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期末专题复习:选择题二
一 、选择题
1.直流电动机模型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装配直流电动机模型”的实验中, 接上蓄电池,发现电动
机不转动,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他忘了将磁铁装上
B.换向器未装好, 发现电刷没有接触换向片
C.线圈静止在平衡位置
D.蓄电池接反了
2.下列作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3.如图是我国早期的指南针﹣﹣司南, 它是把天然磁石磨成勺子的形状,放在水平 光滑的“地盘”上制成的。东汉学者王充在《论衡》中记载: “司南之杓,投之于 地,其柢指南” 。“柢”指的是司南长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司南指南北是由于它受到地磁场的作用 ②司南长柄指的是地磁场的北极
③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球地理的南极附近 ④司南长柄一端是磁石的北极
A. 只有①②正确 B. 只有①④正确
C. 只有②③正确 D. 只有③④正确
4.如图所示, 小磁针静止在螺线管附近,闭合开关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第 1 页(共 11 页)
A.通电螺线管的左端为 N 极
B.小磁针 S 极指向左
C.A 点磁场的方向水平向右 D.小磁针继续静止不动
5.如图是生活中常用来固定房门的“门吸”,它由磁铁和金属块两部分组成. 该金属块能被磁铁所吸
引,是因为可能含有以下材料中的( )
A .银 B .铁 C .铝 D .锌
6.下列符号中同时能表示一种元素,一个原子, 一种单质的是( )
A.Al B.N2 C.Cl D.H
7.如图各项是某品牌钙片说明书上的部分内容, 其中指元素的项目是( )
【主要成分】碳酸钙、维生素 D 【辅助成分】麦芽糊精、硬脂酸镁 【产品规格】2500mg×60 片 【成分含量】每片中含钙 588mg
第 2 页(共 11 页)
A.【主要成分】
C.【产品规格】
B.【辅助成分】
D.【成分含量】
8.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都是由 AB2 型分子构成的物质, 但分子中 A 原子和 B 原子的空间位置不同,其模
型如图所示。根据此模型,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两种物质都由两种元素组成
B.两种物质中碳元素和硫元素化合价相同
C.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相同
D.分子中原子空间位置不同是因为 A 原子种类不同
9.液晶是一类新型材料,其化学式是 C18H21NO,从这个化学式中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该材料是由 C、H、O 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
B.C18H21NO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67
C.该材料中一共有 41 个原子
D.该材料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10.X、Y 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 7:2,由它们组成的一种化合物中,X、Y 两元素的质量比为 21: 8,则这种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A.XY2 B.X2Y3 C.X3Y4 D.X2Y
11.根据下面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 可知样品中碳的质量分数为( )
A.44% B.46% C.54% D.64%
12. (2020 ·浙江七年级期末)将干冰投入装水的玻璃瓶中时,发现水在剧烈“沸腾”,瓶口出现大量
“白气”,此“白气”是
A.干冰升华产生的大量白色二氧化碳气体
B.干冰升华放热使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C.干冰熔化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D.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13.6 月 5 日是“世界环境日” ,下列做法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第 3 页(共 11 页)
A.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C.污水处理后再排放
B.垃圾就地焚烧
D.提倡多开汽车
14.下列反应中,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汞+氧气 氧化汞
B.盐酸+氧化钙→氯化钙+水
(
→
D
.甲烷+氧气
点燃
二氧
化碳+水
)C.水 通电 氢气+氧气
→
15.地球上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最终来源于( )
A.太阳 B.糖类 C.蛋白质 D.植物
16.用甲、乙两个试管(甲管盛有肥沃土壤的浸出液, 乙管盛有蒸馏水),各培养一棵大小相同的健壮 幼苗。一段时间后, 观察到用肥沃土壤浸出液培养的幼苗生长健壮,颜色鲜绿;用蒸馏水培养的幼苗
生长瘦弱, 颜色发黄。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实验表明: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
B.该实验表明:根吸收的是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
C.生长在土壤中的植物,所需要的无机盐是由根从土壤溶液中吸收来的
D.以上说法都正确
17.下列做法不属于运用蒸腾作用原理的是( )
A.在阴天或傍晚移栽植物
C.对移栽后的植物进行遮阳
18.竹子长大后,只长高不长粗,主要是因为(
)
B.移栽植物时去掉部分枝叶
D.夏天早上和傍晚给植物浇水
A.无髓 B.无韧皮部 C.无木质部 D.无形成层
19.如图为根尖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
A.④区细胞排列不整齐 B.③区细胞排列紧密
第 4 页(共 11 页)
C.②区细胞体积较大 D.①区细胞内有叶绿体
20.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 ①保护生物的栖息地②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③保护濒危物种④保护家养动物、栽培植物和野生亲缘 种的基因多样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第 5 页(共 11 页)
0.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期末专题复习:选择题二答案解析
一 、选择题
1. 【答案】D
【解析】根据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过程分析判断。
【解答】 A.他忘了将磁铁装上,则通电线圈不会受到电磁力的作用, 则不会转动起来,故 A 正确不 合题意;
B.换向器未装好, 发现电刷没有接触换向片, 此时也没有电流经过线圈,自 然线圈不会转动,故 B 正确不合题意;
C.线圈静止在平衡位置时,线圈两侧受到的电磁力方向相反, 正好完全抵消,故 C 正确不合题意;
D.蓄电池接反了 ,则通过电器的电流方向相反, 此时线圈受力方向相反, 应 该向相反方向转动, 而不是不能转动,故 D 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 D。
2.C
【解析】根据磁感线的方向分析判断。
磁体周围的磁感线, 总是从磁体的 N 极出来, 回到磁体的S 极,故 C 正确, 而 A.B、D 错误。
故选 C。
3.A
4.B
【解析】(1)根据安培定则判断螺线管的磁极;
(2)(4) 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判断小磁针的磁极方向;
(3) 根据 A 点磁感线的环绕方向判断该点的磁场方向;
螺线管线圈上电流向下; 右手握住螺线管,弯曲的四指指尖向下, 此时大拇指指向右端,因此螺线管 的右端为 N 极, 左端为 S 极, 故 A 错误;
螺线管的右端为 N 极,根据“同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 小磁针的 S 极指向左, 故 B 正确, D 错误; 在螺线管周围, 磁感线从右端出来, 回到左端,因此 A 的磁场方向水平向左,故 C 错误。
故选 B。
5. 【答案】B
【解析】磁性是指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不是所有物体都能被吸引. 第 6 页(共 11 页)
【解答】解:磁性材料是容易被磁化的物质, 如铁、钴、镍. 生活中具有这些磁性材料的物体, 都容 易被磁铁吸引. 只有铁符合题意.
故选: B.
6.A
【解析】根据元素符号的意义判断。
【解答】A.Al 表示:①铝元素;②一个铝原子; ②铝单质, 故 A 正确;
B.N2 表示:①氮气;②一个氮气分子,不能表示氮元素和原子,故 B 错误;
C.Cl 表示:①氯元素; ②一个氯原子;③不能表示氯气, 故 C 错误;
D.H 表示: ①氢元素;②一个氢原子;③不能表示氢气, 故 D 错误。
故选 A.
7.D
【解析】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统称, 据此判断即可。
【解答】A.【主要成分】碳酸钙、维生素 D,都指的是分子, 故 A 不合题意;
B. 【辅助成分】麦芽糊精、硬脂酸镁,指的是物质,故 B 不合题意;
C. 【产品规格】 2500mg×60 片,指的是钙片的尺寸大小以及有效成分的多少,故 C 不合题意; D. 【成分含量】 “钙”指的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也就是元素,故 D 符合题意。 故选 D。
8.C
【解析】(1)根据两种物质的元素组成判断;
(2) 根据化合价的规律计算并比较;
(3)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4) 根据结构图判断。
【解答】A.根据模型图可知, 这两种物质的分子都由两种不同原子构成,即它们都由两种元素组成, 故 A 正确不合题意;
B.根据 AB2 得到, 它们的化学式分别为 CO2 和 SO2 ,其中 O 的化合价都是-2, 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二者的化合价都是+4,故 B 正确不合题意;
C.两种分子的组成不同,因此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同, 故 C 错误符合题意;
第 7 页(共 11 页)
D.分子中原子空间位置不同是因为 A 原子种类不同,故 D 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 C。
9.B
【解析】本题难度不大, 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A.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B.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来分析;C.根据物质 的结构来分析; 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
【解答】A.由化学式可知,该物质是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错误;
B.根据化学式 C18H21NO 可知,相对分子质量为:12×18+1×21+14+16=267,故正确; C.该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
D.C18H21NO 中 C、H、O、N 元素质量比为 12×18:1×21:16:14=216:21:16:14,可见其中氮元素 的质量分数最小,故错误。
故选 B
10.C
【解析】 在化学式中, 原子的个数之比等于元素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的比值之比, 据此计算出 X、Y 两种原子的个数之比,从而写出化学式。
【解答】 X、Y 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 7:2,
由它们组成的一种化合物中, X、Y 两元素的质量比为 21:8,
则该化学式中 X、Y 的原子个数之比为: : = 3:4。
则这种化合物的化学式为:X3Y4。
故选 C。
11.A
【解析】设碳的质量为 x,则铁的质量为 10g ﹣ x,生产的氢气的质量为 a,
第 8 页(共 11 页)
Fe+H2SO4=FeSO4+H2 ↑
56
10g ﹣ x
= 解得:a= ,
2
a
x+ =50g+10g ﹣ 55.4g
解得: x=4.4g
样品中碳的质量分数为: × 100%=44%
由以上计算可知.A 正确.
故选 A.
根据图中所给的数据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以求出原混合物中碳的质量与生成的氢气质量和; 设碳的质 量为 x,则铁的质量为 10g ﹣ x,用含 x 的式子表示出生成的氢气的质量, 再根据碳的质量与生成的氢 气质量和, 求出 X 的质量,最后求出碳的质量分数.
12.D
【详解】
A.二氧化碳气体无色。不符合题意。
B、干冰升华属于吸热过程;水蒸气是无色气体。不符合题意。
C、干冰直接变成水蒸气属于升华,不是熔化。不符合题意。
D、干冰升华吸热, 使瓶口的水蒸气液化形成小水滴。符合题意。
故选 D。
13. 【答案】C
【解析】【解答】A.火力发电所用的燃料是煤,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空气污染物, 选项 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故选项错误;
B、垃圾就地焚烧会产生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污染物,选项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 故选项错误; C、污水处理后再排放, 能减少水体污染, 选项做法有利于环境保护,故选项正确;
D、汽车使用的燃料一般是汽油、柴油,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空气污染物, 选项做法不利 于环境保护,故选项错误;
故选: C.
A.火力发电所用的燃料是煤,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 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B、垃圾就地焚烧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C、污水处理后再排放, 能减少水体污染, 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D、汽车使用的燃料一般是汽油、柴油,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 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14.A
第 9 页(共 11 页)
【解析】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是氧化反应;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 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
→
)解:A.汞+氧气 加热 氧化汞,该反应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且符合“多变一”
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 故选项正确.
B、盐酸+氧化钙→氯化钙+水,该反应不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且不符合“多 变一”的特征, 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
→
)C、水 通电 氢气+氧气,该反应不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且该反应符合“一变
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D、甲烷+氧气 二氧化碳+水, 该反应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但不符合“多
变一”的特征, 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 A.
15.A
【解析】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变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是自然界的能量源泉。故答案选:A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 并储存能量, 同时释放出氧气,有机物 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据此解答.
16.D
【详解】
如图可知, 甲试管中盛有肥沃土壤浸出液,含有大量的无机盐,因此幼苗长得旺盛幼苗健壮且颜色鲜 绿。乙蒸馏水中没有无机盐,因此幼苗生长不良, 长得弱小发黄; 二者对照说明了植物的生长需要无 机盐; 由于试验中与水或土壤浸出液接触的只有根,由此说明根吸收的是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 根据 掌握的生活习性,更进一步可以推断生长在土壤中的植物,所需要的无机盐是由根从土壤溶液中吸收 来的。由此可知 D 符合题意。
17.D
【解析】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水的水分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 刚刚移栽的植物,幼根和根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根的吸水能力很弱, 去掉部分枝叶, 可以降低 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 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 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幼根和根毛, 因此
第 10 页(共 11 页)
在移栽植物时要带土移栽,以保护幼根和根毛,利于根吸水, 提高成活率. 对移栽植物进行遮荫、去 掉部分枝叶,选择阴天或傍晚时移栽,带土移栽, 这些措施都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 减少水分的散失, 利用移栽植物的成活.
故选: D
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 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在叶片进行, 叶柄和幼嫩的茎也能少量的进行.据此解答.
18.D
【解析】草本植物茎包括表皮、薄壁细胞、维管束, 其中维管束由韧皮部和木质部组成, 没有形成层. 解:形成层是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一种分生组织. 能不断的进行细胞分裂, 可以不断向内产生 新的木质部与向外产生新的韧皮部,使植物的茎不断长粗.草本植物没有形成层,因此不能无限加粗.竹 子属于草本植物,茎的维管束内无形成层,所以不能无限加粗.
故选: D.
19.D
【解析】根据植物根尖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解题。据图可知:①是成熟区、②是伸长区、 ③是分生 区、 ④是根冠。
解: A.④是根冠; 起到保护根尖的作用, 细胞排列一般不整齐;故正确;
B.③是分生区; 细胞形状规则、核大、细胞小;细胞排列紧密;故正确;
C.②是伸长区; 分生区产生的细胞, 通过细胞生长,不断增加细胞体积;故正确;
D.①是成熟区; 分布有大量的根毛, 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区域,但细胞内没有叶绿体, 不能 进行光合作用, 只能依靠叶制造的有机物生活;故错误;
故答案为: D。
20.A
【解析】
保护生物多样性首先要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 生物的栖息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 保护了生物的 栖息环境, 即保护了环境中的生物, 环境与生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构成生态系统,因此保护生 物的栖息环境, 就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 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第 11 页(共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