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下第一单元第7课重大发明与科技创新(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七下第一单元第7课重大发明与科技创新(共2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9-15 15:42: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第七课
重大发明与科技创新 梁山街道第一中学
历史教研组 你知道吗?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什么?造纸术 印刷术
火药 指南针第 7 课 重大发明与科技创新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这些发明对全人类的发明与进步产生了巨大影响。恩格斯曾经说:“在14世纪初,火药从阿拉伯人那里传入西欧,它使整个作战方法发生了变革,这是每个小学生都知道的。”传入阿拉伯的火药以及印刷术都是中国唐代发明的。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些伟大发明是怎样诞生的。1 雕版印刷是在印章和拓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古代印章一 雕 版 印 刷拓石雕版印刷中所用的雕版在印刷术发明前,人们用手抄书,既费时耗力,又易出错。到隋唐时期,人们从印章和拓石中受到启发,把字雕刻在木板上,使它成为反的凸字。然后刷上墨,铺上纸,一张一张地就印成了,它大大方便了文化地传播。 先用一张薄纸按照一定的规则写上字,反贴在木板上,用刀在木板上雕刻成凸起的反字,制成雕版。再把墨均匀地刷在雕版上,然后,把白纸平铺在刷好墨的雕版上,最后用干净的平刷子在白纸上刷几下,这样,字就印在纸上了。2 雕版印刷的方法3 唐末雕版印刷业的发展印纸的出现
印刷中心 成都和洛阳
代表印刷品 《金刚经》世界上现存最早标有确切时间的雕版印刷品
--------《金刚经》《金纲经》雕印于868年。是一部经卷,长488厘米。卷首是图册,接着是经文,画面精美,线条流畅,墨色均匀清晰,印刷技术已很纯熟。《金纲经》发现于敦煌石窟,近代被外国殖民者掠走。4 雕版印刷术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雕版印刷术加快了文化和信息的传播,对世界文明的进程起到推动作用。美国著名学者罗伯特说:
如果没有从中国传来的造纸术和印刷术,欧洲可能要长期地停留在手抄本的状况,书面文献不可能如此广泛流传。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对世界文明做出什么贡献?1 火药的发明火药是古代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发现
的副产品。 火药是由硫磺、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构成。二 火药2、火药配方的记载 唐代“药王”孙思邈(miǎo) 在他的《丹经》一书中,第一次把火药的配方纪录下来。人类最早使用的火药是黑火药,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在一千多年前发明的。它的发明,闻名于世,被称为我国古代科技的四大发明之一,在化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唐朝末年,火药开始
运用于军事。最初用火
药制作的武器叫“火箭”
也叫“飞火。火箭中国古代的火箭技术 南宋理宗开庆元年(公1259)宋军发明此种管状火器。以巨竹筒为枪身,内部装填火药与子窠--子弹。点燃引线后,火药喷发,将“子窠”射出,射程远达150步(约230米)。这是世界第一种发射子弹的步枪。 想一想: 唐末用于军事上的火箭与现代航天发射的火箭有何异同?2 火药的应用和传播唐中期发明 唐末应用于军事 宋元时广泛使用并传入阿拉伯 传入欧洲在14世纪初,火药从阿拉伯人那里传到了欧洲,它使整个作战方法发生了改变……火药和火器的使用是一种工业的也是经济的进步……
恩格斯
三、赵州桥1、设计者及建造时间 赵州桥,原名安济桥,位于今天河北赵县的洨河上,建于隋炀帝大业年间,设计者李春。 赵州桥全长50.82米,宽9.6米,桥上有3股道,中间走车马,两侧行人。桥的净跨度长达37.37米,是当时中外跨度最大的石拱桥。桥的跨度虽大,但拱高只有7.23米。桥面坡度平缓,有利于交通和运输。 赵州桥设计的巧妙之处? “赵州桥,隋匠李春之迹也。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也。” 赵州桥由1个大拱4个小拱组成,大小搭配,轻盈匀称 。5个拱可以加大泄水量,减少洪水对桥身的压力,又可以减轻桥身对桥基的压力;石块之间用白灰和泥浆填充,并在连接处安放一对铁锭,还用了九条铁拉杆横贯整个桥身。 2、特点这段话说明了什么? 1991年1月3日,《人民日报》报道:位于我国河北的赵州桥,最近被美国土木工程学会评定为最悠久的“国际历史上土木工程里程碑”。这个评选极为严格,要求必须是世界历史上最辉煌的土木工程范例。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其科学合理的设计,牢固的结构已经得到世界的公认,在桥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成为世界人民宝贵的历史遗产。课堂小结隋唐时期重大发明科技创新雕版印刷唐初发明唐末发达火药唐初记载配方唐末用于军事赵州桥隋朝李春设计最古老的石拱桥开平拱桥建筑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