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浙江八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易错题——6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2022秋 鄞州区期末)下列观点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12克镁在12克氧气中燃烧后产生氧化镁质量为20克
B.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C.蜡烛燃烧过程中蜡烛质量的减少量等于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增加量之和
D.某有机物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CO2和H2O,则该有机物一定含碳、氢、氧元素
2.(2022秋 杭州期末)在化学反应A2+BC=B+A2C中,反应物BC与生成B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若2gA2与80gBC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A2C的质量是( )
A.8g B.80g C.28g D.18g
3.(2022秋 鄞州区期末)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该化学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
C.该化学反应中甲、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5:7
D.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4.(2022春 鹿城区期末)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则下列关于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20 2 1 37
反应后质量(g) 待测a 32 待测b 12
A.a的取值范围:0≤a≤16
B.该反应类型一定属于化合反应
C.当a=15时,物质Z在反应中起催化作用
D.当b=1时,反应中X、Q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1:5
5.(2022秋 鄞州区期末)在反应X+2Y=R+2M中,已知R和M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2:9,当1.6g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R,则在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比是( )
A.16:9 B.23:9 C.32:9 D.46:9
6.(2022秋 慈溪市校级期中)某金属单质 X与非金属单质Y可发生反应:2X+Y=X2Y.某实验探究小组进行了两次实验,测得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X的用量/g Y的用量/g 生成X2Y的质量/g
1 7.4 1.6 8.0
2 9.6 3.2 12.0
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 )
A.4:1 B.3:1 C.2:1 D.37:8
7.(2022秋 海曙区校级期中)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实际参加反应的反应物总质量等于生成物总质量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
C.1g氢气和1g氧气反应能生成2g水
D.煤燃烧后灰渣质量小于煤,也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8.(2022秋 海曙区校级期中)关于化学方程式4P+5O2 2P2O5,四位同学表达了如图所示的四种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9.(2022秋 镇海区校级期中)甲醛是室内装修时产生的主要污染物质.用下面化学反应可检测室内甲醛含量是否超标:4KMnO4+5R+6H2SO4=2K2SO4+4MnSO4+5CO2+11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R的化学式为( )
A.CH2O B.C2H4O2 C.CH4 D.CHO2
10.(2022秋 慈溪市校级期中)化学中常常出现“1+1≠2”的有趣现象,但也有例外。下列说法中符合“1+1=2”事实的是( )
A.10L酒精与10L水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0L
B.10g硫粉在10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0g二氧化硫
C.10g锌片与10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20g
D.50℃时,向10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10g硝酸钾固体,能得到20g硝酸钾溶液
二.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11.(2022秋 长兴县期末)已知钙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易与氧气、水反应,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加热条件下钙与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钙。小科设计如图装置制备氮化钙并确定其组成CaXNY。
(1)连接好装置后检查气密性:关闭活塞K,点燃酒精灯微微加热硬质玻璃管,看到 现象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制备氮化钙的操作步骤是:①打开活塞K通入氮气;②点燃酒精灯,进行反应;③反应结束后熄灭酒精灯, 再关闭活塞K;④拆除装置,提取产物,测量质量。
(3)按上述操作进行实验,若测得硬质玻璃管内产物的质量为4.7克,则X:Y= 。
(4)若使用的钙部分变质为氧化钙,则测得实际产物中CaXNY质量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2.(2022秋 宁波期中)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1)反应后电子秤示数变小的原因是 。
(2)实验中如若装置不变,下列各 组药品不可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硫酸铜溶液与铁钉
B.水与蔗糖
C.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
(3)通过以上实验探究,你认为使用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应在 (填“敞口”或“密闭”)容器中进行。
13.(2022春 定海区校级期中)小卢进行如图所示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在实验中用电子天平和量筒准确测量出表中m1、m2、m3、m4和Vo(实验中操作正确,O2的密度为pg/m3)
实验序号 1 2 …
m(1MnO2)/g
m2(KClO3)/g
m3(试管)/g
m4(试管+加热后剩余固体)/g
量筒内收集气体的体积V/cm3
(1)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m1、m2、m3、m4、V和p之间应存在的等量关系为 。
(3)每次实验结束后,小卢在拆卸装置时总能闻到刺激性味气味,他将加热后剩余固体中的MnO2分离并测量其质量,发现总小于加热前MnO2的质量。查阅资料后发现,一般认为加热KClO3和MnO2混合物的反应过程如下:
第1步:2MnO2+2KClO32KMnO4+Cl2↑+O2↑(其中Cl2有刺激性气味)
第2步:2KMnO4K2MnO4+MnO2+O2↑
第3步:K2MnO2+Cl22KCl+MnO2+O2↑
写出加热后剩余固体中MnO2质量小于加热前MnO2质量的原因 。
(4)在量筒中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测量体积时,导管口 开始收集。
A.出现均匀连续气泡
B.出现气泡
三.计算题(共1小题)
14.(2022秋 柯桥区期中)小柯的父亲买回一袋化肥,其包装袋上的部分内容如图1所示。为确定该化肥的纯度(即K2SO4的质量分数)是否符合标准。小科称取2.0g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溶解后,逐滴加入10%的氯化钡溶液(提示:K2SO4+BaCl2═2KCl+BaSO4↓),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加氯化钡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2所示(假设化肥中的杂质不与BaCl2溶液反应)
(1)该化肥属于 。(选填“氮肥”、“磷肥”或“钾肥”)
(2)通过计算确定该化肥的纯度是否符合包装袋上的标准?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2022秋 鄞州区期末)下列观点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12克镁在12克氧气中燃烧后产生氧化镁质量为20克
B.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C.蜡烛燃烧过程中蜡烛质量的减少量等于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增加量之和
D.某有机物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CO2和H2O,则该有机物一定含碳、氢、氧元素
【解答】解:A、根据镁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的化学方程式可以知道:镁、氧气、氧化镁在反应中的质量比为12:8:20,所以12克镁在12克氧气中燃烧后产生氧化镁质量为20克,剩余4g氧气,故正确。
B、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反应后分子总数增多,故错误。
C、蜡烛燃烧过程中蜡烛质量的减少量加上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等于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增加量之和,故错误。
D、某有机物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CO2和H2O,CO2和H2O两种物质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选项错误。
故选:A。
2.(2022秋 杭州期末)在化学反应A2+BC=B+A2C中,反应物BC与生成B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若2gA2与80gBC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A2C的质量是( )
A.8g B.80g C.28g D.18g
【解答】解:由图象可知,该反应中反应物BC与生成物B的质量关系为10:8;所以,80gBC完全反应生成B的质量是:80g64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A2C的质量是2g+80g﹣64g=18g。
故选:D。
3.(2022秋 鄞州区期末)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该化学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
C.该化学反应中甲、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5:7
D.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解答】解:由分析可知: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正确;
B、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2:7,错误;
C、反应中甲、丁的质量比5g:7g=5:7,正确;
D、丙质量不变,可能做催化剂,正确。
故选:B。
4.(2022春 鹿城区期末)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则下列关于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20 2 1 37
反应后质量(g) 待测a 32 待测b 12
A.a的取值范围:0≤a≤16
B.该反应类型一定属于化合反应
C.当a=15时,物质Z在反应中起催化作用
D.当b=1时,反应中X、Q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1:5
【解答】解:A.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20+2+1+37=a+32+b+12,a+b=16,a=16﹣b,b=0时,a=16;b=16时,a=0,则a的取值范围:0≤a≤16;故A正确;
B.分析表中数据可知,Q为反应物,Y为生成物,但X、Z无法确定,则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无法确定,故B错误;
C.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当a=15时,物质Z在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但催化剂特点是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改变其它反应速率,则物质Z在反应中不一定起催化作用,故C错误;
D.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当b=1时,反应中X、Q的质量比为5:25=1:5,无法确定其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故D错误;
故选:A。
5.(2022秋 鄞州区期末)在反应X+2Y=R+2M中,已知R和M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2:9,当1.6g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R,则在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比是( )
A.16:9 B.23:9 C.32:9 D.46:9
【解答】解:①根据已知条件“R和M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2:9”,则R:2M=22:2×9=22:18,
设生成的M的质量为a,
∴22:18=4.4g:a,
解之得:a=3.6g;
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Y的质量=4.4g+3.6g﹣1.6g=6.4g;
∴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比是6.4g:3.6g=16:9。
故选:A。
6.(2022秋 慈溪市校级期中)某金属单质 X与非金属单质Y可发生反应:2X+Y=X2Y.某实验探究小组进行了两次实验,测得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X的用量/g Y的用量/g 生成X2Y的质量/g
1 7.4 1.6 8.0
2 9.6 3.2 12.0
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 )
A.4:1 B.3:1 C.2:1 D.37:8
【解答】解:由两次实验数据表,Y的用量增加1倍,而生成X2Y的质量却没有增加1倍,说明第2次反应时,Y有剩余,9.6gX完全反应,生成12.0gX2Y,则同时参加反应的Y的质量为12.0g﹣9.6g=2.4g;故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9.6g:2.4g=4:1。
故选:A。
7.(2022秋 海曙区校级期中)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实际参加反应的反应物总质量等于生成物总质量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
C.1g氢气和1g氧气反应能生成2g水
D.煤燃烧后灰渣质量小于煤,也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解答】解:A、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为参加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故说法正确。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改变,故说法正确;
C、1克氢气在1克氧气中点燃后不能生成2克的水,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可知,在此反应中,氧气有剩余。而参与反应的氧气的质量+氢气的质量=生成水的质量,故说法错误;
D、煤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因为生成的二氧化碳跑到空气中去了,所以质量变轻,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说法正确。
故选:C。
8.(2022秋 海曙区校级期中)关于化学方程式4P+5O2 2P2O5,四位同学表达了如图所示的四种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解答】解:A、在化学方程式4P+5O2 2P2O5中,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的质量比为(31×4):(16×10):(31×4+16×10),所以错误。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磷和氧气符合单质的定义,所以正确。
C、化合反应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该反应符合要求,所以正确。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磷和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五氧化二磷的质量,五氧化二磷的质量大于磷的质量,所以正确。
故选:A。
9.(2022秋 镇海区校级期中)甲醛是室内装修时产生的主要污染物质.用下面化学反应可检测室内甲醛含量是否超标:4KMnO4+5R+6H2SO4=2K2SO4+4MnSO4+5CO2+11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R的化学式为( )
A.CH2O B.C2H4O2 C.CH4 D.CHO2
【解答】解:化学反应4KMnO4+5R+6H2SO4=2K2SO4+4MnSO4+5CO2↑+11H2O,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则反应前后的元素相同,原子个数相等,
K、Mn、S元素的原子个数前后相等,
反应前现有40个O原子,而反应后共45个O原子,则R中共5个O原子,
反应前现有12个H原子,而反应后共有22个H原子,则R中共有10个H原子,
反应前没有C原子,而反应后共有5个C原子,则R中共有5个C原子,
又R的化学计量数为5,则R的化学式为CH2O,
故选:A。
10.(2022秋 慈溪市校级期中)化学中常常出现“1+1≠2”的有趣现象,但也有例外。下列说法中符合“1+1=2”事实的是( )
A.10L酒精与10L水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0L
B.10g硫粉在10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0g二氧化硫
C.10g锌片与10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20g
D.50℃时,向10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10g硝酸钾固体,能得到20g硝酸钾溶液
【解答】解:A、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10L酒精与10L水混合后的体积小于20L,故选项说法错误。
B、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SO2,参加反应的硫、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硫的质量比为1:1:2,则10g硫粉在10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0g二氧化硫,故选项说法正确。
C、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溶液和氢气,由于有气体生成,10g锌片与10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小于20g,故选项说法错误。
D、50℃时,向10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10g硝酸钾固体,不能继续溶解,得到的仍是10g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二.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11.(2022秋 长兴县期末)已知钙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易与氧气、水反应,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加热条件下钙与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钙。小科设计如图装置制备氮化钙并确定其组成CaXNY。
(1)连接好装置后检查气密性:关闭活塞K,点燃酒精灯微微加热硬质玻璃管,看到 试管中出现气泡 现象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制备氮化钙的操作步骤是:①打开活塞K通入氮气;②点燃酒精灯,进行反应;③反应结束后熄灭酒精灯, 把导管移出水面 再关闭活塞K;④拆除装置,提取产物,测量质量。
(3)按上述操作进行实验,若测得硬质玻璃管内产物的质量为4.7克,则X:Y= 2:1 。
(4)若使用的钙部分变质为氧化钙,则测得实际产物中CaXNY质量 偏小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解答】解:(1)连接好装置后检查气密性:关闭活塞K,点燃酒精灯微微加热硬质玻璃管,看到试管中出现气泡,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制备氮化钙的操作步骤是:①打开活塞K通入氮气;②点燃酒精灯,进行反应;③反应结束后熄灭酒精灯,再把导管移出水面关闭活塞K,以防止液体倒流炸裂玻璃管;④拆除装置,提取产物,测量质量。
(3)按上述操作进行实验,若测得硬质玻璃管内产物的质量为4.7克,生成物中氮元素质量是4.7克﹣4克=0.7克,根据题意有:,解得:X:Y=2:1。
(4)若使用的钙部分变质为氧化钙,由于氧化钙与氮气不反应,则测得实际产物中CaXNY质量偏小。
故答案为:(1)试管中出现气泡;
(2)把导管移出水面;
(3)2:1;
(4)偏小。
12.(2022秋 宁波期中)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1)反应后电子秤示数变小的原因是 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被称量的物质质量减小 。
(2)实验中如若装置不变,下列各 组药品不可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B、C ;
A.硫酸铜溶液与铁钉
B.水与蔗糖
C.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
(3)通过以上实验探究,你认为使用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应在 密闭 (填“敞口”或“密闭”)容器中进行。
【解答】解:(1)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被称量的物质质量减小,所以反应后电子秤示数变小;
(2)硫酸铜与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该化学反应中无气体参与,A可用该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水和蔗糖不反应,B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可分解产生氧气,该装置为敞口装置,C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3)镁在空气中燃烧有气体参与,要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需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故答案为:(1)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被称量的物质质量减小。
(2)B、C。
(3)密闭。
13.(2022春 定海区校级期中)小卢进行如图所示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在实验中用电子天平和量筒准确测量出表中m1、m2、m3、m4和Vo(实验中操作正确,O2的密度为pg/m3)
实验序号 1 2 …
m(1MnO2)/g
m2(KClO3)/g
m3(试管)/g
m4(试管+加热后剩余固体)/g
量筒内收集气体的体积V/cm3
(1)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防止冷凝水回流炸裂试管 。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m1、m2、m3、m4、V和p之间应存在的等量关系为 m1+m2+m3=m4+ρV 。
(3)每次实验结束后,小卢在拆卸装置时总能闻到刺激性味气味,他将加热后剩余固体中的MnO2分离并测量其质量,发现总小于加热前MnO2的质量。查阅资料后发现,一般认为加热KClO3和MnO2混合物的反应过程如下:
第1步:2MnO2+2KClO32KMnO4+Cl2↑+O2↑(其中Cl2有刺激性气味)
第2步:2KMnO4K2MnO4+MnO2+O2↑
第3步:K2MnO2+Cl22KCl+MnO2+O2↑
写出加热后剩余固体中MnO2质量小于加热前MnO2质量的原因 少量的氯气随着氧气排出,使得反应③没有发生完全 。
(4)在量筒中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测量体积时,导管口 B 开始收集。
A.出现均匀连续气泡
B.出现气泡
【解答】解:(1)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防止冷凝水倒流到热的试管底部而使试管破裂;
(2)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在此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质量不变,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氯化钾和氧气,则m1+m2+m3=m4+ρV;
(3)在反应中少量的氯气随着氧气排出,使得反应③没有发生完全,所以导致剩余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小于加热前二氧化锰的质量;
(4)氧气密度比水小,不易溶于水,所以在量筒中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测量体积时,导管口出现气泡开始收集,故选:B。
故答案为:(1)防止冷凝水倒流到热的试管底部而使试管破裂;
(2)m1+m2+m3=m4+ρV;
(3)少量的氯气随着氧气排出,使得反应③没有发生完全;
(4)B。
三.计算题(共1小题)
14.(2022秋 柯桥区期中)小柯的父亲买回一袋化肥,其包装袋上的部分内容如图1所示。为确定该化肥的纯度(即K2SO4的质量分数)是否符合标准。小科称取2.0g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溶解后,逐滴加入10%的氯化钡溶液(提示:K2SO4+BaCl2═2KCl+BaSO4↓),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加氯化钡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2所示(假设化肥中的杂质不与BaCl2溶液反应)
(1)该化肥属于 钾肥 。(选填“氮肥”、“磷肥”或“钾肥”)
(2)通过计算确定该化肥的纯度是否符合包装袋上的标准?
【解答】解:(1)硫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
故答案为:钾肥。
(2)设硫酸钾质量分数是x。
K2SO4+BaCl2═2KCl+BaSO4↓
174 233
2.0gx 2.33g
x=87%
87%<95% 不符合包装袋上的标准.
答:该化肥的纯度不符合包装袋上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