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第二章
区域发展
第一节 大都市的辐射功能
—以我国上海为例
2019 新湘教版
1. 能够在认识某大都市发展的基础上,从促进区域科学发展的角度,对区域大都市(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条件、过程、问题及决策等进行系统的综合分析和评价。(综合思维)
2.能够分析特定区域大都市(城市群)的演变过程,评估其发展问题,提出科学决策的依据;能够比较全面地评价区域大都市(城市群)发展规划决策的得与失,并提出较为可行的改进建议。(区域认知)
3.能够结合已有资料,对解决区域大都市(城市群)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出建议,在地理实践中表现出较强的行动能力。(地理实践力)
4.结合现实中的大都市(城市群)发展案例,能够从人地关系的角度,归纳人类活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要性和路径。(人地协调观)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以某大都市为例,从区域空间组织的视角出发,说明大都市辐射功能。
一、大都市的集聚与辐射功能
规模庞大、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具备强大辐射带动功能的现代化城市区域,是城镇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
大都市概念
广州
一、大都市的集聚与辐射功能
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影响
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影响,首先起主导作用的是集聚,然后才是辐射带动作用。
先把资源集聚到中心城市,随之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产生辐射带动,加快这些地区的发展;进而,中心城市与周边中小城市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良性互动关系。
图2-10 上海及长江三角洲协作发展示意
一、大都市的集聚与辐射功能
企业、资金、技术、信息、人才在产业基础较好、区位条件优越的地区集聚
【第一阶段】空间集聚阶段
现代大都市的发展历程
一、大都市的集聚与辐射功能
【第二阶段】辐射带动阶段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与经济发展滞后的地区之间产生的产业、科技、人才、资金等要素的流动,以及思想观念、生产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传播。
现代大都市的发展历程
大都市
周边地区
高水平的现代服务业
金融、物流、商务、高科技等
特色的产业
产业转移
梯度分工合理,各展所长,
紧密合作
以某大城市为例,从区域空间组织的视角出发,说明大都市辐射功能。
你想到的大都市有哪些?
大都市的标准是什么?
大都市是怎么形成的?
一、大都市的集聚与辐射功能
区域空间发展理论——点轴理论
图2-2 区域点轴空间发展示意
二、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
位置: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东缘,我国海岸带与长江的交会处。
面积:土地面积6340平方千米。
人口:2020年2487万
经济:地区生产总值38700亿元。
地位:我国经济、科技、文化中心,亚太地区重要枢纽和现代服务中心。
目标:建设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龙城。
上海地理概况
上海陆家嘴
1.分析上海能够发展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优势条件。
2.议一议,上海大都市经济辐射的主要区域可能包括哪些地区?
上海大都市的区位条件和辐射范围
图2-1 上海及其周边地区地形分布
上海大都市的区位条件和辐射范围
图2-1 上海及其周边地区地形分布
1.上海拥有世界级中心城市的必备条件
优越的地理位置
庞大的城市规模
雄厚的综合实力
便捷的交通运输
发达的教育科技
深厚的文化底蕴
广阔的经济腹地
上海大都市的区位条件和辐射范围
上海大都市经济辐射的主要区域包括与上海邻近的江苏、浙江、安徽等周边省区以及其他长江下游地区。
图2-1 上海及其周边地区地形分布
2.上海大都市经济辐射的主要区域可能包括哪些地区?
大都市的辐射功能通过交通网、信息网、关系网来完成,其作用与距离和关系紧密相连。
二、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
产业带动功能
都市核心功能
交通运输枢纽功能
金融服务功能
科技研发创新功能
二、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
产业带动功能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是长江三角洲乃至周边地区先进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的龙头。
图2-4 长江三角洲产业布局示意图
二、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
都市核心功能
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引擎。
强力拉动长江三角洲的发展,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山东半岛和福建沿海有明显带动作用。
对外开放的新型窗口
世界各国驻中国城市的领事馆分布
二、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
交通运输枢纽功能
上海洋山深水港
上海浦东机场
上海作为长江流域的门户,拥有高效率的综合交通运输网,中心城区已建成立体交通网络。
上海站
二、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
金融服务功能
图中出镜的有盘古银行上海分行、轮船招商局大楼、浦发银行、上海海关和上海市总工会等
陆家嘴聚集的银行大楼
上海拥有大量的金融机构,上海是我国两大股票交易中心之一。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
二、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
科技研发创新功能
上海拥有众多大学和科研所,科研实力雄厚,是我国重要的高科技研发中心。
上海新材料产业
三、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上海周边“一核五圈四带”城市体系空间格局
空间格局
一核:上海
五圈:南京城市圈、杭州城市圈、合肥城市圈、苏锡常城市圈、宁波城市圈
四带:沿海城市带、沿江城市带、沪宁合杭甬发展带、沪杭金发展带
图2-10 上海及长江三角洲协作发展示意
先决条件
发达的交通网络,上海的拉动作用
三、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上海对内、外影响的两个扇面
对外:与亚太和欧洲的大城市保持商贸文化联系
对内:长江下游地区以及周边地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