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三第二课新文化运动(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三第二课新文化运动(共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9-13 15:22: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一、北大校徽
——走进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 课标要求:
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二、北大大师
——解读新文化运动辜鸿铭胡适陈独秀鲁迅李大钊蔡元培所谓大学者,非所谓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北大钟声》原名《宽容》(1988年 沈嘉蔚 )1.蔡元培
——办学新理念“兼容并包”
“思想自由”问题:这样的办学方针有何影响?  拿世界各国的大学校长来比较一下,牛津、剑桥、巴黎、柏林、哈佛、哥伦比亚等等,这些校长中,在某些学科上有卓越贡献的,固不乏其人;但是,以一个校长身份,而能领导那所大学对一个民族、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蔡元培而外,恐怕找不出第二个。
——胡适转述美国哲学家杜威的话2.陈独秀
——拥戴两先生问题:这份杂志对新文化运动有何影响?材料:……西洋人因为拥护德(Democracy)、赛(Science)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问题:德先生、赛先生指什么?为什么要拥戴两先生?材料:“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若是一面要实行共和政治,一面又要保存君主时代的旧思想…必至非驴非马,既不共和又不专制…一塌糊涂而已!” —— 陈独秀《旧思想与国体问题》《希望》
——被谱成曲子改名为《兰花草》
胡适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
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
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时过。
兰花却依然,苞也无一个。
转眼秋天到,移兰入暖房。
朝朝频顾惜,夜夜不相忘。
期待春花开,能将夙愿偿。
满庭花簇簇,添得许多香。3.胡适
——首倡白话文问题:白话文有何优点?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呻吟;务去烂调套语;不用典;
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推倒雕琢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陈腐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通俗的社会文学 。 4.鲁迅
——反封建斗士材料1: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鲁迅《狂人日记》问题:材料中的“仁义道德”指代什么?
新文化运动对此提出什么主张?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五四运动的发生和中共成立奠定了基础批判尊孔复古5.李大钊
——传播新思想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本社同人要拥护那德先生(Democracy),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Science),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封建专制愚昧迷信国粹和旧文学孔教、礼法、
贞节、旧伦理、
旧政治封建
伦理道德旧艺术、旧宗教旧文学问题:根据材料归纳出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前期基本
内容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愚昧与专制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问题: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后期新
内容宣传马克思主义问题:三者之间的有何联系?三、北大精神
——体悟新文化运动体悟1:新文化运动之“勇” !1913年恢复
尊孔读经1914年
大肆祭孔1915年11月选他为中华帝国皇帝1916年
登基称帝镜头一:袁世凯的倒行逆施尊孔复古复辟帝制1912年窃取共和镜头二:辛亥革命后某百姓门前的春联专制思想根深蒂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群体的壮大民国元年,汤溪县于邑中孔庙(原县学址,今汤溪中学老校区)建立九峰初高两等小学校,开启了了汤溪近代教育之先河。
——《汤溪中学建校70周年纪事》第六页  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四,中华书局,1989年影印本  问题:先进的中国人是怎样进行探索的?(师夷长技)(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  材料一 1913年江苏第一师范学校招考生徒,在300多名应试者中,崇拜孔孟者有218人,占三分之二强。
  材料二 1924年,北京大学校庆25周年纪念的一份民意测验中,题为“你心目中国内或世界大人物,是哪位?”结果如下:问题:从材料一到材料二反映了新文化运动前后青年人的思想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⒈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儒家传统思想民主共和思想体悟2:新文化运动之“新” ?材料三 《新青年》大力宣传民主和科学,被广大青年知识分子说:“青年得此,如清夜闻钟,如当头一棒”。各地爱国社团和进步刊物涌现。⒉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民众觉醒;五四运动中觉醒的北大学生,
感动北京,
震动全国。图一:1918年,金陵女子大学的化学实验室材料四 有的同学把《新青年》从第一期读到最后一期,这使我们文风一变,再也不写堆砌词藻、空疏无物之古文了。 ——北京女子高师学生程俊英(回忆)⒊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图二:早期中国电影《新女性》材料五: “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的”。
“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
——陈独秀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不读古籍废除汉字体悟3.新文化运动之“憾”。请进“赛先生” vs 信而不迷中国科学院调查数据:
在中国真正迷信者的比例为13.3%,大部分的人对迷信的态度是“信“而不“迷”。
2003年,中国公众的科学素养在个人素养中的比重仅占1.98%,而美国公众2000年的科学素养比重已达到了17%.体悟4.对汤中学子之“问”。三宽办学思路校 训学生学习环境宽松
教师知识视野宽广
学校行政态度宽容问题:身处汤中,身处春潮涌动的时代,我们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