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下 4.5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 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八下 4.5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 练习(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6-07 09:02:20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5节 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
A知识要点分类练 夯实基础
知识点1 叶的结构
1、如图4-5-1是叶片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图4-5-1
(1)图中[①]是 ▲ 。
(2)图中[②]是 ▲ ,细胞内含有 ▲ ,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
(3)具有支持和输导作用的是[⑥] ▲ 。
(4)表皮上有一对肾形细胞,叫作[⑤] ▲ ,它们之间的空隙叫作[④] ▲ 。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答案】(1)上表皮 (2)叶肉 叶绿体 (3)叶脉 (4)保卫细胞 气孔 气孔
【解析】图为叶片横切面结构图,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图示中,①是上表皮,二是叶肉,③是下表皮,④是气孔,⑤是保卫细胞,⑥是叶脉。
【分析】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叶片的结构:表皮、叶肉、叶脉,其中,表皮是保护组织,叶肉是营养组织,叶脉属于输导组织。
【详解】(1)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表皮包括①上表皮和③下表皮,表皮由一层排列紧密、无色透明的细胞构成,主要起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2)②是叶肉,由叶肉细胞构成,内含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3)叶脉中含有输导组织,能够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有机物。(4)表皮上有一对肾形的结构,这是保卫细胞,两个保卫细胞相对中间的空隙是气孔,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气孔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故答案为:(1)上表皮 (2)叶肉 叶绿体 (3)叶脉 (4)保卫细胞 气孔 气孔
知识点2 蒸腾作用
2、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不包括(▲)
A、降低叶片的温度
B、有利于植物进行呼吸作用
C、增加空气湿度,增加降水量
D、促进植物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答案】B
【解析】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植物体外的一个过程。植物通过根吸收来的水,只有大约1%被植物体利用,约99%都通过植物的蒸腾作用由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了,这不是对水的浪费,蒸腾作用有其重要的意义。
【分析】植物的蒸腾作用是考查的重点,可结合着影响植物蒸腾作用强弱的因素掌握。
【详解】植物体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掉的水分只有1%∽5%参与组成植物体和用于维持生理过程,其余大部分的水分都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掉了。但是,植物体通过蒸腾作用消耗水分不是简单地浪费,它对植物体自身的生命活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蒸腾作用能促进植物体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促进水分和无机盐从根部输送到茎、叶等器官,还能使植物体有效地散热,增加空气的湿度,增加降雨量,B符合题意。故选:B。
3、如图4-5-2是研究植物散失水分的四个实验装置图。
A B C D
图4-5-2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个装置中,塑料袋上水珠较多的是 ▲ ,原因是 ▲ 。
(2)比较C、D的实验,你认为正确的是 ▲ ,原因是 ▲ 。
【答案】(1)A A内植物的蒸腾作用强
(2)C D中土壤内水分会蒸发到塑料袋中,影响实验结果
【解析】叶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分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
【详解】(1)A和B比较,叶片的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片的气孔进行的,A中的叶片多,蒸腾作用旺盛,因而塑料袋上的水珠多。(2)C、D两个装置,C中的塑料袋绑在了茎的基部,验证的是植物的蒸腾作用;而D中的塑料袋绑在了花盆上,塑料袋壁上的水珠不但有植物蒸腾的,还有花盆中土壤蒸发的,因此会影响实验结果。
故答案为:(1)A A内植物的蒸腾作用强
(2)C D中土壤内水分会蒸发到塑料袋中,影响实验结果
知识点3 气孔
4、有一个探究植物蒸腾作用的实验,研究“水是从叶的什么地方散发出来的”。步骤如下:
①在一株蚕豆上选取一片生长旺盛的叶片,用滤纸把它上、下表皮上的水分吸干。
②将两张浸有氯化钴溶液的蓝色试纸(蓝色氯化钴遇水变红色)相对应地贴在叶片上、下表皮的表面(贴在上表皮的记为A,贴在下表皮的记为B),并用回形针将它们固定。
③用嘴向另外一张浸有氯化钴溶液的蓝色试纸哈气(或直接在试纸上滴一滴水),观察蓝色试纸发生了什么变化。
④观察贴在叶片上、下表皮的试纸颜色的变化,比较哪一张试纸先变色,哪一张试纸的颜色更深一些。
(1)本实验中设计步骤③的目的是 ▲ 。
(2)在步骤④中试纸的颜色会从蓝色渐渐变成 ▲ 色,先变色的是 ▲ (填“A”或“B”)。
(3)本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答案】(1)证明浸有氯化钴溶液的蓝色试纸遇水变红 (2)红 B
(3)水是从叶片上、下表皮中散发出来的,且下表皮散发出来的水分要多于上表皮散发出来的水分
【解析】此题是检测水是从叶的什么地方散发出来的探究实验,氯化钴溶液的蓝色滤纸遇水变红色,根据这一特征,将两张浸过氯化钴溶液的蓝色滤纸相对应地贴在叶片上、下表皮的表面,观察贴在叶片上、下表皮的滤纸颜色的变化,比较哪一张滤纸变色,哪一张滤纸的颜色更深一些。据此解答。
【分析】解此题要明确蓝色氯化钴遇水变红色,叶片下表皮的气孔多于上表皮。
【详解】(1)本实验中涉及步骤③用嘴向另外浸过氯化钴溶液的蓝色滤纸何气,根据蓝色氯化钴遇水变红色,蓝色滤纸遇到何出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会变成红色,其目的是为证明氯化钴溶液的蓝色滤纸遇水变红色。(2)植物的叶片上有气孔,是气体进出的“门户”,又是水分散失的“窗口”,故在步骤④中滤纸的颜色会从蓝色渐渐变成红色,先变色的是B,B贴在下表皮,气孔比上表皮多,散失的水分较A多。(3)本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水是从叶片上、下表皮中散发出来的,且下表皮散发出来的水分要多于上表皮散发出来的水分。
故答案为:(1)证明浸有氯化钴溶液的蓝色试纸遇水变红 (2)红 B
(3)水是从叶片上、下表皮中散发出来的,且下表皮散发出来的水分要多于上表皮散发出来的水分
知识点4 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
5、观察蚕豆叶表皮实验时,为了能观察到更多气孔,应当撕取图4-5-3中的[▲] ▲ 制成临时装片。植物根部吸收的水分,通过茎中的 ▲ 运输到叶脉,大部分水分通过[▲] ▲ 散失,小部分参与图中②④所示细胞进行的 ▲ 等生理活动。
图4-5-3
【答案】⑤ 下表皮 导管 ⑥ 气孔 光合作用
【解析】图示表示叶片的结构示意图以及水和无机盐的运输过程。叶片的结构包括:叶肉、叶脉、表皮三部分,图示①上表皮、②栅栏组织、③导管、④海绵组织、⑤下表皮、⑥气孔、⑦导管,识图分析作答。
【分析】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叶片的结构,正确识图是做题的关键,平时要注意多观察课本插图。
【详解】观察蚕豆叶表皮实验时,蚕豆的叶片上有许多气孔,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片的下表皮。所以为了能观察到更多气孔,应当撕取图中[⑤]下表皮制成临时装片。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蚕豆的根吸收的水分通过茎中的⑦导管运输到叶片后,小部分参与图中②④细胞进行的光合作用等生理活动,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由⑥气孔散失到大气中。故答案为:⑤ 下表皮 导管 ⑥ 气孔 光合作用
B规律方法综合练 提升能力
6、移栽植物时,将一种无色的喷剂喷洒到叶面上,能结一层薄膜,这层膜可以让二氧化碳通过而水分子不能通过,从而提高移栽植株的成活率。这类物质的作用是(▲)
A、减弱呼吸作用 B、减弱蒸腾作用
C、增强光合作用 D、增强蒸腾作用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植物的蒸腾作用,移栽植物的时候要想办法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提高成活率,分析答题。
【分析】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知识是考试的重点,要注意理解和掌握。
【详解】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叶片的气孔是水蒸气进出的门户,可见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移栽植物时,根系或多或少的会有一定的破坏,吸水的能力会降低,因此在移栽植物时,用科学家发明的这种无色的物质,将其喷到叶面上,结成一层二氧化碳可以通过而水分不易通过的薄膜,这样就使的植物能照常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进行光合作用,而水蒸气则不能蒸发出去,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避免移栽植物出现萎蔫现象,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B符合题意。故选:B。
7、土壤中的水分参与植物蒸腾作用时的途径是(▲)
A、土壤→根毛→导管→叶肉→气孔→大气
B、土壤→导管→叶脉→气孔→大气
C、土壤→根毛→导管→气孔→叶脉→大气
D、土壤→根毛→叶脉→表皮→大气
【答案】A
【解析】植物吸收水的主要器官是根,根吸水的主要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可以吸收水分。土壤中的水分→根毛细胞→根皮以内的层层细胞→根内的导管→茎内的导管→叶柄的导管→叶脉(叶肉内)的导管→气孔→大气。
【分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路线。
【详解】植物体的根能够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大量的水分能从叶片上的气孔蒸腾散失,水分从根吸收到叶散失,叶片上有气孔,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和气体交换的“门户”,土壤中的水分参与植物蒸腾作用时的途径是:土壤→根毛→导管→叶肉→气孔→大气。故选:A。
8、如图4-5-4所示为通过测量一段新鲜柳树枝条的吸水情况来研究蒸腾作用的实验装置。装置是连通的、内装有清水,并用白炽灯照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图4-5-4
A、该装置可以定性地研究影响柳树枝条蒸腾作用速率的因素
B、在无风且潮湿的空气中,小气泡将缓慢地向左移动
C、在高温及干燥的空气中,小气泡将快速地向左移动
D、单位时间内消耗水的量,就是该柳树枝条蒸腾的水量
【答案】D
【解析】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影响因素有光照、温度、湿度等。
【分析】影响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因素有:光、温度、湿度和空气流动情况等。
【详解】A、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有光照、温度、湿度,空气流动情况等,利用该装置可以定性地研究影响柳树枝条蒸腾作用速率的因素,A不符合题意;B、在无风且潮湿的空气中,植物的蒸腾作用较缓慢,故小气泡将缓慢地向左移动,B不符合题意;C、在高温及干燥的空气中,植物的蒸腾作用较快,故小气泡将快速地向左移动,C不符合题意;D、植物吸收的水分,大部分进行蒸腾作用,只有少部分进行生理活动,故单位时间内消耗水的量,并不是该柳树枝条蒸腾的水量,D符合题意。
故选:D。
9、为验证保卫细胞吸水时气孔会开放,失水时气孔会关闭,某同学利用蚕豆叶片、显微镜、清水及0.3g/mL蔗糖溶液等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两块载玻片,记为A与B。
第二步:在A载玻片中央滴加一滴清水,在B载玻片中央滴加一滴 ▲ 。
第三步:用镊子撕取两块蚕豆叶片的下表皮,分别置于A、B中央的液滴中,盖上盖玻片。
第四步:将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1)请完善上述实验步骤。
(2)若结论被验证,那么预期的实验结果是 ▲ 。
【答案】(1)0.3g/mL蔗糖溶液 (2)清水中气孔开放,蔗糖溶液中气孔关闭
【解析】【分析】【详解】(1)该实验是为了验证细胞吸水及失水时,气孔的开放与关闭,而细胞吸水或失水与外界溶液的浓度有关,所以溶液的浓度不同是变量,因此在A载玻片中央滴加滴加清水,在B载玻片中央滴加0.3g/mL蔗糖溶液。(2)结论能够被验证,说明细胞吸水时气孔开放,细胞失水时气孔关闭,所以清水中气孔开放,蔗糖溶液中气孔关闭。
故答案为:(1)0.3g/mL蔗糖溶液 (2)清水中气孔开放,蔗糖溶液中气孔关闭
10、在探究“植物体水分的散失”时,小明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取A、B、C三个量筒,放在室内阴凉处。A中不放植物,B、C中各放一枝生长状态相同的天竺葵枝条,B去掉所有叶片,C保留所有叶片。每天上午8时,向量筒加水至100mL,晚上8时记录液面的刻度,连续5天,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分析数据并回答问题。
组别 液面刻度/mL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A 99.5 99.5 99 99.7 99.3
B 94 96 90 97 92
C 60 62 50 64 60
(1)在五天中,每个量筒每天散失水分的量是不一样的,由此推断气温最高的是第 ▲ 天。
(2)在探究天竺葵的茎散失水分时,应选取的实验组别是 ▲ 。
(3)量筒C第五天通过叶片散失的水分是 ▲ mL。
(4)如果要根据上述数据得出实验结论,应分别计算A、B、C三个量筒五天测量的数据的 ▲ ,然后进行比较。
(5)根据对上表数据的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 。
【答案】(1)三 (2)A、B (3)32 (4)平均值
(5)植物体的茎和叶都能散失分,但叶是散失水分的主要器官
【解析】植物体内的水以气体的形式散失到空气中的过程叫蒸腾作用,水也可以由液态变成气态散失到空气中。
【分析】植物的蒸腾作用是中考的常考点,一般和植物的光合、呼吸作用一起考。
【详解】(1)植物的蒸腾作用与温度等有关,而水的蒸发也与温度有关,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植物的蒸腾作用越强,水蒸发的越多,由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知道,第三天时,C内减少了50毫升,B减少了10毫升,A减少了1毫升,为这六天中的最多,所以第三天的温度最高。(2)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植物与水分散失的关系,而有无植物成为实验的变量,BC各放入一枝生长状态相同的天竺葵枝条,其中C保留所有叶片,B去掉所有叶片,A不放植物,所以AB为实验组,C为对照组。(3)A不放植物散失的水分是0.2ml,B没有叶子,通过茎散失的水分是3-0.2=2.8(ml),C保留所有叶片,通过茎和叶散失的水分一共是32ml。(4)如果要根据上述数据得出实验结论,应分别计算ABC三个量筒六天测量数据的平均数,然后进行比较。(5)根据对上表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茎和叶都能够散失水分,但叶是散失水分的主要器官。
故答案为:(1)三 (2)A、B (3)32 (4)平均值
(5)植物体的茎和叶都能散失分,但叶是散失水分的主要器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5节 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
A知识要点分类练 夯实基础
知识点1 叶的结构
1、如图4-5-1是叶片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图4-5-1
(1)图中[①]是 。
(2)图中[②]是 ,细胞内含有 ,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
(3)具有支持和输导作用的是[⑥] 。
(4)表皮上有一对肾形细胞,叫作[⑤] ,它们之间的空隙叫作[④] 。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知识点2 蒸腾作用
2、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不包括( )
A、降低叶片的温度
B、有利于植物进行呼吸作用
C、增加空气湿度,增加降水量
D、促进植物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3、如图4-5-2是研究植物散失水分的四个实验装置图。
A B C D
图4-5-2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个装置中,塑料袋上水珠较多的是 ,原因是 。
(2)比较C、D的实验,你认为正确的是 ,原因是 。
知识点3 气孔
4、有一个探究植物蒸腾作用的实验,研究“水是从叶的什么地方散发出来的”。步骤如下:
①在一株蚕豆上选取一片生长旺盛的叶片,用滤纸把它上、下表皮上的水分吸干。
②将两张浸有氯化钴溶液的蓝色试纸(蓝色氯化钴遇水变红色)相对应地贴在叶片上、下表皮的表面(贴在上表皮的记为A,贴在下表皮的记为B),并用回形针将它们固定。
③用嘴向另外一张浸有氯化钴溶液的蓝色试纸哈气(或直接在试纸上滴一滴水),观察蓝色试纸发生了什么变化。
④观察贴在叶片上、下表皮的试纸颜色的变化,比较哪一张试纸先变色,哪一张试纸的颜色更深一些。
(1)本实验中设计步骤③的目的是 。
(2)在步骤④中试纸的颜色会从蓝色渐渐变成 色,先变色的是 (填“A”或“B”)。
(3)本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知识点4 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
5、观察蚕豆叶表皮实验时,为了能观察到更多气孔,应当撕取图4-5-3中的[ ] 制成临时装片。植物根部吸收的水分,通过茎中的 运输到叶脉,大部分水分通过[ ] 散失,小部分参与图中②④所示细胞进行的 等生理活动。
图4-5-3
B规律方法综合练 提升能力
6、移栽植物时,将一种无色的喷剂喷洒到叶面上,能结一层薄膜,这层膜可以让二氧化碳通过而水分子不能通过,从而提高移栽植株的成活率。这类物质的作用是( )
A、减弱呼吸作用 B、减弱蒸腾作用
C、增强光合作用 D、增强蒸腾作用
7、土壤中的水分参与植物蒸腾作用时的途径是( )
A、土壤→根毛→导管→叶肉→气孔→大气
B、土壤→导管→叶脉→气孔→大气
C、土壤→根毛→导管→气孔→叶脉→大气
D、土壤→根毛→叶脉→表皮→大气
8、如图4-5-4所示为通过测量一段新鲜柳树枝条的吸水情况来研究蒸腾作用的实验装置。装置是连通的、内装有清水,并用白炽灯照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图4-5-4
A、该装置可以定性地研究影响柳树枝条蒸腾作用速率的因素
B、在无风且潮湿的空气中,小气泡将缓慢地向左移动
C、在高温及干燥的空气中,小气泡将快速地向左移动
D、单位时间内消耗水的量,就是该柳树枝条蒸腾的水量
9、为验证保卫细胞吸水时气孔会开放,失水时气孔会关闭,某同学利用蚕豆叶片、显微镜、清水及0.3g/mL蔗糖溶液等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两块载玻片,记为A与B。
第二步:在A载玻片中央滴加一滴清水,在B载玻片中央滴加一滴 。
第三步:用镊子撕取两块蚕豆叶片的下表皮,分别置于A、B中央的液滴中,盖上盖玻片。
第四步:将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1)请完善上述实验步骤。
(2)若结论被验证,那么预期的实验结果是 。
10、在探究“植物体水分的散失”时,小明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取A、B、C三个量筒,放在室内阴凉处。A中不放植物,B、C中各放一枝生长状态相同的天竺葵枝条,B去掉所有叶片,C保留所有叶片。每天上午8时,向量筒加水至100mL,晚上8时记录液面的刻度,连续5天,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分析数据并回答问题。
组别 液面刻度/mL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A 99.5 99.5 99 99.7 99.3
B 94 96 90 97 92
C 60 62 50 64 60
(1)在五天中,每个量筒每天散失水分的量是不一样的,由此推断气温最高的是第 天。
(2)在探究天竺葵的茎散失水分时,应选取的实验组别是 。
(3)量筒C第五天通过叶片散失的水分是 mL。
(4)如果要根据上述数据得出实验结论,应分别计算A、B、C三个量筒五天测量的数据的 ,然后进行比较。
(5)根据对上表数据的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