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 人体的免疫功能-2022-2023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册同步习题(济南版)(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3.6.1 人体的免疫功能-2022-2023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册同步习题(济南版)(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78.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6-20 09:59:07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生物七下3.6.1 人体的免疫功能 习题训练
一、选择题
1.如图是人体的三道防线示意图。大面积烧伤的患者如果护理不当,容易产生感染,从免疫角度看烧伤是破坏了哪幅图所示的防线(  )
A. B.
C. D.
【答案】B
【解析】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这种免疫能力是人一出生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为非特异性免疫,大面积烧伤致使皮肤受损,病人若护理不当,是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所以容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
2.注射疫苗可以利用人体的____建立起____免疫(  )
A.第一道防线、特异性 B.第二道防线、非特异性
C.第三道防线、特异性 D.第三道防线、非特异性
【答案】C
【解析】给一些人注射的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不会使人得病,但能刺激免疫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因此注射疫苗可以利用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建立起来的免疫;其产生的抗体只对引起特定病原体起作用,对其他病原体无效,可见其免疫作用是后天获得的,特定的,有针对性的,因此是特异性免疫。3.经过科研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新冠疫苗已经研制成功,许多民众开始接种疫苗第一针、第二针甚至第三针。下列对新冠肺炎疫苗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
B.是一种能治疗新冠肺炎的抗体
C.是一种能治疗新冠肺炎的抗生素
D.是一种失活或减毒的病毒
【答案】D
【解析】A.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制剂,A不符合题意。
B.疫苗是用失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属于抗原,能刺激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B不符合题意。
C.疫苗是用失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能治疗新型冠状肺炎,而不是一种抗生素,C不符合题意。
D.疫苗是用失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D符合题意。
4.进行器官移植时,移植给病人的器官相当于(  )
A.抗原 B.病原体 C.抗体 D.传染源
【答案】A
【解析】移植到人体内的植入器官相当于抗原,人体的免疫系统,会识别出非己成分,从而产生排斥反应,产生相应的抗体,来杀死或抑制异体器官的成活。因此,移植他人的器官时,需要进行抗免疫治疗,否则移植不会成功。所以从现代免疫学的观点看,移植的器官相当于抗原。A符合题意。
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计划免疫的是(  )
A.接种卡介苗预防肺结核 B.婴幼儿口服脊髓灰质炎糖丸
C.儿童在医院输液打针 D.接种乙肝疫苗预防乙型肝炎
【答案】C
【解析】A.计划免疫即接种疫苗,可以使人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如接种卡介苗预防肺结核,属于计划免疫,A不符合题意。
B.计划免疫即接种疫苗,可以使人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如婴幼儿口服脊髓灰质炎糖丸预防脊髓灰质炎,属于计划免疫,B不符合题意。
C.儿童在医院输液打针属于对疾病的治疗,不属于计划免疫,C符合题意。
D.计划免疫即接种疫苗,可以使人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如接种乙肝疫苗预防乙型肝炎,属于计划免疫,D不符合题意。
6.下列有关免疫功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体依靠免疫功能防止疾病的产生
B.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
C.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D.免疫功能总是对人体有益的
【答案】D
【解析】免疫具有三方面的功能:防御功能,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自我稳定,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免疫监视,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免疫功能过强时会引起过敏反应,所以并不免疫功能都是对人体有益的。
7.下列有关免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物质
B.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构成了保护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C.人体第一道防线只能阻挡一种病原体
D.特异性免疫是通过人体内的第二道防线来实现的
【答案】A
【解析】A.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A符合题意。
B.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构成了保护人体的第二道防线,B不符合题意。
C.人体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可以阻挡多种病原体,C不符合题意。
D.特异性免疫是通过人体内的第三道防线来实现的,D不符合题意。
8.经过科研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新冠肺炎疫苗已经研制成功,许多民众开始接种疫苗第一针、第二针甚至第三针。下列对新冠肺炎疫苗的描述正确的是()
A.是一种特殊的免疫球蛋白
B.是一种能治疗新冠肺炎的抗体
C.是一种能治疗新冠肺炎的抗生素
D.是一种失活或减毒的病毒
【答案】D
【解析】A、新冠疫苗是灭活的或者是减毒的新冠病毒制成而不是免疫球蛋白,A说法错误。
B、新冠疫苗属于抗原进入体内,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B说法错误。
C、抗生素只对细菌起作用,对病毒无效,C说法错误。
D、新冠疫苗是灭活的或者是减毒的新冠病毒制成,D说法正确。
9.患过水痘的人体内会产生抗水痘病毒的蛋白质,该蛋白质和水痘病毒分别叫做()
A.抗体、抗原 B.抗原、抗体 C.抗原、抗原 D.抗体、抗体
【答案】A
【解析】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抗原。病原体等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使其产生了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抗体。一定的抗体能与一定的抗原结合,从而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将抗原清除,或者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所以,患过水痘的人体内会产生抗水痘病毒的蛋白质,该蛋白质和水痘病毒分别叫做抗体、抗原。
10.下列关于人体免疫三道防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体的皮肤、黏膜等构成了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B.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构成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C.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人体的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构成的
D.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二道防线和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
【答案】D
【解析】A.皮肤和黏膜组成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它们不仅能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还有杀菌作用,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作用,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具有清扫异物(包括病菌)的作用,A不符合题意。
B.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是生来有就有,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B不符合题意。
C.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的,免疫细胞主要指淋巴细胞,C不符合题意。
D.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组成,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D符合题意。
二、综合题
11.截至2022年3月18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32.18亿剂,疫苗接种总人数达到12.73亿人,其中已完全完成全程接种12.39亿人,新冠疫苗全程接种率超过87%,完成加强免疫接种6.49亿人。60岁以上人群接种2.21亿人,其中完成全程接种2.11亿人,60岁以上人群全程接种率达到了80.27%,目前提高60岁以上人群接种率更加重要。根据前期临床试验研究,在接种第二剂疫苗、第三剂疫苗约两周后,接种人群可以产生较好的免疫效果,也是降低重症和死亡发生率的有效手段。下图为人体初次免疫、再次免疫和加强针第三次免疫灭活疫苗过程中,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据图回答。
(注:IgM和IgG是重要的保护性抗体,常用作感染诊断的重要血清学指标。)
(1)新冠病毒   独立生活,这是因为它没有   结构,必须借助   才能观察。
(2)新冠灭活疫苗在免疫学上称为   ,初次受到抗原刺激时,   细胞会产生相应的抗体。抗体与抗原结合,可以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或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当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时,机体会快速产生   (填“较多”或“较少”)的相应抗体,将抗原清除。当第三次抗原刺激时,产生的抗体也与第二针的作用效率类似。
(3)图中   (填“IgM”或“IgG”)产生速度较慢,但浓度高,是机体抗感染的主力军。
(4)注射新冠疫苗能获得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但对其他病毒没有免疫力,原因是抗体具有   。
(5)现在看来很必要接种第三剂加强针,这是因为  。
(6)作为中学生的你,请你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对疫苗接种一个倡议:   。
【答案】(1)不能;细胞;电子显微镜
(2)抗原;淋巴;较多
(3)IgG
(4)特异性
(5)疫苗刺激体内淋巴细胞产生更多的抗体,从而对病原体清除,增强人体的免疫能力。
(6)疫情当下人人重视,人人接种疫苗,共筑免疫屏障。
【解析】(1)病毒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多数病毒直径在100nm(20—200nm),较大的病毒直径为300—450纳米(nm),较小的病毒直径仅为18—22纳米,需要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形态;病毒结构简单,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寄生在活细胞内生活,一旦离开活体会变成结晶体。因此,新冠病毒不能独立生活,这是因为它没有细胞结构,必须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
(2)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分析可知,新冠灭活疫苗在免疫学上称为抗原,抗原进入身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抗体与抗原结合,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或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起到了治疗疾病的作用,此时抗原消失了,但是抗体留了下来。当再次受到相同抗原的刺激时,机体会迅速产生较多的相应的抗体,将抗原清除。 当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时,机体会快速产生较多的相应抗体,将抗原清除。当第三次抗原刺激时,产生的抗体也与第二针的作用效率类似。
(3)抗原进入身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抗体与抗原结合,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或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起到了治疗疾病的作用,此时抗原消失了,但是抗体留了下来。当再次受到相同抗原的刺激时,机体会迅速产生较多的相应的抗体,将抗原清除。由图可知,图中IgG产生速度较慢,但是浓度高,是抗体抗感染的主力军。
(4)疫苗是由减毒的、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如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苗注射到人体后,能刺激人体产生抵抗该病的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叫抗体。其产生的抗体具有特异性,只对新型冠状病毒起作用,对其它病原体无效,属于特异性免疫。
(5)现在看来很必要接种第三剂加强针,这是因为新型冠状病毒在不断出现新的变异毒株,接种加强针,这是因为疫苗刺激体内淋巴细胞产生更多的抗体,从而对病原体清除,增强人体的免疫能力。
(6)作为中学生的你,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对疫苗接种一个倡议:疫情当下人人重视,人人接种疫苗,共筑免疫屏障。
12.2020年,我国人民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击“新冠”疫情大战,创造了人类同疾病斗争史上的又一个壮举。目前仍在多国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提醒我们,要想战胜病毒,必先了解病毒,同时,钟南山院士也指出,接种疫苗是防控最方便有效的手段,目前,我们正在加紧有序的进行疫苗接种。下面是病毒结构示意图和接种疫苗图,请结合你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根据病毒寄生的细胞不同,可将其分为三大类:   ,如烟草花叶病毒;   ,如冠状病毒;细菌病毒,如大肠杆菌噬菌体。
(2)图中的①是   ,②是   
(3)病毒非常微小,只能借助   显微镜才能一睹它们的真容。它们的种类和形态多种多样,但基本结构相似,其共同特征是   
(4)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   里,靠自己的   利用寄主的   ,制造出许多跟自己一样的病毒。
(5)我们接种的疫苗从免疫学角度来说其属于抗原还是抗体:   
【答案】(1)植物病毒;动物病毒
(2)蛋白质;遗传物质
(3)电子;都没有细胞结构
(4)活细胞;遗传信息;细胞内的物质
(5)抗原
【解析】(1)病毒的种类有: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所以,根据病毒寄生的细胞不同,可将其分为三大类: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动物病毒,如冠状病毒;细菌病毒,如大肠杆菌噬菌体。
(2)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所以,图中的①是蛋白质,②是遗传物质。
(3)病毒非常微小,只能用纳米来表示,一个病毒的大小约为10~300纳米,因此用光学显微镜不能观察到病毒,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由分析可知:病毒的种类和形态多种多样,但基本结构相似,其共同特征是都没有细胞结构。
(4)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这就是它的繁殖。新生成的病毒又可以感染其他活细胞。病毒要是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
(5)疫苗通常是用失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抗原是能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人体接种疫苗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故从人体免疫角度分析,注射的疫苗属于抗原。
13.下面三幅漫画寓意的是人体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对病原体的防御功能,请分析图片并回答下列问题。
(1)环境中众多的病原体不易伤害我们,首先是因为我们的皮肤具有保护功能,抵挡病原体的侵入,如图   所示,这属于第   道防线。
(2)若我们的皮肤不慎划伤,在伤口上涂抹适量唾液可暂时起到杀菌消炎作用,原因是唾液中含有   ,其杀菌机理可用图   来形象说明,这属于人体的第   道防线。
(3)为预防某些传染病(如甲型HINI流感),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接种的疫苗叫做   ,能刺激人体产生   ,这属于人体的第   道防线。
(4)以上三幅图所示的免疫作用是人体生来就有的,叫做   性免疫。计划免疫属于   性免疫。
【答案】(1)1;一
(2)溶酶菌;2;二
(3)抗原;抗体;三
(4)非特异;特异
【解析】图1是皮肤的屏障作用,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图2是体液中的溶菌酶,图3是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图2和图3是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接种的疫苗是由减毒的或杀死的病原体制成的,属于抗原,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三幅图中的免疫是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的非特异性免疫,计划免疫是出生以后才产生的(后天获得),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的特异性免疫。
14.去年春季,我市麻疹疫情出现,有100多人患病.流行病学分析发现,所有病例均为儿童,且均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请分析回答:
(1)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麻疹病毒结构简单,仅仅由   和   构成;麻疹病毒与被感染人之间的关系是   .
(2)在免疫学上,麻疹病毒被称为   .从传染病流行环节看,未接种麻疹疫苗的儿童属于   ,患病后的儿童属于   .
(3)通过接种麻疹疫苗可以有效预防麻疹的感染,这种免疫属于    免疫.当接种过麻疹疫苗的儿童与患病儿童接触而感染麻疹病毒时,其体内会   ,以抵抗麻疹病毒.
(4)人体淸除入侵的麻疹病毒与淋巴细胞有关.研究人员为研究麻疹恢复期儿童体内淋巴细胞对麻疹病毒和结核杆菌的杀伤作用,在体外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由此推测,淋巴细胞属于人体防卫的第   道防线.
【答案】(1)DNA;蛋白质;"寄生
(2)病原体;易感人群;传染源
(3)特异性(计划);迅速产生大量抗体
(4)淋巴细胞对麻疹病毒的杀伤力很大,对结核杆菌作用很小;三
【解析】(1)“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麻疹病毒结构简单”,仅仅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构成;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因此麻疹病毒与被感染人之间的关系是寄生。
(2)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因此“在免疫学上”,麻疹病毒被称为病原体。“从传染病流行环节看”,未接种麻疹疫苗的儿童容易感染麻疹,因此属于易感人群,患病后的儿童能够散播病原体,因此属于传染源。
(3)“通过接种麻疹疫苗可以有效预防麻疹的感染”,是因为体内产生了抵抗麻疹病毒的抗体,因此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当接种过麻疹疫苗的儿童与患病儿童接触而感染麻疹病毒时”,其体内会迅速产生大量抗体,以抵抗麻疹病毒。
(4)“人体淸除入侵的麻疹病毒与淋巴细胞有关。研究人员为研究麻疹恢复期儿童体内淋巴细胞对麻疹病毒和结核杆菌的杀伤作用,在体外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淋巴细胞对麻疹病毒的杀伤力很大,对结核杆菌作用很小;由此推测,淋巴细胞属于人体防卫的第三道防线,免疫具有特异性。
15.“猪肉的价格”是目前人们关注的话题,导致肉价上涨的原因之一是非洲猪瘟的流行。中国科学家最近揭开了引起该病的非洲猪瘟病毒的神秘面纱。
(1)非洲猪瘟是一种急性动物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可高达100%。非洲猪瘟病毒是该病的病原体,因其没有   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必须   在猪科动物或蜱的细胞内,由此可知该病毒属于   (选填下列选项)。
a.动物病毒 b.植物病毒 c.细菌病毒
(2)由于非洲猪瘟病毒结构复杂,人们对其了解比较匮乏。我国科学家用了不到1年的时间,解析了非洲猪瘟病毒的精细结构,解决了世界性难题。如下图所示,该病毒由5层结构组成,犹如套娃,以   等为主要成分的外壳对其内部的   起到了很好地保护作用。该研究成果为开发研制能够预防非洲猪瘟、保护易感动物的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答案】(1)细胞;寄生;a
(2)蛋白质;遗传物质;疫苗
【解析】(1)病毒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一旦离开活细胞,生命活动就停止,形成结晶体。根据寄主(寄生生物)不同把病毒分为三类:专门寄生在动物细胞里的病毒叫动物病毒如流感病毒、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的病毒叫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里的病毒叫细菌病毒,也叫做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菌体。猪瘟病毒寄生在动物的细胞里,属于动物病毒。(2)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以蛋白质等为主要成分的外壳对其内部的遗传物质起到了很好地保护作用。现在对非洲猪瘟易感动物暂无有效疫苗保护。若该研究成果成功,则可通过给易感动物注射非洲猪瘟疫苗来保护易感动物。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生物七下3.6.1 人体的免疫功能 习题训练
一、选择题
1.如图是人体的三道防线示意图。大面积烧伤的患者如果护理不当,容易产生感染,从免疫角度看烧伤是破坏了哪幅图所示的防线(  )
A. B.
C. D.
2.注射疫苗可以利用人体的____建立起____免疫(  )
A.第一道防线、特异性 B.第二道防线、非特异性
C.第三道防线、特异性 D.第三道防线、非特异性
3.经过科研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新冠疫苗已经研制成功,许多民众开始接种疫苗第一针、第二针甚至第三针。下列对新冠肺炎疫苗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
B.是一种能治疗新冠肺炎的抗体
C.是一种能治疗新冠肺炎的抗生素
D.是一种失活或减毒的病毒
4.进行器官移植时,移植给病人的器官相当于(  )
A.抗原 B.病原体 C.抗体 D.传染源
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计划免疫的是(  )
A.接种卡介苗预防肺结核 B.婴幼儿口服脊髓灰质炎糖丸
C.儿童在医院输液打针 D.接种乙肝疫苗预防乙型肝炎
6.下列有关免疫功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体依靠免疫功能防止疾病的产生
B.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
C.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D.免疫功能总是对人体有益的
7.下列有关免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物质
B.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构成了保护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C.人体第一道防线只能阻挡一种病原体
D.特异性免疫是通过人体内的第二道防线来实现的
8.经过科研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新冠肺炎疫苗已经研制成功,许多民众开始接种疫苗第一针、第二针甚至第三针。下列对新冠肺炎疫苗的描述正确的是()
A.是一种特殊的免疫球蛋白
B.是一种能治疗新冠肺炎的抗体
C.是一种能治疗新冠肺炎的抗生素
D.是一种失活或减毒的病毒
9.患过水痘的人体内会产生抗水痘病毒的蛋白质,该蛋白质和水痘病毒分别叫做()
A.抗体、抗原 B.抗原、抗体 C.抗原、抗原 D.抗体、抗体
10.下列关于人体免疫三道防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体的皮肤、黏膜等构成了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B.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构成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C.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人体的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构成的
D.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二道防线和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
二、综合题
11.截至2022年3月18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32.18亿剂,疫苗接种总人数达到12.73亿人,其中已完全完成全程接种12.39亿人,新冠疫苗全程接种率超过87%,完成加强免疫接种6.49亿人。60岁以上人群接种2.21亿人,其中完成全程接种2.11亿人,60岁以上人群全程接种率达到了80.27%,目前提高60岁以上人群接种率更加重要。根据前期临床试验研究,在接种第二剂疫苗、第三剂疫苗约两周后,接种人群可以产生较好的免疫效果,也是降低重症和死亡发生率的有效手段。下图为人体初次免疫、再次免疫和加强针第三次免疫灭活疫苗过程中,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据图回答。
(注:IgM和IgG是重要的保护性抗体,常用作感染诊断的重要血清学指标。)
(1)新冠病毒   独立生活,这是因为它没有   结构,必须借助   才能观察。
(2)新冠灭活疫苗在免疫学上称为   ,初次受到抗原刺激时,   细胞会产生相应的抗体。抗体与抗原结合,可以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或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当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时,机体会快速产生   (填“较多”或“较少”)的相应抗体,将抗原清除。当第三次抗原刺激时,产生的抗体也与第二针的作用效率类似。
(3)图中   (填“IgM”或“IgG”)产生速度较慢,但浓度高,是机体抗感染的主力军。
(4)注射新冠疫苗能获得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但对其他病毒没有免疫力,原因是抗体具有   。
(5)现在看来很必要接种第三剂加强针,这是因为  。
(6)作为中学生的你,请你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对疫苗接种一个倡议:   。
12.2020年,我国人民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击“新冠”疫情大战,创造了人类同疾病斗争史上的又一个壮举。目前仍在多国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提醒我们,要想战胜病毒,必先了解病毒,同时,钟南山院士也指出,接种疫苗是防控最方便有效的手段,目前,我们正在加紧有序的进行疫苗接种。下面是病毒结构示意图和接种疫苗图,请结合你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根据病毒寄生的细胞不同,可将其分为三大类:   ,如烟草花叶病毒;   ,如冠状病毒;细菌病毒,如大肠杆菌噬菌体。
(2)图中的①是   ,②是   
(3)病毒非常微小,只能借助   显微镜才能一睹它们的真容。它们的种类和形态多种多样,但基本结构相似,其共同特征是   
(4)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   里,靠自己的   利用寄主的   ,制造出许多跟自己一样的病毒。
(5)我们接种的疫苗从免疫学角度来说其属于抗原还是抗体:   
13.下面三幅漫画寓意的是人体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对病原体的防御功能,请分析图片并回答下列问题。
(1)环境中众多的病原体不易伤害我们,首先是因为我们的皮肤具有保护功能,抵挡病原体的侵入,如图   所示,这属于第   道防线。
(2)若我们的皮肤不慎划伤,在伤口上涂抹适量唾液可暂时起到杀菌消炎作用,原因是唾液中含有   ,其杀菌机理可用图   来形象说明,这属于人体的第   道防线。
(3)为预防某些传染病(如甲型HINI流感),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接种的疫苗叫做   ,能刺激人体产生   ,这属于人体的第   道防线。
(4)以上三幅图所示的免疫作用是人体生来就有的,叫做   性免疫。计划免疫属于   性免疫。
14.去年春季,我市麻疹疫情出现,有100多人患病.流行病学分析发现,所有病例均为儿童,且均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请分析回答:
(1)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麻疹病毒结构简单,仅仅由   和   构成;麻疹病毒与被感染人之间的关系是   .
(2)在免疫学上,麻疹病毒被称为   .从传染病流行环节看,未接种麻疹疫苗的儿童属于   ,患病后的儿童属于   .
(3)通过接种麻疹疫苗可以有效预防麻疹的感染,这种免疫属于    免疫.当接种过麻疹疫苗的儿童与患病儿童接触而感染麻疹病毒时,其体内会   ,以抵抗麻疹病毒.
(4)人体淸除入侵的麻疹病毒与淋巴细胞有关.研究人员为研究麻疹恢复期儿童体内淋巴细胞对麻疹病毒和结核杆菌的杀伤作用,在体外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由此推测,淋巴细胞属于人体防卫的第   道防线.
15.“猪肉的价格”是目前人们关注的话题,导致肉价上涨的原因之一是非洲猪瘟的流行。中国科学家最近揭开了引起该病的非洲猪瘟病毒的神秘面纱。
(1)非洲猪瘟是一种急性动物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可高达100%。非洲猪瘟病毒是该病的病原体,因其没有   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必须   在猪科动物或蜱的细胞内,由此可知该病毒属于   (选填下列选项)。
a.动物病毒 b.植物病毒 c.细菌病毒
(2)由于非洲猪瘟病毒结构复杂,人们对其了解比较匮乏。我国科学家用了不到1年的时间,解析了非洲猪瘟病毒的精细结构,解决了世界性难题。如下图所示,该病毒由5层结构组成,犹如套娃,以   等为主要成分的外壳对其内部的   起到了很好地保护作用。该研究成果为开发研制能够预防非洲猪瘟、保护易感动物的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