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溶液组成的表示
第1课时 溶液的组成及浓度的表示
下图中由左到右分别将少量红糖、食盐、面粉、食用油与等量适量的水充分混合,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_、______。形成的溶液具有_____、______的特征。
复习巩固
红糖
食盐
均一
稳定
创设情境
上述食盐溶液是怎么形成的呢?食盐溶液中有哪些物质?
=
以离子形式分散
食盐溶液
食盐
水
=
溶液
溶质
溶剂
+
被溶解的物质
溶解物质的物质
(1)溶质:
被溶解的物质
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酒精
(液体)
氯化氢
(气体)
蔗糖
(固体)
糖水
可以有多种。
溶液的组成
(2)溶剂:
溶解溶质的物质
一般为液体,
水是最常见的溶剂,
酒精、汽油等也可以
水
糖水
水
水
酒精
但只有一种。
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溶液 溶质 溶剂
红糖水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澄清石灰水
盐酸
碘酒
植物油的汽油溶液
铁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
红糖(固态)
水(液态)
水(液态)
水(液态)
水(液态)
水(液态)
氢氧化钠(固态)
氢氧化钙(固态)
植物油(液态)
汽油(液态)
酒精(液态)
氯化氢(气态)
碘单质(固态)
硫酸亚铁(液态)
不仅水可以做溶剂,许多液态有机物也可以做溶剂!
植物油的汽油溶液
碘酒
就是把
溶在
当中
植物油(溶质)
汽油(溶剂)
就是把
溶在
当中
碘(溶质)
酒精(溶剂)
溶液的命名:
如:氢氧化钠溶解于水中,可命名为:
(溶质)的(溶剂)溶液
(水可以不读)
氢氧化钠的水溶液,
或氢氧化钠溶液。
如:碘单质溶解于酒精,可命名为:
碘单质的酒精溶液,即碘酒。
因此根据名称:在前的为溶质,在后的为溶剂,水溶液一般不指明溶剂。
如何区分溶质和溶剂?
汽水为什么是汽(二氧化碳)溶于水,而不是水溶于汽?
[规定]:固体、气体与液体相混溶,固体、气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
汽油和煤油相溶,谁是溶质?谁是溶剂?
[规定]:两种液体相混溶,通常把溶液里量多的一种叫做溶剂。
1ml水与10ml酒精相溶,是不是能叫做水的酒精溶液?
[规定]:当液体和水互相溶解时,无论液体的含量多少,通常把水看作溶剂,另一种物质看作溶质。
当所溶解的物质与水发生化学反应时,溶质是直接加入的物质吗?
[规定]:物质溶解时如果发生化学变化,溶质为反应后可溶于水的生成物。
固、气与液体,液体是溶剂
液体相互溶,量多是溶解;
只要有水在,水就是溶剂;
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物是溶质
10gNaCl完全溶解在100g水中所得溶液质量 110g食盐水。
=
40g氯化钠在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余下4g氯化钠固体,所得溶液质量是 g。
136
被溶解的物质(未溶解的部分不能计算在溶质质量中)
溶液质量 = 溶质质量 + 溶剂质量
溶液与溶质和溶剂之间量的关系
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所得溶液的体积 20mL的酒精溶液
<
溶液体积 ≠溶质体积 + 溶剂体积
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有间隙
想一想:
咸了:
淡了:
加水
加盐
尝
(加溶剂)
(加溶质)
如何知道这碗鸡汤的味道?
如何精确知道溶液的浓度?需要精确知道哪些量?
标签上的10%、5%是代表什么?
如何精确知道溶液的浓度?
1. 定义:
2. 公式:
=
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
=
溶质质量
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100%
溶液浓度的表示 (溶质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叫做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常用百分数表示。
溶质质量 = 质量 ×
溶液
质量分数
溶液质量 = 质量 ÷
溶质
质量分数
变形公式:
注意:
①溶质的质量:被溶解的那部分质量,没有被溶解的那部分不能计入溶质质量和溶液质量。
②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的单位要统一。
③溶质的质量分数用百分数表示。
想一想:
10%的葡萄糖溶液的含义是什么?
100份质量的葡萄糖溶液中含10份质量的葡萄糖。
溶剂质量
95g
5g
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
100g
5 % 的食盐溶液
①5g食盐溶于95g水形成的溶液。
②食盐的质量占整个食盐溶液的5%。
③将100g食盐溶液蒸干可以得到食盐5g。
④组成:M(食盐):M(水):M(食盐溶液) =5 : 95 : 100
将4g氢氧化钠固体溶解在46g水中,得到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
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
=
溶质质量
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100%
=
4g
4g+46g
×100%
=
8%
应用公式计算
氯化钠溶液 溶质 质量/g 溶剂 质量/g 溶液 质量/g 质量
分数
A 1 9
B 5 20
C 10 20%
D 190 200
哪个溶液浓度最高?哪个最低?
为什么B和C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不同,
溶质质量分数却相同?
10
10%
25
40
50
10
5%
20%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应用公式计算
1.对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100g水中溶解了20g硝酸钾
B. 120g硝酸钾溶液中含有20g硝酸钾
C. 将20g硝酸钾放入80g水中配成的溶液
D. 将硝酸钾与水按1:5的质量比配成的溶液
C
课堂训练
(1)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质量比为1:2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 用MgCl2溶液喷洒路面可融雪、防尘。20℃时,按下表数据配制溶液,回答问题。
C
序号 ① ② ③ ④
MgCl2的质量/g 30 40 50 60
水的质量/g 100 100 100 100
课堂训练
(2)①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 )
A. 23% B. 30% C. 35% D. 43%
A
3.在农业生产上,常需要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现要配制150kg的这种溶液,需要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各是多少?
课堂训练
4.蒸干40g某氯化钠溶液得到8g氯化钠。试确定这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这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这瓶溶液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20%。
8g
40g
×100%= 20%
解:mNaCl = 150kg×16% = 24kg
m水 = 溶液质量 — 溶质质量
= 150kg— 24kg
=126kg
答:需要24 kg氯化钠,126 kg的水
5. 30%的食盐溶液与10%的食盐溶液各100g混合,求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解:溶质的质量为30%×100g+10%×100g=40g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40g
200g
×100%= 20%(共23张PPT)
溶液组成的表示
第2课时 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
药液太稀不能杀死害虫和病菌,但药液太浓又会毒害农作物或树木。
创设情境——溶液在生活中的应用
配稀了,输液后可能引起血细胞膨胀,甚至破裂,发生溶血现象;
配浓了,输液后可能造成细胞脱水。
如何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
想一想:如何配制50g 6%的食盐溶液?
实验步骤?
实验仪器?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1.用固体配制溶液
药品:氯化钠、水
仪器:烧杯、玻璃棒、药匙
可行吗?
要配制50g 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溶质多少克,溶剂多少克?
用固体配制溶液步骤
①计算 按配制要求计算出所需要的溶质和溶剂的量 (固体计算出质量,液体计算出体积)。
m水=50–3.0g= 47.0g V水=47.0g÷1g/L=47.0mL
mNaCl =50g ×6%= 3.0g
②称取: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放入烧杯中。
③量取: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
平视
凹液面最低处与47刻度持平
④溶解: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钠溶解。
⑤转移: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贴上标签,标签上应包括药品的名称、化学式、溶液的质量分数。
作用:加速物质溶解
计算
称(取)量(取)
溶解
转移
药匙、 托盘天平
步骤:
仪器:
量筒、胶头滴管
烧杯、玻璃棒
定量仪器
细口瓶
用固体配制溶液步骤和仪器
注意药品的名称
天平使用注意事项:
①使用前要调零。
②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大小相同的称量纸
③称量时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
④用镊子夹取砝码应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
⑤称量完毕应将砝码放回盒中,游码归零
量筒使用注意事项:
①选用合适量程的量筒,尽量选用能一次量取的最小规格的量筒。分次量取会引起较大误差。常用的有10mL,20mL,25mL,50mL,100mL,250mL、500mL,1000mL等规格。
②量筒中水不能洒到烧杯外面
③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1、烧杯内不能有水
2、固体不能洒落
用固体配制溶液操作注意事项
偏小
偏小
关键是看溶质或溶剂质量的变化情况
溶质多了→变 .
溶质少了→变 .
(ω偏大)
稀
浓
溶剂多了→变 .
溶剂少了→变 .
看溶质质量变化
①固体药品中含水分( )
②固体药品转移时有损失( )
③称量时药品和砝码放颠倒且动了游码( )
④烧杯内壁有水( )
⑤砝码生锈( )
偏小
(ω偏小)
(ω偏大)
(ω偏小)
浓
稀
看溶剂质量变化
偏小
用固体配制溶液误差分析
偏大
关键是看溶质或溶剂质量的变化情况
溶质多了→变 .
溶质少了→变 .
(ω偏大)
稀
浓
溶剂多了→变 .
溶剂少了→变 .
看溶质质量变化
(ω偏小)
(ω偏大)
(ω偏小)
浓
稀
看溶剂质量变化
用固体配制溶液误差分析
⑥量水时仰视读数( )
⑦量水时俯视读数( )
⑧量好的水倒入烧杯时溅出 ( )
⑨配制好的溶液装瓶时撒出一部分( )
偏大
偏大
不变
偏小
仰视:读数偏低,水体积偏大,配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俯视:读数偏高,水体积偏少,配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想一想:化学实验室现有98%的浓硫酸,但在实验中常需要用较稀的硫酸溶液。实验室如何用98%的浓硫酸配制200g 10%的稀硫酸?
实验步骤和实验仪器
与固体配制溶液应做哪些改变?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2.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
浓硫酸
可行吗?
实验室如何用98%的浓硫酸配制200g 10%的稀硫酸?
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步骤
①计算 按配制要求计算出所需要的溶质和溶剂的量 (固体计算出质量,液体计算出体积)。
需要取多少浓硫酸,加多少水呢?
依据:浓溶液加水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
m浓溶液×ω浓溶液 = m稀溶液×ω稀溶液
m加水质量=m稀溶液 -m浓溶液
用天平称取所需的浓硫酸和水吗?
m加水=200g-20.4g=179.6g
解:m浓× 98% = 200g×10% m浓=20.4g
②量取:用合适量程的量筒分别量取浓溶液与溶剂的体积。
平视
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持平
已知:98%的浓硫酸的密度是1.84g.mL-1 ,水的密度是1g.mL-1
m加水=200g-20.4g=179.6g
解:m浓× 98% = 200g×10% m浓=20.4g
m溶液
p溶液
v溶液 =
V浓=20.4g ÷ 1.84g·mL-1 =11.1mL
V水=179.6g÷ 1g.mL-1=179.6mL
20mL量筒
250mL量筒
④溶解:将量取的浓溶液和溶剂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使浓溶液充分稀释。
⑤转移: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贴上标签,标签上应包括药品的名称、化学式、溶液的质量分数。
作用:加速物质溶解
10%
稀硫酸
计算
量取
溶解
转移
步骤:
仪器:
量筒、胶头滴管
烧杯、玻璃棒
细口瓶
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步骤和仪器
10%
稀硫酸
市售的浓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密度为1.18g·mL-1,配制5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需要浓盐酸多少毫升?还要加多少毫升水?(水的密度是1g.mL-1)
解:
答:需要浓盐酸的体积为5.7ml,在加水的体积为43.3mL。
m浓× 37%=50 × 5% m浓=6.8g
M加水=50g-6.8g=43.2g
V浓=6.8g ÷1.18g·mL-1 =5.8mL
V水=43.2g÷ 1g.mL-1=43.2mL
化学纯 500mL
浓盐酸(HCl)
含HCl 37%
密度:1.18g/ml
m浓溶液×ω浓溶液 = m稀溶液×ω稀溶液
m加水质量=m稀溶液 -m浓溶液
m溶液
p溶液
v溶液 =
牛刀小试
m浓溶液×ω浓溶液 = m稀溶液×ω稀溶液
m稀 = m浓+稀释所加入水的质量
m加水质量=m稀溶液 -m浓溶液
m溶液= v溶液·p溶液
v溶液 =
m溶液
p溶液
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
×100%
溶质质量分数=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小结
溶液浓度的表示
影响因素
溶质的量
溶剂的量
表示形式
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
100%
配制
仪器
步骤
误差分析
课堂小结
课堂训练
1. 配制好的生理盐水装瓶时不小心溅出少量溶液,剩余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
A.偏小 B.偏大 C.不变 D.无法判断
C
2. 某同学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1%的葡萄糖溶液,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
A. 用托盘天平称葡萄糖时,砝码放在左盘
B. 转移葡萄糖时,纸上有少量残留
C. 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
D. 配好溶液装入试剂瓶时,有少量洒出
C
3. 实验室配制50g质量分数为3%的NaCl溶液,操作示意图如图。请回答:
(1)图中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量筒、玻璃棒、广口瓶四种。
(2)图示中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填序号)。
(3)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
(4)取10g配制好的质量分数为3%的NaCl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1%的NaCl溶液,需加水 g。
烧杯
②①⑤③④
课堂训练
加快溶解速率
20
4.下图是某同学配制一定质量的0.9%生理盐水的全过程:
(1)请找出上图中的错误:
① ;② 。
(2)如果配制的生理盐水中NaCl 的质量分数小于0.9%,则可能造成误差的原因有(至少举出三点)
① ②
③ ④ 。
瓶塞正放
药品与砝码放反了
氯化钠有杂质
量取水的时候仰视
计算错误
药品与砝码放反了
课堂训练
已知5.6g铁与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请回答:
(1)稀盐酸的溶质是_______,溶剂是_______,
(2)反应后的溶质是__________,
(3)可以产生氢气的质量_______
(4)反应后的溶液质量是_______
(5)所用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
(6)反应后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能力提升 (综合应用)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l :35.5 Fe :56
依据:(1).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反应前各物质质量之和-杂质的质量-生成沉淀的质量-生成气体的质量
(2).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100%
白酒的“度”实际上指白酒中酒精的含量,这里的含量不是指质量分数,而是体积分数。
白酒的“度”是怎么回事?
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