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章
得道多助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失道寡助
学
习
目
标
反复诵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理解文意,背诵课文。
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内涵。
体会孟子说理论证的特点,品味对比、排比等句式的表达效果。
新课导入
壹
新课导入
中国有句俗话:“得民心者得天下”。中国历史上,对于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君主,同学们,你知道的有谁呢?
自主学习
贰
作者简介
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
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宣扬“仁政”,
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
孟子
约公元前
372年—公元前289年
背景链接
《孟子》是儒家的经典之一,为孟子和弟子及再传弟子所著。书中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南宋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论语》合为“四书”,成为此后读书人的必读书。
《孟子》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其中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关诗句
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孟子·离娄上》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
——《孟子·梁惠王上》
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
——《孟子·梁惠王上》
释疑解难
叁
释疑解难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点勾画,标出疑难词句。
2、同桌之间相互质疑,解疑。
释疑解难
这三个“之”,它们的意思相同吗?
“三里之城”
“寡助之至”
“亲戚畔之”
之
之:
①助词,的
②动词,往、到.......去
③代词,指人或物
④指示代词,相当于“此”这”
⑤放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释疑解难
“三里之城”:
助词,的
“寡助之至”:
动词,往、到.....去
“亲戚畔之”:
代词,“他”
释疑解难
委而去之
"委"和"去"是什么意思 这句应该怎么理解
弃城而逃
放弃、舍弃、不振作 ·····
离开,除去,放弃、失掉,距离,往······
释疑解难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畔,同“叛”,背叛
利用语音语义掌握通假字
利用字形掌握通假字帮助理解
怎么更快地识别和掌握通假字?
释疑解难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给.......划定界限
凭,靠
巩固
威慑
泛指武器装备
译文: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
诵读古文
肆
诵读古文
1.自由朗读,注意停顿。
2.师生共读。师范读,生轻声跟老师读出节奏。
诵读赏析
诵读古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诵读古文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如何读准这句的节奏呢?请和同桌进行讨论你的想法。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诵读古文
这两句话中,有多个“而”,到底应该在“而”前停顿还是“而”后停顿呢?
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而”用在句首,在“而”后停顿;用在句中,则在“而”前停顿。
疏通文意
伍
疏通文意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译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译文
一座方圆三里的内城,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疏通文意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
地利也。
译
文
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疏通文意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
译
文
疏通文意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译
文
疏通文意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
译
文
疏通文意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
文
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背叛他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会胜利。
深入探究
陆
深入探究
(总)
1、作者是如何论证的?
第一:提出问题。提出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全文采用了逐层论证的写法,结构严密,推理清楚,说理深刻,有很强的说服力。
(分)
第二:分析问题。援引战例,以攻城而未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人和”的重要性,最后引申到治国。
第三: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总)
深入探究
2.由论点看,决定战争胜负的要素有哪些?其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什么?
天时
地利
人和
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深入探究
3、划出文中的排比句,说说其作用。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运用双重否定的排比句,起肯定、加强语言气势的作用,极言防御一方的地利条件的优越。但“委而去之”强调“人和”的重要性。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运用排比句式,再次强调“地利”不足恃。运用对比手法把“得道者”与“失道者”的后果进行对比,点明文章主旨。
课堂小结
柒
课堂小结
这节课通过了解孟子的时代,又通过梳理文意分析孟子的论证思想。孟子把“人和”放在“天时”“地利”之上的重要的位置,只要摆正这样的位置就一定会取得胜利。
课后作业
1、背诵课文。
2、结合历史或现实中的例子谈谈你对孟子的观点的理解。孟子三章
【学习目标】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大致读懂课文,了解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观念和思路。
通过反复诵读,体会孟子说理的特点。
背诵课文,积累课文中的名言警局 。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课时目标】
1.反复诵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理解文意,背诵课文。
2.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内涵。
3.体会孟子说理论证的特点,品味对比、排比等句式的表达效果。
新课导入
中国有句俗话:“得民心者得天下”。中国历史上,对于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君主,同学们你知道的有谁呢?
孟子是一生满腹经纶,不在其位而谋“仁政”,展现出他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让我们一起走进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文章。
自主学习
作者简介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 ,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
《孟子》是儒家的经典之一,为孟子和弟子及再传弟子所著。书中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南宋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论语》合为“四书”,成为此后读书人的必读书。《孟子》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其中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关诗句
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孟子·离娄上》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
——《孟子·梁惠王上》
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
——《孟子·梁惠王》
释疑解难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点勾画,标出疑难词句
同桌之间相互质疑,解疑。
根据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
预设:
难点1:“三里之城”“寡助之至”“亲戚畔之”中都有“之”,它们的意思相同吗?
明确:
“三里之城”:助词,的;
“寡助之至”:动词,往、到......去;
“亲戚畔之”:代词“他”;
难点2:"委而去之"的"委"和"去"是什么意思 这句应该怎么理解
委:放弃、舍弃,不振作·····
去:离开,除去,放弃、失掉,距离,往······
译文理解:弃城而逃
难点3:“寡助之至,亲戚畔之”中的“畔”是个通假字,怎么更快地识别和掌握通假字?
畔,同“叛”,背叛。可以从利用语音语义掌握通假字,利用字形掌握通假字帮助理解这两方面入手。
难点4:如何理解“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域:给.......划定界限。
以:凭,靠。
固:巩固。
威:威慑。
兵革:泛指武器装备
译文理解: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
四、诵读古文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朱熹也曾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言皆出于吾之口。继之以精思,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这些都在告诉我们,要想学有所得必须要多几遍书,特别是读古文,就必须要反复诵读,通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学生自由朗读,注意停顿。
师生共读。师范读,生轻声跟老师读出节奏。
出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讨论节奏。
出示句子一:“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如何读准这句的节奏呢?请同学们和同桌进行讨论你的想法。
出示句子二:“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这两句话中,有多个“而”,到底应该在“而”前停顿还是“而”后停顿呢?
明确:
①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②“而”用在句首,在“而”后停顿,用在句中,则在“而”前停顿
五、疏通文意
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并借助文中注解、工具书同桌合作翻译文章逐句意思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译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译:一座方圆三里的内城,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译: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译文: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译文: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 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译文: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背叛他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会胜利。
深入探究
1、作者是如何论证的?
明确:
第一:提出问题。提出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总)
第二:分析问题。援引战例,以攻城而未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人和”的重要性,最后引申到治国。(分)
第三: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总)
全文采用了逐层论证的写法,结构严密,推理清楚,说理深刻,有很强的说服力。
2、由论点看,决定战争胜负的要素有哪些?其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什么?
明确:天时、地利、人和(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3、划出文中的排比句,说说其作用。
明确:第一处“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运用双重否定的排比句,起肯定、加强语言气势的作用极言防御一方的地利条件的优越。但“委而去之”强调“人和”的重要性。
第二处“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运用排比句式,再次强调“地利”不足恃。运用对比手法把“得道者”与“失道者”的后果进行对比,点明文章主旨。
七、课堂小结
这节课通过了解孟子的时代,又通过梳理文意分析孟子的论证思想。孟子把“人和”放在“天时”“地利”之上的重要的位置,只要摆正这样的位置就一定会取得胜利。
八、课后作业:
背诵课文。
结合历史或现实中的例子谈谈你对孟子的观点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