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浙江八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易错题——7植物的光合作用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2023春 定海区校级月考)下列有关图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图①表示树林里一天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情况
B.图②B点显示,此时某绿色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C.图③曲线AB段表示肺完成一次呼气过程
D.图④表示,果蔬储藏室内的氧气浓度调整到b点时的效果比a点好
2.(2023 杭州一模)如图所示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模式图。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涉及到能量转化,下列关于两个过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呼吸作用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B.两个过程白天黑夜都在进行
C.两个过程都参与自然界的碳循环和氧循环
D.两个过程都遵循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3.(2023春 金华月考)为探究温度对某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兴趣小组以温度为变量进行实验。分别测出在光照与黑暗下植物体吸收和释放二氧化碳的速率,并绘成如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从 5℃到 35℃,温度越高该植物的呼吸作用越强
B.光照时间相同,植物在 25℃条件下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C.图中两曲线的交点表示光合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与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相等
D.光照时间相同,在 35℃条件下植物光合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多于 25℃
4.(2023 鹿城区模拟)如图是某植物在夏季一天24小时内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活动强度变化曲线,根据如图所示分析合理的是( )
A.ad之间表示光合作用弱于呼吸作用
B.b点时刻是一天中该植物有机物含量最多的时刻
C.曲线Ⅱ为植物的光合作用变化曲线
D.bc段活动强度减弱是温度太高,气孔关闭造成的
5.(2022秋 鄞州区期末)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的总叶面积,叶面积指数越大,叶片交错重叠程度越大。如图表示叶面积指数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强度的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过A点后,叶片开始从环境中吸收氧气
B.两条曲线围成的部分代表有机物的积累量
C.叶面积指数大约为5时,对农作物增产最有利
D.叶面积指数超过7时,有机物不再积累
6.(2023 鹿城区一模)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原理,某校学生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在同样光照的条件下,数天后植物生长最茂盛的是( )
A. B.
C. D.
7.(2022春 西湖区期末)若某植株的一叶片的主叶脉被切断(如甲叶),另一叶片上贴上锡箔(如乙叶);在阳光下照射4小时,经脱色并用碘液处理,A部位呈棕褐色,B部位呈蓝色,锡箔C的位置不呈蓝色,以上实验能够证明光合作用需要( )
A.水和光 B.叶绿体和光
C.水和二氧化碳 D.水和叶绿体
8.(2022春 西湖区期末)有一种溶液BTB(溴麝香草酚蓝)呈蓝色,它遇到二氧化碳后变绿再变成黄色。在A、B两支试管中加入同样多的金鱼藻,再分别加入等量黄色的BTB溶液,并在试管口加塞。把A试管放在适宜的光照下,B试管用黑纸包住放在暗处,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已知阳光不会使BTB溶液变色。一段时间后,观察两支试管内溶液的颜色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试管内的溶液呈黄色
B.B试管内的溶液呈蓝色
C.这一实验说明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会释放出氧气
D.这一实验说明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需要吸收二氧化碳作原料
9.(2022春 临海市期末)乐乐为了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做了如下实验。下列有关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a组中产生的气泡主要是二氧化碳气体
B.上述实验表明水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C.a组和b组对照,可以证明光照是光合作用的条件
D.b组和c组对照,可以证明光合作用场所是叶绿体
10.(2022春 南浔区期末)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图二的作用是褪去叶片中的绿色
B.图一中遮光部分滴加碘酒后变蓝色
C.图一中遮光部分和未遮光部分形成对照
D.此实验的结论是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
11.(2021春 嘉兴期末)甲、乙两种植物二氧化碳的吸收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光照强度为0时,甲和乙释放的二氧化碳量相同
B.光照强度为a时,乙不进行光合作用
C.光照强度为c时,甲和乙合成的有机物量相同
D.光照强度为d时,可表明甲更适合强光照下生长
12.(2022春 婺城区期末)气孔是氧气、二氧化碳出入及水分散失的门户,当保卫细胞含水量多时气孔大(如图甲),含水量少时气孔小甚至关闭(如图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将叶片浸入浓盐水中,气孔将如图甲所示
B.保卫细胞的形状能改变是因为没有细胞壁
C.蒸腾作用能在温度偏高的情况下有效降低叶片温度
D.植物体光合作用强弱与保卫细胞的含水量关系不大
二.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
13.(2023 丽水一模)建造塑料大棚生产有机农产品,可以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如图依次为大棚内的梨瓜,梨瓜叶片进行的三项生理过程,晴朗的夏季梨瓜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变化曲线。请你联系教材内容学以致用:
(1)梨瓜中的种子是由 发育而来的;
(2)图3中,能表示图2中A过程的曲线为 (填标号);
(3)图3中曲线I在最高峰时出现短时间下降的原因是 ;
(4)要提高梨瓜的产量,可以采取 措施(写出一条即可)。
14.(2023 西湖区校级模拟)为研究温度对某种大棚蔬菜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研究小组设置了6组不同温度下在密闭环境中进行的实验。先持续光照12小时后,测得光照下密闭环境中二氧化碳的减少量;然后暗处理12小时后测得罴暗时密闭环境中二氧化碳的增加量。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组别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温度设置 5℃ 10℃ 15℃ 20℃ 25℃ 30℃
光照12 时后CO2减少量(mg) 12 21 30 39 45 42
暗12 时后CO2增加量(mg) 6 9 12 18 27 30
(1)在第①组实验中,光合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
(2)如表可知,在5℃﹣30℃温度范围内,该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与温度的关系是 。
(3)由表的24小时内数据记录可知,温度为 ℃时,最适于该作物的生长。
(4)提出一项增加大棚作物产量的措施 。
15.(2023 宁波模拟)小江家新建大棚种植菠菜,却出现菠菜苗长势不好的问题。我校生物兴趣小组闻讯前去调查。兴趣小组在大棚中选取长势相同的新鲜菠菜苗若干,构建如图一所示装置(CO2缓冲液能吸收,释放CO2,维持密闭装置内CO2浓度的稳定),开展探究活动,记录数据如表所示。为更好地帮助小江家提高产量,该小组的同学还测定了表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如图二所示曲线。请分析:
组别 光照强度(勒克斯) 液滴移动(毫升/小时)
1 0 左移2.2
2 10000 右移1.1
3 20000 右移3.4
4 30000 右移1.8
(1)为了防止光照引起装置内气体的膨胀或收缩所造成的误差,必须要有对照,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校正。那么对照组装置内应放置 。
A.等量且大小相同的新鲜菠菜苗和水
B.等量且大小相同的烫熟菠菜和水
C.等量且大小相同的烫熟菠菜和CO2缓冲液
(2)若要更精确地探知菠菜生长的最适宜光照强度,应怎样操作? 。
(3)图二中有机物积累最多的点是 。
(4)请为农户提供菠菜增产的一种方法。
16.(2023春 西湖区校级月考)我校生物小组用黑藻探究光合作用是否以二氧化碳作为原料。BTB(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颜色变化可反映出水中二氧化碳含量变化,原理如图1所示。依据这一原理,同学们进行实验,处理及结果如图2所示。
(1)实验开始前,需要将黑藻暗处理一昼夜,目的是 。
(2)比较甲、乙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 。
(3)有同学质疑,光照是否会引起BTB水溶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减少。为继续探究这个问题,小金接下来的实验操作是:取一支相同的试管丙, ,置于光照下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若BTB水溶液颜色呈现 ,则证明光照不引起BTB水溶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2023春 定海区校级月考)下列有关图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图①表示树林里一天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情况
B.图②B点显示,此时某绿色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C.图③曲线AB段表示肺完成一次呼气过程
D.图④表示,果蔬储藏室内的氧气浓度调整到b点时的效果比a点好
【解答】解:A、如果图①表示树林里一天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情况,则二氧化碳浓度在夜间由于呼吸作用的积累持续升高,到清晨最高,白天由于光合作用的消耗持续降低,傍晚浓度最低,A错误。
B、根据②图所知,在B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平衡,不是表示此时植物不进行光合用和呼吸作用,B错误。
C、图③A→B段气压低于外界气压,表示吸气的过程,C错误。
D、由图④可知,二氧化碳的释放量b点时最低,表明b点时果蔬的呼吸作用最弱。因此,果蔬储藏室内的氧气调整到b点时的效果比a点好,D正确。
故选:D。
2.(2023 杭州一模)如图所示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模式图。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涉及到能量转化,下列关于两个过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呼吸作用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B.两个过程白天黑夜都在进行
C.两个过程都参与自然界的碳循环和氧循环
D.两个过程都遵循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解答】解:A、呼吸作用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因此呼吸作用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正确;
B、光合作用需要光,呼吸作用在任何活细胞里都能进行,因此这两个过程白天都能进行,晚上只能进行呼吸作用,错误;
C、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消耗二氧化碳;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因此,两个过程都参与自然界的碳循环和氧循环,正确;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属于化学变化,化学变化都要遵循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正确。
故选:B。
3.(2023春 金华月考)为探究温度对某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兴趣小组以温度为变量进行实验。分别测出在光照与黑暗下植物体吸收和释放二氧化碳的速率,并绘成如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从 5℃到 35℃,温度越高该植物的呼吸作用越强
B.光照时间相同,植物在 25℃条件下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C.图中两曲线的交点表示光合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与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相等
D.光照时间相同,在 35℃条件下植物光合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多于 25℃
【解答】解:A、从坐标图可以看出,从5℃到 35℃,温度越高该植物的呼吸作用越强,A正确;
B、图示中在25℃的时候,二氧化碳的吸收速率与二氧化碳的释放速率差值最大,因此光照时间相同,植物在 25℃条件下消耗的二氧化碳最多,积累的有机物最多,B正确;
C、光合作用的二氧化碳消耗量等于光照下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加上黑暗中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因此图中两曲线的交点处光合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较多,C错误;
D、根据C选项的解析,光照时间相同,在 35℃条件下植物光合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为:3+3.5=6.5(mg/h),而 25℃时消耗的二氧化碳为:3.75+2.25=6(mg/h),D正确。
故选:C。
4.(2023 鹿城区模拟)如图是某植物在夏季一天24小时内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活动强度变化曲线,根据如图所示分析合理的是( )
A.ad之间表示光合作用弱于呼吸作用
B.b点时刻是一天中该植物有机物含量最多的时刻
C.曲线Ⅱ为植物的光合作用变化曲线
D.bc段活动强度减弱是温度太高,气孔关闭造成的
【解答】解:A、曲线Ⅰ表示光合作用,曲线Ⅱ表示呼吸作用,ad之间曲线Ⅰ高于曲线Ⅱ,所以ad之间表示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A错误。
B、ad之间,植物的表示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有机物的储存大于有机物的消耗;d点之时,植物的表示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有机物的储存等于有机物的消耗;d点之后,植物的光合作用弱于呼吸作用,有机物的储存小于有机物的消耗。所以,d点时刻是一天中该植物有机物含量最多的时刻,B错误。
C、曲线Ⅱ在一天中均可进行,因此曲线Ⅱ表示呼吸作用,C错误。
D、bc段在中午12点左右,光照强,温度高,叶片上的一部分保卫细胞失水皱缩,气孔部分关闭,影响二氧化碳进入叶片,所以bc段光合作用强度减弱,D正确。
故选:D。
5.(2022秋 鄞州区期末)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的总叶面积,叶面积指数越大,叶片交错重叠程度越大。如图表示叶面积指数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强度的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过A点后,叶片开始从环境中吸收氧气
B.两条曲线围成的部分代表有机物的积累量
C.叶面积指数大约为5时,对农作物增产最有利
D.叶面积指数超过7时,有机物不再积累
【解答】解:A、A点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过A点后,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叶片开始从环境中吸收氧气,A正确;
B、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两条曲线围成的部分代表有机物的积累量,B正确;
C、叶面积指数大约为5时,积累的有机物最多,对农作物增产最有利,C正确;
D、叶面积指数超过9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小于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导致农作物体内的有机物减少,农作物将不能正常生长,而不是面积指数超过7时,D错误。
故选:D。
6.(2023 鹿城区一模)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原理,某校学生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在同样光照的条件下,数天后植物生长最茂盛的是( )
A. B.
C. D.
【解答】解:A、氢氧化钠溶液不仅不能提供二氧化碳,而且会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使得二氧化碳减少,从而使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弱,不符合题意;
B、由于雪碧饮料中含有碳酸,碳酸不稳定可以分解出二氧化碳,又因为二氧化碳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从而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符合题意;
C、水不能提供二氧化碳,不能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不符合题意;
D、浓硫酸不能提供二氧化碳,不能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2022春 西湖区期末)若某植株的一叶片的主叶脉被切断(如甲叶),另一叶片上贴上锡箔(如乙叶);在阳光下照射4小时,经脱色并用碘液处理,A部位呈棕褐色,B部位呈蓝色,锡箔C的位置不呈蓝色,以上实验能够证明光合作用需要( )
A.水和光 B.叶绿体和光
C.水和二氧化碳 D.水和叶绿体
【解答】解:甲叶把主叶脉切断,由于叶脉中有输导组织导管和筛管,这样甲叶的A处就得不到从根运输来的水分了,因此在甲叶的A、B两处就形成以水分为唯一变量的对照实验组,实验的结果是B部分变蓝,而A部分不变蓝,说明B部分的叶片进行了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而A部分因为没有水分,则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此实验证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水分。
乙叶把C处遮光,与B见光的叶片,形成以光照为唯一变量的对照组,而实验的结果是见光部分变蓝,说明见光的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而未见光的部分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未制造淀粉。此对照实验证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光。乙叶片,遮光部分和未遮光部分的变量是光,可以得出结论: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
故选:A。
8.(2022春 西湖区期末)有一种溶液BTB(溴麝香草酚蓝)呈蓝色,它遇到二氧化碳后变绿再变成黄色。在A、B两支试管中加入同样多的金鱼藻,再分别加入等量黄色的BTB溶液,并在试管口加塞。把A试管放在适宜的光照下,B试管用黑纸包住放在暗处,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已知阳光不会使BTB溶液变色。一段时间后,观察两支试管内溶液的颜色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试管内的溶液呈黄色
B.B试管内的溶液呈蓝色
C.这一实验说明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会释放出氧气
D.这一实验说明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需要吸收二氧化碳作原料
【解答】解:A、A试管放在适宜的光照下金鱼藻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因此A试管内的溶液呈蓝色,错误;
B、B试管用黑纸包住放在暗处金鱼藻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因此B试管内的溶液呈黄色而不是蓝色,错误;
C、这一实验说明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需要吸收二氧化碳作原料而不是会释放出氧气,错误;
D、这一实验说明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需要吸收二氧化碳作原料,正确。
故选:D。
9.(2022春 临海市期末)乐乐为了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做了如下实验。下列有关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a组中产生的气泡主要是二氧化碳气体
B.上述实验表明水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C.a组和b组对照,可以证明光照是光合作用的条件
D.b组和c组对照,可以证明光合作用场所是叶绿体
【解答】解:A、在光下,该装置中的含叶绿体的滤液进行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气,a组中产生的气泡主要是氧气,错误。
B、上述实验a和c对照,实验变量是叶绿体,可以证明光合作用场所是叶绿体,不能证明水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错误。
C、a组和b组对照,实验变量是光照,可以说明光照是光合作用的条件,正确。
D、b组和c组对照,有光照和叶绿体两个变量,不可以证明光合作用场所是叶绿体,错误。
故选:C。
10.(2022春 南浔区期末)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图二的作用是褪去叶片中的绿色
B.图一中遮光部分滴加碘酒后变蓝色
C.图一中遮光部分和未遮光部分形成对照
D.此实验的结论是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
【解答】解:A、酒精的作用是溶解叶绿素。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目的是用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便于观察,所以图二的作用是褪去叶片中的绿色,A正确;
B、叶片的遮光部分没有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图一中遮光部分滴加碘液后不变蓝色,B不正确;
C、图一中遮光部分和未遮光部分形成对照,实验变量是光照,C正确;
D、过此实验我们可以证明:见光的绿叶在光下制造了淀粉,未见光的绿叶不能制造淀粉,因此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D正确。
故选:B.
11.(2021春 嘉兴期末)甲、乙两种植物二氧化碳的吸收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光照强度为0时,甲和乙释放的二氧化碳量相同
B.光照强度为a时,乙不进行光合作用
C.光照强度为c时,甲和乙合成的有机物量相同
D.光照强度为d时,可表明甲更适合强光照下生长
【解答】解:A、光照强度为0时,甲和乙释放的二氧化碳量不同,A错误;
B、光照强度为a时,乙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等,B错误;
C、据图可见:从0到c点甲吸收的二氧化碳比乙吸收的二氧化碳多,所以光照强度为c时,甲和乙合成的有机物量不同,C错误;
D、据图可见:甲的代谢比乙的代谢旺盛,可表明甲更适合强光照下生长,D正确。
故选:D。
12.(2022春 婺城区期末)气孔是氧气、二氧化碳出入及水分散失的门户,当保卫细胞含水量多时气孔大(如图甲),含水量少时气孔小甚至关闭(如图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将叶片浸入浓盐水中,气孔将如图甲所示
B.保卫细胞的形状能改变是因为没有细胞壁
C.蒸腾作用能在温度偏高的情况下有效降低叶片温度
D.植物体光合作用强弱与保卫细胞的含水量关系不大
【解答】解:A、盐水的浓度比较大,将叶片浸入浓盐水,细胞会失水,气孔将会变小甚至关闭,A错误。
B、由分析知道:保卫细胞形状能改变与细胞的含水量有关,B错误。
C、在汽化过程中要吸热,所以植物进行蒸腾作用能带走叶片的部分热量,C正确。
D、气孔的张开与关闭是由保卫细胞的含水量决定的,气孔的状态直接影响气体的进出,从而会影响光合作用的强度。D错误。
故选:C。
二.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
13.(2023 丽水一模)建造塑料大棚生产有机农产品,可以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如图依次为大棚内的梨瓜,梨瓜叶片进行的三项生理过程,晴朗的夏季梨瓜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变化曲线。请你联系教材内容学以致用:
(1)梨瓜中的种子是由 胚珠 发育而来的;
(2)图3中,能表示图2中A过程的曲线为 Ⅱ (填标号);
(3)图3中曲线I在最高峰时出现短时间下降的原因是 正午前后光照强,保卫细胞失水,气孔部分关闭,影响二氧化碳的进入 ;
(4)要提高梨瓜的产量,可以采取 夜晚降低棚内温度(或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或增加光照强度、或延长光照时间等) 措施(写出一条即可)。
【解答】解:(1)受精后,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梨瓜中的种子是由胚珠发育而来的。
(2)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可见图2中的A为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白天、夜晚都进行的生理活动,图3中的曲线为Ⅱ呼吸作用。所以图3中,能表示图2中A呼吸作用的曲线Ⅱ。
(3)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图3中曲线I在最高峰时出现短时间下降的原因是正午前后光照强,保卫细胞失水,气孔部分关闭,影响二氧化碳的进入。
(4)要提高梨瓜的产量,就要想方设法增强光合作用,降低呼吸作用。所以可以采取夜晚降低棚内温度、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光照强度、延长光照时间等措施。
故答案为:(1)胚珠
(2)Ⅱ
(3)正午前后光照强,保卫细胞失水,气孔部分关闭,影响二氧化碳的进入
(4)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或增加光照强度、或延长光照时间等)
14.(2023 西湖区校级模拟)为研究温度对某种大棚蔬菜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研究小组设置了6组不同温度下在密闭环境中进行的实验。先持续光照12小时后,测得光照下密闭环境中二氧化碳的减少量;然后暗处理12小时后测得罴暗时密闭环境中二氧化碳的增加量。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组别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温度设置 5℃ 10℃ 15℃ 20℃ 25℃ 30℃
光照12 时后CO2减少量(mg) 12 21 30 39 45 42
暗12 时后CO2增加量(mg) 6 9 12 18 27 30
(1)在第①组实验中,光合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18mg 。
(2)如表可知,在5℃﹣30℃温度范围内,该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与温度的关系是 在5℃﹣30℃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呼吸作用越旺盛 。
(3)由表的24小时内数据记录可知,温度为 20 ℃时,最适于该作物的生长。
(4)提出一项增加大棚作物产量的措施 适当增加昼夜温差 。
【解答】解:(1)观表格可知在第①组实验中,光合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包括从空气中吸收的和自身呼吸作用产生的,因此在第①组实验中,光合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2mg+6mg=18mg。
(2)植物体在黑暗条件下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在5℃﹣30℃温度范围内,二氧化碳的释放量越来越多,因此,温度越高,呼吸作用越强。
(3)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因此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与黑暗下释放二氧化碳的差越大,植物体内有机物积累越多,据表格中信息,20℃时光照吸收二氧化碳的量与黑暗下产生二氧化碳量的差值最大,所以最适干植物生长的温度是20℃。
(4)从表中信息知道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呼吸作用越强;温度越高,光合作用越强,植物体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所以为了使作物增产应该促进光合作用,抑制呼吸作用,那么采取的措施为增大昼夜温差。
故答案为:
(1)18mg;
(2)在5℃﹣30℃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呼吸作用越旺盛;
(3)20;
(4)适当增加昼夜温差。
15.(2023 宁波模拟)小江家新建大棚种植菠菜,却出现菠菜苗长势不好的问题。我校生物兴趣小组闻讯前去调查。兴趣小组在大棚中选取长势相同的新鲜菠菜苗若干,构建如图一所示装置(CO2缓冲液能吸收,释放CO2,维持密闭装置内CO2浓度的稳定),开展探究活动,记录数据如表所示。为更好地帮助小江家提高产量,该小组的同学还测定了表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如图二所示曲线。请分析:
组别 光照强度(勒克斯) 液滴移动(毫升/小时)
1 0 左移2.2
2 10000 右移1.1
3 20000 右移3.4
4 30000 右移1.8
(1)为了防止光照引起装置内气体的膨胀或收缩所造成的误差,必须要有对照,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校正。那么对照组装置内应放置 C 。
A.等量且大小相同的新鲜菠菜苗和水
B.等量且大小相同的烫熟菠菜和水
C.等量且大小相同的烫熟菠菜和CO2缓冲液
(2)若要更精确地探知菠菜生长的最适宜光照强度,应怎样操作? 在10000~30000勒克斯区间内设置更小的光照强度区间重复实验 。
(3)图二中有机物积累最多的点是 d 。
(4)请为农户提供菠菜增产的一种方法。
【解答】解:(1)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为了防止光照引起装置内气体的膨胀或收缩所造成的误差,对照组所用的叶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因此,对照组装置内应与实验放置用等量且大小相同菠菜和CO2缓冲液,但对照组的菠菜是烫熟菠菜,防止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故选:C。
(2)若要更精确地探知菠菜生长的最适宜光照强度,应将光照强度设置系列的光照强度梯度,在10000~30000勒克斯区间内设置更小的光照强度区间重复实验。
(3)观图可知:6时﹣18时,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呼吸作用的强度,产生的有机物大于消耗的有机物;过了18时,呼吸作用的强度大于光合作用的强度,植物消耗有机物,因此,图二中有机物积累最多的点是18时所对应的d点。
(4)提高光合作用的强度,能达到增产的目的。菠菜增产方法有:适当增强光照强度、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等。
故答案为:(1)C;
(2)在10000~30000勒克斯区间内设置更小的光照强度区间重复实验;
(3)d;
(4)适当增强光照强度(或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等)。
16.(2023春 西湖区校级月考)我校生物小组用黑藻探究光合作用是否以二氧化碳作为原料。BTB(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颜色变化可反映出水中二氧化碳含量变化,原理如图1所示。依据这一原理,同学们进行实验,处理及结果如图2所示。
(1)实验开始前,需要将黑藻暗处理一昼夜,目的是 让原有的淀粉运走或耗尽 。
(2)比较甲、乙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 黑藻的光合作用吸收了水中二氧化碳 。
(3)有同学质疑,光照是否会引起BTB水溶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减少。为继续探究这个问题,小金接下来的实验操作是:取一支相同的试管丙, 向BTB水溶液中吹入气体至溶液颜色变为黄色,不加入黑藻 ,置于光照下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若BTB水溶液颜色呈现 黄色 ,则证明光照不引起BTB水溶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解答】解:(1)实验开始前,需要将黑藻暗处理一昼夜,目的是让原有的淀粉运走或耗尽,防止实验的干扰。
(2)甲黑藻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减少使BTB水溶液变为蓝绿色;乙黑藻在黑暗环境中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增加使BTB水溶液变为黄色,因此比较甲、乙组实验结果,说明黑藻光合作用吸收了水中的二氧化碳。
(3)光照是否会引起BTB水溶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减少,实验唯一不同的变量是光照。因此“为回应这一质疑,应在上述实验基础上补充一组实验”和甲形成对照试验。实验方案是:取一支相同的试管丙,向BTB水溶液中吹入气体至溶液颜色变为黄色,不加入黑藻,置于光照条件下一段时间,观察溶液颜色变化。若BTB水溶液颜色呈现黄色,则证明光照不引起BTB水溶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故答案为:(1)让原有的淀粉运走或耗尽;
(2)黑藻的光合作用吸收了水中二氧化碳;
(3)向BTB水溶液中吹入气体至溶液颜色变为黄色,不加入黑藻;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