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 3112课标要求:1知道诸子百家中道、儒、墨、法诸家的代表人物和基本主张。 2知道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观点,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 3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4感受中国古代思想的博大精深。 重难点: 百家争鸣;孔子、孟子和荀子与儒家思想的形成。 什么叫“百家争鸣”?5 “百家”泛指数量多;“争鸣”指争论和辩难。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的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百家争鸣在前期和中期,主要表现为争鸣,后期表现为合流,争鸣是在争鸣中吸收,吸收是为了更好地争鸣。争鸣只是探讨问题,合流才是向解决问题迈进。经济上:生产力大发展、井田制崩溃,土地私有制取代公有制,封建经济迅速发展政治上:分封制、宗法制崩溃,周王室衰微,诸侯展开争霸兼并战争,造成思想界相对宽松的环境阶级关系上: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士”阶层活跃思想文化上:私学兴起,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 ,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的文士一、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