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环境污染的防治
一、单选题
1.(2022·山东淄博·统考中考真题)化学无处不在,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人体无法消化吸收纤维素,所以食物中的纤维素对人体毫无意义
B.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础物质,是人体生长所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C.绿色化学有助于人类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D.磷酸二氢铵和硝酸钾是两种常用的复合肥料
2.(2022·内蒙古呼和浩特·统考中考真题)生活中我们要树立“低碳”理念,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 B.集中焚烧生活垃圾
C.鼓励公交出行 D.大力提倡植树造林
3.(2022·山东滨州·统考中考真题)我国宣布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与此“低碳”理念不相符的是( )
A.大力发展火力发电,满足用电需求 B.全民参与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C.限制燃放烟花爆竹,文明庆贺节日 D.减少使用化石燃料,提倡绿色出行
4.(2022·山东滨州·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我国的主题是“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防止水体污染
B.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实现农业良性发展
C.为使衣物洗得更干净,大量使用含磷洗涤剂
D.尽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塑料餐盒,减少白色污染
5.(2022·四川宜宾·统考中考真题)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22年中国主题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下列做法与该主题不相符的是( )
A.推广火力发电 B.大力植树造林
C.污水处理排放 D.垃圾分类处理
6.(2022·山东烟台·中考真题)2022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下列做法不符合该主题的是( )
A.开发使用清洁能源 B.填埋废弃电池
C.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D.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7.(2022·山西晋中·统考中考真题)随着我国“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垃圾综合化分类及资源再生利用进入了新的阶段。下列对垃圾资源再利用的建议,正确的一项是( )
A.金属可直接利用 B.有机物可再上餐桌
C.可燃物可焚烧发电 D.惰性物可彻底抛弃
8.(2022·广西柳州·中考真题)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我们要保护好空气。下列气体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氧气(O2) B.氮气(N2)
C.水蒸气(H2O) D.二氧化硫(SO2)
9.(2022·内蒙古赤峰·中考真题)2022北京冬奥会期间,国家环保部门加大了对奥运场馆周边地区空气质量的监测力度。下列物质没有被列入空气质量监测项目的是( )
A.二氧化硫 B.臭氧 C.细颗粒物 D.稀有气体
10.(2022·湖北荆州·中考真题)如图是氮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的关系图,已知a物质是NH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物质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B.乙物质排放到空气中可能形成酸雨
C.丙物质的化学式为HNO2
D.丁物质中含有的阳离子是
二、填空题
11.(2022·湖北荆门·统考中考真题)荆门市家用燃料的使用经历了如下所示的过程:煤和木材→石油液化气(C3H3 C4H10)→天然气(注:括号中的物质是对应燃料的主要成分)
(1)煤燃烧产物中能造成酸雨的物质是 (填标号)。
A.CO2
B.SO2
C.CO
(2)C3H8和C4H10两种物质中氢元素质量分数较大的是 _____(填化学式)。
(3)关于天然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标号)。
A.天然气是纯净物
B.点燃收集的天然气前要验纯
C.天然气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4)写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5)燃油车使用时会产生一些对空气造成污染的物质。如:一氧化碳,_____等(列举一例)。
(6)我国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作为与担当。你作为公民,从我做起。请你写出一种低碳出行的方式:_____。
第3节 环境污染的防治
一、单选题
1.(2022·山东淄博·统考中考真题)化学无处不在,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人体无法消化吸收纤维素,所以食物中的纤维素对人体毫无意义
B.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础物质,是人体生长所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C.绿色化学有助于人类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D.磷酸二氢铵和硝酸钾是两种常用的复合肥料
【答案】A
【详解】A、食物中的纤维素无法被人体消化吸收,但它具有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等功能,故A说法错误;
B、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础物质,是人体生长所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故B说法正确;
C、绿色化学减少了污染物的产生,有助于人类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故C说法正确;
D、磷酸二氢铵中含有磷元素和氮元素,硝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是两种常用的复合肥料,故D说法正确;
故选A。
2.(2022·内蒙古呼和浩特·统考中考真题)生活中我们要树立“低碳”理念,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 B.集中焚烧生活垃圾
C.鼓励公交出行 D.大力提倡植树造林
【答案】B
【详解】A、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能节约资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该选项符合这一理念;
B、焚烧生活垃圾,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且会污染环境,该选项不符合这一理念;
C、鼓励公交出行,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该选项符合这一理念;
D、大力提倡植树造林,能增加二氧化碳的消耗,该选项符合这一理念。
故选B。
3.(2022·山东滨州·统考中考真题)我国宣布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与此“低碳”理念不相符的是( )
A.大力发展火力发电,满足用电需求 B.全民参与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C.限制燃放烟花爆竹,文明庆贺节日 D.减少使用化石燃料,提倡绿色出行
【答案】A
【详解】A、火力发电的原理为利用煤炭的燃烧发电,则大力发展火力发电能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排放,与“低碳”理念不相符,故选项符合题意;
B、多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有利于空气的净化,与“低碳”理念相符,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限制烟花的燃放能防止空气污染,与“低碳”理念相符,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减少使用化石燃料,提倡绿色出行,能减少空气的污染,与“低碳”理念相符,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2022·山东滨州·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我国的主题是“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防止水体污染
B.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实现农业良性发展
C.为使衣物洗得更干净,大量使用含磷洗涤剂
D.尽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塑料餐盒,减少白色污染
【答案】C
【详解】A、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防止水体污染,该做法符合这一主题,不符合题意;
B、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能减少对环境污染,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实现农业良性发展,该做法符合这一主题,不符合题意;
C、大量使用含磷洗涤剂会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水体,该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符合题意;
D、尽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塑料餐盒,能减少废弃塑料,减少白色污染,该做法符合这一主题,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2022·四川宜宾·统考中考真题)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22年中国主题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下列做法与该主题不相符的是( )
A.推广火力发电 B.大力植树造林
C.污水处理排放 D.垃圾分类处理
【答案】A
【详解】A、推广火力发电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烟尘,污染空气,故A选项符合题意;
B、大力植树造林有利于环境保护,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
C、污水处理排放有利于水资源的保护,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D、垃圾分类处理有利于环境的保护,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2022·山东烟台·中考真题)2022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下列做法不符合该主题的是( )
A.开发使用清洁能源 B.填埋废弃电池
C.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D.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答案】B
【详解】A、开发使用清洁能源,能减少环境污染,符合主题;
B、填埋废弃电池会造成土壤污染,不符合主题;
C、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能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符合主题;
D、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可以减少环境污染,符合主题。
故选:B。
7.(2022·山西晋中·统考中考真题)随着我国“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垃圾综合化分类及资源再生利用进入了新的阶段。下列对垃圾资源再利用的建议,正确的一项是( )
A.金属可直接利用 B.有机物可再上餐桌
C.可燃物可焚烧发电 D.惰性物可彻底抛弃
【答案】C
【详解】A、废旧金属应该经过再处理和加工冶炼,才能利用,选项错误;
B、废弃的有机物不能直接用于饮食类,选项错误;
C、可燃物再利用燃烧后发电,达到资源再利用,选项正确;
D、有些惰性物无法目前无法开发再利用或是成本较高浪费资源,选项错误;
答案为:C。
8.(2022·广西柳州·中考真题)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我们要保护好空气。下列气体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氧气(O2) B.氮气(N2)
C.水蒸气(H2O) D.二氧化硫(SO2)
【答案】D
【详解】空气成分: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空气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和臭氧。
A、氧气(O2)是空气的主要成分,能供给呼吸,支持燃烧,不属于空气污染物;
B、氮气(N2)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
C、水蒸气(H2O)也是空气的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
D、二氧化硫(SO2)不属于空气的成分,排放到空气中形成酸雨,属于空气污染物。
故选D。
9.(2022·内蒙古赤峰·中考真题)2022北京冬奥会期间,国家环保部门加大了对奥运场馆周边地区空气质量的监测力度。下列物质没有被列入空气质量监测项目的是( )
A.二氧化硫 B.臭氧 C.细颗粒物 D.稀有气体
【答案】D
【详解】A、二氧化硫属于空气污染物,是列入空气质量监测的物质,故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B、臭氧属于空气污染物,是列入空气质量监测的物质,故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C、细颗粒物属于空气污染物,是列入空气质量监测的物质,故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D、稀有气体是空气的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没有列入空气质量监测,故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10.(2022·湖北荆州·中考真题)如图是氮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的关系图,已知a物质是NH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物质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B.乙物质排放到空气中可能形成酸雨
C.丙物质的化学式为HNO2
D.丁物质中含有的阳离子是
【答案】C
【分析】根据氮元素的价类图可知,a是氨气(),甲是氮气(),乙是二氧化碳(),丙是硝酸(),铵根中氮元素显-3价则丁是铵盐,据此解题。
【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甲物质是氮气,氮气的体积占空气总体积的,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选项正确;
B、根据分析可知,乙物质是二氧化氮,硫和氮的氧化物排放到空气中会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而引起酸雨,选项正确;
C、根据分析可知,丙物质是硝酸,硝酸中氮元素显+5价,而中氮元素显+3价,选项错误
D、根据分析可知,丁物质中含有铵根离子,符号是:,选项正确;
答案为:C。
二、填空题
11.(2022·湖北荆门·统考中考真题)荆门市家用燃料的使用经历了如下所示的过程:煤和木材→石油液化气(C3H3 C4H10)→天然气(注:括号中的物质是对应燃料的主要成分)
(1)煤燃烧产物中能造成酸雨的物质是 (填标号)。
A.CO2
B.SO2
C.CO
(2)C3H8和C4H10两种物质中氢元素质量分数较大的是 _____(填化学式)。
(3)关于天然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标号)。
A.天然气是纯净物
B.点燃收集的天然气前要验纯
C.天然气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4)写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5)燃油车使用时会产生一些对空气造成污染的物质。如:一氧化碳,_____等(列举一例)。
(6)我国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作为与担当。你作为公民,从我做起。请你写出一种低碳出行的方式:_____。
【答案】(1)B
(2)C3H8
(3)B
(4)
(5)烟尘(合理即可)
(6)骑自行车出行(合理即可)
【解析】(1)
煤中含有硫元素,煤燃烧时能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硫气体,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重要物质。故选B。
(2)
C3H8中,氢元素质量分数=×100%≈18.2%,C4H10中,氢元素质量分数=×100%≈17.2%,故氢元素质量分数较大的是C3H8;
(3)
A、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属于混合物,故说法不正确;
B、天然气与空气混合后点燃会爆炸,在点燃前需要检验纯度,故说法正确;
C、天然气是指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一切气体,不是可再生能源,故说法不正确。
故选B。
(4)
甲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5)
汽油、柴油等车用燃料都是石油炼制的产品,它们的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充分燃烧产生二氧化碳,不充分燃烧产生一氧化碳和烟尘,一氧化碳和烟尘,会对空气造成污染;
(6)
绿色低碳的出行方式有:骑共享单车,乘坐公共汽车、乘坐地铁,或者步行、骑自行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