氧技术,(如图丙)当空气进入装有分子筛的床层时,分子筛对    (写化学式)的吸附能力较强,而氧气不被吸附,这样可以在吸附床出口端获得高浓度的氧气。结合题中内容可知氧气的用途之一是    。
12.m个N2O3分子和n个N2O5分子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若一个N2O3分子的质量为a千克,一个N2O5分子的质量为b千克,则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   千克;若以氧原子质量的作为标准,则N2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13.《诗经》中关于农业的研究记载,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1)“以我覃耜,俶载南亩。”意思是背起锋利的犁到田里耕地。因为根的主要功能是吸收    。耕地松土,目的是使农作物根系的    作用增强,有利于吸收。
(2)“茶寥朽止”意思是将杂草等埋在田里,腐烂后可以做肥料。适量施肥有助于作物生长,如    肥能使茎秆粗壮,促进淀粉的合成与运输。施肥过多,土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    ,植物根毛细胞就会失水。
14.1830年,法国科学家用白磷、硫磺(易燃物)、木条发明了“摩擦火柴”(如图甲),将火柴头在粗糙的界面上轻轻划动,便可引燃火柴杆,这种火柴会因为踩踏或老鼠啃食引发火灾。
1855年,瑞典科学家发明了“安全火柴”(如图乙),只需将火柴头快速从火柴盒侧面划过,便可引燃火柴,且保存和使用比“摩擦火柴”更加方便和安全。
白磷 红磷
着火点 40℃ 260℃
毒性 剧毒 无毒
资料一:白磷和红磷的部分性质如表。
资料二:玻璃粉是一种颗粒粗糙、化学性质稳定的粉末,能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
资料三:氯酸钾受热易分解。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解释:
(1)使用“安全火柴”时,氯酸钾受热分解产生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2)“安全火柴”比“摩擦火柴”保存和使用更安全的科学原理    。(写出一条)
15.实验室提供H2O2、MnO2和KMnO4三种药品及下列装置。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1)使用B装置制取氧气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原因是    。
(2)选择装置A和D制取并收集氧气。仪器a的名称是    ,D中的导管靠近集气瓶的底部,目的是    。
(3)选择装置B和C制取氧气的步骤有:①将导气管移出水槽;②加热;③装药品;④收集;⑤熄灭酒精灯:⑥检查装置气密性。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菠菜因其营养丰富而被广泛种植,但其食用方式却有特殊要求。
(1)菠菜生长对水分条件要求较高,吸收足够的水分能使其叶肉厚实,食用口感更佳。菠菜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  根 。
(2)坊间传闻菠菜豆腐同食,易得结石。这是因为豆腐中含有硫酸钙能与菠菜中的草酸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CaSO4+Na2C2O4=CaC2O4↓+X。则X的化学式为  Na2SO4 。
【解答】(1)根是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因此菠菜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根;
(2)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知,反应前后原子总个数不变,根据反应方程式为CaSO4+Na2C2O4=CaC2O4↓+X分析,还缺少1个SO4、2个Na,则X的化学式为Na2SO4。
故答案是:
(1)根;
(2)Na2SO4。
2.在研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实验中,某研究小组在密封的容器A中充入足量的含有同位素14C的14CO2。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发现该植物的不同器官相继出现了同位素14C(如图甲,黑色部分表示检测到同位素14C的位)。据此回答:
(1)写出14CO2参加光合作用的场所  叶绿体 。
(2)14CO2主要通过图乙中  气孔 结构进入叶片中;说说14C与图丙中哪个原子是同位素原子  A 。
(3)叶片中的14C主要是通过茎中的哪一部分结构送到该植物的根部。  筛管 (选填“导管”或“筛管”)
【解答】解:(1)14CO2叶片中在叶肉细胞中被合成有机物,即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公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量)+氧气,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
(2)保卫细胞是指植物茎、叶等的表皮上具有叶绦粒而通常作半月形的两个相邻的细胞。保卫细胞间的空隙就是气孔,气孔的保卫细胞含有叶绿体,因为细胞壁面对孔隙的一侧(腹侧)比较厚,而外侧(背侧)比较薄,所以随着细胞内压的变化,可进行开闭运动,14CO2主要通过图乙中气孔结构进入叶片中;同位素原子是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原子称为同位素原子,14C与图丙中A原子是同位素原子;
(3)筛管是活细胞构成,位于韧皮部,主要运输有机物,叶片中的14C主要是通过茎中的筛管送到该植物的根部。
故答案为:
(1)叶绿体;
(2)气孔;A;
(3)筛管。
3.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完成自主对接,为减小对接过程中的震动以保证安全,飞船内置了电磁阻尼器,它由磁铁和线圈构成(如图所示),当线圈水平向左运动时,线圈的ab边中会产生电流,同时ab边受到向右的阻力F,以阻止其靠近。
(1)线圈ab边中产生电流是因为其发生了  电磁感应 现象。
(2)若要改变阻力F的方向,可采取的措施有: 改变磁极的位置 。(列举1点)
【解答】解:(1)由图可知,当线圈水平向左运动时,ab切割磁感线,感应电流,所以线圈ab边中产生电流是因为其发生了电磁感应现象;
(2)若要改变阻力F的方向,可采取的措施有:改变线圈的运动方向,或者对调磁极的位置。
故答案为:(1)电磁感应;(2)对调磁极的位置。
4.图甲为某家用电路示意图,为防止电路短路而引发火灾,小明欲将某款双金属片断路器接入该家庭电路中,图乙为断路器分别在“电路正常”和“某处短路”两种状态的示意图。
(1)图甲中灯泡与插座的联接方式是  并联 。
(2)将断路器接入图甲中M处时,应选择a.b.c中的  a、c 两个接线柱。
(3)小明将该断路器接入图甲中N处,在使用中因电灯L发生短路导致断路器断开,若用测电笔测试插座三个孔的带电情况,其中能使氖管发光的是  BC 。(可多选)
A.接地插孔
B.零线插孔
C.火线插孔
【解答】解:(1)由图可知,灯泡与插座工作时互不影响,是并联的;
(2)将断路器接入图甲中M处时,断路器正常工作,应选择a、c两个接线柱;
(3)小明将该断路器接入图甲中N处,在使用中因电灯L发生短路导致断路器断开,三孔插座的右孔接的是火线,左孔通过灯泡接到火线上,所以火线插孔、零线插孔都能时测电笔的氖管发光,故BC正确。
故答案为:(1)并联;(2)a、c(3)BC。
5.中科院李灿院士团队研发了“液体阳光”技术,实现了简单有机物的人工合成。其反应模型如图所示,即在二氧化钛(TiO2)催化下,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水和甲醇(CH3OH),后者是当下重要的清洁燃料。
(1)二氧化钛中钛(Ti)元素的化合价为  +4 。
(2)模型图中“∞”所表示的物质是  H2 。(写化学式)
(3)人们认为“液体阳光”技术优势明显,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下列说法支持该观点的是  ABC 。(可多选)
A.该技术拓宽了人工合成有机物的有效途径,为人工合成其他有机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B.通过该技术在常温下就可吸收二氧化碳,既能有效缓解温室效应的加剧,又能节约能源
C.若要通过该技术获得高纯度甲醇,需通过蒸馏方式将产物中的甲醇与水分离,操作过程较为复杂
D.使用该技术需要在添加催化剂的前提下才能进行,反应条件过于苛刻,技术要求太高
【解答】解:(1)二氧化钛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由化合价原则可知,钛(Ti)元素的化合价为+4。
(2)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模型图中“∞”所表示的物质是氢气,化学式是H2。
(3)A、该技术拓宽了人工合成有机物的有效途径,为人工合成其他有机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说法正确;
B、通过该技术在常温下就可吸收二氧化碳,既能有效缓解温室效应的加剧,又能节约能源,说法正确;
C、若要通过该技术获得高纯度甲醇,需通过蒸馏方式将产物中的甲醇与水分离,操作过程较为复杂,说法正确;
D、由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使用该技术不需要添加催化剂,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1)+4;
(2)H2;
(3)ABC。
6.新能源汽车中常使用锂电池,能有效改善空气质量。如图是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1)锂属于 金属 元素(选填“金属”或“非金属”);
(2)锂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6.941 ;
(3)已知锂元素和钠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锂元素和氧元素可形成氧化锂,其化学式为 Li2O 。
【解答】解:(1)锂属于金属元素。
故填:金属。
(2)锂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
故填:6.941。
(3)锂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1,反应中容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离子,在化合物中化合价是+1,氧元素在化合物中化合价是﹣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锂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Li2O。
故填:Li2O。
7.图甲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了  电磁感应现象 ;下列电器设备中与甲图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④ (填序号);利用乙图原理工作的有  ①③ (填序号)。
①电风扇
②电磁起重机
③电流表
④发电机
【解答】解:图甲中所示是发电机模型,装置中没有电源,其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图乙是电动机模型,其工作原理是利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
①电风扇里主要部件是电动机,它是通电能转动的机器,即利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
②电磁起重机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的原理工作的;
③电流表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即利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
④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制成的;
与甲图工作原理相同的是④;利用乙图原理工作的有①③。
故答案为:电磁感应现象;④;①③。
8.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收集有关气体的装置图。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用H2O2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O2↑ ;
(2)要收集O2,收集装置可选择上述装置中的D或者 C ;(填上述字母序号)
(3)利用D装置(原集气瓶内灌有的水)收集氧气,当水排尽后,集气瓶内的氧气占集气瓶容积的  (用分数表示);
(4)若分别用发生装置A或B制取O2,发生装置A的优点是 能够控制反应的速率 (写出一点)。
【解答】解:(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
(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可用装置C或D收集;
(3)设集气瓶的容积是100mL,收集的氧气约占集气瓶容积的体积分数是:

(4)若分别用发生装置A或B制取O2,发生装置A的优点是:能够控制反应的速率。
故答案为:
(1)2H2O22H2O+O2↑;
(2)C;
(3);
(4)能够控制反应的速率。
9.如图所示家庭电路中的某一部分,电工师傅按下面的顺序进行检测:①闭合S1,灯L1亮;②断开S1,闭合S2,灯L2不亮;③再用测电笔测a、b、c、d四个接线点,发现只有在c点氖管不发光。
(1)根据电路图,可以判断火线是  上 面一根(选填“上”或“下”)。
(2)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则是  c、d两点间开路 。
【解答】解:(1)保险丝应接在火线上,开关应接在火线与用电器之间,火线为上面的一根;
(2)闭合S1,灯L1亮,电路中有电流,说明电路为通路,从保险丝→a→S1→L1→c以及c点左侧的零线都没有断路;
断开S1,闭合S2,灯L2不亮,灯L2不亮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断路、一个是短路;
若灯L2短路时,电路的电流会很大,将保险丝烧断,灯泡L1也不会发光,a、b两个接线点上,试电笔的氖管都不会发光;
若灯L2所在支路开路,d点氖管不发光;
若c、d两点间开路,灯泡L2与零线不能构成闭合电路,电路中没有电流,灯泡不会发光,但d点会通过灯泡L2与火线间接相连,试电笔的氖管会发光。
故答案为:(1)上;(2)c、d两点间开路。
10.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反应的催化剂很多。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如图方案一和方案二实验,比较两种物质的催化效果,其中观察效果较差的是 方案一 ,(选填“方案一”或“方案二”)为什么? 方案一分两次实验,看木条是否能复燃,由于分两次实验,如果都能复燃,根本无法判断哪一种物质的催化效果好;方案二虽然也分两次实验,但通过比较收集一定体积的气体所需要的时间的话,很明显就能比较出反应速度的快慢 。
【解答】解:方案一分两次实验,看木条是否能复燃,由于分两次实验,如果都能复燃,根本无法判断哪一种物质的催化效果好;方案二虽然也分两次实验,但通过比较收集一定体积的气体所需要的时间的话,很明显就能比较出反应速度的快慢。
故填:方案一;方案一分两次实验,看木条是否能复燃,由于分两次实验,如果都能复燃,根本无法判断哪一种物质的催化效果好;方案二虽然也分两次实验,但通过比较收集一定体积的气体所需要的时间的话,很明显就能比较出反应速度的快慢。
11.新冠肺炎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导致缺氧,医院会采用呼吸机来缓解症状,分子筛制氧机供氧。
(1)如图甲是新冠治疗时用的一款呼吸道正压呼吸机,呼吸机使气体压力增高,通过管道与患者呼吸道插管连接,气体经气管、支气管,直接流向肺泡,此时为吸气期;图乙中表示吸气期为  AB 段(选填“AB”或“BC”)。
(2)分子筛制氧机是采用物理变压吸附制氧技术,(如图丙)当空气进入装有分子筛的床层时,分子筛对  N2 (写化学式)的吸附能力较强,而氧气不被吸附,这样可以在吸附床出口端获得高浓度的氧气。结合题中内容可知氧气的用途之一是  供给呼吸 。
【解答】解:(1)在吸气时肺内的气压较低,呼吸机的气压较高,所以图乙中表示吸气期为AB段;
(2)由于空气的组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分子筛对氮气 学式N2的吸附能力较强,而氧气不被吸附,这样可以在吸附床出口端获得高浓度的氧气。结合题中内容可知氧气的用途之一是供给呼吸。
故答案为:(1)AB;
(2)N2;供给呼吸。
12.m个N2O3分子和n个N2O5分子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3m:5n ;若一个N2O3分子的质量为a千克,一个N2O5分子的质量为b千克,则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  千克;若以氧原子质量的作为标准,则N2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解答】解:m个N2O3分子和n个N2O5分子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比是:3m:5n;
若一个N2O3分子的质量为a千克,一个N2O5分子的质量为b千克,则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一个N2O5分子的质量﹣一个N2O3分子的质量)÷2=(bkg﹣akg)÷2;
若以氧原子质量的作为标准,则N2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故答案为:3m:5n;;。
13.《诗经》中关于农业的研究记载,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1)“以我覃耜,俶载南亩。”意思是背起锋利的犁到田里耕地。因为根的主要功能是吸收  水分和无机盐 。耕地松土,目的是使农作物根系的  呼吸 作用增强,有利于吸收。
(2)“茶寥朽止”意思是将杂草等埋在田里,腐烂后可以做肥料。适量施肥有助于作物生长,如  钾 肥能使茎秆粗壮,促进淀粉的合成与运输。施肥过多,土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  细胞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时 ,植物根毛细胞就会失水。
【解答】解:(1)根的主要功能是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土壤板结后,土壤表面的空气无法进入土壤,植物的根因缺少氧气而限制了呼吸作用的进行,并进一步影响到根对土壤中无机盐的吸收。耕地松土,目的是增加土壤透气性,从而有利于农作物根系的呼吸作用和对无机盐的吸收。
(2)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氮肥能促使植物的茎叶旺盛生长,磷肥能够促进花芽分化,提早开花结果,能使植物多开花多结果,促进幼苗根系生长和改善果实品质;钾能促进植株茎秆健壮,改善果实品质,增强植株抗寒能力,提高果实的糖分和维生素C的含量,有利有机物向植物储存器官内转运。施肥过多,当外界溶液中营养物质的质量分数大于细胞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时,植物根毛细胞将失水。
故答案为:(1)水分和无机盐;呼吸
(2)钾;细胞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时
14.1830年,法国科学家用白磷、硫磺(易燃物)、木条发明了“摩擦火柴”(如图甲),将火柴头在粗糙的界面上轻轻划动,便可引燃火柴杆,这种火柴会因为踩踏或老鼠啃食引发火灾。
1855年,瑞典科学家发明了“安全火柴”(如图乙),只需将火柴头快速从火柴盒侧面划过,便可引燃火柴,且保存和使用比“摩擦火柴”更加方便和安全。
白磷 红磷
着火点 40℃ 260℃
毒性 剧毒 无毒
资料一:白磷和红磷的部分性质如表。
资料二:玻璃粉是一种颗粒粗糙、化学性质稳定的粉末,能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
资料三:氯酸钾受热易分解。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解释:
(1)使用“安全火柴”时,氯酸钾受热分解产生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KClO32KCl+3O2↑ 。
(2)“安全火柴”比“摩擦火柴”保存和使用更安全的科学原理  “安全火柴”使用的是红磷,红磷的着火点高,且无毒(合理即可) 。(写出一条)
【解答】解:(1)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是:2KClO32KCl+3O2↑。故答案为:2KClO32KCl+3O2↑;
(2)“安全火柴”比“摩擦火柴”保存和使用更安全的科学原理:“安全火柴”使用的是红磷,红磷的着火点高,且无毒,故答案为:“安全火柴”使用的是红磷,红磷的着火点高,且无毒(合理即可)。
15.实验室提供H2O2、MnO2和KMnO4三种药品及下列装置。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1)使用B装置制取氧气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原因是  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 。
(2)选择装置A和D制取并收集氧气。仪器a的名称是  长颈漏斗 ,D中的导管靠近集气瓶的底部,目的是  排净集气瓶内的空气 。
(3)选择装置B和C制取氧气的步骤有:①将导气管移出水槽;②加热;③装药品;④收集;⑤熄灭酒精灯:⑥检查装置气密性。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⑥③②④①⑤ 。
【解答】解:(1)使用B装置制取氧气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原因是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故答案为: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
(2)仪器a的名称是,D中的导管靠近集气瓶的底部,目的是排净集气瓶内的空气;故答案为:长颈漏斗;排净集气瓶内的空气;
(3)实验室固体加热型装置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分别是:连(连接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装入固体药品)→定(用铁架台固定仪器装置)→点(用火柴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收(收集氧气)→移(把导管移出水面)→熄(熄灭酒精灯),可得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⑥③②④①⑤;故答案为:⑥③②④①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