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7张PPT。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科学发展观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学习目标:
1.了解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过程,认识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2.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它是对邓小平理论的发展,认识它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样,都是中共的指导思想。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
邓小平理论的内容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邓小平理论的思想精髓
邓小平理论形成过程宣言书开端理论提出酝酿基本形成成熟并形成体系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写入党章 “两个凡是” 掀起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进一步解放了思想 1978《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后》的讲话,实际上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982中共十二大(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7中共十三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及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南方谈话” 1992中共十四大1997中共十五大 邓小平理论形成过程宣言书开端理论提出酝酿基本形成成熟并形成体系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写入党章 “两个凡是” 掀起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进一步解放了思想 1978《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后》的讲话,实际上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982中共十二大(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7中共十三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及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邓小平理论形成过程宣言书开端理论提出酝酿基本形成成熟并形成体系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写入党章 “两个凡是” 掀起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进一步解放了思想 1978《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后》的讲话,实际上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982中共十二大(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7中共十三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及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南方谈话” 邓小平理论形成过程宣言书开端理论提出酝酿基本形成成熟并形成体系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写入党章 “两个凡是” 掀起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进一步解放了思想 1978《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后》的讲话,实际上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982中共十二大(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7中共十三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及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南方谈话” 十四大确立全党的指导地位 邓小平理论形成过程宣言书开端理论提出酝酿基本形成成熟并形成体系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写入党章 “两个凡是” 掀起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进一步解放了思想 1978《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后》的讲话,实际上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982中共十二大(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7中共十三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及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南方谈话” 十四大确立全党的指导地位1997中共十五大形成概念 邓小平理论 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依靠力量祖国统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和开放 和平与发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三步走战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一国两制全体人民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开创和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旗帜,是当代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 邓小平理论在哪些方面继承了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改革开放首先从农村展开爱国统一战线, 邓小平理论在思想路线、道路选择和统一战线等方面都继承了毛泽东思想。 为什么毛泽东、邓小平都特别强调“实事求是”?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更为激烈。
(2)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
( 3 )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对自身建设实际清醒认识。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创立过程:
1、创立: 2000年2月明确提出
2、形成:
3、成熟: 2001年七一讲话2002年十六大 历史地位: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比较 史料探究[材料一] 孙中山手书 材料一中孙中山所写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什么重要思想?这一思想提出和发展对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有什么历史作用? [材料二] 全国都堆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烧成烈火。……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正是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的一个婴儿。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二中,毛泽东充满诗意的语言反映了他怎么样情怀?在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毛泽东先后提出了哪些理论? [材料三] 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什么重要理论?十年后,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综合三则材料,概括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
政治路线拨乱反正——工作中心转移;
思想路线拨乱反正——“解放思想,实事 求是” ;
组织路线拨乱反正——邓小平为核心第二代领导集体;
意义:
指明了方向;开辟了道路;发展了理论 中共十三大系统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四项基本原则: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
第一次系统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内容: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判断实践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
社会主义的本质
抓住时机,突出发展,加快改革步伐
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的关系
意义:
坚持了路线 回答了问题 又一个宣言书 中共十四大内容: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