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期末专题复习:填空题三(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期末专题复习:填空题三(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6-11 10:31: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期末专题复习:填空题三
一 、填空题
1.图甲是直流电动机模型(主要部件见文字说明),图乙是自制简易电动机模型。现在主要讨论图乙简 易电动机的制作与操作问题:
(1) 绕制线圈的铜丝外表有漆皮,必须对线圈引出线的两端(搁置于铜质弯钩的部位)进行刮漆处理,
刮漆方法见放大图。按这种方法刮漆,目的是使线圈能够 ,因此这一部位就 相当于图甲中的 (填某一部件的名称)。
(2) 如果整个制作没有问题,但接上电源后线圈不动,这时应做哪些尝试? (说出两点即可)
① ;② 。
2.在自制指南针的活动中,某科学小组利用图甲的部件组装了一枚指南针(小磁针在支杆上可以自由转
动),小磁针静止时所指的是 (选填“接近东西方向”或“接近南北方向”)。如图 乙,若要用它来正确辨识方向, 应转动底座, 使小磁针的 N 极与底座上的 基本重合。
3.根据磁极的磁性最强判断:若有 A.B 两个外形完全相同的钢棒如图所示,已知一个有磁性, 另一个
没有磁性, 区分它们的方法是将 A 的一端从 B 的左端向右端滑动, 若在滑动过程中发现吸引力的大小
不变, 则说明有磁性的是 ;若发现吸引力由大变小再变大,则说明 有磁性。
第 1 页(共 13 页)
4.
(1) 小阳利用如图①所示电磁继电器可以控制电动机的正反转,请将工作电路连接完整。
(2) 如图②甲是我们常用的一个插线板.在使用中我们会发现:插线板上的指示灯在开关闭合时会发 光,插孔正常通电; 如果指示灯损坏,开关闭合时插孔也能正常通电. 根据上述现象, 在图②乙中画 出插线板中开关、指示灯和插孔的连接方式, 并与电源线接通。 5.写出下列化学用语中关于数字“2”的意义:
(1) 2H ;
(2) H2 。
6.化合价为+3 价的金属 R 元素与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30%,则化合物的相对分 子质量是 ,R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7.如图是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变化的示意图,请认真观察分析对比如图图片。
(1)从微观角度分析,上述两种变化的根本区别是______;
(2)由此分析,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的区别是_____。
8.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表示:
(1) 5 个水分子 。
(2) 2 个氮原子 。
(3) 镁元素 。
(4) 氯气 。
第 2 页(共 13 页)
(5) 二氧化锰 。
(6) 氩气 。
(7) 四氧化三铁 。
9. (2020 ·浙江台州市 ·八年级期末) 石灰石是主要矿产品之一,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想要测量当地 矿石中含 CaCO3 的质量分数。取一些矿石样品,再取稀盐酸 200 克并平均分成 4 份,进行实验。实
验结果如下:
实验组别 1 2 3 4
加样品的质量 (克) 5 10 15 20
生成 CO2 的质量 (克) 1.76 M 4.4 4.4
(1) 哪几次反应中矿石有剩余? _____。
(2) 上表中 M 的数值是_____。
(3) 如果采用如上图所示的装置制取并收集气体,再利用二氧化碳密度求出二氧化碳气体质量。则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若反应时间过短,会因反应不充分,使测量结果不准。
B.若反应一段时间后, 排出反应装置内原有空气再连接收集气体装置, 会使结果更准确
(4) 试计算这种矿石中 CaCO3 的质量分数。 ________
10.2015 年春节前夕, 达州市城区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 给人们出行带来了严重影响.雾霾天气主要
是由空气中 PM2.5 增多引起的.
(1) PM2.5 是指大气中微粒直径不超过 2.5 微米的颗粒物.其实就是我国计入空气首要污染物的 第 3 页(共 13 页)
(填字母序号).
A.氮氧化物 B.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 D.可吸入颗粒物
(2) PM2.5 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扬尘. 以下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填序号).
①天然气 ②石油 ③酒精 ④煤
(3) 防 PM2.5 专用口罩利用了活性炭的 性.
(4) 日常生活中你认为能减少 PM2.5 的措施有 (答一条即可).
11.已知反应 A+B→C+D,现有 16gA 和64gB 恰好完全反应,得到 44 gC,则另一种生成物 D 的质量为
g。
12.请按要求写出化学方程式
(1) 反应中伴有发光放热现象 ;
(2) 加热某种固体(或固体混合物) 后固体质量减少 ;
(3) 反应有沉淀生成 . 13.如图所示为植物体的部分器官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 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D 区。
(2) ②是 ,它是气体进出的门户。
(3) 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可通过根、茎、叶的 往下输送。
14.一株玉米从幼苗出土到结实的一生中,大约消耗 200 Kg 以上的水,这些水的用途如表所示。
(1) 请你计算一下,植物吸收到体内的水分, 只有_____%左右真正用于各项生理过程和 保留在植物
体内, 而______%左右的水都被蒸腾掉了。
(2) 请你据此提出两个有价值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4 页(共 13 页)
作为组成成分的水 1872 g
维持生理过程的水 250 g
蒸腾消耗的水 202106 g
生产期总用水量(用于上述 3 项) 204228 g
15.下表中数据是某种冬小麦在不同的生长时期对氮、磷、钾等无机盐的需要量,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生长期 磷肥(%) 氮肥(%) 钾肥(%)
苗期→返青 8 13 10
返青→拔节 23 29 32
拔节→开花 55 43 51
开花→成熟 19 14 7
(1) 从横向来看, 表中每一列的数值均有差异,说
明 。
(2)从纵向来看,表中每一列的数值均有差异,说明 。 (3) 小麦在开花到成熟季节,对上述三种无机盐中的 肥的需求量最大,原因
是 。
16.我县石梁风景区是“浙东唐诗之路”的精华所在。
(1) 为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在移栽植物前,往往要进行松土的目的是
(2) 在移栽植物的过程中,常采取如图所示的搭棚措施, 其主要目的是( )
第 5 页(共 13 页)
A.减弱光合作用
C.降低蒸腾作用
B.抑制呼吸作用
D.预防虫害侵袭
(3) 除此之外,还可以采取哪些其它措施 ,并解释原因
0.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期末专题复习:填空题三答案解析
一 、填空题
1. (1) 导电(或接触良好);换向器
(2) 将线圈旋转一定角度;增大电源电压(或换一块磁性更强的磁体)
【解析】(1)电动机是靠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动的原理制成的, 所以要想使线圈在磁场中受力 转动, 必须先给线圈中通入电流;为了让线圈持续转动下去, 可以采用两种方法: 一种方法是当线圈 转过平衡位置以后, 立即停止给它供电; 另一种方法是当线圈转过平衡位置以后, 立即改变线圈中的 电流方向;
(2) 电动机不转动的原因有以下几种情况:①启动前线圈刚好处于平衡位置。②线圈中的电流太小或 磁场太弱。
(1) 漆是绝缘体, 刮去以后,线圈中就会有电流,只有当线圈中有电流时,线圈才会受力发生转动, 所以刮漆的目的是使线圈能够导电。采用刮漆和使用换向器的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使线圈能够持 续的转动下去, 所以这一部位相当于图(甲) 中的换向器。
(2) 电动机不转动的原因可能是在通电前线圈刚好处于平衡位置,所以可以试着用手拨动一下线圈, 看线圈能否转动起来。电动机不转动的原因还有可能是因为线圈受力太小, 而造成线圈受力太小的原 因可能是线圈中电流太小或磁体磁性较弱,所以应试着增大电源电压或换一块磁性更强的磁体。
故答案为 (1) 导电,换向器
(2) ①将线圈拨转一定角度; ②增大电源电压(或换一块磁性更强的磁体)。
2.接近南北方向; 北
【解析】(1)一般情况下,小磁针指南的一端为南极,指北的一端为北极。地磁两极和地理两极交错 分布。
(2) 当小磁针上的 N 极与底座上的北重合时,此时底座上的北指的就是北方,据此可以判断四个方向 和八个方位。
(1) 在自制指南针的活动中,某科学小组利用图甲的部件组装了一枚指南针(小磁针在支杆上可以自 由转动),小磁针静止时所指的是接近东西方向。
(2) 如图乙, 若要用它来正确辨识方向, 应转动底座,使小磁针的 N 极与底座上的北基本重合。 3.A;B
第 6 页(共 13 页)
【解析】条形磁铁的中间磁性最弱, 两端磁性最强,据此分析解答。
(1) 将 A 的一端从 B 的左端向右端滑动,如果 A 为磁体,B 没有磁性,由于 A 的一端磁性强弱不变, 因此 AB 之间磁力的大小保持不变。
(2) 如果 A 没有磁性, B 有磁性, 将 A 的一端从 B 的左端向右端滑动,由于 B 的磁性先变小后变大, 所以 A.B 之间磁力先变小后变大。
4. 【答案】(1)
(2)
【解析】(1) 电动机的转动方向由电流方向决定,因此控制电动机的正反转, 其实就是改变电流方向, 即改变电源正负极的方向,据此分析解答;
(2) 用电器相互影响为串联, 不相互影响为并联, 据此确定指示灯和插座的串并联关系,再结合家庭 电路的安全知识完成连接即可。
【解答】(1)根据图 2 可知,将电动机的左端接在动触头上, 将电源的左端分别接在上下两个静触头 上,最后将电源的右端并接即可,此时可以通过衔铁的上下移动, 改变电动机中的电流方向,如下图 所示:
第 7 页(共 13 页)
(2) ①指示灯损坏后, 插口正常工作,则指示灯和插座并联;
②在家庭电路中,开关要接在火线和用电器之间, 如下图所示:
5. (1) 2 个氢原子
(2) 每个氢分子由两个氢原子构成
【解析】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和符号, 表示 该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和电性;元素符号正上方的符号和数字, 表示该元素的化合价;化学式左边的数 字表示分子或原子的个数。
【解答】(1) 2H 表示 1 个氢原子;
(2) H2 表示:每个氢分子由两个氢原子构成。
6.160;56
【解析】首先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确定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从而确定化学式, 再用
元素的质量分数 = 相对原式量 (子质)量×n列出方程计算出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后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计
算方法求出 R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解答】设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RxOy,
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到:(+3) x+ (-2) y=0,
解得: x:y=2:3,
则化学式为:R2O3。
(
=
160

) (
3
0%
)那么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3
相对分子质量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和,
据此得到: 2z+16×3=160;
解得: z=56.
那么 R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56。
第 8 页(共 13 页)
7.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是否有变化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再分
【详解】
(1)据图可知, 水分解是化学变化,水气化是物理变化, 二者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从微观的 角度讲就是分子种类是否发生变化, 故填: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是否有变化; (2)根据水分解的示意图可以看出,水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而氢原子和氧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 能再分,故填: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原子不可以再分。
8. (1) 5H2O
(2) 2N
(3) Mg
(4) Cl2
(5) MnO2
(6) Ar
(7) Fe3O4
【解析】(1)在化学式的前面写数字,表示该分子的个数;
(2) 在元素符号前面写数字, 表示该原子的个数;
(3) 根据元素符号的知识解答;
(4) 一般情况下, 常见的气体都由双原子分子构成,即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 “2”表示这种物质;
(5)(7) 根据物质名称确定分子的组成,一般情况下, 金属元素在左,非金属元素在右;
(6) 稀有气体都由原子直接构成。
【解答】(1)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写作 H2O,在前面写“5”表示 5 个水分子,即 5H2O;
(2) 2 个氮原子, 即在元素符号 N 的前面写 “2”,即 2N;
(3) 镁元素的符号为 Mg;
(4) 氯气由双原子分子构成, 即在氯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写“2”,为 Cl2;
(5) 二氧化锰分子由一个锰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写作: MnO2;
(6) 氩气为稀有气体, 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即 Ar。
(7) 四氧化三铁分子, 由三个铁原子和四个氧原子构成,写作: Fe3O4。 第 9 页(共 13 页)
9.3、4 3.52 A 80%
【分析】
(1) 分析表中数据分析出每 5g 石灰石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判断那几次反应矿石剩余;
(2) 分析表中数据分析出每 5g 石灰石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推算出题中 M 的值;
(3) 分析表中数据选择恰当数据利用反应方程式计算出矿石中 CaCO3 的质量分数。
【详解】
(1)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每 5g 石灰石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1.76g,而第 3 次加入 15g 石灰 石和第 4 次 20g 石灰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4.4g,说明石灰石过量,因此第 3、4 次石灰石过量; (2) 依据数据可知每 5g 石灰石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1.76g,而第 3 次加入 15g 石灰石生 成二氧化碳质量为 4.4g,从而推知第二次加入 10g 石灰石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3.52g; (3) A.依据装置分析若反应时间过短, 会因反应不充分,使测量二氧化碳的体积偏小,利用二氧化 碳密度求出二氧化碳气体质量偏小, 所以结果不准,故 A 正确;
B、依据装置分析若反应一段时间后,排出反应装置内原有空气和生成的二氧化碳,再连接收集气体装 置, 会使测量二氧化碳的体积偏小,利用二氧化碳密度求出二氧化碳气体质量偏小,结果不准确, 故 B 错误;
(4)设 5g 矿石中 CaCO3 的质量为 x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个
第 10 页(共 13 页)
100
x
100 x
=
44 1.76g
44
1.76g
x=4g
(
4g
)矿石中 CaCO3 的质量的质量分数: 100% = 80% 。
5g
10. 【答案】D;③;吸附;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等
【解析】【解答】(1) PM2.5 是指大气中微粒直径不超过 2.5 微米的颗粒物. 其实就是我国计入空气首
要污染物的可吸入颗粒物.
(2) 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酒精不属于化石燃料.
(3) 防 PM2.5 专用口罩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4) 日常生活中你认为能减少 PM2.5 的措施有: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利用新能源、加强空气质
量的监测、对工业产生的废气进行综合处理达标排放、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植树造林等. 故答为:(1) D;(2) ③;(3) 吸附;(4)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等.
(1) 根据 PM2.5 的含义分析判断;
(2) 根据化石燃料的种类分析回答;
(3) 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分析回答;
(4) 能减少 PM2.5 的措施有: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利用新能源、加强空气质量的监测、对工业
产生的废气进行综合处理达标排放、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植树造林等.
11.36
【解析】根据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总和不变分析。
A+B→C+D 反应中, 16gA 和64gB 恰好完全反应,得到 44 gC,依据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总和不变可知, 生成物 D 的质量为 16g+64g-44g=36g.、
故答案为: 36.
12.2Mg+O22MgO (合理即可);2KMnO4K2MnO4+MnO2+O2 ↑ (合理即可);CO2+Ca (OH) 2═CaCO3 ↓+H2O (合理即可).
【解析】(1)镁在空气中燃烧,放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反应的俄化学方程式为:2Mg+O2
2MgO (合理即可).
(2) 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加热固体后固体质量减少, 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是:2KMnO4K2MnO4+MnO2+O2 ↑ (合理即可).
(3) 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 (OH)
2═CaCO3 ↓+H2O.(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 2Mg+O22MgO (合理即可);(2) 2KMnO4K2MnO4+MnO2+O2 ↑ (合理即可);(3)
CO2+Ca (OH) 2═CaCO3 ↓+H2O (合理即可).
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即可.
第 11 页(共 13 页)
13. (1) 根毛
(2) 气孔
(3) 筛管
【解析】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根尖的结构从顶端向上,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 A 根冠、B 分生区、 C 伸长区和 D 成熟区
(1)成熟区也叫根毛区: 在伸长区的上部, 细胞停止伸长, 并且开始分化,表皮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 毛。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所以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D,其处生有大量的根毛。 (2)保卫细胞, 总是两两相对而生,围成的空腔是气孔, ②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 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3)筛管是植物体中由上而下输导有机物的管道,叶片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可通过根、茎、叶的筛管 往下输送。
14.
【详解】
(1)(维持生理过程的水+作为组成成分的水) ÷生产期总用水量═(259g+1872g) ÷204228g═2131g ÷204228g≈1%; 蒸腾作用消耗的水÷生产期总用水量═202106g÷204228g≈99%;
(2) 请你据此提出两个有价值的问题:可以提出①蒸腾消耗的水占 99%左右,这是不是一种巨大的浪 费?②有 1%的水真正用于各项生理过程, 可提出: 植物体内的哪些生理过程需要水来维持?
15. (1) 植物在同一生长期对不同的无机盐的需要量不同
(2) 植物在不同的生长期对无机盐的需要量不同
(3) 磷; 含磷的无机盐能促进开花, 促进果实和种子的提前成熟
【解析】根据科学探究实验的基本原则: ①对照原则、 ②单一变量原则;解题即可。
解: (1)通过对表格数据的分析可知: 从横向来看, 植物体需要的无机盐主要为磷肥、氮肥和钾肥,而 且在植物生长的同一时期,对三种肥料的需求量有差异;
(2)通过对表格数据的分析可知: 从纵向来看, 植物体生长的不同时期,对同种肥料的需求量也不同, 其中拔节到开花季节,对肥料的需求量大;
(3)通过对表格数据的分析可知: 小麦在开花到成熟季节, 对磷肥的需求量为 19%,对氮肥的需求量为 14%,对钾肥的需求量为 7%;故对磷肥的需求量最大,原因是磷肥能促进开花,促进果实和种子的提前
第 12 页(共 13 页)
成熟。
故答案为:(1) 植物在同一生长期对不同的无机盐的需要量不同;(2) 植物在不同的生长期对无机盐 的需要量不同;(3) 磷、含磷的无机盐能促进开花,促进果实和种子的提前成熟。
16. (1) 促进植物根的呼吸作用
(2) C
(3) 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枝叶; 这样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提供可以提高植物的存活率 【解析】(1)根是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只有根正常生长植物才能更好的存活。
(2) 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 植物的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是叶, 影响植物蒸腾作用的因素有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空气湿度和空气流动状况等。
(1) 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 在移栽植物前进行松土 ,可以使土壤疏松, 土壤缝隙中的空 气增多,有利于促进根的呼吸, 从而达到提高植物的成活率的目的。 (2)影响植物蒸腾作用的因素有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空气湿度和空气流动状况等,对移栽后的植物 釆取搭棚措施后,大大减弱了光照强度和环境温度,从而降低了植物的蒸腾作用, 减少了水分的散失, 有利于移栽后的植物成活,故 C 符合题意。
(3) 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枝叶可以提高植物的存活率, 因为这样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移栽植 物时也适当的让根带土可以提高植物的存活率,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对根毛的损伤。(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 促进植物根的呼吸作用 ;(2) C;(3)见解析
第 13 页(共 1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