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9张PPT。②辩证法思想:事物具有向相反方向转化的规律;③政治观点:消极悲观,幻想“小国寡民”的社会。复习提问:①道是天地万物的根源,是天地万物的法则;1、老子的思想主张有哪些?2、韩非子的思想主张有哪些?①集权观:加强君主集权 ②法治观:厉行赏罚,奖励耕战 ③改革观:“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3、墨子的思想主张有哪些?伦理观:兼爱,非攻,尚贤,节俭;
认识论:认识以客观实践为来源;
逻辑学:重视类比和推理,建立了由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推理的方法论基础。汉代儒学第二课 汉代儒学课标要求: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重点:儒学在汉代的兴起及其发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难点:对“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太学兴起及科举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几个问题形成客观的评价 了解历史焚书坑 (唐) 章碣竹帛烟销帝业虚,
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
刘项原来不读书。请思考:诗人在这首诗中讽刺了哪些历史事件?秦始皇焚书坑儒 ?陕西渭南传说中的秦朝“焚书堆”遗址 一、秦代“焚书坑儒”1、(1)时代背景①秦朝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
②一些儒生和游士批评时政。 秦代“焚书坑儒”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为了维护专制统治,遏止思想文化的泛滥。 (2)过程①焚书:接受丞相李斯建议,焚毁除《秦记》及有实用价值的书籍以外的其他书籍。
②坑儒:秦始皇疑心一些儒生反对自己,逮捕、坑杀了460余人。(3)评价 虽有维护专制统治,巩固统一的目的;但更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成为二千年来文化专制政策的开端。 “焚书坑儒”的实质是什么? 思想文化专制政策黄 老 思 想 秦朝采用法家思想、以严刑酷法治国,激化了阶级矛盾,导致短期而亡。秦灭汉兴,面对严峻的社会形势,汉初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指导思想来治国呢?
2、黄老之学时间:汉朝初年
背景:秦朝末年战乱,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人民需要一个稳定的社会来重建家园
目的:统治者为恢复生产,安定人心,采取无为而治,与民休息的统治政策
影响:经济逐渐恢复,国力渐强;国内矛盾增多,诸侯势力坐大,在外匈奴虎视眈眈,战乱将起汉武帝即位时面临的社会问题匈奴威胁,边患不止
诸侯坐大,威胁中央
土地兼并,豪强势大
……
要解决这一系列问题,都迫切需要变汉初的“无为”为“有为”,那么,汉武帝该选择怎样的治国思想呢?1、原因:1)现实需要:
2)用人政策:
3)个人发挥: 汉武帝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鼎盛时期,但也面临许多问题,需要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的统一。 汉武帝起用“贤良文学”的儒生,担任官职,以备咨询治国方略;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发挥,使其更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董仲舒生平 材料一“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
材料二 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 。
材料三 “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理解历史 ——董仲舒《春秋繁露》 ——《汉书?董仲舒传》 合作探究:上述材料中包含了董仲舒的哪些观点? 汉武帝为什么会接受他的主张?a、提出“君权神授”与“天人感应”.加强君权的需要中央集权的需要b、提出“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理论上解决了汉武帝国家“大一统”的需要,有利于巩固统治. (以思想的大一统巩固政治的大一统)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汉武帝采取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对汉代产生了哪些影响? 以儒家思想为主,外儒内法,兼有道家、阴阳家、法家等思想。(继承和改造了先秦儒学) 特点:对独尊儒术的评价积极方面:
儒学地位上升,同时也加强了对思想、文化和教育的重视,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以及维护统一、巩固统治是有积极意义的。
消极方面:
实质是一种文化专制政策,结束了各学派平等竞争的局面,,遏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三、太学的出现
(1)汉武帝创立太学
(2)太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国家培养政治人才的官立学校。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
(3)汉武帝时代,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思考:汉代太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反映了文化教育怎样的趋势?汉代太学和郡国学规模不断扩大,反映了统治者对儒学教育越来越重视,儒学地位不断提升。汉代讲学图《春秋公羊传》书影(董仲舒)令后学者有所统壹,为群儒首。
——《汉书·董仲舒传》四、科举制的文化影响(1)确立:隋唐确立的选官制度。
(2)特点:
A、以考试成绩为标准选定官员
B、考试内容是儒学经典
(3)历史影响:
A、有益于专制主义政体的稳固;
B、儒学因科举制而显荣,成为执政者奴化臣民的工具;
C、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和体现公平公正原则;
D、导致从事科技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儒学的政策有何不同?导致不同的原因分别是什么?对儒学的发展各产生了什么影响?这两种政策又有何相同之处?问题探究秦刚统一;统治
受儒士攻击汉国力强盛;董仲舒发展
儒学,适应统治者需要排斥、打击尊崇儒学发展
进入低潮确立儒学正统地位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以思想统一巩固政治统一文化专制有利国家统一,但钳制思想,
不利于学术思想自由发展儒家思想经历:春秋时期,应运而生→战国后期,蔚然大宗→秦朝时候,遭到打击→西汉初年,逐渐复苏→汉武帝时期,正统思想回顾 1、秦朝实行“焚书坑儒”,西汉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二者的根本着眼点是
?A.压制知识分子
B.区别对待古代文化
C.完善法律机制
D.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答案:D学以致用 2、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①中央集权的强化 ②思想控制的加强 ③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④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
A.②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答案:D 3、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关键是?
A.它是封建社会最进步的思想B.历代都有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大官?C.它适应了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D.它宣扬了仁政思想得到人民的拥护答案:C4.董仲舒融合先秦以来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其思想基础源于对一部儒家经典的新阐释,该经典是( )
A.《春秋》
B.《论语》
C.《孟子》
D.《易经》
A 董仲舒的主要主张是“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要著作是《春秋繁露》等,可见他的思想基础是源自《春秋》。5.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 )
A. 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B. 正统的孔孟学说
C. 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
D. 儒家学说与权术
C 董仲舒的思想,是以儒家学说为基础,引入阴阳五行理论,杂以法家、道家某些思想成分,发展为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体系的新儒学。巩固: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成为
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关键是( )
A.它是封建社会最进步的思想
B.历代都有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大官
C.它适应了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D.它宣扬了仁政思想得到人民的拥护C 巩固:秦朝实行“焚书坑儒”,西汉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二者的根本着眼点是( )
A.压制知识分子
B.区别对待古代文化
C.完善法律机制
D.加强君主专制统治D巩固: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
①中央集权的强化;②思想控制的加强;③大一统局面的形成;④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
A.②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