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3专题一第二节汉代儒学(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民版必修3专题一第二节汉代儒学(共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9-13 09:41: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孟子荀子孔子图说历史说说他们的对儒学的贡献.用最简单的词描述儒学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地位 。汉武帝董仲舒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之二 儒学的兴起 儒学的兴起背景:“焚书坑儒”批判表现罢黜百家
太学的出现
科举制的文化影响探究1:与战国时期相比,秦朝的思想文化氛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1)变化:战国:百家争鸣,思想纷呈;
秦朝:焚书坑儒, 死气沉沉。
(2)原因
战国未统一,学术氛围宽松。
秦朝巩固统一,思想走向专制。一. “焚书坑儒”批判(儒学兴起的背景)1.背景探究2 为什么儒学在秦朝时受到严厉打击?儒学以古非今,抨击时政,不利于秦的统治。探究3 为什么秦王朝不焚禁医药、卜筮、种树之书?秦王朝焚书的目的是为了遏制知识分子的思想,而医学、卜筮、种树之书是实用之学,对社会国家直接有益。李斯2.焚书坑儒(1)直接作用:
有利于巩固秦朝刚刚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消极影响(占主导地位):
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3.评价:二、儒学兴起的表现;(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二)太学的出现
——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 (三)科举制的文化影响
——儒家思想统治地位进一步强化; 汉武帝即位时面临的社会问题匈奴威胁,边患不止
诸侯坐大,威胁中央
土地兼并,豪强势大
……
要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汉武帝该选择怎样的治国思想呢?(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原因:1)现实需要:
2)用人政策:
3)个人发挥: 汉武帝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鼎盛时期,但也面临许多问题,需要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的统一。 汉武帝起用“贤良文学”的儒生,担任官职,以备咨询治国方略;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发挥,使其更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材料一“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
材料二 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 。

材料三 “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像理解历史 ——董仲舒《春秋繁露》 ——《汉书?董仲舒传》 合作探究:上述材料中包含了董仲舒的哪些观点? 汉武帝为什么会接受他的主张?a、提出“君权神授”与“天人感应”.(核心观点)从理论上解决了汉武帝国家“大一统”的需要,有利于巩固统治. (以思想的大一统巩固政治的大一统)上述材料中包含了董仲舒的哪些观点? 汉武帝为什么会接受他的主张?加强君权的需要中央集权的需要,缓和阶级矛盾的需要b、提出“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发挥“仁政”:轻徭薄赋.2、影响: 1)适应了汉武帝时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为其提供理论依据。
2)结束了各学派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百家争鸣局面彻底结束),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3)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4)加强了对思想、文化、教育的重视, 推动了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 (二)太学的出现;1、教育体制:1)中央:
2)地方: ——创建太学(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 ); ——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初建地方教育系统); 2、影响:1)对教育:
2)对社会风气:
3)对统治基础:
4)对政坛: 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 带动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打破贵族官僚对官位的垄断,扩大统治基础; 东汉太学生的议政活动,迫使黑暗政治势力有所收敛; 思考:汉代太学规模不断扩大,反映了怎样的文化趋势? 反映了儒学地位提升,统治者注重儒学教育的文化趋势。 (三)科举制的文化影响;1、选官制度的变化;
2、确立; 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隋朝;完善:唐朝;
发展;北宋;
强化:明清。 (三)科举制的文化影响;3、特点:以考试成绩作为选官依据;
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学经典; 4、影响: A、有益于专制主义政体的稳固;
B、儒学因科举制而显荣,成为执政者奴化臣民的工具;
C、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和体现公平公正原则;
D、导致从事科技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
小结:春秋时期战国时期秦朝时期西汉初年汉武帝时——应运而生;——蔚然大宗; ——遭到打击; ——逐渐复苏; ——正统思想; 儒学的兴起 作业: 儒家学说在秦朝、汉朝的地位有何不同?试分析其地位不同的原因?你能从中得出什么启示?巩固: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成为
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关键是( )
A.它是封建社会最进步的思想
B.历代都有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大官
C.它适应了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D.它宣扬了仁政思想得到人民的拥护C 巩固:秦朝实行“焚书坑儒”,西汉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二者的根本着眼点是( )
A.压制知识分子
B.区别对待古代文化
C.完善法律机制
D.加强君主专制统治D巩固: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
①中央集权的强化;②思想控制的加强;③大一统局面的形成;④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
A.②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