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能占据空间吗》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空气能占据空间吗》,今天,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创新点讲解和教学过程这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在一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教材的三、七两课,对固体占据空间以及空气的特征已有所涉及。教材中曾经用占据空间这个解释去理解形状,让学生在一个固定的盒子放入不同的螺母、木块、乒乓球等,理解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物体会占领空间。对于空气的特征,学生也已经了解。本单元的起始课又让学生实实在在感受到空气的存在,特别是大塑料袋的活动使学生明白通过一定的方法,我们也能感受到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空气是否也和其他物质一样,占据空间呢?这个问题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会存在一些争议。基于我对教材的理解,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设置为通过实验,让学生认同空气和其他物质一样能够占据空间。
二、学情分析:
基于本届学生正好接触过一年级的科学,在知识基础上,已经对固体可以“占领”某一部分有了初步感知。但是,对于什么叫“占据”什么叫“空间”,他们的认知是没有的,特别是对于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就更加不形象化了。在技能上,学生也有一定的基础:他们体验过固体在盒子里的不同放法,要解决以上难点,需要实验后,带领学生进行深入的、充分的论证交流,进而在空气能否占据空间这个问题上达成共识。因此,基于三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不足,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设置为:理解“占据”、“空间”两个词语,将这些现象与空气占据空间的事实之间建立起一个逻辑联系,对实验现象进行基于事实的科学的解释。
三、教学目标:
根据我对教材和学情的理解,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理解“空间”与“占据”的内涵;2.了解空气占有一定的空间,并且充满各处。
过程与方法:1.用简单的材料和方法分步操作,研究空气占据空间。2.运用相关知识,使用材料设计小实验。能用“关键词”叙述、示意图绘制等方法提高现象与结果的精准描述。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对于空气进行研究的兴趣。2.能按照要求进行合作探究,乐于交流表达。3.用实验现象做论据支持自己的观点,能基于事实的推理。
当然,在课前,我们还需要进行教学仪器的准备,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再来说一下,本课中,我的创新点:创新点一:我在实验一中,设置了矛盾点,让实验结果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学生进行思考,从而顺利引入第二个实验。具体我将在我的教学过程中阐述。创新点二:自制了教具,做好了实验的可视化设计与实施,使学生的讨论有了一个交流的载体,方便学生理解。创新点三:在实验二中,我将有梯度地对学生进行追问,用有梯度的追问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具体我将在我的教学过程中阐述。
经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后,我对本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设置情境,引入课题
出示乌鸦喝水的PPT,提出问题:聪明的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呢?把乌鸦喝水的故事实验化,给学生一个水瓶,里面装有半瓶水,让学生放玻璃球观察玻璃球占据空间,水面上升。这时,学生发表观点。我们教研组认为占据空间的理解是本课的关键点,可以多花些时间。
这里,我们根据三年级学生的特点,用学生熟悉的故事引入,为后一步的类比推理做好铺垫。“占据、空间”这两个关键词是本课的重点通过这个实际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
紧接着,向学生提问:现在瓶子里面有些什么呢?学生肯定会回答出:有水、玻璃球。这时,教师追问:“还有什么吗?”,聪明的学生会想到空气,“玻璃球会占据瓶子的空间,那么空气呢?”借机引入课题:空气会占据空间吗?
这里让学生先预测。预测不但检验了学生们的已有经验,还可以使学生更有针对性地做接下来的实验,而且不同的猜测会引起矛盾冲突,在这样的情境下,激发学生用实验来验证他们的猜测,过程与方法活动就开始了。
(二)实验探究,认识新知
本部分是本节科学课的重点,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研究,亲历探索发现过程。根据这一理念,我安排了3个实验,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
实验一:自主设计——探究纸团不湿的原因
拿出纸团、一个透明杯子,向学生提问有什么办法让杯子与纸团都进入水中,但是纸团不湿?
这里我引导学生用被子倒扣的方法进行尝试。科学是需要实践的,我们要让学生大胆尝试。但实验前,一些细节方面还需要引导:(1)在塑料杯底粘上一个纸团。(2)在水槽的水面上撒一些漂浮物(如塑料泡沫),方便观察水位变化。(3)把杯子慢慢地竖直倒扣在水里,观察实验现象。纸团湿了吗
在这个实验中,我设计了一个矛盾点:其中有一半小组的杯底事先给它扎了个小孔,那么实验结果会出现异常的情况——有部分组的纸团湿了。实验现象产生后进行全班讨论:“你们的纸湿了吗?”在交流时进行有梯度的追问:如果没湿,“为什么没湿?”“没碰到水”“为什么没碰到水”“里面有空气,把水挡住了”,如果湿了,“为什么湿了?”“碰到水了”“为什么碰到水了”“空气跑走了”,这里,针对学生的观点,我还进行了一个可视化的设计,制作了一个教具,让学生借助教具进行交流。其中绿色的线是可移动的,表示水位。比如,学生会这样交流:我们的纸团没湿,因为发现水位一直在下面,中间还有空气。我们发现水位上升了,因为杯子有个小孔,漏气了,所以纸团湿了。针对三年级的学生,这样的操作有助于学生的理解。
课堂上这样一个巧妙地处理,能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也由第一个实验顺势引导进入第二个实验。
实验二:顺水推舟——探究纸团变湿的原因
在这个实验中,小组之间互换杯子,再次实验。实验完成后,让学生再一次交流分析纸团湿与不湿的原因。
通过两次实验的交流,以及借助可视化的教具,学生基本了解空气是占据空间的,达成了知识教学的目标。
实验三:推波助澜——进一步升华空气能占据空间
在第三个实验前,老师提问:“现在水已经全部进入到杯子里了,空气不服气了,它要想办法重新进去杯子占据它的空间,你能帮帮空气吗?”
儿童话的语言能更加贴近三年级的学生,让学生产生兴趣,激发学生思考。聪明的小朋友会想出各个办法,可行的办法老师都可以鼓励、表扬,最终汇聚到课堂要操作一个办法——运用打气筒,连着球针,从杯底的小孔向杯中打空气。
这里经过自己的尝试,发现直接把球针插进去打气气会漏出来,课堂上可以指导学生用一些橡皮泥堵住,让实验现象更明显。
(三)总结知识,强化理解
三个实验过程中出现了多个现象——水的变化、空气的变化以及纸巾的变化,这些现象观察起来容易,记录下来也不难,难点在于学生能否将这些现象与空气占据空间的事实建立起一个逻辑联系,也就是基于事实的科学的解释。这时我们可以借助科学活动手册,让学生画一画实验过程,试着用文字简要说明。这里教师可以借助之江汇里面的功能,拍照,选取部分展示在大屏幕,并进行交流。
学以致用,拓展新知
最后的拓展实验是机动的,如果有时间,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演示,在实验结束后,要让学生解释水会被挤出的原因。这是一个让学生对概念加深理解的实验。如没有时间,材料的寻找也很容易,可以布置学生课后尝试,下节课进行交流。
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的教学想法,如有不当,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