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背影》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感知父亲形象,尤其是“背影”的形象,体会父子之间的深厚情感
2.把握文中“我”的情感态度的变化,深人理解课文。
3.思考课文为何以“背影”为心,了解文章的叙事方式。
4.品味课文独具特色的语言。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观看导入视频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对母亲的赞美,总可以想到许多,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儿歌《世上只有妈妈好》,诗歌《游子吟》等这些都让我们感受到母爱的伟大,母爱如水,父爱如山,父爱与母爱同样真挚但却更加沉默,请你说一说在生活中父亲与你相处的小片段。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感受他与父亲的浓浓深情。
1.朱自清 (1898-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名篇有《绿》《春》《背影》《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收在《朱自清全集》里。
《背影》是记实散文,写于1925年。作者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述的那一回,想起来跟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
2.写作背景:《背影》写于1925年10月,当时作者在清华大学任教。1917年冬,作者祖母去世,父亲朱鸿钧原任徐州烟酒公卖局局长,被解职。文中的“祸不单行”正是指这两件事。作者当时在北大哲学系读书,得知祖母去世,从北京赶到徐州与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丧事完毕,父亲到南京找工作,作者回北京念书,父子在浦口车站惜别。
3.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
4.读音PPT11-14
5.词语理解。
交卸、祸不单行、狼藉、簌簌、典质、惨淡、踌躇。
6.辨析理解:
踌躇、徘徊、彷徨
三者都有犹豫不决的意思。“踌躇”侧重于内心反复思考而拿不定主意,如:他踌躇了半天,终于说了。“徘徊”侧重于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拿不定主意,如:他在校园一角徘徊了很久,最后还是选择离开。“彷徨”侧重于心神不定,如:我在云雾里迷茫,看不清前行的方向,独自彷徨。
颓唐、颓丧
两词都有精神不振作的意思。但“颓唐”侧重于人的精神面貌。如: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让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而“颓丧”除指人的神态外,还指诗文的情调。如:这首诗的情调太颓丧了。
蹒跚、踉跄
两个词语均有“走路不稳”之意,但“蹒跚”是因腿脚不便造成的,程度更深,如:他年老力衰,总是蹒跚地走在村里的小路上。而“踉跄”则是心情起伏大造成的,如:听了这个消息,他踉跄了几步,差点摔倒在地。
三、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
思考:1.这篇文章以什么为线索?主要写谁?反映的主题是什么?(背影;我的父亲;父子情深。)
2.文章结构划分
3.我与父亲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见面的?请从文中找出写见面背景的句子。
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家境惨淡。
4.背景在文章中共出现了几次?请从课文中圈画出来。
惦记背影(思念父亲)
刻画背影(望父买橘)
惜别背影(父子分别)
再见背影(别后怀念)
第二课时
一、精读赏析
朗读全文,你认为哪个背影最感人,最能体现父亲对儿子真挚的爱?
聚焦“望父买橘”的句段。
通过这段文字、这段描写,说一说自己从中读出了一种什么样的爱?
1.作者是怎样描写刻画第二次背影的?(外貌描写:衣着描写;动作描写。)
描写父亲的衣着是用什么颜色?为什么突出这种颜色?
出示句子: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
(穿黑色衣服与他家中死了亲人有关,黑色给人以压抑沉重的感觉,这是一个沉重的背影!)
2、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描写父亲走路的姿势?理解:蹒跚。作者为什么用这个词?
出示句子:走路蹒跚的父亲要经过铁道,一不小心就会磕着碰着,一定是令人十分担心的!这是一个蹒跚的背影!
作者是怎样描写父亲的背影的?在描写父亲穿铁道、爬月台买橘子时用了哪些动词?有什么作用?
作者通过父亲穿铁道、爬月台的行动来描写父亲的背影。作者用了“探”“穿”“攀”“缩”“倾”等动词,这一系列的动作描写,描写出父亲穿过铁道、爬上月台买橘子的艰难情景。“攀”既写出了月台的高度,又让人想象父亲爬时的吃力;“缩”点明了他爬时的困难;“倾”说明了他身子肥胖,爬时很费劲。父亲对儿子的关心、体贴、爱护之情就是通过这一系列的动作含蓄地表现出来的。
为什么第二次背影写得这样详细?
这个背影,在全部的故事情节之中是重中之重,是全文的主脑,最能体现父亲的爱心,所以写得这样详细。
这一段集中描写了父亲爬过铁道买橘子的情景。这是全文的精华,点题的文眼,写出作者留在心灵深处的永记不忘的“背影”。这里,作者不惜笔墨,运用白描手法,详细写了父亲的外貌特征(胖、穿戴黑帽褂)、动作特征(“蹒跚”、“慢”、“探身”、“手攀”、“上缩”、“努力”),极力勾绘出父亲行动艰难时的背影。
橘子买回来了,父亲“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这一个简单的动作,淡淡的描写,却十分逼真地发掘出父亲完成自己的心愿后的某种心理上的满足。
“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这正是一个父亲临别前最重要的嘱咐;而走了几步又回头,叫儿子“进去吧,里边没人”,更显出老人关怀留恋之情。
5.请找出父亲送儿子上车站的过程说的四句话,并体会它所含的意思。这四句话都很简短,意思也很平常。这样简短平常的话是否缺乏感情?
第一句: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父亲当时急于谋事,在生存的巨大压力之下,忧心如焚,但是儿子在他心目中高于一切,唯恐儿子路上有什么闪失,所以最后决定还是由自己亲自送。
第二句: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父亲已经把儿子送上车,已经关照得无微不至,儿子也劝父亲可以走了,而父亲还觉得没有尽够心意,看见站上有卖橘子的,便要去给儿子买橘子。过铁道不容易,自己受点累,能让儿子受用,他是心甘情愿的。他还生怕儿子跟着出来,忘了行李。父亲的关怀真是无微不至。
第三句: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惦念路途平安,要等到儿子回到北京来信报平安,才能放心。
第四句:进去吧,里边没人。
走了几步就回头,可见心里还是惦记着儿子,依依不舍。又想到儿子所带的行李,叫儿子小心,什么都为儿子着想。
6.父亲的穿着、父亲的动作以及文章中随处可见的细节如“拣定靠车门的一张椅子”、“紫毛大衣”、“嘱我路上小心”、“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等,来体会父亲对“我”竭尽全力的甚至有点狼狈的爱。
请你用“父亲的爱,是那 ”的句式说说文中的父爱。
父亲的爱,是那再三的再三的叮嘱,唠叨一千遍一万遍, 还是不放心。
父亲的爱,是那黑布的大马褂和深青色棉袍,不帅不酷,却模糊了我的泪眼 。
父亲的爱,是那朱红的橘子,像跳在冬天里的 一堆小小火焰。
7.父亲的爱,作为儿子的朱自清理解吗?接受吗?你从这些文字中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绪?
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
我再三回劝他不必去。
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
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吗?
不理解、厌烦、瞧不起……
8.《背影》中作者流了几次泪,请分别指出。
(1)见父亲,睹家境,想祖母——难过的泪
(2)望父亲买橘,父子离别——感激的泪
(3)背影远去,依依惜别——惜别的泪
(4)再现背影,泪光莹莹——辛酸的泪
9.课文中对“我”的第二次流泪写得很详细,“我”流泪是因为什么原因
二、合作探究
1. 文章是以什么方式开头?有什么好处?这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以倒叙的方式开头,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从而吸引读者。这段话表达了对父亲的思念,为全文定下略带伤感的感情基调,又提示全文中心内容,突出“背影”。
文章的第二、三小节交代了朱自清当时的家庭状况, 这段叙述是否属多余笔墨?
家中“祸不单行”,遭受不幸的变故,家境 衰败,这惨淡的环境、悲凉的气氛,与下文父亲送别时对儿子的满腔挚爱形成对照。在这种特定背景、环境下父亲的“背影”,不同于随处可见的普通背影,更充满感情、饱含深意,更显示出父爱的崇高。这一段正体现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看似 偏离话题,实则紧扣中心。
3.文章第四段开头交代“我”的行程的句段可以删去吗?
当时朱自清家的经济状况几乎面临崩溃(祖母去世、父亲赋闲……)父亲焦头烂额,忙得不可开交,他有理由不去送儿子,但他还是去送了。很多可做可不做的事情,父亲最终都为“我”做了。(可以让学生用“……可……可不……”的句式说话,再一次从细节感受父爱。)例如:嘱托查房可嘱托可不嘱托;照看行李可照看可不照看;讲价钱可讲可不讲;选位置可选可不选;铺大衣可铺可不铺;买橘子可买可不买……可是“我”还是不满意,还是不高兴,甚至不接受。
4.理解“近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
如果靠着自己的智慧、阅历、勤奋都不能改变生活现状的话,那也许就不仅仅是个人的问题,而是涉及到社会的问题了。确实,当时不仅是季节的冬天,整个中国也正在冬天,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朱自清父亲面对的,不仅是家中老人离世的悲哀,自己失业的悲哀,也是当时那个社会的悲哀!可是,这一切,当年 20 岁的朱自清全然不理解,他只能暗笑父亲的“迂”。
【资料链接】}
1915 年,朱自清父亲包办朱自清婚姻,朱自清有怨言。父子生隙。
1916 年,朱自清上北大后自作主张改“朱自华”为“朱自清”,父亲很生气。
1917 年,父亲失业,祖母去世,家庭经济陷入困顿。朱自清二弟几乎失学。《背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年。
1921 年,朱自清北大毕业参加工作,父亲为了缓解家庭经济紧张私自扣留了朱自清工资。父子发生剧烈矛盾。朱自清离家出走。
1922 年,朱自清带儿子回家,父亲不准他进门,只能怅然离开。
1922 年,朱自清再次回家,父亲不搭理他。父子开始长达多年的冷战。
1925 年,朱自清父亲写信给儿子: “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朱自清在泪水中完成了《背影》。
1928 年,朱自清父亲读到《背影》。父子冷战解冻。
1945 年,朱自清父亲去世。
三、课堂总结.
1.结构梳理
课文主旨
本文追忆了作者和父亲在浦口车站分别时的情景,刻画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慈父形象,表达了真挚深沉的父子之情,抒发了作者对父亲深切的思念之情。
四、作业布置
青春年少,我们也曾对挚爱我们的父母任性过也有误解过他们的爱心,请以 “ 我想对您说” 为开头给你的亲人写一篇日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共59张PPT)
背
影
让我们一起感受那如山的父爱
朱自清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学习目标
1 .感知父亲形象,尤其是“背影”的形象,体会父子之间的深厚情感
2 .把握文中“我”的情感态度的变化,深人理解课文。
3.思考课文为何以“背影”为心,了解文章的叙事方式。
4.品味课文独具特色的语言。
第
一
课
时
导入新课
第一部分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
说一说
生活中你与你的父亲相处的小片段。
作者简介
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名篇有《绿》《春》《背影》《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收在
《朱自清全集》里。
朱自清 (1898-1948)
作者简介
《背影》是记实散文,写于1925年。作者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
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述的那一回,想起来跟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
写作背景
《背影》写于1925年10月,当时作者在清华大学任教。
作者当时在北大哲学系读书,得知祖母去世,从北京赶到徐州与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
丧事完毕,父亲到南京找工作,作者回北京念书,父子在浦口车站惜别。
1917年冬,作者祖母去世,父亲朱鸿钧原任徐州烟酒公卖局局长,被解职。文中的“祸不单行”正是指这两件事。
文体知识
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散文与韵文、骈文相对,不追求押韵和句式的工整。
在中国现代文学中,散文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行的一种文学体裁。
交 卸
奔 丧
踌 躇
迂 腐
蹒 跚
颓 唐
认识字音
xiè
sāng
chóu chú
yū
pán shān
tuí
Suǒ xiè
yíng
chāi
jí
sù
shì
琐 屑
晶 莹
差 使
狼 藉
簌 簌
擦 拭
认识字音
认识字音
差
差
差
差
差使
差别
差不多
参差
chāi
chā
chà
cī
丧
奔丧
sāng
丧
丧失
sàng
帖
妥帖
tiē
字帖
tiè
请帖
tiě
帖
帖
藉
慰藉
jiè
藉
狼藉
jí
奔
奔
奔波
bēn
投奔
bèn
认识字音
交卸
旧时官吏卸职,向后任交代。
祸不单行
不幸的事接连发生。
狼藉
乱七八糟的样子。
簌簌
纷纷落下的样子。
典质
把财产等典当、抵押出去。典,典当。质,抵押。
惨淡
凄惨暗淡,不景气。
踌躇
犹豫。
辨析理解
踌躇、徘徊、彷徨辨析;
三者都有犹豫不决的意思
“踌躇”侧重于内心反复思考而拿不定主意
如:他踌躇了半天,终于说了。
“徘徊”侧重于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拿不定主意
如:他在校园一角徘徊了很久,最后还是选择离开。
“彷徨”侧重于心神不定
如:我在云雾里迷茫,看不清前行的方向,独自彷徨。
辨析理解
颓唐、颓丧辨析; 颓唐:衰颓败落。
两词都有精神不振作的意思。
“颓唐”侧重于人的精神面貌
如:他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
如:这首诗的情调太颓丧了。
“颓丧”除指人的神态外,还指诗文的情调
辨析理解
蹒跚、踉跄辨析; 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两个词语均有“走路不稳”之意
“蹒跚”是因腿脚不便造成的,程度更深
如:他年老力衰,总是蹒跚地走在村里的小路上。
如:听了这个消息,他踉跄了几步,差点摔倒在地。
“踉跄”则是心情起伏大造成的
整体感知
第二部分
课文赏析
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要求
整体感知
1.这篇文章以什么为线索?主要写谁?反映的主题是什么?
背影
我的父亲
父子情深
整体感知
2.文章结构划分
线索
背影
点背影
开篇点题,引起下文(1)
写背影
回忆往事,抒写深情(2-6)
忆背影
首尾呼应,收束全文(7)
父子情深
整体感知
3.我与父亲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见面的?请从文中找出写见面背景的句子。
祖母去世
父亲失业
家境惨淡
整体感知
4.背影在文章中共出现了几次?请从课文中圈画出来。
1.惦记背影(思念父亲)
2.刻画背影(望父买橘)
3.惜别背影(父子分别)
4.再见背影(别后怀念)
第
二
课
时
精读赏析
第一部分
精读赏析
聚焦“望父买橘”的句段。
你认为哪个背影最感人,最能体现父亲对儿子真挚的爱?
通过这段文字、这段描写,说一说自己从中读出了一种什么样的爱?
精读赏析
感受别样的“父爱”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精读赏析
1.作者是怎样描写刻画第二次背影的?
外貌描写
衣着描写
动作描写
描写父亲的衣着是用什么颜色?为什么突出这种颜色?
“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
穿黑色衣服与他家中死了亲人有关,黑色给人以压抑沉重的感觉,这是一个沉重的背影!
精读赏析
2.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描写父亲走路的姿势?这个词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用这个词?
蹒跚: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走路蹒跚的父亲要经过铁道,一不小心就会磕着碰着,一定是令人十分担心的!这是一个蹒跚的背影!
精读赏析
3.作者是怎样描写父亲的背影的?在描写父亲穿铁道、爬月台买橘子时用了哪些动词?有什么作用?
作者通过父亲穿铁道、爬月台的行动来描写父亲的背影。
作者用了“探”“穿”“攀”“缩”“倾”等动词,这一系列的动作描写,描写出父亲穿过铁道、爬上月台买橘子的艰难情景。
精读赏析
3.作者是怎样描写父亲的背影的?在描写父亲穿铁道、爬月台买橘子时用了哪些动词?有什么作用?
作者通过父亲穿铁道、爬月台的行动来描写父亲的背影。
“攀”既写出了月台的高度,又让人想象父亲爬时的吃力;“缩”点明了他爬时的困难;“倾”说明了他身子肥胖,爬时很费劲。
父亲对儿子的关心、体贴、爱护之情就是通过这一系列的动作含蓄地表现出来的。
精读赏析
4.为什么第二次背影写得这样详细?
这个背影,在全部的故事情节之中是重中之重,是全文的主脑,最能体现父亲的爱心,所以写得这样详细。
精读赏析
这一段集中描写了父亲爬过铁道买橘子的情景。
这是全文的精华,点题的文眼,写出作者留在心灵深处的永记不忘的“背影”。
这里,作者不惜笔墨,运用白描手法,详细写了父亲的外貌特征(胖、穿戴黑帽褂)、动作特征(“蹒跚”、“慢”、“探身”、“手攀”、“上缩”、“努力”),极力勾绘出父亲行动艰难时的背影。
精读赏析
这一段集中描写了父亲爬过铁道买橘子的情景。
这是全文的精华,点题的文眼,写出作者留在心灵深处的永记不忘的“背影”。
橘子买回来了,父亲“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这一个简单的动作,淡淡的描写,却十分逼真地发掘出父亲完成自己的心愿后的某种心理上的满足。
“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这正是一个父亲临别前最重要的嘱咐;而走了几步又回头,叫儿子“进去吧,里边没人”,更显出老人关怀留恋之情。
精读赏析
5.请找出父亲送儿子上车站的过程说的四句话,并体会它所含的意思。
1. 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2. 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3. 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4. 进去吧,里边没人。
这四句话都很简短,意思也很平常。这样简短平常的话是否缺乏感情?
精读赏析
第一句: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父亲当时急于谋事,在生存的巨大压力之下,忧心如焚,但是儿子在他心目中高于一切,唯恐儿子路上有什么闪失,所以最后决定还是由自己亲自送。
精读赏析
第二句: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父亲已经把儿子送上车,已经关照得无微不至,儿子也劝父亲可以走了,而父亲还觉得没有尽够心意,看见站上有卖橘子的,便要去给儿子买橘子。过铁道不容易,自己受点累,能让儿子受用,他是心甘情愿的。他还生怕儿子跟着出来,忘了行李。父亲的关怀真是无微不至。
精读赏析
第三句: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惦念路途平安,要等到儿子回到北京来信报平安,才能放心。
精读赏析
第二句: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走了几步就回头,可见心里还是惦记着儿子,依依不舍。又想到儿子所带的行李,叫儿子小心,什么都为儿子着想。
精读赏析
6.父亲的穿着、父亲的动作以及文章中随处可见的细节如“拣定靠车门的一张椅子”、“紫毛大衣”、“嘱我路上小心”、“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等,来体会父亲对“我”竭尽全力的甚至有点狼狈的爱。
请你用“父亲的爱,是那 ”的句式说说文中的父爱。
精读赏析
1
父亲的爱,是那
再三的再三的叮嘱,唠叨一千遍一万遍, 还是不放心。
2
父亲的爱,是那
黑布的大马褂和深青色棉袍,不帅不酷,却模糊了我的泪眼。
3
父亲的爱,是那
是那朱红的橘子,像跳在冬天里的 一堆小小火焰。
精读赏析
7.父亲的爱,作为儿子的朱自清理解吗?接受吗?你从这些文字中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绪?
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
我再三回劝他不必去。
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
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吗?
不理解、厌烦、瞧不起……
精读赏析
8. 《背影》中作者流了几次泪,请分别指出。
1. 见父亲,睹家境,想祖母——难过的泪
2. 望父亲买橘,父子离别——感激的泪
3. 背影远去,依依惜别——惜别的泪
4. 再现背影,泪光莹莹——辛酸的泪
精读赏析
9.课文中对“我”的第二次流泪写得很详细,“我”流泪是因为什么原因
1. 对父亲的感激:父亲不顾年事已高、行动不便,为“我”穿铁道、爬月台买橘子
2. 对父亲的理解:父亲不放心茶房,亲往为“我”送行,千叮咛万嘱咐,不厌其烦,表现出中老年人的“迂”,这都是对儿子的怜爱之情,不是他人所能比的。
3. 对父亲艰难生活的同情:买橘子时的蹒跚艰难,一下子引发“我”的联想,家庭生活的重压何时才能解除,父亲的这种艰难还得延续支撑多久。
精读赏析
9.课文中对“我”的第二次流泪写得很详细,“我”流泪是因为什么原因
4.对父亲未来生活的忧虑:父亲渐显老态,但还得继续生存挣扎以维持自己及家人的生计,今后他又怎样生活,从身体到心理的逐渐变化,做儿子的又能帮助多少呢
5. 对自己误解乃至责怪父亲的深深忏悔:对父亲特殊时刻所表现出的照顾关心,不仅不领情,反而有所埋怨和嫌弃,但当为自己艰难买橘的过程特别是“背影”映现,自己终于内疚、愧悔,无声的谴责,借助有形的“泪水”表现了出来。
合作探究
第二部分
合作探究
1.文章是以什么方式开头?有什么好处?这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以倒叙的方式开头,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从而吸引读者。
这段话表达了对父亲的思念,为全文定下略带伤感的感情基调,又提示全文中心内容,突出“背影”。
合作探究
2.文章的第二、三小节交代了朱自清当时的家庭状况, 这段叙述是否属多余笔墨?
家中“祸不单行”,遭受不幸的变故,家境 衰败,这惨淡的环境、悲凉的气氛,与下文父亲送别时对儿子的满腔挚爱形成对照。
在这种特定背景、环境下父亲的“背影”,不同于随处可见的普通背影,更充满感情、饱含深意,更显示出父爱的崇高。
这一段正体现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看似 偏离话题,实则紧扣中心。
合作探究
3.文章第四段开头交代“我”的行程的句段可以删去吗?
当时朱自清家的经济状况几乎面临崩溃(祖母去世、父亲赋闲……)父亲焦头烂额,忙得不可开交,他有理由不去送儿子,但他还是去送了。
很多可做可不做的事情,父亲最终都为“我”做了。(可以让学生用“……可……可不……”的句式说话,再一次从细节感受父爱。)
合作探究
3.文章第四段开头交代“我”的行程的句段可以删去吗?
嘱托查房可嘱托可不嘱托
例如:
照看行李可照看可不照看
讲价钱可讲可不讲
选位置可选可不选
铺大衣可铺可不铺
买橘子可买可不买……
可是 “我”还是不满意,还是不高兴,甚至不接受。
合作探究
4.如何理解“近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
如果靠着自己的智慧、阅历、勤奋都不能改变生活现状的话,那也许就不仅仅是个人的问题,而是涉及到社会的问题了。
确实,当时不仅是季节的冬天,整个中国也正在冬天,军阀混战,民不聊生。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朱自清父亲面对的,不仅是家中老人离世的悲哀,自己失业的悲哀,也是当时那个社会的悲哀!
可是,这一切,当年 20 岁的朱自清全然不理解,他只能暗笑父亲的“迂”。
资料链接
1915年
朱自清父亲包办朱自清婚姻,朱自清有怨言。父子生隙。
1916年
朱自清上北大后自作主张改“朱自华”为“朱自清”,父亲很生气。
1917年
父亲失业,祖母去世,家庭经济陷入困顿。朱自清二弟几乎失学。
《背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年。
1921年
朱自清北大毕业参加工作,父亲为了缓解家庭经济紧张私自扣留了朱自清工资。父子发生剧烈矛盾。朱自清离家出走。
资料链接
1922年
朱自清带儿子回家,父亲不准他进门,只能怅然离开。
1922年
朱自清再次回家,父亲不搭理他。父子开始长达多年的冷战。
1925年
朱自清父亲写信给儿子: “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朱自清泪水中完成《背影》。
1928年
朱自清父亲读到《背影》。父子冷战解冻。
1945年
朱自清父亲去世。
合作探究
5.如何理解开头段的“不相见”?
“不相见”,其实是“不愿相见”、“不敢相见”……三个字蕴含者太多的欲说还休与无可奈何。
课堂总结
第三部分
结构梳理
背
影
父子情深
开门见山
开篇点题:难忘“背影”
形神交融
望父买橘:刻画“背影”
催人泪下
父子分别:惜别“背影”
课文主旨
本文追忆了作者和父亲在浦口车站分别时的情景,刻画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慈父形象,表达了真挚深沉的父子之情,抒发了作者对父亲深切的思念之情。
作业布置
青春年少,我们也曾对挚爱我们的父母任性过也有误解过他们的爱心,请以 “ 我想对您说” 为开头给你的亲人写一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