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科学一年级下册 1.2. 《谁轻谁重》(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科学一年级下册 1.2. 《谁轻谁重》(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6-23 21:20: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 谁轻谁重(教案)一年级下册科学 教科版
教学目标:
1.用掂量、称量等测量方法可以比较物体的轻重,不同的方法可能导致比较结果的准确程度不同。
2.轻重和大小适当的物体可作为称量的标准物。
3.发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和愿望。
4.认识到掂量、称量等方法的准确程度不同。
教学重难点:
重点:1.质量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并且可以被测量;2.用掂量、称量等测量方法可以比较物体的轻重,不同的方法可能导致比较结果的准确程度不同。
难点:用称量的办法进行测量并记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用到各种物体进行了观察,比如:乒乓球、木块、橡皮……让我们再看一看观察过的这些物体,你知道它们的轻重吗?我们怎样知道它们的轻重呢?让我们来猜一猜,谁轻谁重?
二、实践探究
今天,我们要首先进行的探究活动就是用不同的方法比较5种不同物体的轻重并排序。
1.预测物体的重量。
(1)(出示5个物体: 乒乓球、相同大小的木块和塑料块、相同材质和形状的小橡皮和大橡皮)。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比较这几个物体的形状及大小,找找这些材料有什么规律。大家一定发现了木块和塑料块的大小形状相同,材料不同;两个橡皮的材料和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乒乓球是空心的且比木块大。
(2)接下来就让我们开展第一个比较活动吧!预测物体的轻重,请大家按照自己的想法预测,并且根据轻重进行排序,把它记录下来,为了我们的记录方便,请同学们按照轻重猜一猜。最轻的物体,就用1表示,最重的,用5表示。
(3)对于同样大小的木块和塑料块,你们是如何预测的?两块橡皮,你们又是如何预测的?大家预测结果和老师一样吗?一定是五花八门的吧!这也说明预测有可能不准,我们可以用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来判断物体的轻重,比如,掂量和称量。
2.掂量不同物体的轻重。
(1)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掂一掂,像图上的小朋友这样掂一掂,再来排一排顺序吧!要用刚才相同的方式来记录哦!
(2)你们的结果和老师的一样吗?看来感觉有的时候不是很可靠,特别是当我们遇到两个重量差不多的物体时,所以,接下来我们要用第三种方法来比较称量物体的体重。
3.称量物体的重量。
(1)称量的时候我们一般用简易天平。看图,比一比谁重?我们可以看出菠萝比梨重,梨和桃一样重。
(2)称重时首先要确定标准物。该选什么样的物体作为标准物呢?比较重的物体可以吗?比如玻璃珠。比较大的物体可以吗?比如乒乓球。通过我们的思考,不难发现比较轻的、小的、容易放在盘子中的物体作为称量的标准物更为合适。所以今天我们就选择了大小和轻重比较适合的回形针作为标准物。好,现在我们开始称重。
(3)将一个物体放在简易天平的左端,在天平的右端逐个放入回形针,直到天平平衡。记录放入的回形针数量,然后用同样的方法测量其它物体。同学们,快来试一试吧!
(4)同学们,让我们分享一下本次测量的结果吧!
三、研讨数据
1.今天使用的三种方法,三次排序的结果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查看三次排序的结果,说说自己的想法,大家可能会发现,自己的三次结果可能都不一样,其他人的三次排序的结果也不尽相同。
2.请大家想一想:哪种方法更准确?说说你的看法吧!(预测是猜的,不太准确,不同的人感觉可能不同,预测的结果也可能不同,甚至差异会比较大,因此预测是不可靠的。掂量的方法仍然是依靠人的感觉,当物体的轻重差不多时,会出现不同的判断结果,而且这种方法的操作次数比较多,当有更多的物体时,操作会更麻烦,结果会更不准确。用简易天平称量是比较准确、比较科学的方法。用同样大小的回形针作为标准物测量,测量后记录回形针的个数,这样得出的结果不仅比较精确,而且适合测量更多的物体。)
四、拓展延伸
在探究活动中,大家已经发现了大小相同的木块和塑料块,轻重是不一样的。相同大小的瓷碗和金属碗一样重吗?(大小相同材质不同的物体,轻重可能不同,比较出用不同材料做成的大小相同的碗,它们的轻重有可能不同。)
五、小结
今天同学们在课堂上表现得很棒,回想一下今天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