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3专题一第三节宋明理学(共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民版必修3专题一第三节宋明理学(共1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0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9-13 09:42: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5张PPT。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据《古令图书集成》记载,“烈女”、“节妇”唐代有51人,
宋代增至267人,
明代竟达36000人程 颐:“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朱 熹:“存天理,灭人欲”理学理学初探莎士比亚为了与佛老思想相抗衡,北宋五子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这就是理学,又称新儒学。
——人民版教材第14页材料一:理者,……本也
——程颐
材料二: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理在气之先……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
——朱熹
材料三: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
——朱熹
材料四:其(理)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
——朱熹世界本源是“理”“理”是伦理道德理在气先,万物中包含理“理”的核心是三纲五常三纲五常:
“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材料一:仁,理也……以仁合在人身言之,乃是人之道也。
——《二程集》
材料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北宋理学大师)以成为“仁者”为目标“仁者”应具有社会责任感 材料一: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
————朱熹 材料二:愿陛下自今以往,一念之顷必谨而察之;此为天理耶,人欲耶?果天理也,则敬以充之,……果人欲也,则敬以克之。
——朱熹《戊申封事》 材料三:朱子反复强调的“存天理、灭人欲”,实意在规劝那些“欲平治天下者”,亦即“格正君心”。
——胡发贵《“存理灭欲”与“格正君心” 》材料四: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故致知之道,在乎即事观理,以格夫物。
——朱熹成为“仁者”的途径是“格物致知”存天理,灭人欲
格正君心南宋以后官方化二程创立发展新阶段佛教
道教朱熹完善程朱理学儒学唐代三教并立抗衡
吸收理为本原理在气先,万物有理成为仁者格物致知,成为仁者“正君心”争论东汉以后危机冲击抗衡
吸收二程创立发展新阶段宋明理学佛教
道教理为本原朱熹完善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儒学唐代三教并立陆九渊
创立王守仁
完善成为仁者理在气先,万物有理格物致知,成为仁者“正君心”理在心中发明本心心外无理,心外无物致良知,人人都可成圣人知行合一君主专制统治南宋以后官方化维护二探儒学 (理学)将儒家对道德的追求与佛家对精神的追求、道家对自然的追求结合起来,……为宋代儒学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王建龙《精神超越和心性本然的回归》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北宋理学大师)
所谓“存天理,灭人欲”,就是要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这被称为“天理”),不要追求个人的自由、幸福(这被称为“人欲”)。
——百度百科从政治作用来说,理学是思想史上的浊流。……论证了封建秩序、封建道德的合乎天理的普遍妥当性。其反人民的思想性格是十分明显的。
——侯外庐《宋明理学史》美术三杰材料一:理学的理欲之辨,本意是想规谏统治者。但事实是统治者顺手接过来,反向一击,理欲之辨由道德修养性的圣贤功夫转化成了政治奴役性的残杀工具。
————张立文《宋明理学研究》材料三:明太祖认为,《孟子》中的有些话不利于君主专制统治……《孟子》中“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85处进行删除。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材料四:朱熹将《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集为《四书》,并对之加以注解,使之成为了理学的经典。
——课本第15页材料二:明太祖朱元璋曾下令,学者讲学“一宗朱子之学”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专制统治者对理学的扭曲、利用,
使理学成为维护专制统治的工具莎士比亚 人们的言论与孔孟、程朱这些“圣贤”相左会被视为“非圣无法”,就连演戏扮演他们的形象,也被看作是“亵渎圣贤”的行为,《大明律》有明文规定要治以重罪。……它再也不是什么“律己”做人的座右铭,而是变成了读书人的“敲门砖”……程朱道学以八股取士而达到鼎盛,也因为八股取士而走向衰败。
——徐洪兴《中国学术思潮史?道学思潮》理学成为统治思想后教条化、功利化 如果一种理论体系,一旦高高在上,失去了对立面的反对意见,就会逐步走向封闭、僵化、衰退和死亡。
——徐洪兴《道学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