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昆明的雨》课件(共44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7《昆明的雨》课件(共44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8.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19 09:48:06

文档简介

(共44张PPT)









- 汪曾祺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学习目标
01
了解昆明雨的特点;
02
体会作者平淡自然的语言风格,学习通过拾取生活的琐事表情达意的写作手法;
03
感悟作者对往昔怀念的感情。
( )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
第一部分
提起昆明,人们首先要说“翠湖”。有李霆锐的湖中亭联:“赤鲤跃碧波,吞却三分明月;红莲开翠海,托来一瓣馨香”。翠湖之美,楼阁屋舍,绿波拥簇,古今多有名士称赞。著名作家汪曾祺先生书写昆明时涉及人文、景物、饮食等几十篇作品。其
中《觅我游踪五十年》题诗:“羁旅天南久未还,故乡无此好
湖山。长堤柳色浓如许,觅我游踪五十年。” 这是汪先
生对昆明最集中概括的书写称赞。
新课导入
汪曾祺( 1920—1997 ),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作者简介
主要作品:
《昆明的雨》写于1984年5月19日。
汪曾祺在西南联大和昆明生活了7年,这在他一生中是一个重要时期。在昆明,他不仅接受了良好的高等教育,结识了许多师长和朋友,开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还结识了后来与他相知相爱的施松卿。对于有着强烈家乡情结的作者来说,昆明无异于是他的第二故乡。
写作背景
认识读音
青头菌 避 邪 鲜 腴
八 卦 篱 笆 釉
晕 倒 吆 唤 暮 年
缅 甸 一 碟 细 碎
饱 涨 淋 湿 苔 痕
密匝匝
jūn
ɡuà
yūn dǎo
miǎn diàn
bǎo zhǎnɡ

bì xié
lí bā
yāo
dié
lín

yòu

suì
hén
形近字
缅 腼
miǎn
缅怀
miǎn
腼腆
釉 油
yòu
彩釉
yóu
油水
用符咒等避免邪祟。
新鲜肥美。
辟邪
避邪:用符咒等避免邪祟。 鲜腴:新鲜肥美。
吆唤:大声喊叫,呼唤。 暮年:晚年。
孟夏:夏季的第一个月。
八卦:《周易》中的八种具有象征意义的基本图形,每个图形用三个分别代表阳的“-”(阳爻)和代表阴的“--”(阴爻)组成。名称是:乾、坤、震、巽、坎、离、艮、兑。相传是伏羲所作。
细碎:①琐碎;细小。②细行;细节。 方比:比较,比得上。
饱涨:饱满。 密匝匝:非常浓密的样子。
鲜腴
大声喊叫,呼唤。
晚年。
吆唤
暮年
夏季的第一个月。
《周易》中的八种具有象征意义的基本图形,每个图形用三个分别代表阳的“-”(阳爻)和代表阴的“--”(阴爻)组成。名称是:乾、坤、震、巽、坎、离、艮、兑。相传是伏羲所作。
孟夏
八卦
①琐碎;细小。②细行;细节。
比较,比得上。
细碎
方比
饱满。
非常浓密的样子。
饱涨
密匝匝
词语解释
( )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第二部分
整体感知
文章写的是什么内容?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1
本文从一幅画写起,将记忆中昆明雨季的景、物、事一幕幕展现开来:肥大的仙人掌,好吃与不太好吃的菌子,火炭般的杨梅,带着雨珠的缅桂花,还有卖杨梅的苗族女孩,卖缅桂花的房东母女,更有莲花池边酒店里与友人的小酌……
整体感知
文章写的是什么内容?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1
文章信笔所至,无拘无束,看起来有些“散”,但其中贯串着一条情感线索 ——对昆明生活的喜爱与想念。
形散而“神”不散
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划分层次,概述段落大意。
2
第一部分
① - ②
第二部分
③ - ⑨
第三部分
⑩ -
写作者由画画引出对昆明的雨的想念。
写昆明雨季特点和四种相关物品。
写在昆明街头雨中景观及酒店院子饮酒作诗的往事。
( )
新课导入
课文导读
第三部分
快速默读1、2自然段
题为“昆明的雨”,文章开篇为什么要描述给宁坤的画呢?
1
作者所画的是昆明雨季特有的现象与产物,突出昆明多雨的特点;
为下文做铺垫,引出下文对“昆明的雨”的描述;
吸引读者,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快速默读1、2自然段
第2段运用了何种表达方式 有何作用?在文章结构上有何作用?
2
本段采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围绕“雨”,突出“想念”二字,表达了作者对昆明雨季的怀念。
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承接上文的画面介绍,引出下文对“我想念昆明的雨”的缘由的叙写。
读4、5自然段
昆明的雨季有哪些特点?
1
雨季很长,有所间歇;
气压不低,让人舒服;
雨季明亮丰满,草木旺盛。
读4、5自然段
昆明的雨不连绵,气压不低,所以是明亮的;雨季中植物枝叶饱满,色泽浓绿,生命力旺盛,故说昆明的雨季是丰满的;这样明亮、丰满的雨季,令人喜爱动情,表达了作者对昆明的雨的喜爱之情。
“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 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2
大声朗读6自然段
说说昆明的仙人掌有哪些功用?
门头辟邪
代替篱笆防猪和羊
默读第7段
这一段介绍了哪几种菌子?从作者详写昆明菌子你受到哪些启发?
1
牛肝菌
青头菌
鸡枞
干巴菌
鸡油菌
默读第7段
这一段介绍了哪几种菌子?从作者详写昆明菌子你受到哪些启发?
1
体会到作者观察仔细,体验真切,对平常物品如数家珍,写得生动活泼。
默读第7段
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加粗的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2
青头菌比牛肝菌略贵。这种菌子炒熟了也还是浅绿色的,格调比牛肝菌高。
“格调”原指人或艺术品的品格或风格,此指炒熟后青头菌的诱人色泽和鲜香口味。
默读第7段
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加粗的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2
可是下点功夫,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肉粗细的丝,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
“张目结舌”原指睁大眼睛说不出话,此指牛肝菌味道好得令人吃惊。
默读第7段
请将图片和文中的描述结合起来,体会汪曾祺先生语言的精妙之处。
3
仙人掌
鸡 枞
青头菌
干巴菌
鸡油菌
牛肝菌
读第8段
划线句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1
雨季的果子,是杨梅。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喝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
用卖花女孩的娇美情态衬托出昆明雨季的柔美,抒发作者对昆明的喜爱之情。
· 对比手法 ·
读第8段
划线句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2
昆明的杨梅很大,有一个乒乓球那样大,颜色黑红黑红的,叫做“火炭梅”。这个名字起得真好,真是像一球烧得炽红的火炭!一点都不酸!我吃过苏州洞庭山的杨梅、井冈山的杨梅,好像都比不上昆明的火炭梅。
通过与洞庭山的杨梅、井冈山的杨梅对比,反衬昆明的火炭梅味道很好。
· 衬托手法 ·
读第9段
怎样理解“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这句话?
富有特色的缅桂花,并且带有雨珠,让作者心生柔情,感受到邻居的友善,而非思亲思乡。
读第10段
写穿尼姑装的陈圆圆的石像,意在说明昆明此地能净化人的心灵,表达了作者追求清净平和的生活状态。
第10段写到雨中昆明的街景,为什么写穿尼姑装的陈圆圆的石像?
1
读第10段
赏析“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
2
“爬”“遮”等动词,把木香拟人化,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主动形象地表现出木香的茂盛,表达作者的喜爱、赞叹之情。
读第10段
如何理解最后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
3
“沉沉”既是对漫天细雨的形象描写,也是作者心情的真实写照。这首诗中包含了作者对昆明那段生活的留恋之情和对那种心境的怀念,以及作者淡淡的乡愁。
( )
新课导入
深入探究
第四部分
深入探究
课文第2段和最后一段,作者都只有一句“我想念昆明的雨”,想一想这两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呢?
1
内容上
第二段
最后一段
点明了文章的中心,表达了作者对昆明雨季的深切怀念的感情。
深化主题,表达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想念之情。
结构上
承接上文的画面介绍,引出下文“我想念昆明的雨”的缘由的抒写。
照应前面第3段内容,收束全文,使结构更加完整。
深入探究
作者想念的不仅仅是“雨”,还有物、景、人、事,想念的是昆明的民风、人情和当年在那里宁静、恬然的生活,你能体会出作者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2
生活中并不总是惊涛骇浪,也未必处处正襟危坐。只有充分感受生活中的种种快乐、悲苦、平淡以及诗意,我们才算真实地体验到生活的滋味。
( )
新课导入
文章主旨
第五部分
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回忆昆明的雨季及相关事物,昭示了“凡人小事”之美,表现了作者对昆明、对生活的热爱。同时启示人们,生活的美存在于身边的一草一木中,我们应善于发现并捕捉到它们。
( )
新课导入
写法探究
第六部分
写法探究
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课文由朋友之托写起,引发对昆明雨季及相关事物的回忆,层次分明,一一道来,过渡承转很自然,并有直接抒情的语句“我想念昆明的雨”,前后照应,结构紧凑完整。
①条理清晰,承转自然。
课文所选的事物素材都是与昆明雨有关的,并且都比较能够突出表现昆明雨的特点。作者对仙人掌、各类菌子、果子杨梅、缅桂花等进行多角度、多手法的描写,事事亲切,物物关情。
②选材精当,描写多样。
写法探究
③以小见大,饱含深情。
课文中作者巧妙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回忆了昆明雨季的点点滴滴,昭示了“凡人小事”之美,从中表现出作者对昆明、对生活的浓浓
热爱之情。
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写法探究
《昆明的雨》能对读者产生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就在于作者对“凡人小事”的审视,用“以小见大”的视角,折射出了一位老人浓烈如火的情怀,结合本文,试分析课文是如何“以小见大”的。
作者对昆明的爱是深沉的,寄托感情的载体越小,越显得爱得醇厚,仙人掌、青头菌、牛肝菌、杨梅、缅桂花等植物作为承载感情的载体,都具有非凡的意义,它们共同昭示了汪老散文 的“凡人小事”之类,共同彰显着汪老对昆明对生活的热爱,生活中的美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中,作者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捕捉到了它们,然后携来入文,遂成美文。
写法探究
汪曾祺散文特点
他的散文写风俗,谈文化,忆旧闻,述掌故,寄乡情,花鸟鱼虫,瓜果食物,无所不涉。
读他的散文就好像聆听一位性情和蔼、见识广博的老者谈话,虽然话语平常,但饶有趣味。
写法探究
平淡一点、
自然一点、
家常一点。
我希望把散文写得:
( )
新课导入
本课小结
第七部分
本课小结
汪曾祺的散文写风俗,谈文化,忆旧闻,述掌故,寄乡情,花鸟鱼虫,瓜果食物,无所不涉。读他的散文就好像聆听一位性情和蔼、见识广博的老者谈话,虽然话语平常,但饶有趣味。
典雅的文言词语与质朴的口语相映成趣,让人佩服作者居然能将极雅与极俗的两种语言和谐地捏到一处的艺术功力。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这是汪老散文的魅力所在。
本课小结
本文描写了昆明雨季中的仙人掌、菌子、杨梅、缅桂花以及印象深刻的人和事,表达了作者对昆明的雨的喜爱和怀念之情,以及对宁静、恬淡的生活的留恋。希望同学们课下可以找汪曾祺的书来读一读。17 昆明的雨
学习目标:
1.了解昆明雨的特点。
2.体会作者平淡自然的语言风格,学习通过拾取生活的琐事表情达意的写作手法。
3.感悟作者对往昔怀念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提起昆明,人们首先要说“翠湖”。有李霆锐的湖中亭联:“赤鲤跃碧波,吞却三分明月;红莲开翠海,托来一瓣馨香”。翠湖之美,楼阁屋舍,绿波拥簇,古今多有名士称赞。著名作家汪曾祺先生书写昆明时涉及人文、景物、饮食等几十篇作品。其中《觅我游踪五十年》题诗:“羁旅天南久未还,故乡无此好湖山。长堤柳色浓如许,觅我游踪五十年。”这是汪先生对昆明最集中概括的书写称赞。
汪曾祺的散文写风俗,谈文化,忆旧闻,述掌故,寄乡情,花鸟鱼虫,瓜果食物,无所不涉。读他的散文就好像聆听一位性情和蔼、见识广博的老者谈话,虽然话语平常,但饶有趣味,那么就让我们来美美地欣赏吧。
1.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主要作品有《受戒》《大淖纪事》等。
2.写作背景。
《昆明的雨》写于1984年5月19日汪曾祺在西南联大和昆明生活了7年,这在他一生中是一个重要时期。在昆明,他不仅接受了良好的高等教育,结识了许多师长和朋友,开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还结识了后来与他相知相爱的施松卿。对于有着强烈家乡情结的作者来说,昆明无异于是他的第二故乡。
3.读准字音。
青头菌(jūn) 避邪(bì xié) 鲜腴(yú) 八卦(ɡuà) 篱笆(lí bā) 釉(yòu)
晕倒(yūn dǎo) 吆唤(yāo) 暮年(mù) 缅甸(miǎn diàn) 一碟(dié) 细碎(suì)
饱涨(bǎo zhǎnɡ) 淋湿(lín) 苔痕(hén) 密匝匝(zā)
4.辨清字形。
缅(miǎn)缅怀 釉(yòu)彩釉 腼(miǎn)腼腆 油(yóu)油水
5.理解词语。
避邪:用符咒等避免邪祟。
鲜腴:新鲜肥美。
吆唤:大声喊叫,呼唤。
暮年:晚年。
孟夏:夏季的第一个月。
八卦:《周易》中的八种具有象征意义的基本图形,每个图形用三个分别代表阳的“-”(阳爻)和代表阴的“--”(阴爻)组成。名称是:乾、坤、震、巽、坎、离、艮、兑。相传是伏羲所作。
细碎:①琐碎;细小。②细行;细节。
方比:比较,比得上。
饱涨:饱满。
密匝匝:非常浓密的样子。
二、整体感知
1.文章写的是什么内容?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明确:本文从一幅画写起,将记忆中昆明雨季的景、物、事一幕幕展现开来:肥大的仙人掌,好吃与不太好吃的菌子,火炭般的杨梅,带着雨珠的缅桂花,还有卖杨梅的苗族女孩,卖缅桂花的房东母女,更有莲花池边酒店里与友人的小酌……文章信笔所至,无拘无束,看起来有些“散”,但其中贯串着一条情感线索——对昆明生活的喜爱与想念。
2.划分层次。
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划分层次,概述段落大意。
明确:第一部分(①、②):写作者由画画引出对昆明的雨的想念。
第二部分(③—⑨):写昆明雨季特点和四种相关物品。
第三部分( ⑩、 ):写在昆明街头雨中景观及酒店院子饮酒作诗的往事。
三、课文导读
(一)快速默读1、2自然段
1.题为“昆明的雨”,文章开篇为什么要描述给宁坤的画呢?
明确:①作者所画的是昆明雨季特有的现象与产物,突出昆明多雨的特点;
②为下文做铺垫,引出下文对“昆明的雨”的描述;
③吸引读者,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第2段运用了何种表达方式 有何作用?在文章结构上有何作用?
明确:本段采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围绕“雨”,突出“想念”二字,表达了作者对昆明雨季的怀念。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文的画面介绍,引出下文对“我想念昆明的雨”的缘由的叙写。
(二)读4、5自然段,感受昆明的雨的特点
1.昆明的雨季有哪些特点?
明确:雨季很长,有所间歇;气压不低,让人舒服;雨季明亮丰满,草木旺盛。
2.“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明确:昆明的雨不连绵,气压不低,所以是明亮的;雨季中植物枝叶饱满,色泽浓绿,生命力旺盛,故说昆明的雨季是丰满的;这样明亮、丰满的雨季,令人喜爱动情,表达了作者对昆明的雨的喜爱之情。
大声朗读6自然段
说说昆明的仙人掌有哪些功用?
明确:门头辟邪;代替篱笆防猪和羊
默读第7段
1.这一段介绍了哪几种菌子?从作者详写昆明菌子你受到哪些启发?
明确:牛肝菌、青头菌、鸡枞、干巴菌、鸡油菌;观察仔细,体验真切,对平常物品如数家珍,写得生动活泼。
2.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加点的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①青头菌比牛肝菌略贵。这种菌子炒熟了也还是浅绿色的,格调比牛肝菌高。
明确:“格调”原指人或艺术品的品格或风格,此指炒熟后青头菌的诱人色泽和鲜香口味。
②可是下点功夫,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肉粗细的丝,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
明确:“张目结舌”原指睁大眼睛说不出话,此指牛肝菌味道好得令人吃惊。
3.请将图片和文中的描述结合起来,体会汪曾祺先生语言的精妙之处。(PPT)
(五)读第8段
1.划线句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雨季的果子,是杨梅。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喝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
明确:衬托。用卖花女孩的娇美情态衬托出昆明雨季的柔美,抒发作者对昆明的喜爱之情。
2.思考:划线句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昆明的杨梅很大,有一个乒乓球那样大,颜色黑红黑红的,叫做“火炭梅”。这个名字起得真好,真是像一球烧得炽红的火炭!一点都不酸!我吃过苏州洞庭山的杨梅、井冈山的杨梅,好像都比不上昆明的火炭梅。
明确:对比。通过与洞庭山的杨梅、井冈山的杨梅对比,反衬昆明的火炭梅味道很好。
(六)读第9段
思考:怎样理解“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这句话?
明确:富有特色的缅桂花,并且带有雨珠,让作者心生柔情,感受到邻居的友善,而非思亲思乡。
(七)读第10段
1.第10段写到雨中昆明的街景,为什么写穿尼姑装的陈圆圆的石像?
明确:写穿尼姑装的陈圆圆的石像,意在说明昆明此地能净化人的心灵,表达了作者追求清净平和的生活状态。
2.赏析“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
明确:“爬”“遮”等动词,把木香拟人化,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主动形象地表现出木香的茂盛,表达作者的喜爱、赞叹之情。
3.如何理解最后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
明确:“沉沉”既是对漫天细雨的形象描写,也是作者心情的真实写照。这首诗中包含了作者对昆明那段生活的留恋之情和对那种心境的怀念,以及作者淡淡的乡愁。
四、深入探究
1.课文第2段和最后一段,作者都只有一句“我想念昆明的雨”,想一想这两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呢?
明确:第2段从内容上看点明了文章的中心,表达了作者对昆明雨季的深切怀念的感情;从结构上看,这句独立成段的句子承接上文的画面介绍,引出下文“我想念昆明的雨”的缘由的抒写。最后一段从内容上看深化主题,表达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想念之情;从结构上看,照应前面第3段内容,收束全文,使结构更加完整。
2.作者想念的不仅仅是“雨”,还有物、景、人、事,想念的是昆明的民风、人情和当年在那里宁静、恬然的生活,你能体会出作者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明确:生活中并不总是惊涛骇浪,也未必处处正襟危坐。只有充分感受生活中的种种快乐、悲苦、平淡以及诗意,我们才算真实地体验到生活的滋味。
五、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回忆昆明的雨季及相关事物,昭示了“凡人小事”之美,表现了作者对昆明、对生活的热爱。同时启示人们,生活的美存在于身边的一草一木中,我们应善于发现并捕捉到它们。
写法探究
(一)、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
1.条理清晰,承转自然。
课文由朋友之托写起,引发对昆明雨季及相关事物的回忆,层次分明,一一道来,过渡承转很自然,并有直接抒情的语句“我想念昆明的雨”,前后照应,结构紧凑完整。
2.选材精当,描写多样。
课文所选的事物素材都是与昆明雨有关的,并且都比较能够突出表现昆明雨的特点。作者对仙人掌、各类菌子、果子杨梅、缅桂花等进行多角度、多手法的描写,事事亲切,物物关情。
3.以小见大,饱含深情。
课文中作者巧妙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回忆了昆明雨季的点点滴滴,昭示了“凡人小事”之美,从中表现出作者对昆明、对生活的浓浓热爱之情。
(二)、《昆明的雨》能对读者产生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就在于作者对“凡人小事”的审视,用“以小见大”的视角,折射出了一位老人浓烈如火的情怀,结合本文,试分析课文是如何“以小见大”的。
作者对昆明的爱是深沉的,寄托感情的载体越小,越显得爱得醇厚,仙人掌、青头菌、牛肝菌、杨梅、缅桂花等植物作为承载感情的载体,都具有非凡的意义,它们共同昭示了汪老散文 的“凡人小事”之类,共同彰显着汪老对昆明对生活的热爱,生活中的美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中,作者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捕捉到了它们,然后携来入文,遂成美文。
附:汪曾祺散文特点:
他的散文写风俗,谈文化,忆旧闻,述掌故,寄乡情,花鸟鱼虫,瓜果食物,无所不涉。读他的散文就好像聆听一位性情和蔼、见识广博的老者谈话,虽然话语平常,但饶有趣味。
汪曾祺曾经说:“我希望把散文写得平淡一点、自然一点、家常一点。”
七、本课小结
汪曾祺的散文写风俗,谈文化,忆旧闻,述掌故,寄乡情,花鸟鱼虫,瓜果食物,无所不涉。读他的散文就好像聆听一位性情和蔼、见识广博的老者谈话,虽然话语平常,但饶有趣味。
典雅的文言词语与质朴的口语相映成趣,让人佩服作者居然能将极雅与极俗的两种语言和谐地捏到一处的艺术功力。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这是汪老散文的魅力所在。
本文描写了昆明雨季中的仙人掌、菌子、杨梅、缅桂花以及印象深刻的人和事,表达了作者对昆明的雨的喜爱和怀念之情,以及对宁静、恬淡的生活的留恋。希望同学们课下可以找汪曾祺的书来读一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