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三专题4第1节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4第1节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共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9-09 20:5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说 课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说教材重点
难点教学
方法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
程序导入课程
讲授新课
结束课程学情分析
教的方法
学的方法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专题四“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的第一课内容。主要介绍了三民主义的形成背景、形成、发展以及影响。三民主义集中反映了20世纪初资产阶级的政治民主追求和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并在推翻清王朝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作为三民主义的创始人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事迹和革命理论也是历年考察的重点,因此本课的地位很重要。 知识与能力:掌握孙中山提出新旧三民主义理论的过程、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通过比较新旧三民主义,提高学生比较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精选典型历史事件,设计合理的探究题,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学习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新旧三民主义都是时代的产物,都是当时的先进思想;孙中山先生具有与时俱进的伟大品质、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百折不挠的坚毅品质。能让学生确立积极地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教学重点: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及其作用。
依据:三民主义对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推进了中国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所以将之定为重点。突破方法:通过合作探究法、对比归纳法、概括分析法突出重点。教学难点:如何理解“与旧三民主义相比较 ,新三民主义有了质的飞跃和巨大的进步 依据:因为新三民主义的提出标志着孙中山一生中的巨大转变,成为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基础,所以要理解新旧三民主义的异同,将之确定为难点。突破方法:采用图表法、概括分析法、比较归纳法引导学生领悟历史理论,感受伟人与时俱进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历史归纳能力。 以情境—问题教学法为主,辅之讲授法、讨论法。由于本课内容理论性较强,而学生实际知识水平有限。为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讲述法,对重难点的讲述中帮助学生理解。 教的方法学的方法 概括分析法、比较归纳法、阅读法、列表法和史料研习法。引导学生运用概括分析法、比较归纳法去感知教材,掌握分析教材的基本方法。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情境,使学生直观感知教材,进而激发学习兴趣,努力开启学生发散思维的空间,达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导入课程 《国父赞歌》
我们国父,首创革命,革命血如花
推翻了专制,建设了共和,产生了民主中华
民国新成,国事如麻,国父详加计划,重新改造中华
三民主义,五权宪法,真理细推求
一世的辛劳,半生的奔走,为国家牺牲奋斗
国父精神,永垂不朽,如同倾听白日,千秋万世长留
神州鼎沸,国步艰难,祸患犹未已
莫散了团体,休灰了志气,大家要相互勉励
国父遗言,不要忘记,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思考:1、歌曲中“推翻了专制,建立了共和”指什么事件?
2、这一事件是在什么思想理论指导下进行的?概括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内容积极性局限性- ?? ??, ?? ??? ??? ??
- ??? ??? ??? ?? ??? ??性质评价三民主义性质根源:时代和阶级局限性(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新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为什么)政治上:孙中山四次维护
民主共和斗争的失败要求改变斗争策略俄国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
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使孙看到了
新的斗争方向孙本身坚持民主革命
和与时俱进的精神接受新主张,实行联俄
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
及一战后的再次萧条资产阶级力量得到一定发展
进一步看清帝国主义的本质提出了明确反帝要求,主张各民族平等 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 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 使民生主义与扶助农工紧密结合 三民主义指导的资产阶级革命革命失败 与时俱进,接受反帝反封建的主张 帮助孙中山这种新时期的革命的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或真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中,就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
这种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革命的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真三民主义,是新民主主义的三民主义,是旧三民主义的发展,是孙中山先生的大功劳,是在中国革命作为社会主义世界革命一部分的时代产生的。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材料分析新三民主义是指导思想,三大政策是具体体现。新三民主义的革命性和进步性在于蕴含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精神,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具体体现。 评 价:A、进步意义:
①新三民主义的提出标志着孙中山实现了一生中最伟大的转变;
②新三民主义同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在若干基本原则上是一致的,是国共两党的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和高涨。B、局限性:
新三民主义在理论上、纲领上仍未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合乎人群之需要。 适乎世界之潮流。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结束课程谢 谢!恳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