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浙江省八年级科学期末考试专题练——填空题3
1.下表所示是元素周期表中核电荷数从1﹣18的部分元素排列情况。
(1)请写出氯离子的离子符号 。
(2)①②③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填编号)。
(3)②代表的元素和Al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4)④代表S元素,其原子的质子数为 。
2.如图所示为3种不同的原子用“”“”和“”分别表示质子、中子、电子。
(1)甲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乙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
(2)甲和丙互为同位素原子, 数相同,中子数不同。
(3)图中共有 种元素。
3.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天工开物》记载“凡硫黄配硝,而后火药成声“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2KNO3+3C═K2S+X↑+3CO2↑。
一种气体单质,它的化学式为 。K2S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 。
4.小金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温度自动报器,在温度计上部插入一段金属丝,当温度达
设定温度时,电铃就发出报警声音。
(1)为了实现自动报警,该温度计应选择 (选填“煤油温度计”或“水银温度计”)。
(2)如调高设定温度,则应将上部金属丝向 调整(选填“上”或“下”)
(3)根据温度自动报警器工作原理,其工作顺序为 (填序号)。
①接通控制电路,电磁铁产生磁性,吸引衔铁
②温度上升,温度计液柱升高
③接通工作电路,电铃发出报警声音
5.实验室里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过氧化氢溶液以及下列仪器:
(1)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制取并收集O2,不需要选择的仪器是 (填序号),写出你选择药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2)如果要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除利用上述包含④在内的部分仪器外,还需要添加的仪器是 (填名称)。
6.图1是台灯的实物图,图2是该台灯的电路图,AB表示台灯插头的两个插脚。
(1)从使用的安全性考虑,台灯插头的插脚A应与图3中两孔插座的 孔相连(填字母)。
(2)小明将台灯插头插入插座后,闭合台灯开关,台灯不发光。经检查,G点左侧的零线断了,其他元件都完好。此时丙图的开关S断开,用测电笔检测 E、F、G各点,氖管发光的有 。
(3)4图是某种测电笔的结构图,使用时手应该接触测电笔的 部位(填字母)。
7.小明去超市,走到电梯前发觉电梯运动较慢,当他站在电梯上时又快了起来。小明依照所学的知识,画出如图所示的电路(R是一个压敏电阻)。
(1)通电后,电磁铁的a端是 极;
(2)小明分析:当人站在电梯上时动触点与 触(选填“1”或“2”),电动机转速变快。由此可知,压敏电阻的阻值随着压力的增大而 。
8.读图理解: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时,钠原子 了电子形成了带正电荷的钠离子,氯原子得到电子形成了带负电荷的氯离子。带有相反电荷的钠离子和氯离子之间相互吸引,构成了电 性的氯化钠。
9.如图为核聚变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表示三种原子,“●”、“〇”、“。”表示原子中的不同微粒,③是 元素的原子,①②③中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是 (选填序号)。
10.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颁发给了在锂电池领域作出重大贡献的吉野彰等三位科学家,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是元素周期表中锂元素的相关信息,可知锂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是 。
(2)图乙表示锂原子转变为锂离子的过程,锂离子符号可表示为 。
11.如图所示,通电螺线管的上方有一个静止的小磁针,轴线上右边的圆圈表示闭合电路中一部分导体的横截面,由图可知通电螺线管的d端为 极,导线的a端应接电源的 极,闭合电路的这部分导体分别向“1”、“2”、“3”、“4”四个方向运动时,沿 方向运动能产生感应电流。
12.我国宋代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明确指出,指南针所指的方向“常微偏东,不全南也”。人们把指南针指南的磁极叫 极,地磁场的 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
13.我国自主研制的“奋斗号”万米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下潜到10909米,创造
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奋斗号”潜水器球壳用被称为“海洋金属”的钛合金作为
制造材料。如图为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
(I)Ti除了表示钛元素、1个钛原子之外,还能表示 ;
(2)钛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时,其对应的氧化物被认为是现今世界上性能最好的一种白色颜料。它的化学式为 。
14.用如图装置(夹持仪器略去)研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白磷着火点为40℃,红磷着火点240℃,P2O5能与水反应。)
①通入N2,将W管右侧部分放入热水中,a、b处白磷均不燃烧;
②通入O2,a处白磷不燃烧,b处白磷燃烧。
(1)实验过程①中,a、b处白磷均不燃烧是因为可燃物燃烧需要 。
(2)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填序号)。
A.湿棉花的作用是防止P2O5污染空气
B.其他条件和过程都不变,用红磷代替白磷,也能得到可燃物的燃烧条件
C.②中a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15.实验室常用如图所示装置来制取气体。
(1)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
(2)实验室里用装置B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若用C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气体应从 (填“a”或“b”)端进入。
2023年浙江省八年级科学期末考试专题练——填空题3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下表所示是元素周期表中核电荷数从1﹣18的部分元素排列情况。
(1)请写出氯离子的离子符号 Cl﹣ 。
(2)①②③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③ (填编号)。
(3)②代表的元素和Al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l2O3 。
(4)④代表S元素,其原子的质子数为 16 。
【解答】解:(1)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氯离子可表示为:Cl﹣。
(2)①②③分别是氢元素、氧元素、钠元素,其中钠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
(3)②代表的元素是氧元素,和Al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氧化铝,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Al2O3。
(4)④代表S元素,其原子序数为16,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其原子的质子数为16。
故答案为:
(1)Cl﹣;
(2)③;
(3)Al2O3;
(4)16。
2.如图所示为3种不同的原子用“”“”和“”分别表示质子、中子、电子。
(1)甲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2 ,乙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1 。
(2)甲和丙互为同位素原子, 质子、电子 数相同,中子数不同。
(3)图中共有 两 种元素。
【解答】解:(1)小黑球表示电子,甲原子外有两个小黑球,所以甲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大黑球表示质子,乙原子的核内有一个质子,而质子数=核电荷数,所以乙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
(2)由图可知,甲和丙的质子、电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
(3)因为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甲和丙有两个质子,属于同一种元素,乙只有一个质子,为另一种元素,所以图中共有两种元素。
故答案为:
(1)2;1;
(2)质子、电子;
(3)两。
3.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天工开物》记载“凡硫黄配硝,而后火药成声“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2KNO3+3C═K2S+X↑+3CO2↑。
一种气体单质,它的化学式为 N2 。K2S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 ﹣2 。
【解答】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前硫、钾、氮、氧、碳原子个数分别为1、2、2、6、3,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硫、钾、氮、氧、碳原子个数分别为1、2、0、6、3,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2个氮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N2。
在化合物中钾元素显+1价,设硫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x=0,则x=﹣2价。
故答案为:
N2;﹣2。
4.小金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温度自动报器,在温度计上部插入一段金属丝,当温度达
设定温度时,电铃就发出报警声音。
(1)为了实现自动报警,该温度计应选择 水银温度计 (选填“煤油温度计”或“水银温度计”)。
(2)如调高设定温度,则应将上部金属丝向 上 调整(选填“上”或“下”)
(3)根据温度自动报警器工作原理,其工作顺序为 ②①③ (填序号)。
①接通控制电路,电磁铁产生磁性,吸引衔铁
②温度上升,温度计液柱升高
③接通工作电路,电铃发出报警声音
【解答】解:(1)当温度达到设定的报警温度时,当温度计中的液体与金属丝接触时,将电路导通,则该液体必须是导体,由于煤油属于绝缘体,水银属于导体,所以应该选择水银温度计;
(2)金属丝的端点对应一个温度值为温度自动报器设定的报警温度,所以要调高设定温度,应该将上部金属丝向上调整;
(3)当度上升时,温度计中的液面高度随之上升,当温度计中的液体与金属丝接触时,控制电路被导通,电磁铁将衔铁吸闭,接通工作电路,电铃就发出报警声音,所以温度自动报警器的工作顺序为:②①③。
故答案为:(1)水银温度计;(2)上;(3)②①③。
5.实验室里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过氧化氢溶液以及下列仪器:
(1)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制取并收集O2,不需要选择的仪器是 ①④ (填序号),写出你选择药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2KClO32KCl+3O2↑ ;
(2)如果要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除利用上述包含④在内的部分仪器外,还需要添加的仪器是 长颈漏斗 (填名称)。
【解答】解:(1)反应物为固体,且需要加热,故选固体加热装置,所以需要②作为反应容器,③用于收集气体,⑤密封试管并导出气体,⑥用于加热,⑦盛取液体,⑧用于固定仪器,因此不需要①和④;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加热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及气体符号,所以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
故答案为:①④;2KClO32KCl+3O2↑。
(2)实验室利用稀盐酸与碳酸钙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物为固液混合物,不需要加热,因此需要①锥形瓶作为反应容器,④双孔橡胶塞密封锥形瓶,并导出气体,另外还需要长颈漏斗加入盐酸;
故答案为:长颈漏斗。
6.图1是台灯的实物图,图2是该台灯的电路图,AB表示台灯插头的两个插脚。
(1)从使用的安全性考虑,台灯插头的插脚A应与图3中两孔插座的 D 孔相连(填字母)。
(2)小明将台灯插头插入插座后,闭合台灯开关,台灯不发光。经检查,G点左侧的零线断了,其他元件都完好。此时丙图的开关S断开,用测电笔检测 E、F、G各点,氖管发光的有 E、F、G 。
(3)4图是某种测电笔的结构图,使用时手应该接触测电笔的 A 部位(填字母)。
【解答】解:(1)家庭电路中开关应接在火线与灯泡之间,这样更安全,故台灯插头的插脚A应与图3中两孔插座的D相连;
(2)测电笔是用来辨别火线和零线的设备,即当用测电笔检测时,若是碰到火线,氖管会发光的;当G点左侧的零线断了,台灯插头插入插座后,闭合台灯开关,台灯不发光;开关S断开,E点与火线直接相连,F、G通过图3的灯以及台灯与火线(间接)相连,故用试电笔检测E、F、G三点都能使氖管发光;
(3)图4中A为测电笔的笔尾金属体,正确使用测电笔,要使人的手与笔尾金属体接触,故图4中测电笔使用时手应该接触测电笔的A部位。
故答案为:(1)D;(2)E、F、G;(3)A。
7.小明去超市,走到电梯前发觉电梯运动较慢,当他站在电梯上时又快了起来。小明依照所学的知识,画出如图所示的电路(R是一个压敏电阻)。
(1)通电后,电磁铁的a端是 N 极;
(2)小明分析:当人站在电梯上时动触点与 2 触(选填“1”或“2”),电动机转速变快。由此可知,压敏电阻的阻值随着压力的增大而 减小 。
【解答】解:(1)如图所示,通过电磁铁的电流从下端流入,据安培定则可以判断,该电磁铁的a上端是N极;
(2)当人站在电梯上时,电动机转速变快,通过电动机的电流变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此时电路中总电阻变小;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关系可知,此时的动触点与触点2接触;这说明电磁铁的磁性变大,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变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控制电路中的电阻变小,压敏电阻阻值变小,由此可知,压敏电阻的阻值随着压力的增大而减小。
故答案为:(1)N;(2)2;减小;
8.读图理解: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时,钠原子 失去 了电子形成了带正电荷的钠离子,氯原子得到电子形成了带负电荷的氯离子。带有相反电荷的钠离子和氯离子之间相互吸引,构成了电 中 性的氯化钠。
【解答】解: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1个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带正电荷的钠离子,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1个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形成带负电荷的氯离子,带有相反电荷的钠离子和氯离子之间相互吸引,构成了电中性的氯化钠。
故答案为:失去;中。
9.如图为核聚变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表示三种原子,“●”、“〇”、“。”表示原子中的不同微粒,③是 氦 元素的原子,①②③中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是 ①② (选填序号)。
【解答】解:在原子中,电子在原子核的外部,所以小圈表示的是电子,在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所以白球表示质子,黑圈表示中子;再根据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可知,③这种元素的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所以是氦元素的原子;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由微观结构示意图可知,①和②这两种粒子核内的质子数均为1,故属于同种元素。
故答案为:氦;①②。
10.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颁发给了在锂电池领域作出重大贡献的吉野彰等三位科学家,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是元素周期表中锂元素的相关信息,可知锂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是 3 。
(2)图乙表示锂原子转变为锂离子的过程,锂离子符号可表示为 Li+ 。
【解答】解:(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锂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是3。
(2)由图甲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锂元素的元素符号为Li。
由图乙锂原子转变为锂离子的过程,锂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锂离子,锂离子符号可表示为Li+。
故答案为:
(1)3;
(2)Li+。
11.如图所示,通电螺线管的上方有一个静止的小磁针,轴线上右边的圆圈表示闭合电路中一部分导体的横截面,由图可知通电螺线管的d端为 S 极,导线的a端应接电源的 负 极,闭合电路的这部分导体分别向“1”、“2”、“3”、“4”四个方向运动时,沿 “1”和“3” 方向运动能产生感应电流。
【解答】解:
由于小磁针静止时,其左端为S极,右端为N极,根据磁极间的作用规律可知,螺线管的d端为S极,c端为N极;
根据螺线管的N、S极和螺线管的线圈绕向。利用安培定则可以确定电流是从螺线管的右端流入左端流出。由于电流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出,经过外电路回到电源负极。所以可以确定b为电源的正极,a为负极;
由图分析可知,导体向“1”、“3”的方向运动时都会切割磁感线,所以会产生感应电流;导体向“2”、“4”的方向运动与磁感线方向一致,没有切割磁感线,所以不会产生感应电流。
故答案为:S;负;“1”和“3”。
12.我国宋代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明确指出,指南针所指的方向“常微偏东,不全南也”。人们把指南针指南的磁极叫 南 极,地磁场的 北 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
【解答】解: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天然磁体,地球周围存在地磁场,人们把指南针指南的磁极叫南极,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球的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球的地理北极附近。
故答案为:南;北。
13.我国自主研制的“奋斗号”万米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下潜到10909米,创造
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奋斗号”潜水器球壳用被称为“海洋金属”的钛合金作为
制造材料。如图为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
(I)Ti除了表示钛元素、1个钛原子之外,还能表示 钛 ;
(2)钛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时,其对应的氧化物被认为是现今世界上性能最好的一种白色颜料。它的化学式为 TiO2 。
【解答】解:(1)Ti除了表示钛元素、1个钛原子之外,还能表示钛这种单质。
(2)钛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在化合物中氧元素一般显﹣2价,其氧化物的化学式为TiO2。
故答案为:
(1)钛;
(2)TiO2。
14.用如图装置(夹持仪器略去)研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白磷着火点为40℃,红磷着火点240℃,P2O5能与水反应。)
①通入N2,将W管右侧部分放入热水中,a、b处白磷均不燃烧;
②通入O2,a处白磷不燃烧,b处白磷燃烧。
(1)实验过程①中,a、b处白磷均不燃烧是因为可燃物燃烧需要 氧气 。
(2)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C (填序号)。
A.湿棉花的作用是防止P2O5污染空气
B.其他条件和过程都不变,用红磷代替白磷,也能得到可燃物的燃烧条件
C.②中a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解答】解:(1)实验过程①中,a、b处白磷均不燃烧是因为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故填:氧气。
(2)A.湿棉花的作用是防止P2O5污染空气,该选项说法正确;
B.其他条件和过程都不变,用红磷代替白磷,不能得到可燃物的燃烧条件,是因为红磷着火点是240℃,过程中ab处的红磷都不能燃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②中a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填:AC。
15.实验室常用如图所示装置来制取气体。
(1)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A (填序号)。
(2)实验室里用装置B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H2O22H2O+O2↑ 。
(3)若用C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气体应从 a (填“a”或“b”)端进入。
【解答】解:(1)如果用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故答案为:A;
(2)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要注意配平;故答案为:2H2O22H2O+O2↑;
(3)若用C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气体应从长管进入,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故答案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