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三角形的初步认识 章末检测(基础版)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30分)
1.(2022八上·青田月考)在中,已知,则三角形的形状是( )
A.钝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锐角三角形 D.无法确定
【答案】B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相关概念
【解析】【解答】解:∵∠A:∠B:∠C=1:2:3,
∴设∠A=x,∠B=2x,∠C=3x,
∴x+2x+3x=180°,
解之:x=30°,
∴∠C=3×30°=90°,
∴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B
【分析】由已知∠A:∠B:∠C=1:2:3,设∠A=x,∠B=2x,∠C=3x,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到关于x的方程,解方程求出x的值,然后求出∠C的度数,可判断出三角形的形状.
2.(2023八上·南充期末)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2,3,6 B.5,8,13 C.4,4,7 D.3,4,8
【答案】C
【知识点】三角形三边关系
【解析】【解答】解:A、∵2+3<6,∴2、3、6三条线段不能为围成三角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5+8=13,∴5、8、13三条线段不能为围成三角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4+4>7,∴4、4、7三条线段能为围成三角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D、∵3+4<8,∴3、4、8三条线段不能为围成三角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由三角形三边关系,只需要判断较小两边的和是否大于最大边长即可,从而一一判断得出答案.
3.(2022八上·安徽期末)下列命题中,假命题是( )
A.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B.对顶角相等
C.同位角相等
D.有两边对应相等的直角三角形全等
【答案】C
【知识点】真命题与假命题
【解析】【解答】解:A、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是真命题,不符合题意;
B、对顶角相等,是真命题,不符合题意;
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是假命题,符合题意;
D、有两边对应相等的直角三角形全等,是真命题,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假命题的定义逐项判断即可。
4.(2022八上·嘉兴期中)观察下列图案,其中与如图全等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全等图形
【解析】【解答】解:图形与为全等图形.
故答案为:B.
【分析】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图形,据此判断.
5.(2022八上·洪泽月考)下列各组图形中,属全等图形的是( )
A.周长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B.面积相等的两个长方形
C.面积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 D.周长相等的两个圆
【答案】D
【知识点】全等图形
【解析】【解答】解:A、两个周长相等的等腰三角形,不一定全等,故此选项错误;
B、两个面积相等的长方形,不一定全等,故此选项错误;
C、两个面积相等的直角三角形,不一定全等,故此选项错误;
D、两个周长相等的圆,半径一定相等,故两圆一定全等,故此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周长相等的等腰三角形腰、底边不一定对应相等,据此判断A;面积相等的两个长方形的长、宽不一定对应相等,据此判断B;两个面积相等的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长不一定对应全等,据此判断C;两个周长相等的圆,半径一定相等,据此判断D.
6.(2022八上·汾阳期末)如图,,过点作,垂足为,若,则的度数为(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
【解析】【解答】解:∵,
∴,
∴,
∴,
∵,
∴,
∴;
故答案为:B.
【分析】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再利用角的运算求出即可。
7.(2022八上·宛城月考)下列选项中的尺规作图(各图中的点P都在△ABC的边上),能推出PA=PC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作图-角的平分线;作图-线段垂直平分线
【解析】【解答】解:A、由此作图知CA=CP,不符合题意;
B、由此作图知BA=BP,不符合题意;
C、由此作图知∠ABP=∠CBP,不能得到PA=PC,不符合题意;
D、由此作图知PA=P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由作图过程可知是以点C为圆心,AC长为半径作弧,交BC于点P,则CA=CP,据此可判断A;
B、由作图过程可知是以点B为圆心,AB长为半径作弧,交BC于点P,则AB=BP,据此可判断B;
C、由作图过程可知作的是∠ABC的角平分线,故∠ABP=∠CBP,不能得到PA=PC,据此判断C;
D、由作图过程可知,作的是AC的垂直平分线,根据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得AP=PC,据此判断D.
8.(2023八上·杭州期末)如图是用尺规作的平分线的示意图,那么这样作图的依据是( )
A.SSS B.SAS C.ASA D.AAS
【答案】A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连接CE、CD,
在△OEC和△ODC中,
,
∴△OEC≌△ODC(SSS),
故答案为:A.
【分析】连接CE、CD,由作图步骤可得OE=OD,CE=CD,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进行解答.
9.(2023八上·金东期末)如图,有一块三角形的玻璃,不小心掉在地上打成三块,现要到玻璃店重新划一块与原来形状、大小一样的玻璃,只需带到玻璃店( )
A.① B.②
C.③ D.①、②、③其中任一块
【答案】C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两角及其夹边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即可确定这块三角形与购买的三角形全等.
故答案为:C.
【分析】直接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进行解答.
10.(2023八上·鄞州期末)如图,点E、F在线段AC上,AF=CE,AD=CB,下列不能推断△ADF≌△CBE是( )
A.∠D=∠B B.∠A=∠C C.BE=DF D.AD//BC
【答案】A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A、由于AF=CE,AD=CB, 如果添加∠D=∠B,SSA不能判定三角形全等,本选项符合题意;
B、由于AF=CE,AD=CB, 如果添加∠A=∠C,根据SAS,可以推出△ADF≌△CBE,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由于AF=CE,AD=CB, 如果添加BE=DF,根据SSS,可以推出△ADF≌△CBE,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AD∥BC,∴∠A=∠C,又AF=CE,AD=CB,根据SAS,可以推出△ADF≌△CBE,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因为题干给出了AF=CE,AD=CB, 要判断△ADF≌△CBE,如果用“SSS”,只能添加DF=BE,如果用“SAS”只能添加∠A=∠C或能推出∠A=∠C的条件,从而一一判断得出答案.
二、填空题(每空4分,共18分)
11.(2022八上·大安期末)已知△ABC中,∠A=∠B=∠C,则△ABC是 三角形.
【答案】直角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解析】【解答】解:设∠A=x°,则∠B=2 x°,∠C=3 x°,
∵∠A+∠B+∠C=180°
∴x°+2 x°+3 x°=180°
∴x°=30°
∴∠C=3 x°=90°
∴△ABC是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直角
【分析】设∠A=x°,则∠B=2 x°,∠C=3 x°,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可得x°+2 x°+3 x°=180°,再求出x°=30°,可得∠C=3 x°=90°,即可得到△ABC是直角三角形。
12.(2023八上·鄞州期末)将命题“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为 .
【答案】如果一个点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那么这个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
【知识点】定义、命题及定理的概念
【解析】【解答】解:解:把命题“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为:如果一个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那么这个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故答案为:如果一个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那么这个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分析】如果后面的是条件,那么后面跟的是结论,从题意可知条件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结论是点到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从而可得出答案.
13.(2022八上·成武期中)如图,若,,,,则的周长为 .
【答案】12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
【解析】【解答】解:∵,
∴,
∴则的周长,
故答案为:12.
【分析】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再利用三角形的周长公式计算即可。
14.(2022八上·无为月考)如图,,且∠EAB=120°,∠B=30°,∠CAD=10°,∠CFD= °.
【答案】95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
【解析】【解答】解:∵,
∴∠EAD=∠CAB,
∵∠EAB=120°,∠CAD=10°,
∴∠EAD=∠CAB=55°,
∴∠CFD=∠FAB+∠B=10°+55°+30°=95°,
故答案为:95.
【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EAD=∠CAB,再利用角的运算求出∠CFD=∠FAB+∠B=10°+55°+30°=95°即可。
15.(2023八上·武义期末)如图,在中,是边上的高,平分,交于点E,,若的面积为9,则的长为 .
【答案】3
【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角平分线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过作于,
是边上的高,平分,交于点,
,
,
,
,
故答案为:3.
【分析】过E作EF⊥BC于F,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DE=EF,然后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16.(2023八上·余姚期末)如图,已知,若以“”判定,需添加的条件是
【答案】AB=DC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解析】【解答】解:添加条件,理由如下:
在和中,
,
∴,
故答案为:AB=DC.
【分析】由已知条件可知∠ABC=∠DCB,AC=AC,然后根据SAS进行解答.
三、作图题(共12分)
17.(2022八上·冠县期中)两个城镇、与两条公路,位置如图所示,其中是东西方向的公路.现电信部门需在处修建一座信号发射塔,要求发射塔到两个城镇、的距离必须相等,到两条公路,的距离也必须相等,且在的内部,请在图中,用尺规作图找出符合条件的点.(不写已知、求作、作法,只保留作图痕迹)
【答案】如图所示:
∴点C就是所求的点.
【知识点】作图-角的平分线;作图-线段垂直平分线
【解析】【分析】根据要求作出图象即可。
18.(2022八上·镇海区期中)如图,已知.
(1)尺规作出角平分线;
(2)尺规作中线;
(3)作边的高线.
【答案】(1)解:如图,即为所求.
(2)解:如图,即为所求.
(3)解:如图,即为所求.
【知识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作图-垂线;作图-角的平分线
【解析】【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作法作图即可;
(2)作出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与BC交于点D,然后连接AD即可;
(3)根据高线的作图步骤作图即可.
四、解答题(共60分)
19.(2022八上·利辛月考)如图,在ABC中,AD是ABC的高,AE、BF是ABC角平分线,AE与BF相交于点O,∠BOA=125°,求∠DAC的度数.
【答案】解:∵∠OAB+∠OBA+∠AOB=180°,∠AOB=125°,
∴∠OAB+∠OBA=180°-125°=55°,
∵AE、BF是△ABC角平分线,
∴∠OAB=∠BAC,∠OBA=∠ABC,
∴∠BAC+∠ABC=55°,
∴∠BAC+∠ABC=110°,
∵∠BAC+∠ABC+∠ACB=180°,
∴∠ACB=70°,
∵AD是△ABC的高,
∴∠ADC=90°,
∴∠DAC=90°-70°=20°.
【知识点】角的运算;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
【解析】【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OAB=∠BAC,∠OBA=∠ABC,再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及角的运算求出∠DAC=90°-70°=20°即可。
20.(2022八上·自贡期末)如图,△ABE≌△DCE,点A,C,B在一条直线上,∠AED和∠BEC相等吗?为什么?
【答案】解:相等;
理由:
∵△ABE≌△DCE,
∴∠AEB=∠DEC,
∴∠DEC-∠AEC=∠AEB-∠AEC,
即:∠AED=∠BEC.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可得∠AEB=∠DEC,则∠DEC-∠AEC=∠AEB-∠AEC,据此证明.
21.(2018八上·建平期末)如图,点D,E分别在AB,AC上,DE∥BC,F是AD上一点,FE的延长线交BC的延长线于点G.求证:
(1)∠EGH>∠ADE;
(2)∠EGH=∠ADE+∠A+∠AEF.
【答案】(1)证明:因为∠EGH是△FBG的外角,
所以∠EGH>∠B.
又因为DE∥BC,
所以∠B=∠ADE.
所以∠EGH>∠ADE.
(2)证明:因为∠BFE是△AFE的外角,
所以∠BFE=∠A+∠AEF.
因为∠EGH是△BFG的外角,
所以∠EGH=∠B+∠BFE.
所以∠EGH=∠B+∠A+∠AEF.
又因为DE∥BC,所以∠B=∠ADE,
所以∠EGH=∠ADE+∠A+∠AEF.
【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三角形的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内角可证∠EGH>∠B.,再根据DE∥BC可得∠B=∠ADE,则∠EGH>∠ADE。(2)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可得∠BFE=∠A+∠AEF,同理∠EGH=∠B+∠BFE,则∠EGH=∠B+∠A+∠AEF,再根据DE∥BC,∠B=∠ADE可证得∠EGH=∠ADE+∠A+∠AEF。
22.(2021八上·烈山期末)如图,点A,O,B在同一直线上,且.证明:
(1)点C,O,D在同一直线上;
(2).
【答案】(1)证明:∵≌,
∴.
∵点,,在同一直线上,
∵∠AOD+∠DOB=180°,
∴∠AOD+∠AOC=180°,
∴点,,在同一直线上
(2)证明:∵≌,
∴∠A=∠B,
∴
【知识点】平行线的判定;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再证出∠AOD+∠AOC=180°,即可得到点,,在同一直线上;
(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B,再利用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AC//BD。
23.(2023八上·东方期末)如图,在中,,是的平分线,于E.
(1)求证:;
(2)若,求的周长.
【答案】(1)证明:∵是的平分线,
∴,
∵,
∴,
在和中,
,
∴,
∴;
(2)解:∵,
∴,
∴△DEC的周长为
.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角平分线的定义
【解析】【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概念可得∠ABD=∠EBD,由垂直的概念可得∠DEB=∠A=90°,利用AAS证明△ABD≌△EBD,据此可得结论;
(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D=DE,AB=BE,则可将△DEC的周长转化为BC,据此解答.
24.(2022八上·拱墅月考)如图,已知AB=DC,AB∥CD,E、F是AC上两点,且AE=CF.
(1)求证:△ABF≌△CDE;
(2)若∠BCF=30°,∠CBF=72°,求∠CED的度数.
【答案】(1)证明:∵AB∥CD,
∴∠BAF=∠ECD,
∵AE=CF,
∴AE﹣EF=CF﹣EF
∴AF=CE,
在△ABF和△CDE中,
,
∴△ABF≌△CDE(SAS)
(2)解:∵∠BCF=30°,∠CBF=72°,
∴∠AFB=∠BCF+∠CBF=30°+72°=102°,
∵△ABF≌△CDE,
∴∠CED=∠AFB=102°
【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解析】【分析】(1) 由平行线的性质得∠BAF=∠ECD, 根据线段的差关系得AF=CE, 再结合AB=CD,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SAS进行证明;
(2)由外角的性质可得∠AFB=∠BCF+∠CBF=102°,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CED=∠AFB,据此解答.
25.(2021八上·绍兴开学考)探究问题:已知∠ABC,画一个角∠DEF,使DE∥AB,EF∥BC,且DE交BC于点P.∠ABC与∠DEF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1)我们发现∠ABC与∠DEF有两种位置关系:如图1与图2所示.
①图1中∠ABC与∠DEF数量关系为 ;图2中∠ABC与∠DEF数量关系为 ;
请选择其中一种情况说明理由.
②由①得出一个真命题(用文字叙述): .
(2)应用②中的真命题,解决以下问题:
若两个角的两边互相平行,且一个角比另一个角的2倍少30°,请直接写出这两个角的度数.
【答案】(1)∠ABC+∠DEF=180°;∠ABC=∠DEF;如果两个角的两边互相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2)解:这两个角的度数为30°,30°或70°和110°.
【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定义、命题及定理的概念
【解析】【解答】解:(1)①∠ABC+∠DEF=180°.∠ABC=∠DEF,
理由:如图1中,∵BC∥EF,∴∠DPB=∠DEF,∵AB∥DE,
∴∠ABC+∠DPB=180°,∴∠ABC+∠DEF=180°.
如图2中,∵BC∥EF,∴∠DPC=∠DEF,
∵AB∥DE,∴∠ABC=∠DPC,∴∠ABC=∠DEF.
②结论:如果两个角的两边互相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故答案为:如果两个角的两边互相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2) 设两个角分别为x和2x-30°,
由题意得:x=2x-30°或x+2x-30°=180°,
解得:x=30°或70°,
∴这两个角的度数为30°和30°或70°和110°.
【分析】(1 )①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和邻补角的性质逐一进行推导即可得出答案 ;
② 根据①中的结论总结即可;
(2)设两个角分别为x和2x-30°,根据②的结论列出方程x=2x-30°或x+2x-30°=180°,分别求解,即可解答.
1 / 12023年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三角形的初步认识 章末检测(基础版)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30分)
1.(2022八上·青田月考)在中,已知,则三角形的形状是( )
A.钝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锐角三角形 D.无法确定
2.(2023八上·南充期末)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2,3,6 B.5,8,13 C.4,4,7 D.3,4,8
3.(2022八上·安徽期末)下列命题中,假命题是( )
A.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B.对顶角相等
C.同位角相等
D.有两边对应相等的直角三角形全等
4.(2022八上·嘉兴期中)观察下列图案,其中与如图全等的是( )
A. B.
C. D.
5.(2022八上·洪泽月考)下列各组图形中,属全等图形的是( )
A.周长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B.面积相等的两个长方形
C.面积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 D.周长相等的两个圆
6.(2022八上·汾阳期末)如图,,过点作,垂足为,若,则的度数为( )
A. B. C. D.
7.(2022八上·宛城月考)下列选项中的尺规作图(各图中的点P都在△ABC的边上),能推出PA=PC的是( )
A. B.
C. D.
8.(2023八上·杭州期末)如图是用尺规作的平分线的示意图,那么这样作图的依据是( )
A.SSS B.SAS C.ASA D.AAS
9.(2023八上·金东期末)如图,有一块三角形的玻璃,不小心掉在地上打成三块,现要到玻璃店重新划一块与原来形状、大小一样的玻璃,只需带到玻璃店( )
A.① B.②
C.③ D.①、②、③其中任一块
10.(2023八上·鄞州期末)如图,点E、F在线段AC上,AF=CE,AD=CB,下列不能推断△ADF≌△CBE是( )
A.∠D=∠B B.∠A=∠C C.BE=DF D.AD//BC
二、填空题(每空4分,共18分)
11.(2022八上·大安期末)已知△ABC中,∠A=∠B=∠C,则△ABC是 三角形.
12.(2023八上·鄞州期末)将命题“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为 .
13.(2022八上·成武期中)如图,若,,,,则的周长为 .
14.(2022八上·无为月考)如图,,且∠EAB=120°,∠B=30°,∠CAD=10°,∠CFD= °.
15.(2023八上·武义期末)如图,在中,是边上的高,平分,交于点E,,若的面积为9,则的长为 .
16.(2023八上·余姚期末)如图,已知,若以“”判定,需添加的条件是
三、作图题(共12分)
17.(2022八上·冠县期中)两个城镇、与两条公路,位置如图所示,其中是东西方向的公路.现电信部门需在处修建一座信号发射塔,要求发射塔到两个城镇、的距离必须相等,到两条公路,的距离也必须相等,且在的内部,请在图中,用尺规作图找出符合条件的点.(不写已知、求作、作法,只保留作图痕迹)
18.(2022八上·镇海区期中)如图,已知.
(1)尺规作出角平分线;
(2)尺规作中线;
(3)作边的高线.
四、解答题(共60分)
19.(2022八上·利辛月考)如图,在ABC中,AD是ABC的高,AE、BF是ABC角平分线,AE与BF相交于点O,∠BOA=125°,求∠DAC的度数.
20.(2022八上·自贡期末)如图,△ABE≌△DCE,点A,C,B在一条直线上,∠AED和∠BEC相等吗?为什么?
21.(2018八上·建平期末)如图,点D,E分别在AB,AC上,DE∥BC,F是AD上一点,FE的延长线交BC的延长线于点G.求证:
(1)∠EGH>∠ADE;
(2)∠EGH=∠ADE+∠A+∠AEF.
22.(2021八上·烈山期末)如图,点A,O,B在同一直线上,且.证明:
(1)点C,O,D在同一直线上;
(2).
23.(2023八上·东方期末)如图,在中,,是的平分线,于E.
(1)求证:;
(2)若,求的周长.
24.(2022八上·拱墅月考)如图,已知AB=DC,AB∥CD,E、F是AC上两点,且AE=CF.
(1)求证:△ABF≌△CDE;
(2)若∠BCF=30°,∠CBF=72°,求∠CED的度数.
25.(2021八上·绍兴开学考)探究问题:已知∠ABC,画一个角∠DEF,使DE∥AB,EF∥BC,且DE交BC于点P.∠ABC与∠DEF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1)我们发现∠ABC与∠DEF有两种位置关系:如图1与图2所示.
①图1中∠ABC与∠DEF数量关系为 ;图2中∠ABC与∠DEF数量关系为 ;
请选择其中一种情况说明理由.
②由①得出一个真命题(用文字叙述): .
(2)应用②中的真命题,解决以下问题:
若两个角的两边互相平行,且一个角比另一个角的2倍少30°,请直接写出这两个角的度数.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相关概念
【解析】【解答】解:∵∠A:∠B:∠C=1:2:3,
∴设∠A=x,∠B=2x,∠C=3x,
∴x+2x+3x=180°,
解之:x=30°,
∴∠C=3×30°=90°,
∴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B
【分析】由已知∠A:∠B:∠C=1:2:3,设∠A=x,∠B=2x,∠C=3x,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到关于x的方程,解方程求出x的值,然后求出∠C的度数,可判断出三角形的形状.
2.【答案】C
【知识点】三角形三边关系
【解析】【解答】解:A、∵2+3<6,∴2、3、6三条线段不能为围成三角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5+8=13,∴5、8、13三条线段不能为围成三角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4+4>7,∴4、4、7三条线段能为围成三角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D、∵3+4<8,∴3、4、8三条线段不能为围成三角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由三角形三边关系,只需要判断较小两边的和是否大于最大边长即可,从而一一判断得出答案.
3.【答案】C
【知识点】真命题与假命题
【解析】【解答】解:A、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是真命题,不符合题意;
B、对顶角相等,是真命题,不符合题意;
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是假命题,符合题意;
D、有两边对应相等的直角三角形全等,是真命题,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假命题的定义逐项判断即可。
4.【答案】B
【知识点】全等图形
【解析】【解答】解:图形与为全等图形.
故答案为:B.
【分析】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图形,据此判断.
5.【答案】D
【知识点】全等图形
【解析】【解答】解:A、两个周长相等的等腰三角形,不一定全等,故此选项错误;
B、两个面积相等的长方形,不一定全等,故此选项错误;
C、两个面积相等的直角三角形,不一定全等,故此选项错误;
D、两个周长相等的圆,半径一定相等,故两圆一定全等,故此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周长相等的等腰三角形腰、底边不一定对应相等,据此判断A;面积相等的两个长方形的长、宽不一定对应相等,据此判断B;两个面积相等的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长不一定对应全等,据此判断C;两个周长相等的圆,半径一定相等,据此判断D.
6.【答案】B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
【解析】【解答】解:∵,
∴,
∴,
∴,
∵,
∴,
∴;
故答案为:B.
【分析】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再利用角的运算求出即可。
7.【答案】D
【知识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作图-角的平分线;作图-线段垂直平分线
【解析】【解答】解:A、由此作图知CA=CP,不符合题意;
B、由此作图知BA=BP,不符合题意;
C、由此作图知∠ABP=∠CBP,不能得到PA=PC,不符合题意;
D、由此作图知PA=P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由作图过程可知是以点C为圆心,AC长为半径作弧,交BC于点P,则CA=CP,据此可判断A;
B、由作图过程可知是以点B为圆心,AB长为半径作弧,交BC于点P,则AB=BP,据此可判断B;
C、由作图过程可知作的是∠ABC的角平分线,故∠ABP=∠CBP,不能得到PA=PC,据此判断C;
D、由作图过程可知,作的是AC的垂直平分线,根据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得AP=PC,据此判断D.
8.【答案】A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连接CE、CD,
在△OEC和△ODC中,
,
∴△OEC≌△ODC(SSS),
故答案为:A.
【分析】连接CE、CD,由作图步骤可得OE=OD,CE=CD,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进行解答.
9.【答案】C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两角及其夹边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即可确定这块三角形与购买的三角形全等.
故答案为:C.
【分析】直接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进行解答.
10.【答案】A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A、由于AF=CE,AD=CB, 如果添加∠D=∠B,SSA不能判定三角形全等,本选项符合题意;
B、由于AF=CE,AD=CB, 如果添加∠A=∠C,根据SAS,可以推出△ADF≌△CBE,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由于AF=CE,AD=CB, 如果添加BE=DF,根据SSS,可以推出△ADF≌△CBE,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AD∥BC,∴∠A=∠C,又AF=CE,AD=CB,根据SAS,可以推出△ADF≌△CBE,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因为题干给出了AF=CE,AD=CB, 要判断△ADF≌△CBE,如果用“SSS”,只能添加DF=BE,如果用“SAS”只能添加∠A=∠C或能推出∠A=∠C的条件,从而一一判断得出答案.
11.【答案】直角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解析】【解答】解:设∠A=x°,则∠B=2 x°,∠C=3 x°,
∵∠A+∠B+∠C=180°
∴x°+2 x°+3 x°=180°
∴x°=30°
∴∠C=3 x°=90°
∴△ABC是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直角
【分析】设∠A=x°,则∠B=2 x°,∠C=3 x°,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可得x°+2 x°+3 x°=180°,再求出x°=30°,可得∠C=3 x°=90°,即可得到△ABC是直角三角形。
12.【答案】如果一个点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那么这个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
【知识点】定义、命题及定理的概念
【解析】【解答】解:解:把命题“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为:如果一个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那么这个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故答案为:如果一个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那么这个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分析】如果后面的是条件,那么后面跟的是结论,从题意可知条件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结论是点到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从而可得出答案.
13.【答案】12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
【解析】【解答】解:∵,
∴,
∴则的周长,
故答案为:12.
【分析】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再利用三角形的周长公式计算即可。
14.【答案】95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
【解析】【解答】解:∵,
∴∠EAD=∠CAB,
∵∠EAB=120°,∠CAD=10°,
∴∠EAD=∠CAB=55°,
∴∠CFD=∠FAB+∠B=10°+55°+30°=95°,
故答案为:95.
【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EAD=∠CAB,再利用角的运算求出∠CFD=∠FAB+∠B=10°+55°+30°=95°即可。
15.【答案】3
【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角平分线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过作于,
是边上的高,平分,交于点,
,
,
,
,
故答案为:3.
【分析】过E作EF⊥BC于F,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DE=EF,然后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16.【答案】AB=DC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解析】【解答】解:添加条件,理由如下:
在和中,
,
∴,
故答案为:AB=DC.
【分析】由已知条件可知∠ABC=∠DCB,AC=AC,然后根据SAS进行解答.
17.【答案】如图所示:
∴点C就是所求的点.
【知识点】作图-角的平分线;作图-线段垂直平分线
【解析】【分析】根据要求作出图象即可。
18.【答案】(1)解:如图,即为所求.
(2)解:如图,即为所求.
(3)解:如图,即为所求.
【知识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作图-垂线;作图-角的平分线
【解析】【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作法作图即可;
(2)作出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与BC交于点D,然后连接AD即可;
(3)根据高线的作图步骤作图即可.
19.【答案】解:∵∠OAB+∠OBA+∠AOB=180°,∠AOB=125°,
∴∠OAB+∠OBA=180°-125°=55°,
∵AE、BF是△ABC角平分线,
∴∠OAB=∠BAC,∠OBA=∠ABC,
∴∠BAC+∠ABC=55°,
∴∠BAC+∠ABC=110°,
∵∠BAC+∠ABC+∠ACB=180°,
∴∠ACB=70°,
∵AD是△ABC的高,
∴∠ADC=90°,
∴∠DAC=90°-70°=20°.
【知识点】角的运算;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
【解析】【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OAB=∠BAC,∠OBA=∠ABC,再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及角的运算求出∠DAC=90°-70°=20°即可。
20.【答案】解:相等;
理由:
∵△ABE≌△DCE,
∴∠AEB=∠DEC,
∴∠DEC-∠AEC=∠AEB-∠AEC,
即:∠AED=∠BEC.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可得∠AEB=∠DEC,则∠DEC-∠AEC=∠AEB-∠AEC,据此证明.
21.【答案】(1)证明:因为∠EGH是△FBG的外角,
所以∠EGH>∠B.
又因为DE∥BC,
所以∠B=∠ADE.
所以∠EGH>∠ADE.
(2)证明:因为∠BFE是△AFE的外角,
所以∠BFE=∠A+∠AEF.
因为∠EGH是△BFG的外角,
所以∠EGH=∠B+∠BFE.
所以∠EGH=∠B+∠A+∠AEF.
又因为DE∥BC,所以∠B=∠ADE,
所以∠EGH=∠ADE+∠A+∠AEF.
【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三角形的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内角可证∠EGH>∠B.,再根据DE∥BC可得∠B=∠ADE,则∠EGH>∠ADE。(2)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可得∠BFE=∠A+∠AEF,同理∠EGH=∠B+∠BFE,则∠EGH=∠B+∠A+∠AEF,再根据DE∥BC,∠B=∠ADE可证得∠EGH=∠ADE+∠A+∠AEF。
22.【答案】(1)证明:∵≌,
∴.
∵点,,在同一直线上,
∵∠AOD+∠DOB=180°,
∴∠AOD+∠AOC=180°,
∴点,,在同一直线上
(2)证明:∵≌,
∴∠A=∠B,
∴
【知识点】平行线的判定;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再证出∠AOD+∠AOC=180°,即可得到点,,在同一直线上;
(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B,再利用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AC//BD。
23.【答案】(1)证明:∵是的平分线,
∴,
∵,
∴,
在和中,
,
∴,
∴;
(2)解:∵,
∴,
∴△DEC的周长为
.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角平分线的定义
【解析】【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概念可得∠ABD=∠EBD,由垂直的概念可得∠DEB=∠A=90°,利用AAS证明△ABD≌△EBD,据此可得结论;
(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D=DE,AB=BE,则可将△DEC的周长转化为BC,据此解答.
24.【答案】(1)证明:∵AB∥CD,
∴∠BAF=∠ECD,
∵AE=CF,
∴AE﹣EF=CF﹣EF
∴AF=CE,
在△ABF和△CDE中,
,
∴△ABF≌△CDE(SAS)
(2)解:∵∠BCF=30°,∠CBF=72°,
∴∠AFB=∠BCF+∠CBF=30°+72°=102°,
∵△ABF≌△CDE,
∴∠CED=∠AFB=102°
【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解析】【分析】(1) 由平行线的性质得∠BAF=∠ECD, 根据线段的差关系得AF=CE, 再结合AB=CD,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SAS进行证明;
(2)由外角的性质可得∠AFB=∠BCF+∠CBF=102°,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CED=∠AFB,据此解答.
25.【答案】(1)∠ABC+∠DEF=180°;∠ABC=∠DEF;如果两个角的两边互相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2)解:这两个角的度数为30°,30°或70°和110°.
【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定义、命题及定理的概念
【解析】【解答】解:(1)①∠ABC+∠DEF=180°.∠ABC=∠DEF,
理由:如图1中,∵BC∥EF,∴∠DPB=∠DEF,∵AB∥DE,
∴∠ABC+∠DPB=180°,∴∠ABC+∠DEF=180°.
如图2中,∵BC∥EF,∴∠DPC=∠DEF,
∵AB∥DE,∴∠ABC=∠DPC,∴∠ABC=∠DEF.
②结论:如果两个角的两边互相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故答案为:如果两个角的两边互相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2) 设两个角分别为x和2x-30°,
由题意得:x=2x-30°或x+2x-30°=180°,
解得:x=30°或70°,
∴这两个角的度数为30°和30°或70°和110°.
【分析】(1 )①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和邻补角的性质逐一进行推导即可得出答案 ;
② 根据①中的结论总结即可;
(2)设两个角分别为x和2x-30°,根据②的结论列出方程x=2x-30°或x+2x-30°=180°,分别求解,即可解答.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