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任务驱动的教读自读联动教学
——以《苏州园林》《梦回繁华》为例
【摘 要】教读自读联动教学是落实统编教材“三位一体”阅读体系的有益尝试。以任务驱动的形式推动联动教学能够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设置学习任务、辅以策略支架,可以有效落实语文核心素养。本文以教读课《苏州园林》和自读课《梦回繁华》的教学为例,阐释了任务驱动条件下的联动教学策略:一、明确学习目标,确定联动教学方法;二、依据文本特征,开发联动学习任务;三、呈现学习任务,驱动联动教学。
【关键词】任务驱动 教读自读联动教学 《苏州园林》 《梦回繁华》
2016年秋季《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公布,确认了我国的育人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融入到语文学科教学中,就是让学生通过各项语文学习活动,在语言建构与语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语文核心素养上获得较大发展。
“学会学习”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统编教材构建了“教读—自读—课外阅读”的阅读教学体系,三位一体,不同课型,学生从学习知识、策略、方法到将其应用于实践,体现的正是由教师引导学习到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endnoteRef:0][1]这个过程,需要教师有效指导学生经历语文实践活动,以帮助学生消化并吸收相关的语文知识,从而内化、升华为语文素养。让这个过程落地,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联动教读课与自读课是一种有效的方式。下面,笔者以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苏州园林》和《梦回繁华》为例,谈一谈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联动教学的策略。 [0: [1] 章新其,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部编教材”教学[J].语文教学,2016年第11期.]
一、明确学习目标,确定联动教学方向
(一)依据单元规划,制定单篇学习目标
统编教材本单元共四篇说明性文章,依次是《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蝉》《梦回繁华》。单元学习目标主要有四条:第一,把握说明对象的的特征;第二,了解文章是如何使用恰当的方法来说明的;第三,体会说明文语言严谨、准确的特点;第四,增强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这四条学习目标虽然贯穿四篇课文,但在落实的过程中,可以依据文本有所侧重。《苏州园林》与《梦回繁华》均属于事物性说明文,并且都兼具说明性与文学性,偏重文艺性。因此,《苏州园林》与《梦回繁华》可以尝试构建教读与自读联动教学。
1.制定《苏州园林》学习目标
序言《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一文删去开头、改写结尾后变成了教材中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苏州园林》。《苏州园林》一文因为兼具说明性与文学性,历来都受到多版本教材的欢迎。统编教材将其选入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二篇教读课文,想通过这篇文章的教读教会学生抓住文艺性说明文的说明对象、理清文艺性说明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方法的运用及说明语言的准确与严谨,另外体会苏州园林的美,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结合教材对本文的功能定位以及本文的文学特质,可以将学习目标设定为:
(1)通过寻找关键句,获取课文的主要信息,跟叶圣陶学习谋篇布局。[endnoteRef:1][2](重点) [1: [2] 张瑞芬,倪岗.教学内容的确定是教学设计的合理起点[J].中学语文教学,2014年第12期.]
(2)品味“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体会叶圣陶语言的准确、精美。(重点)
(3)了解鉴赏苏州园林的角度,感受苏州园林体现的文化精神和文化美。 [endnoteRef:2][3](难点) [2: [3] 陈叶,读《苏州园林》的三种意识[J].语文建设,2011年7-8期.]
2.制定《梦回繁华》学习目标
《梦回繁华》选自《中外绘画名作八十讲》,是一位艺术学院的教授向大众普及《清明上河图》的一篇说明性文章,兼具科学性与文艺性。这篇文章被安排为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二篇自读课文。
依据单元目标和文本特征,笔者制定了本文的学习目标:
(1)抓住写作对象:《清明上河图》,及整体风貌:“繁华”。
(2)梳理说明顺序,理解“从社会背景、作者其人,到画作内容(总—分)、艺术特点、社会价值”的写作思路。(重点)
(3)品味“摹状貌”的说明方法,理解使用该说明方法的原因(关键在于“最适合”:介绍静态的画面,需要用生动的描写,才能更好地介绍画作、吸引读者)。(难点)
(4)了解《清明上河图》的文化价值。
(二)综合分析两文学习目标,确定教读自读联动教学点
《苏州园林》和《梦回繁华》两文均是说明性文章,均遵循“说什么、怎么说、为什么这样说”的内在逻辑,因此,在大方向上,这两篇文章属于同一类。分析教材对两文的教学定位,可以发现,就学习目标而言,《苏州园林》的第(1)条目标与《梦回繁华》的第(1)(2)条目标属于同一类,前者第(2)(3)条目标分别与后者第(3)(4)条目标属于同一类。从这个角度再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阅读和理解两文需要运用的语文知识是一致的:均可以通过抓关键句寻找说明对象及特征、运用“比较”的策略分析说明顺序和方法及语言、运用“联结”的策略挖掘各自的实用意义。因此,可以达成教读《苏州园林》、自读《梦回繁华》的联动教学愿望。
那么,两文的联动教学点可以确定为:“抓关键句”的策略、“比较”的策略、“联结”的策略。
二、依据文本特征,开发联动学习任务
一篇文章的产生是基于其创作目的,反过来,其创作目的也会在文章中处处得到体现。《拙政诸园寄深眷》一文本因作序而产生,因此,其体式特征会分布在文章的各个角落,并不会因为掐头改尾而变成一篇单纯的科普类说明文。依据王荣生先生的主张,实用文在教学过程中要指向理解文本的“实用性”。《梦回繁华》一文也同样如此,其创作目的在于向大众普及《清明上河图》。所以,笔者在设计两文教学的过程中,在落实统编教材八上第五单元对其赋予的说明文教学功能的基础上,还还原了其实用目的,期以达到王荣生先生所说的“按照体式本身去读”的教学原则[endnoteRef:3][4]。 [3: [4] 王荣生.实用文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09.P24.]
充分文本特征是开发学习任务的前提,任务驱动式的教学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兼顾真实性、差距性、交际性、结果性的原则。
(一)基于真实的活动目标
有学者指出:“一个任务只有清晰地表明了与课堂以外的真实世界的联系,是对现实生活的再现,这样的任务目标才具有真实性。” [endnoteRef:4][5]只有为学生设置真实而有意义的学习任务时,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才有可能获得真正地提高。 [4: [5] 包育彬,陈素燕.中学英语任务教学的策略与艺术[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1.为《苏州园林》设计探究式活动
《苏州园林》一文原为一本摄影集的序言,在现实生活中学生接触到摄影集、画册等的机会还是比较多的,而这类书籍的序言多半会向读者介绍该书、成书过程等,并且这一类书籍的序言往往还会有一些隐性的目的,比如渗透一些价值观、暗示读者购买等,这些都是阅读该类书籍序言的真实、实用价值。出于这个考虑,可以为《苏州园林》设计探究式的活动:探究这篇文章的创作目的。在这个大活动框架内,给予子任务作为支架,适时给予相关概念、策略等作为辅助,让学生在探究的活动中完成对这类文章的阅读,收获理解这类文章的语文知识。
2.为《梦回繁华》设计情境式活动
《梦回繁华》是一位艺术学院的教授向大众普及《清明上河图》的一篇说明性文章,其实用性在于教会学生如何阅读艺术类作品的普及性文章。
为了落实统编教材区分教读课与自读课两种课型的区分,以及达成在自读课让学生“用策略自主阅读”的目标,笔者在设计《梦回繁华》教学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考虑:
(1)本文涉及相当一部分绘画及历史专业的专有名词,因此需要设计一份“《梦回繁华》专业名词导读单”,帮助学生在自读时对照理解。
(2)单纯从说明对象、特征、顺序、方法及语言的角度去自读《梦回繁华》,会消解掉本文及《清明上河图》的美感,无法突出其文化价值,因此需要另辟蹊径。在充分考虑了实用文教学应当落实“讲了什么、怎么讲的、为什么这样讲”的基础上,笔者设计了“为《清明上河图》办画展”的任务,以做任务的形式驱动学生完成《梦回繁华》的自读。
(3)为了避免做任务时的琐碎感,笔者运用“比较”的阅读策略,串起三个子任务,提示学生运用“比较”的策略不断地解决不同的问题,强化“用策略自主阅读”的方法和意识。
(二)设置有差距性的子任务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是为学生设计任务难度水平的重要原则。任务驱动教学法中的任务设计应遵循最近发展区,也就是差距性原则。在大任务确定的情况下,设计子任务时,应该考虑差距性,让不同能力的学生在任务驱动下都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能力发展。
1.《苏州园林》子任务设计
主任务 探究《苏州园林》的写作目的
子任务1 (目的:梳理文章;难度:低) 运用“抓关键句”的策略,完成体现文章说明内容和说明顺序的思维导图,探究《苏州园林》的显性写作目的。
子任务2 (目的:分析文章;难度:中) 运用“比较”的策略,体会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情感,进一步探究《苏州园林》的隐性写作目的。
子任务3 (目的:探究文章;难度:高) 运用“联结”的策略,深入探究《苏州园林》是否还有其他隐性写作目的。
2.《梦回繁华》子任务设计
主任务 为《清明上河图》办画展
子任务1 (目的:梳理文章;难度:低) 运用“抓关键句”的策略,为画展定标题、为画展安排展板内容及顺序。
子任务2 (目的:分析文章;难度:中) 运用“比较”的策略,为展板文字定风格。
子任务3 (目的:探究文章;难度:高) 运用“联结”和“比较”的策略,评价《清明上河图》的人文价值。
两篇文章在设计子任务时,需要充分考虑到由“教读”到“自读”的联动和迁移,因此,为子任务设计策略性的支架时,要尽量使自读课运用教读课的策略,让学生在任务中依靠策略支架完成自我驱动。笔者为《梦回繁华》设计子任务时即充分考虑了这个因素。
(三)充分考虑交际性
交际语言教学流派认为:以表达意义和传递信息为目的的学习活动给学习者提供了真实的交际机会,因而有利于学习者形成真正的交际能力和在真实的交际环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endnoteRef:5][6]基于这个理论 ,任务驱动教学需要关注合作学习。因此,笔者对两篇文章各自的三个子任务依据难度差异分别设置为:生生合作完成、小组合作完成、集体合作完成,让学生在充分的交际中表达自我、发展思维、收获能力增长。 [5: [6] 程晓堂,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P24.]
(四)重视结果的呈现
做任务需要有结果的产出,任务的结果可以多样:语言形式或非语言形式。在任务驱动教学中,结果的质量是评价任务完成情况的重要指标。在实施《苏州园林》与《梦回繁华》的任务驱动型联动教学中,结果的呈现是检测文章理解、策略习得的重要环节。在“以学生为本”的课堂上,给学生充分的结果呈现时间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对于《苏州园林》的思维导图,笔者鼓励学生呈现在黑板上;对于其余活动,均鼓励学生、小组代表在班级学生面前说出合作结果。以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在不断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习得能力、挖掘思维、探得真知。
三、呈现学习任务,驱动联动教学
(一)第一课时:《苏州园林》教读
1.子任务1:请同学们展开同桌合作,完成体现文章说明内容和说明顺序的思维导图(见图1 [endnoteRef:6][7]),完成的同学请到黑板展示。 [6: [7] 朱振雷.根据教学重点设计说明文教学板书——以《苏州园林》为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第8期第29卷.]
【策略提示】抓住关键句(本文中表现为具有高度概括作用的句子),获取主要信息。梳理关键句之间的关系,初步探究作者的写作目的。
(图1)
这个任务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理清文章段落之间的关系,第1段是总说苏州园林的地位,2~9段是详细介绍苏州园林的设计原则(图画美)(第2段为总原则,3~9段是分说介绍各部分的原则并与第2段相呼应),第10段是总说苏州园林的鉴赏角度多。所有关键句之间构成“总——分(总—分)——总”模式,呈现出明晰的逻辑顺序。以此,初步探究出作者的写作目的:提供四个主要角度、三个次要角度,从方法上引导读者鉴赏苏州园林。
2.子任务2:请找出文中所有使用作比较的句子,大声读一读、反复想一想,小组合作完成表格(见表1)。
【策略提示】“比较”:对各个事物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认识事物的本质。
比较对象 作用 比较对象
(表1)
请代表回答:我找到的句子是 ,它把苏州园林与 作比较,突出了苏州园林 特点, (填词语)流露出作者 感情。
通过把这些句子归类,同学们发现,这些作比较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明处作比较,一类是暗处作比较,暗处作比较虽然没有明确比较对象,但是“不”字的出现意味着它有一个暗处的比较对象。再进一步总结就可以发现,这里所有的作比较都是为了突出苏州园林“(崇尚)自然”的设计特点,而处处流露的情感也都指向对苏州园林的自豪、喜爱之情。
根据这些发现,同学们可以尝试进一步探究作者这样写的目的:宣传苏州园林的独特美感,从情感上鼓动读者去鉴赏苏州园林之美。
3.子任务3:阅读联结材料,思考作为教育家、作家、社会活动家的叶圣陶如此费心地写这篇文章,目的是什么?请同学们说一说。
【策略提示】“联结”:将眼前的阅读文本与已有储备展开各种关联,帮助自己理解文本。
【联结材料】
本文作于1979年,经历了十年浩劫对“美”的扭曲和摧残,苏州园林所代表的文人审美趣味在当时已经让普通人感到相当陌生。当时出现的普遍现象是:博物馆中的人物画、写实画前人头攒动,而枯木竹石画则很少有人关注,原因是“没什么可看的”。因为枯木竹石寄托的是古代文人特有的思想与情感(离开政治中心后的高洁的人格追求:在一片私人的小天地中,追求和实现精神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正如文中所说的“忘却苏州城市”),和今天的观众是非常隔膜的。[endnoteRef:7][8] [7: [8] 伍蠡甫.名画家论[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6,P4.]
此处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文中反复出现“我国”“中国”二词:当时大陆百废待兴、对外开放度也不高,而香港的国际知名度和开放度则要强很多,所以叶老很可能也是想借此机会向国外的读者介绍和推广中国的传统艺术,告诉别人我们的文化是很悠久,我们的文化是很美的,鉴赏我国的文化是需要积淀和方法的,一般人不会鉴赏,所以,至此我们就更能理解为什么文章中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自豪与喜爱之情了。
由此,作者创作《苏州园林》的深层实用目的就探究出来了:否定流俗的审美,引导大众关注和学会鉴赏有品位的审美情趣,同时也为中国的传统园林艺术美正名。
(二)第二课时:《梦回繁华》自读
1.创设趣味任务情境
今年我校文学社招募到的成员阵容非常强大,有处事顺应自然的庄子,有文采斐然的朱自清,有主张写作要简明如话的叶圣陶,有率性天真的李白,有一板一眼的朱熹,还有输了政治赢了文艺的宋徽宗赵佶。赵佶同学在八上语文课本第五单元看到了毛宁的《梦回繁华》,自读了几遍以后心里非常激动: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画的可不就是我当年精心统治下,城乡市井的繁华生活面貌吗,我得想办法搞个活动,宣传一下这幅画,(顺便宣传一下我自己的政治业绩),嘿嘿。于是,赵佶喊来了各文学社成员,商量依据毛宁的这篇文章,为《清明上河图》办个画展。
2.设计子任务难题
在策划的过程中,他们遇到了一些难题,想邀同学们一起帮助解决。(将班级学生自由分成三大组,每一大组集中智慧解决1个难题,在“呈现活动结果”环节派代表向全班同学陈述讨论探究的结果。可以让学生自由挑选感兴趣的难题,也可以运用隐性分层的策略让不同思维层次的学生完成不同思维难度的任务。)
办画展 遇难题 难题1:庄子顺应自然惯了,觉得画展的主题就用原文的标题“梦回繁华”,叶圣陶觉得直白一些好:用“清明上河图”。(哪个好呢?需要有充分的理由!) 难题2:李白只向校长申请到4块展板,该如何把文章内容以及图片合理地安排进去?展板内容安排好以后,赵佶该按照什么顺序把展板挂上墙呢? 难题3:朱自清和朱熹都认为第4段写得不好,均对第4段介绍“画面中段”的文字进行了改写(见备注1),大家投票通过后,就参照这个文风改写整个第四段。 (要不要改?为什么?)
用策略 “抓关键句”“比较”
巧点拨 比较:两个主题各自的优缺点,找出优点多的主题。 比较:如课文第1段放进展板与不放进展板有什么不同?我把课文2、3两段放进一块展板与3、4两段 放进一块展板有什么区别?……4块展板随意排序可以吗?(可参考《作业本》学习任务一) 比较:句子形式、说明方法、动词的使用、说明顺序。
有途径 好陈述 我们认为主题应该用: , 用“XXX”作主题,虽然能够 ,但是用“XXX”作主题,更能够 ,因为我们关注到了 (课文信息)。 第1块展板放 ,因为 ;第2块展板放 ,因为 ;……。(可以考虑画面的穿插,画面见备注2) 4块展板的顺序是: ,因为 。 我们认为展板上应选用 (人名)的文字,因为 (分条阐释另外两人的文字用在这里为什么不合适)。
擅总结 有收获 聚焦“繁华”:用“抓关键句”和“比较”的策略,抓住这篇说明文的对象,及整体特征。 梳理“繁华”:用“比较”的策略,分析这篇说明文的顺序。 品味“繁华”:用“比较”的策略,体会这篇说明文的主要说明方法,及选用原因。
备注1 朱自清:画面中段是汴河两岸的最繁华的情景。汴河是当时南北交通必经之地,也是北宋王朝国家漕运的枢纽。巨大的漕船,前边有一条,后边也有一条,到处都是船工和纤夫,船头、岸上,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汴河上有一座大大的拱桥,这座桥没有柱子,呈现出一种长长的样式。桥下有条船,穿上有很多人,船的桅杆倾斜着。桥上和岸边也散落着很多船工、行人,像星星像眼睛。这一幕是全画人物最多的一段。 朱 熹:画面上有一条大河,是汴河,汴河里有大船也有小船。汴河上有一座大桥,桥上有很多人。汴河两岸有很多房子和很多行人。这是画面的中段。
备注2
在自由讨论探究十分钟后,各小组分别派代表呈现活动结果。
3.联结阅读,拓展思维
学习任务:运用“联结”和“比较”的策略,感悟《梦回繁华》的人文价值。
在大家的努力下,画展举办得非常成功。我们《作业本》的御用文人小凯参观了这次画展后,对《清明上河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又阅读了《<清明上河图>的故事》这本书。请同学们把《作业本》翻到《梦回繁华》这一课的“学习任务四”,请同学们阅读小凯的笔记,再次展开合作,帮助他解开心中的迷:同是《清明上可图》,不同作者的创作目的有何不同?
通过《作业本》的任务设计和引导,同学们再一次运用“比较”的策略,发现了《清明上河图》中隐藏的绘画者的现实主义精神和悲天悯人的意识,不仅完成了“学习任务四”第5、6题,而且进一步理解了课文中第5段说的“它不是一般热闹场面的记录,而是通过对各阶层人物活动的生动描绘,深刻地揭示出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状况。画中丰富的内容,有着文字无法取代的历史价值,在艺术表现的同时,也是为12世纪中国城市生活状况留下的重要形象资料。”
四、结语
通过三大阅读策略(“抓关键句”“比较”“联结”)的运用,学生在《苏州园林》的任务型教读课中习得了阅读文艺性说明文的一般方法:用“抓关键句”的策略解决“说什么”“怎么说”的问题,用“比较”的策略解决“为什么这么说”的问题,用“联结”的策略解决文章文化价值的问题。然后在《梦回繁华》的任务型自读课中运用三大策略“为《清明上河图》办画展”。从难度设置来看,《苏州园林》的活动任务倾向于探究,难度较大,而《梦回繁华》的活动任务更接近学生的生活,趣味性较强,也符合教读与自读课的难度定位。
在这样的联动教学中,以“抓关键句”的策略帮助学生进行语言建构与运用,以“比较”的策略促进学生发展和提升思维,以“联结”的策略推动学生进一步理解文本的文化价值,实现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文化的传承与理解。三大策略串起子任务,搭建起完成大任务的支架,环环相扣,共同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达成,见图2。
(图2)
【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