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危害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 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危害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4-09-09 22:31: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1张PPT。第二章 环境污染与环境问题
第二节 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危害
栏目链接 栏目链接 栏目链接 栏目链接 栏目链接 栏目链接要点一 城市垃圾的特点课 前演 练1.概念:固体废弃物(垃圾)是指在________、________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________。
2.城市是________和________集中的地域。随着垃圾数量的不断增加,________围城已经成为严重的环境灾害之一。
3.城市垃圾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废弃物质工业人口垃圾数量大品种多变化大 栏目链接 栏目链接课 堂
探 究1.城市垃圾的特点。
固体废弃物污染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通常称为垃圾。垃圾泛滥并成为一种环境污染问题,是近代工业发展和城市化的结果。因此有些大中城市正在成为被垃圾包围的“孤岛”。城市垃圾具有以下特点: 栏目链接 栏目链接课 堂探 究2.城市垃圾的常用处理方法。 栏目链接 栏目链接课 堂
探 究3.城市垃圾的资源化处理。
垃圾被称为“放错位置的资源”,若采用科学合理的利用方式可以变废为宝,其利用方式、利用成分和优势见下表。 栏目链接 栏目链接1.下表所反映的上海市垃圾的最主要的特点是(  )
上海城市垃圾成分的变化及预测/质量分数对 点演 练 栏目链接 栏目链接①数量大 ②品种多 ③变化大
A.①         B.②
C.①③ D.③对 点演 练解析:数量大、品种多、变化大是城市垃圾的三大特点。该表主要反映了上海市垃圾品种多的特点,表明城市垃圾是多种废弃物的混合物。此外,该表还显示了垃圾的组成发生变化,但城市垃圾变化大的特点是指城市垃圾的组成种类不断增多。
答案:B 栏目链接 栏目链接要点二 当代垃圾产生的环境问题课 前演 练1.固体废弃物的危害:占据大量________,并持续向________、________释放有害物质,使水体________、________质量恶化,危及人体健康。
2.垃圾产生的环境问题:在一定条件下,垃圾中的废弃物会发生________的、物理的或________的转化,并通过水、________、土壤、________等途径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土地大气水体水质大气化学生物 气食物链 栏目链接 栏目链接(1)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垃圾中的细微________随风飘逸,污染大气。一些有机固体废弃物释放有害气体,造成________大气污染。垃圾填埋逸出________。________处理,造成二次污染。
(2)对水环境的影响。
垃圾倾倒于水体,造成________污染,危害________的生存,使________和灌溉能力降低。垃圾的露天堆放和简单填埋,产生含有害物质的________,对地表水及地下水造成污染。课 前演 练颗粒地区性沼气焚烧法水体水生生物排洪渗滤液 栏目链接 栏目链接(3)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垃圾经过风化、侵蚀,毒液体就会渗入土壤,破坏土壤的________,有害成分在动植物体内蓄积,通过________危及人体健康。
(4)固体垃圾的露天堆放和填埋,占用土地,加剧________短缺。有些垃圾堆存在城市的死角,影响________,传播疾病。课 前演 练腐解能力食物链耕地环境卫生 栏目链接 栏目链接课 堂探 究当代垃圾污染途径及影响。
在一定条件下,垃圾中的废弃物会发生化学的、物理的或生物的转化,并通过水、气、土壤、食物链等途径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其主要途径归纳如下表。 栏目链接 栏目链接对 点演 练2.下列关于垃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传统上用垃圾和粪便堆肥,再撒回土壤,使有机质回到土壤,且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B.随着科技发展,人类已大大提高了环境的自净能力,难处理的垃圾种类与总量日益减少
C.垃圾占据了大量土地,并持续向水、大气释放有害物质,危及人体健康
D.由于垃圾污染不断严重,很多郊区农民已公开“拒绝垃圾” 栏目链接 栏目链接解析:科技的发展也造成了垃圾品种的增多,且难处理的垃圾种类越来越多。
答案:B 栏目链接 栏目链接对 点演 练3.下列关于城市垃圾产生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垃圾中的细微颗粒,在大风吹动下会随风飘逸和扩散,不会造成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B.直接把垃圾倾倒于湖泊中使水体受到污染,湖泊的有效面积缩减,调蓄能力降低
C.垃圾若经风化、雨雪淋溶和地表径流的侵蚀后,将不会对植物造成危害
D.医院废弃物若已经过消毒处理,则可以任意堆放,不会给人类健康带来危害 栏目链接 栏目链接解析:垃圾若处理不当,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答案:B 栏目链接 栏目链接 栏目链接 栏目链接例2 阅读材料,完成(1)~(5)题。
聚苯乙烯快餐盒、一次性塑料包装袋和聚氯乙烯农用地膜被视为危害环境的三大“白色公害”。为解决一次性快餐盒所带来的“白色污染”问题,国家打算近几年全部淘汰泡沫塑料饭盒,取而代之的是用纸浆、植物纤维等易循环利用原料制成的一次性“纸饭盒”。为解决农用地膜所带来的“白色污染”问题,武汉大学提出了“以蔗渣浆、麦秆、芦苇浆为原料来生产‘再生纤维素共混膜’”的研究课题,已获成功。使用“共混膜”不但能使农作物增产20%, 栏目链接 栏目链接而且其使用寿命一旦终结,其成分的30%可被微生物分解,剩余的部分也会在40多天内自动降解,对土壤无副作用。
(1)根据材料,由人为因素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
A.环境污染      B.水土流失
C.土地沙漠化 D.水质性缺水 栏目链接 栏目链接(2)根据材料,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农业自身污染 B.化肥污染
C.农药污染 D.畜禽粪便污染
(3)环保专家预言:废弃的地膜最终将成为祸害。你认为会造成什么祸害?
(4)有人建议焚烧处理这些一次性快餐盒和农用地膜等普通塑料废弃物,你认为是否可行? 栏目链接 栏目链接为什么?对已散落于土壤中的地膜碎片,根据现在的国情,你认为该怎样处理为好?
(5)武汉大学的研究课题有什么积极的环保意义?解析:由题干可知,本题主要考查固体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第(1)题,材料中所提到的是固体垃圾危害环境,造成环境污染。第(2)题,四个选项都是农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但只有A项符合题意。第(3)题,普通地膜不溶于水、降解速度慢,留在农田会影响土壤肥力,使农作物减产。 栏目链接 栏目链接第(4)题,焚烧处理塑料制品,会产生污染气体,故应筛选出地膜碎片,可进行回收再利用。第(5)题,利用农作物秸秆、蔗渣浆、芦苇浆为原料生产“再生纤维素共混膜”。其环保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充分利用废弃物,二是有效防止“白色污染”。
答案:(1)A (2)A
(3)普通地膜不溶于水,并且降解时间长,长期留在农田里会影响土壤透气性,阻碍水分的输送和农作物根系的发育,使农作物减产。 栏目链接 栏目链接(4)不行。焚烧时不但产生大量烟尘,而且还会产生有害气体,污染大气。筛选出土壤的地膜碎片,然后再播种。
(5)充分利用了麦秆、蔗渣等农作物废弃物,改善了农村卫生条件;该薄膜可被微生物降解,防止白色污染。
栏目链接 栏目链接例2 当都市里的人们陶醉在繁华的城市生活中时,是否意识到有一支“大军”正向我们逼近,影响我们的生活,危害我们的健康。据此完成(1)~(5)题。
(1)在意大利,人们家里的咖啡壶大多是用回收的可乐罐制得。请再列举一种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的事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栏目链接 栏目链接 (2)回收利用垃圾,首先要对垃圾进行分类。一群环保志愿者在某社区推广垃圾分类,他们在垃圾房放置一些有分类标识的垃圾回收箱,结果却发现仍然有许多居民并没有分类放置。造成这种现象可以排除的原因是(  )
A.居民嫌麻烦,没有垃圾分类的习惯
B.居民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量多
C.居民的环保意识不强
D.居民不清楚垃圾分类的标准 栏目链接 栏目链接 (3)下图是某居民小区中垃圾收集点(小圆圈)的布局,它在选址上存在的问题有____________。垃圾收集点选址应考虑的因素包括____________。 栏目链接 栏目链接(4)“填埋”是目前我国处理生活垃圾的主要方法。设计合理、清洁的填埋式垃圾处理场,不仅要能填埋垃圾,而且要防止其对周围环境和地下水源的污染。下图是填埋坑的地下剖面示意图,图中P管设计所起的作用可能是(  )
A.排放垃圾分解产生的气体
B.收集在底部汇聚的过滤液
C.监测垃圾是否污染周围的地下水
D.作为衬垫层,防止过滤液渗入土壤 栏目链接 栏目链接(5)有人设想在住宅小区附近建立小型生活垃圾焚烧厂,其流程如下图。请将图中①②③所要表达的内容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栏目链接 栏目链接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废弃材料的回收和再利用可以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利用废纸、废包装盒生产再生纸;利用废旧塑料、橡胶等有机废料炼制油料等。 栏目链接 栏目链接(2)生活垃圾的回收需要居民的积极参与,现在某些居民的环保意识不强、对环保知识不够了解等是造成生活垃圾回收不能有效进行的重要原因。
(3) 从图中可以看出,三个垃圾收集点均集中在中部,且靠近小河。这样做的不利后果是:较远的居民可能因为路远的缘故不愿把垃圾送到收集点;垃圾在下雨时或在转运过程中的散落会对小河造成污染。因此,设置垃圾收集点应使其尽量分布均匀以提高使用效率,还要考虑到是否会对环境造成进一步的污染等问题。同时,造型美观、设计精巧的收集点还能对居民小区起到美化的作用。
栏目链接 栏目链接(4)垃圾填埋后会在土壤中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某些产物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P管伸入填埋坑下的地下水里,可以及时检测到垃圾是否对地下水造成了污染。
(5)生活垃圾经过收集、分类后,能直接焚烧的垃圾进入焚烧厂。焚烧产生的热可直接进行供暖等,也可发电提供电能。焚烧后的固体残留物经加工后可以制成各种建筑材料。 栏目链接 栏目链接答案:(1)废纸、废塑料制复合板;有机废料炼油;废包装纸盒造纸;废旧服装纺纱织布等。
(2)B
(3)分布不均匀(不合理);沿海放置污染水源。
利用率、是否便于居民使用、对小区景观的影响、对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是否污染环境、运输等
(4)C
(5)垃圾(分类)收集点;热量(或热能、能量、电能等);再利用(或制砖、制肥、建筑填料等) 栏目链接 栏目链接 栏目链接 栏目链接1.教材P20 图2.9 各种各样的城市垃圾
图2.10 城市固体废弃物的主要来源
图表分析:这两幅图主要反映了城市垃圾的组成和来源。由于城市垃圾混合排放,直接降低了垃圾的可再生利用率,同时增加了垃圾积存的数量,垃圾分类是减少垃圾数量的良好途径之一。城市垃圾是固体废弃物的来源之一,除此之外,还有工业固体废弃物、危险废弃物、农村垃圾。 栏目链接 栏目链接2.教材P21 图2.11 中国城市垃圾产生量变化情况
图表分析:本图用柱状图表现了中国城市垃圾的增长状况。读图时注意以下两点:
(1)随时间的推移,垃圾数量不断增加;
(2)随时间的推移,垃圾数量的增长速度加快。
3.教材P21 表2.1 上海城市垃圾成分的变化及预测/质量分数 栏目链接 栏目链接图表分析:本表以上海城市垃圾组成的变化和预测为例,说明了城市垃圾品种多的特点。
4.教材P21 思考
思考提示:思考1.家庭垃圾主要由废纸、厨房垃圾、废塑料、废电池、果皮、金属、玻璃等组成。其中废纸、厨房垃圾、金属、玻璃等可以重新回收利用;废塑料有些是可以避免产生或可以减少数量的。
栏目链接 栏目链接思考2.家庭垃圾中的塑料、包装用品、一次性消费物品等废弃物的数量增加,炉渣等废弃物减少,反映生活水平的变化,从而反思现代工业发展和现代消费理念的误区。
5.教材P21 图2.12 垃圾堆成了小山
图表分析:本图以景观图片的形式反映了固体废弃物的情况。各种垃圾混杂在一起,露天堆放,占用大量土地,直接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栏目链接 栏目链接6.教材P22 案例
案例分析:本案例用中外两则事例说明固体废弃物通过大气、地下水、土壤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以及公众为维护生存权益付出的努力。
思考提示:思考1.由于固体废弃物处理不当,当地空气、地下水、土壤遭受直接或间接污染,人们通过呼吸、饮用水、生活和生产活动,接触到这些有害物质,从而诱发了多种疾病。
思考2.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主要通过污染空气、水、土壤等途径来实现。 栏目链接 栏目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