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白杨礼赞 课件(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5 白杨礼赞 课件(共3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2.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20 09:07: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面对新冠疫情,84岁高龄的钟南山又成了抗疫主将。如果要借一种植物来赞颂他,你会选下面哪一种?为什么?

A.梅花   B.兰花  
C.松树   D.竹子   
   
茅盾
白杨礼赞
茅盾(1896——1981)原名 ,字 。浙江桐乡人。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蚀》三部曲、《 》、《林家铺子》《 》等。
其代表作《子夜》,是中国现代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的里程碑。
茅盾资料卡
沈德鸿
雁冰
子夜
春蚕




茅盾
白杨 赞

先浏览一遍,了解大意,边读边做一些朗读标记,然后大声朗读,读出文中的激情与豪气。





速读课文,请同学们找出文章中直接赞美白杨树的语句,并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第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第4 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第6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第8段: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我赞美白杨树……
第9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第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第4 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第6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第8段: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我赞美白杨树……
第9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作用?
抒情线索
小贴士:
线索是结构的核心,线索抓不准,结构就理不清。在文章中,作者反复歌咏的内容往往是其抒发情感的基础,也是作者用来结构文章的线索。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小华:我认为“实在” 和“赞美” 要重读,整句话的语调是上扬的、高昂的。句末的感叹号,要读出直接赞美的热烈情感和赞美语气。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小丽:我认为,“那”“极普通”和“实在”要重读,“然而”和“不平凡”语速要慢一点,“然而”慢读能突出转折的意味,“不平凡”要读得坚定有力。
小华:我认为,“就是”“然而” 要重读,“极普通”和“不平凡”语速要慢一点,整句话的语调依然是上扬,高昂的。
4.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6.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小华:那这两个相似的句子读起来是不是应该有些不一样呢?
小丽:那当然了!比如说“那就是白杨树”,“那”说明作者这个时候远远看见白杨树,带着一种惊喜的口吻,而下一句的“ ”字拉近了距离,要读出 之情,这样朗读就有了层次,文意就有了起伏。

更加亲切、深情的赞美



第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第4 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第6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第8段: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我赞美白杨树……
第9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白杨树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合作讨论
在远观偶遇和近观联想中,白杨树“不平凡”在哪,使得作者如此高调地礼赞?
合作要求:
1.全员参与,发现观点。
2.结合有关语句,分享观点。
3.其他小组倾听,补充或质疑。
白杨树的生长环境
实在是不平凡的,
我赞美白杨树!
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
扑入你的视野的,
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
和风吹送,
翻起了一轮一轮的麦浪。
无边无垠,
坦荡如砥,
雄壮而又伟大!
一排,不,
或三五株,
像哨兵似的树木,
傲然地耸立!
?那就是白杨树,
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
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白杨树的外形气质
实在是不平凡的,
我赞美白杨树!
?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
笔直的干,笔直的枝。
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
仅仅靠拢成为一束,
绝不旁逸斜出!
宽大的叶子,片片向上。
光滑的皮,银色的晕圈,
微微泛出淡青色。
?
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
倔强挺立,努力向上,
参天耸立,不折不挠,
对抗西北风!
?
这就是白杨树,
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
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
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象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
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知识卡片:
象征手法:就是以具体事物去表现某种抽象意义或不便表达的意义的一种文学手法。
就表达方式来说,运用象征手法一般要对象征体做具体地描绘或渲染,使之能够含蓄地显示象征意义。
本文写于1941年3月,是作者根据自己1940年从新疆归来,赴延安途中的见闻和感受所写的一篇散文。当时,抗日战争处于相持阶段,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国民党的诱降,国民党反动派制造了“皖南事变”并侵犯我方根据地,日寇更是对我方的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但是,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坚持抗战。茅盾欣喜地看到了广大北方军民团结一致,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他从当地人民的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于是用笔表达了对根据地军民的赞美。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含蓄的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热情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了解创作背景
祝福这些纯洁而勇敢的祖国儿女,我相信他们不久就可以完成历史赋予他们的使命,而他们的英姿也将在文艺上有更完整而伟大的表现。
——《茅盾文集后记》
何不放声礼赞?
清晨,窗纸微微透白,万籁俱静,嘹亮的喇叭声,破空而来。……我看见山峰上的小号兵了。……然而,使我惊叹叫出声来的,是离他不远有一位荷枪的战士,面向着东方,严肃地站在那里,犹如雕像一般。……我看得呆了,我仿佛看见了民族的精神化身而为他们两个。
如果你也当它是“风景”,那便是真的风景,是伟大之中的最伟大者。
—— 茅盾《风景谈》
茅盾
白杨 赞

面对新冠疫情,84岁高龄的钟南山又成了抗疫主将。如果要借一种植物来赞颂他,你会选下面哪一种?为什么?

A.梅花   B.兰花  
C.松树   D.竹子   
   
练笔运用
礁石
艾青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现代诗歌中的象征】
题白杨图
茅盾
北方有佳树,挺立如长矛。
叶叶皆团结,枝枝争上游。
羞与楠枋伍,甘居榆枣俦。
丹青标风骨,愿与子同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