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化学九下同步课件:8.2 糖类 油脂(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化学九下同步课件:8.2 糖类 油脂(共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6-18 07:29: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适 量 运 动
--认识生命活动的能量物质
——糖类 油脂
1.通过认识葡萄糖、淀粉和油脂是重要的营养物质,是维持生命活动和人类从事各种活动所需热量的主要来源,结合当前在疫情下生活需合理膳食、运动适当、提高免疫力。
2.知道自然界中糖类、油脂的来源,葡萄糖和淀粉的转化关系。
3.会用简单的实验方法检验淀粉。
4.知道油脂的元素组成,了解油和脂肪在常温下状态的差异。
学习目标
新冠肺炎牵动着大家的心
疫情筛查的一个指标是体温,提高身体抵抗力的措施是
适当运动、均衡饮食。
1
创设情境
人体为何能维持正常体温 生命活动的能量由什么提供?
请同学们根据课前的预习和课外收集到的有关资料,
讨论下列问题
问题1 食物中的淀粉是怎样产生的? 它在人体内是如何转化的?
问题2 哪些食物中富含淀粉?如何验证淀粉的存在。
问题3 葡萄糖的组成与性质如何?人体内是如何代谢并提供能量的?
问题4 你知道什么是“低血糖”和“糖尿病”吗?低血糖是怎么造成的?医院里是如何检验病人是否患糖尿病的?了解这些知识后你有何感悟?
问题5 常见的食用油有哪些?油与脂有什么区别?油脂对人体有什么作用?怎样提取?
A、植物光合作用
葡萄糖( C6H12O6 )
淀粉
纤维素
蔗糖
6CO2
+ 6H2O
叶绿素
光照
C6H12O6
+ 6O2
B、食草动物体内微生物对纤维素分解消化
产生葡萄糖
C、人体内淀粉在酶的催化下水解为葡萄糖
指出这个化学反应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1.制造有机物
2.转化并储存太阳能
3.使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相对稳定
光能转换为化学能,在产生的有机物中储存能量
问题1 食物中的淀粉是怎样产生的?
问题1 食物中的淀粉是怎样产生的?
绿色植物还能把合成的葡萄糖转化为蔗糖、淀粉、纤维素
碳水化合物(糖类)
作用:为人和动物提供能量
大米
马铃薯
高粱
玉米
面粉
问题2、请说说哪些食物中富含淀粉?
淀粉的检验
常用碘酒(或碘水)
淀粉与碘作用后使之变为 色。

这里的碘指单质碘(I2),食盐加碘中的碘是KIO3’不能检验淀粉!
3
问题3 葡萄糖的组成与性质如何?
人体内是如何代谢并提供能量的?
葡萄糖是一种有甜味的,易溶于水的白色粉末状固体,化学式是C 6 H 12 O6
C6H12O6+6O2 
6CO2 +6H2O
呼吸作用:
葡萄糖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
人摄取淀粉、纤维素后在人体内的淀粉酶作用下转化为葡萄糖,葡萄糖在体内发生缓慢氧化,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放出热量,供给人体活动所需的热量和能量。
180g的葡萄糖完全氧化,可以产生大约2804KJ的热量.
糖类
(碳水化合物)
——淀粉还有哪些用途?
食品工业用来酿酒
酿酒过程:淀粉先转化为葡萄糖,葡萄糖经发酵生成乙醇
(C6H10O5)n
+ nH2O
nC6H12O6

+ 2CO2
2C2H5OH
C6H12O6
酒化酶
(1)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
(2)易挥发
(3)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溶剂
(4)具有可燃性
乙醇
2CO2
+ 3H2O
C2H5OH
+ 3O2

工业酒精中含有甲醇!有毒!
A、人体内血液中的葡萄糖必须维持一定的浓度,血糖太低,医学上称为“低血糖”。
低血糖的人会出现:乏力、疲倦、昏迷、休克等症状。
B、患糖尿病的人,而是由于人体内的胰岛素分泌失调使糖代谢失常,血糖过高,排出的尿液中含有葡萄糖。
糖尿病人的症状:
“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消瘦)
问题4 你知道什么是“低血糖”和“糖尿病”吗? 低血糖是怎么造成的?
糖尿病的检测
2mlNaOH溶液
+5滴CuSO4
溶液
+2ml葡萄糖
溶液
加热
检验葡萄糖:取样与新制的Cu(OH)2混合,加热到沸腾,出现砖红色沉淀,则样品中含葡萄糖
4
问题5 常见的食用油有哪些?油与脂有什么区别?
1.常用的食用油:猪油、牛油、奶油、花生油、豆油、菜油、椰子油等。
2.油脂的分类:
①动物性油脂:如牛油、猪油等来自动物体的脂肪层,常温下通常呈 态;

叫做脂
②植物性油脂:如花生油、豆油等来自于某些植物种子的油脂,常温下呈 态。

叫做油
油脂也都是由C、H、O元素组成,但不属于糖类,也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油脂对人体有什么作用?
油脂的性质:
油脂在人体内氧化,释放热量,维持人体活动所需的热量和能量,还能溶解某些维生素,使之被人体吸收,剩余部分还能转化为脂肪储备丰富的热能。
如何从大豆中提取油脂?
拓展延伸——人摄入的糖越多越好吗?
摘自39卫康网
糖分摄入太多对身体三种危害
一个人每天吃糖不能太多,不然会引发很多慢性疾病,如营养不良、糖尿病等。
1.减少人体营养素吸收
青少年经常吃糖,特别是空腹吃糖,可损害身体对蛋白质等重要的营养物质的吸收,影响身体的发育和智力发展,许多小孩对糖果的诱惑没有抵抗力,家长应该多多注意。
2.引起糖尿病
当吃下大量的高糖食物时,胰腺就会超负荷运作,异常地分泌胰岛素来将这些糖分解,最后合成糖原。如果一个人每天摄入大量的糖分,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而胰岛素一旦多了就对胰脏有损害,导致胰脏功能衰竭,大量糖分堆积,糖尿病就产生了。
3.患上肥胖症
高糖分的食品进入消化系统后并不能被很好的消化,无法消化的多余糖分转化成脂肪囤积在身体的腹部、臀部、大腿、手臂、后背等等部位,久而久之囤积过多脂肪患上肥胖症。
来自公众号: 今日悉尼
在我们的生活中,糖已经无孔不入。但真正杀伤力最强的是含糖饮料。
甜食吃多了好歹有饱腹感,吃饱了就不会再吃了。
但含糖饮料就不同了,这些饮料不仅含糖量极高,
而且一杯饮料下肚,并不会出现“饱腹感”,不知不觉中,体内的糖就严重超标了。
有一位美国大叔,每天喝10罐可乐,坚持一个月。
体重、体脂率、血压全都噌噌噌往上涨,停不下来。。。。
拓展延伸——人体每天应摄入油脂多少比较合理?
如果每天摄入油脂过多,堆积在体内,可能造成肥胖。
现在科学表明我们1公斤体重每天需要1克脂肪,但50公斤体重并不代表每天需要50克的油,因为人体在摄入其他食物中就有脂肪,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如果是日常的厨房里的烹调,希望大家能够用油25克到30克一天。
1.现在有些不法商犯,采用以次充好、假冒伪劣的方法,欺骗和坑害消费者,向食用油中掺入米汤,向奶粉中掺入面粉,大肆制假,你有什么简便可行的办法来揭穿他们的把戏?
2.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党一些地下组织经常互通“无字密信”,请根据所学的化学原理设计一封无字密信?对方如何解读?
学以致用
3. 在全球性减肥热潮中,脂肪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可以说是每况愈下,甚至“谈脂色变”别说摄取了,就连身上的脂肪都“恨不得除之而后快”,这种说法科学吗?请说说观点。
4. 要洗净沾附油脂的试管或烧杯,可以用热的氢氧化钠溶液,也可以用汽油、洗洁精来洗涤。你知道所用的这些洗涤用品,在洗涤中各起到什么作用?洗涤时,是否有化学变化发生。
1.下列物质不属于糖类的是 ( )
A
A.矿物质 B.纤维素 C.蔗糖 D.葡萄糖
2.医学上所称的“低血糖”,是指人体中缺( )
A.纤维素 B.淀粉 C.酒精 D.葡萄糖
D
课堂训练
课堂训练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碳水化合物就是碳和水形成的混合物
B.凡是糖类物质都是甜的
C.油脂是指油和脂,“油”一般是植物脂肪,“脂” 指的是动物脂
D.油脂也是C、H、O三种元素组成的,它属于碳水化合物
4.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A.干冰变成CO2气体 B.用粮食酿酒
C.淀粉变成葡萄糖 D.葡萄糖在体内释放能量
C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