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2节 内环境的稳态 预习案
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1.原因:外界 的变化和体内 活动的进行。
2.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
(1)实验原理
本实验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通过向自来水、缓冲液、生物材料中加入酸或碱溶液引起pH的变化,定性说明在一定范围内生物体内液体环境与缓冲液相似,从而说明生物体pH相对稳定的机制。
(2)方法步骤
(3)尝试用坐标图表达实验结果。( 要求标注横纵坐标)
(4)实验结论
生物材料类似于________,而不同于自来水,说明生物材料内含有缓冲对物质,如NaH2PO4/Na2HPO4、H2CO3/NaHCO3等。加入少量酸或碱不会引起pH的大幅度变动。
3.体温的动态变化
(1)正常情况下,不同人的体温会因________等的不同而存在着微小差异。
(2)同一个人的体温在一日内也有变化,但变化幅度一般不超过________。
4.其他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的变化
(1)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如血糖、血脂不断变化,但都处于________。
(2)渗透压不断变化,但处于________。
5.内环境稳态
(1)含义: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______________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______________状态。
(2)实质:健康人的内环境的________和________都处于________中。
二、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1.内环境稳态实现的结构基础:人体____________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 。
2.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历程
贝尔纳(法) 内环境保持稳定主要依赖________的调节
坎农(美) 内环境稳态是在________和________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________________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
现代观点 目前普遍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3.调节能力
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________的。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________,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________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
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1.细胞代谢需要依靠氧化分解葡萄糖来提供能量,只有________浓度和血液中的________保持在正常范围内,才能保证为细胞代谢提供能量。
2.适宜的________和________等条件才能保证酶正常地发挥催化作用。
3.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________的必要条件。
四、稳态概念的发展
随着生理学及其他学科的发展,稳态的概念得到巩固和发展,其内涵也不断充实。人们发现,不同层次的生命系统都存在着类似于内环境稳态的特性。
在分子水平上,存在 的稳态、 的稳态、 的稳态等。例如,在正常生长和分裂的细胞中, 和 的表达存在着稳态,如果这个稳态受到破坏,正常细胞就可能会变成癌细胞;正常人体内调节血糖的 和 等激素是处于动态平衡的,如果它们的分泌素乱,人体血糖的稳态就会受到破坏。
在细胞水平上,存在细胞的 和 的稳态等;
在器官水平上,存在 的稳态(血压、心率 )、 分泌消化液的稳态等;
在群体水平上,种群数量的变化存在稳态,生态系统的 也存在稳态。可见,在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上,都普遍存在着稳态。稳态已经成为生命科学的一大基本概念。
知识应用·强化落实——效果·检测·定向
1.连一连
2.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恒定不变。( )
(2)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 )
(3)稳态是由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共同完成的。( )
(4)人体剧烈运动后,由于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血浆pH明显降低。( )
(5)人体腹泻引起体液中水和蛋白质大量丢失。( )
(6)内环境的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
(7)外界环境变化一定会破坏内环境的稳态。( )
(8)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
我的困惑:
第2节 内环境的稳态 探究案
【课程标准】
以血糖、体温、pH和渗透压等为例,阐明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保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以保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2.举例说明机体不同器官、系统协调统一地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学习目标】
通过对体温日变化规律和血液生化检查报告单的分析,明确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实质。
2.结合9页1-4图,讨论各系统是如何协同维持其相对稳定的。
3.结合生活中稳态失调实例分析,理解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关注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回忆旧知】
什么是内环境?
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是恒定不变吗
可能引起内环境的变化的因素?
探究点一 什是稳态?其实质?
活动1、下图是某正常人与其父母的体温日变化曲线。
分析曲线可知体温的日变化规律有哪些?
当天气温度骤变时,人体温是否也明显变化?
分析体温的日变化规律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活动2 在进行常规体检时,通常要做血液生化检查,以了解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是否正常。下图是某人的血液生化检验结果报告单的一部分。
项目 测定值 单位 参考范围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17 IU/L 0~45
肌酐 CRE 1.9 mg/gL 0.5~15
尿素氮 BUN 14.6 mg/dL 6~23
血清葡萄糖 GLU↑ 223 mg/dL 60~110
甘油三酯 TG↑ 217 mg/dL 50~200
总胆固醇 TCH 179 mg/dL 150~220
为什么血液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
2.. 每种成分的正常参考值是一个范围,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3.该人的血清葡萄糖和甘油三酯等物质的含量超标,说明他可能患有什么疾病?
综上分析可知:
内环境稳态概念:
。
内环境稳态的实质:内环境的 和 处于 平衡。
探究点二 内环境稳态是如何实现的?
活动3 参见第9页图1-4,回答问题。
1. 从图中可以看出,有哪些器官、系统参与了协调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消化、呼吸、泌尿等系统适于营养物质和O 吸收、运输或排出代谢废物的结构特点分别是什么
3. 机体内各个器官、系统,为什么能够保持协调一致?
如果肾功能衰竭,会出现什么症状
探究点三 分析稳态失调的实例,认识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活动4 你能举出一些稳态失调的例子吗?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
病症名称 内环境理化性质变化 疾病的症状
检测反馈
1.稳态的维持要依靠机体的调节,但外界环境也会影响稳态,下列事实哪一项不是外界环境因素变化引起的( )
A.夏天长期待在空调房间容易引起“空调病”
B.有人到青藏高原后会头疼乏力、血压升高
C.人屏息一段时间后,呼吸运动会明显加强
D.长期处于高温环境可能会引起“中暑”
2.(学业水平四)下列关于人体稳态及其维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失调都是由于人体自身调节功能出现障碍导致的
B.体温和pH的相对稳定,保证了细胞代谢相关酶活性的正常
C.渗透压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细胞正常的形态和结构
D.血糖和血氧含量的相对稳定,保证了细胞有氧呼吸所需物质的供应
3.(学业水平四)(不定项)下面是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示意图,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表示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
B.三种调节方式中,甲种调节方式占主导地位
C.丙、丁可以表示温度和酸碱度
D.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不可以变化,否则机体就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
4.(学业水平四)(不定项)下列关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稳态主要是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系统共同维持的
B.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指标都稳定在一定的数值
C.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D.体内多对缓冲物质对维持体液pH相对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第2节 内环境的稳态 提升案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影响内环境稳态的因素是( )
A.温度 B.酶 C.pH D.渗透压
2.内环境稳态是指( )
A.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保持稳定不变
B.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保持动态平衡
C.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动态平衡
D.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稳定不变
3.下列有关稳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血液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之一,激素是内环境的成分
B.在分子水平上,存在基因表达的稳态、激素分泌的稳态、酶活性的稳态等
C.在细胞水平上存在细胞分裂和分化的稳态
D.在器官水平上,存在心脏活动的稳态、消化腺分泌消化液的稳态等
4.关于“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缓冲液采用pH为7的HCl/NaOH缓冲液
B.滴定时有酸或碱溅出,可立即用水冲洗
C.与自来水相比,生物材料的pH变化更接近缓冲液
D.以酸或碱的滴数为横坐标、pH为纵坐标绘制的曲线比数值记录更直观
5.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的生理生化指标都是在一定范围内的动态平衡
B.内环境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可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
C.稳态的动态变化不一定影响机体的正常代谢活动
D.内环境的稳态不受细胞代谢过程的影响
6.以下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内环境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处于稳定状态
②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③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
④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很强的,即使外界环境剧变,人体也能保持稳态的平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4种器官或系统,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调节
B.Ⅱ内的葡萄糖通过①直接进入血浆和淋巴液
C.②表示重吸收作用,Ⅰ表示的系统是呼吸系统
D.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只需通过肺泡壁即可完成
8.在血液生化六项检查的化验单上,每种成分的参考值即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内环境稳态不是恒定的,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B.内环境稳态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C.年龄、性别等个体差异会导致内环境的成分存在差异
D.应把化验结果的误差考虑在内
9.(多选)下列与人体稳态有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稳态是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泌尿这四个系统的协调活动来维持
B.正常情况下,一个人的体温是恒定不变的
C.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将受到影响
D.CO2是人体细胞呼吸产生的废物,可以参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10.(多选)下列对内环境稳态示意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A.A、B可表示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C、D可表示温度和渗透压
B.内环境的稳态只要有题述三种调节方式参与即可,不需要其他器官或系统参与
C.血浆酸碱度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缓冲物质来调节
D.机体通过调节使内环境各种理化性质的变化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
11正常人血浆的酸碱度之所以能够保持相对稳定,与其含有的HCO3-等离子有关,过酸、过碱都会影响细胞的正常代谢。血浆pH的主要调节过程如图所示。回答问题:
(1)正常人血浆的pH通常维持在____________(填范围)。
(2)O2充足时,骨骼肌细胞能将从血液中摄取的乳酸转变成丙酮酸,生成的丙酮酸会进入________被彻底氧化分解;运动结束后,肝细胞和骨骼肌细胞能将乳酸合成________(填糖类名称)储存起来,这一过程会吸收大量的H+以维持人体内环境的________平衡。
(3)摄食较多Na2CO3后,人血浆中的H2CO3会与Na2CO3反应产生NaHCO3,多余的Na+和HCO3-会通过肾脏排出,血浆中的H2CO3与Na2CO3反应不属于细胞代谢,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代谢等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稳态的维持需要调节。请利用新鲜鸡血完成下列与稳态调节有关的问题:
(1)为了验证血浆中的无机盐含量对红细胞形态的影响,现提供加入柠檬酸钠溶液(抗凝剂)的新鲜鸡血、生理盐水、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蒸馏水、试管、滴管、显微操作器材等,请设计实验,并预期结果。
A.方法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分别取3支试管内的混合液各1滴置于3张洁净的载玻片上,制成临时装片;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此可见,医院里给病人输液时,必须使用生理盐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节 内环境的稳态 预习
一、1.环境 细胞代谢
2.(2)pH计或pH试纸 5 pH 酸或碱的滴数 (4)缓冲液
(3)
3.(1)年龄、性别 (2)1 ℃
4.(1)一定的范围内 (2)一定的范围内
5.(1)各个器官、系统 相对稳定
(2)每一种成分 理化性质 动态平衡
二、1.各器官、系统
2.神经系统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各种器官、系统 神经—体液—免疫
3.一定限度 剧烈 障碍
三、1.血糖 含氧量 2.温度 pH 3.正常生命活动
四、在分子水平上,存在基因表达的稳态、激素分泌的稳态、酶活性的稳态等。例如,在正常生长和分裂的细胞中,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表达存在着稳态,如果这个稳态受到破坏,正常细胞就可能会变成癌细胞;正常人体内调节血糖的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等激素是处于动态平衡的,如果它们的分泌素乱,人体血糖的稳态就会受到破坏。
在细胞水平上,存在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的稳态等;在器官水平上,存在心脏活动的稳态(血压、心率 )、消化腺分泌消化液的稳态等;
在群体水平上,种群数量的变化存在稳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也存在稳态。可见,在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上,都普遍存在着稳态。稳态已经成为生命科学的一大基本概念
1.
2.解析:(1)内环境的稳态体现在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中。
(3)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调节作用,使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
(4)人体剧烈运动后,产生的乳酸与血浆中的缓冲物质NaHCO3发生反应,使血浆pH基本不变。
解析:(5)人体腹泻时会引起水和无机盐的大量丢失。
(7)当外界环境变化超过一定限度时,才会破坏内环境的稳态。
答案:(1)× (2)√ (3)× (4)× (5)× (6)√ (7)× (8)√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2节 内环境的稳态 探究案
【课程标准】
1.以血糖、体温、pH和渗透压等为例,阐明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保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以保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2.举例说明机体不同器官、系统协调统一地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学习目标】
说明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
2.尝试解释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简述稳态的调节机制。
3.结合稳态失调实例分析,如发烧等、关注相关健康问题,增强自我保健并关爱他人的意识。
【情景导入】
探究点一 稳态的概念、实质及稳态概念的发展
活动1、下图是某正常人与其父母的体温日变化曲线。
1、分析体温的日变化规律有哪些?
同一个人的体温在一日内也有变化,但一般不超过1 ℃。
提示:正常情况下,不同人的体温,会因年龄、性别等的不同而存在着微小的差异。
2、当天气温度骤变时,人体温是否也明显变化?
提示:外界环境温度对体温有一定影响,但影响不大,健康人的体温始终接近37 ℃。
3、由体温的日变化规律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提示:健康人的体温保持相对稳定,处于动态平衡中。
项目 测定值 单位 参考范围
丙氨酸氨 基转移酶 ALT 17 IU/L 0~45
肌酐 CRE 1.9 mg/gL 0.5~15
尿素氮 BUN 14.6 mg/dL 6~23
血清葡萄糖 GLU↑ 223 mg/dL 60~110
甘油三酯 TG↑ 217 mg/dL 50~200
总胆固醇 TCH 179 mg/dL 150~220
活动2、在进行常规体检时,通常要做血液生化检查,以了解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是否正常。下图是某人的血液生化检验结果报告单的一部分。
1、为什么血液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
【提示】血液生化指标指的是血液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包括机体多种代谢产物的含量。健康机体的生化指标一般都处于正常范围内,即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当机体某项生理功能出现障碍,势必影响其代谢产物的含量,进而引起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因此血液的生化指标可以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并可以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例如,在正常情况下,转氨酶主要分布在各种组织的细胞内,以心脏和肝中的活性最高,在血液中的活性很低。当某种原因使细胞膜通透性增高时,或因组织坏死细胞破裂后,可有大量转氨酶进入血液,引起血液中转氨酶活性升高。
2、每种成分的正常参考值是一个范围,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提示:内环境的化学成分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不同个体存在一定差异
3、该人的血清葡萄糖和甘油三酯等物质的含量超标,说明他可能患有什么疾病?
提示:可能患有高血糖、高血脂等疾病。
综上分析可知:
内环境稳态概念: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称为稳态。
内环境稳态的实质: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
探究点二 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
活动3 参见第9页图1-4,回答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有哪些器官、系统参与协调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2、消化、呼吸、泌尿等系统适于营养物质和O 吸收、运输或排出代谢废物的结构特点分别是什么
3、如果肾功能衰竭,会出现什么症状
4 、机体内各个器官、系统,为什么能够保持协调一致?
探究点三 分析稳态失调的实例,认识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活动5 你能举出一些稳态失调的例子吗?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病症名称 内环境理化性质变化 疾病的症状
尿毒症 尿素等代谢废物在体内积累 自身中毒和综合病症
高原反应 体内缺氧,血氧过低 头痛、乏力、心跳加快
糖尿病 血液中葡萄糖含量过高 多食、多饮、多尿、口渴、饥饿感强烈,身体消瘦
感冒发烧 体温过高,影响酶的活性 食欲不振,四肢无力
肠胃炎 丢失大量的水和无机盐 疲倦、周身不适、恶心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检测反馈
1.稳态的维持要依靠机体的调节,但外界环境也会影响稳态,下列事实哪一项不是外界环境因素变化引起的( )
A.夏天长期待在空调房间容易引起“空调病”
B.有人到青藏高原后会头疼乏力、血压升高
C.人屏息一段时间后,呼吸运动会明显加强
D.长期处于高温环境可能会引起“中暑”
2.(学业水平四)下列关于人体稳态及其维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失调都是由于人体自身调节功能出现障碍导致的
B.体温和pH的相对稳定,保证了细胞代谢相关酶活性的正常
C.渗透压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细胞正常的形态和结构
D.血糖和血氧含量的相对稳定,保证了细胞有氧呼吸所需物质的供应
3.(学业水平四)(不定项)下面是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示意图,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表示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
B.三种调节方式中,甲种调节方式占主导地位
C.丙、丁可以表示温度和酸碱度
D.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不可以变化,否则机体就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
4.(学业水平四)(不定项)下列关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稳态主要是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系统共同维持的
B.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指标都稳定在一定的数值
C.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D.体内多对缓冲物质对维持体液pH相对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1.解析:“空调病”、“高原反应”和“中暑”分别是由于外界环境中温差过大、氧气稀少和长期高温造成的,都属于外界环境变化引起的内环境稳态失调;人屏息一段时间后,呼吸运动明显加强是CO2大量积累在血浆,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快,不是外界环境变化引起的。
答案:C
2.解析: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都可能会遭到破坏,A错误。
3.解析: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的稳定,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如果超出这一范围就会影响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答案:AC
4.解析:内环境的稳态主要与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循环系统及皮肤有关,A错误;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指标都在一定范围内波动,B错误。
答案:CD
第2节 内环境的稳态 提升案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影响内环境稳态的因素是( )
A.温度 B.酶
C.pH D.渗透压
解析 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及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的状态,温度、pH、渗透压是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属于影响内环境稳态的因素。
答案 B
2.内环境稳态是指( )
A.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保持稳定不变
B.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保持动态平衡
C.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动态平衡
D.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稳定不变
解析 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及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的状态,A、B两项错误;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的动态平衡,C项正确、D项错误。
答案 C
3.下列有关稳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血液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之一,激素是内环境的成分
B.在分子水平上,存在基因表达的稳态、激素分泌的稳态、酶活性的稳态等
C.在细胞水平上存在细胞分裂和分化的稳态
D.在器官水平上,存在心脏活动的稳态、消化腺分泌消化液的稳态等
解析 内环境由淋巴液、血浆和组织液等组成,血液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项错误;基因表达的稳态、激素分泌的稳态、酶活性的稳态等属于分子水平的稳态,B项正确;细胞分裂和分化的稳态属于细胞水平上的稳态,C项正确;心脏活动的稳态、消化腺分泌消化液的稳态等属于器官水平上的稳态,D项正确。
答案 A
4.关于“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缓冲液采用pH为7的HCl/NaOH缓冲液
B.滴定时有酸或碱溅出,可立即用水冲洗
C.与自来水相比,生物材料的pH变化更接近缓冲液
D.以酸或碱的滴数为横坐标、pH为纵坐标绘制的曲线比数值记录更直观
解析 缓冲液可采用pH为7的磷酸盐缓冲液,A项错误;滴定时要戴手套,有酸或碱溅出,应立即用水冲洗,B项正确;结果显示,生物材料中加入HCl或NaOH后变化情况与缓冲液很接近,由此说明,生物材料更像缓冲液,C项正确;画pH变化曲线时,一般以酸或碱的滴数为横坐标,以pH为纵坐标,绘制的曲线比数值记录更直观,D项正确。
答案 A
5.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的生理生化指标都是在一定范围内的动态平衡
B.内环境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可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
C.稳态的动态变化不一定影响机体的正常代谢活动
D.内环境的稳态不受细胞代谢过程的影响
解析 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都是在一定范围内的动态平衡,A项正确;内环境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可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B项正确;正常范围内稳态的动态变化不影响机体的正常代谢活动,C项正确;细胞代谢废物的过多排放会直接影响内环境的稳定,D项错误。
答案 D
6.以下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内环境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处于稳定状态
②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③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
④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很强的,即使外界环境剧变,人体也能保持稳态的平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①错误;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②正确;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③正确;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引起细胞代谢紊乱,④错误。
答案 B
7.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4种器官或系统,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调节
B.Ⅱ内的葡萄糖通过①直接进入血浆和淋巴液
C.②表示重吸收作用,Ⅰ表示的系统是呼吸系统
D.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只需通过肺泡壁即可完成
解析 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A项错误;消化道内的葡萄糖由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进入血浆中,不进入淋巴液中,B项错误;②表示肾小管与集合管对原尿的重吸收作用,Ⅰ是呼吸系统,C项正确;内环境与Ⅰ进行气体交换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D项错误。
答案 C
【拔高练·练透】
8.在血液生化六项检查的化验单上,每种成分的参考值即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内环境稳态不是恒定的,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B.内环境稳态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C.年龄、性别等个体差异会导致内环境的成分存在差异
D.应把化验结果的误差考虑在内
解析 内环境稳态是相对的,不是恒定不变的,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A项正确;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及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B项正确;年龄、性别等个体差异会导致内环境的成分存在差异,C项正确;该变化范围是机体容许存在的波动范围,属于正常现象,不考虑化验室工作人员的操作失误,D项错误。
答案 D
9.(多选)下列与人体稳态有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稳态是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泌尿这四个系统的协调活动来维持
B.正常情况下,一个人的体温是恒定不变的
C.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将受到影响
D.CO2是人体细胞呼吸产生的废物,可以参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解析 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A项错误;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人的体温是相对稳定的,B项错误;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将受到影响,C项正确;CO2与H2O反应可以形成H2CO3,参与维持pH的稳态,D项正确。
答案 CD
10.(多选)下列对内环境稳态示意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A.A、B可表示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C、D可表示温度和渗透压
B.内环境的稳态只要有题述三种调节方式参与即可,不需要其他器官或系统参与
C.血浆酸碱度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缓冲物质来调节
D.机体通过调节使内环境各种理化性质的变化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
解析 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故A、B可表示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酸碱度、温度和渗透压是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故C、D可表示温度和渗透压,A项正确;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B项错误;血浆酸碱度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血浆中的缓冲物质来调节,与其他器官或系统也有关,如与泌尿系统和呼吸系统等相关,C项正确;内环境稳态是指机体通过调节使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各种理化性质的变化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D项正确。
答案 ACD
11.正常人血浆的酸碱度之所以能够保持相对稳定,与其含有的HCO3-等离子有关,过酸、过碱都会影响细胞的正常代谢。血浆pH的主要调节过程如图所示。回答问题:
(1)正常人血浆的pH通常维持在____________(填范围)。
(2)O2充足时,骨骼肌细胞能将从血液中摄取的乳酸转变成丙酮酸,生成的丙酮酸会进入________被彻底氧化分解;运动结束后,肝细胞和骨骼肌细胞能将乳酸合成________(填糖类名称)储存起来,这一过程会吸收大量的H+以维持人体内环境的________平衡。
(3)摄食较多Na2CO3后,人血浆中的H2CO3会与Na2CO3反应产生NaHCO3,多余的Na+和HCO3-会通过肾脏排出,血浆中的H2CO3与Na2CO3反应不属于细胞代谢,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正常人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其pH通常维持在7.35~7.45之间。(2)O2充足时,骨骼肌细胞能将从血液中摄取的乳酸转变成丙酮酸,生成的丙酮酸会进入线粒体被彻底氧化分解;运动结束后,肝细胞和骨骼肌细胞能将乳酸合成糖原储存起来,这一过程会吸收大量的H+以维持人体内环境的pH(或酸碱)平衡。(3)细胞代谢是指细胞内所有化学反应的总称,血浆中的H2CO3与Na2CO3反应发生在内环境中,故不属于细胞代谢。
答案 (1)7.35~7.45
(2)线粒体 糖原 pH
(3)细胞代谢是指细胞内所有化学反应的总称,血浆中的H2CO3与Na2CO3反应发生在内环境中,故不属于细胞代谢
12.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代谢等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稳态的维持需要调节。请利用新鲜鸡血完成下列与稳态调节有关的问题:
(1)为了验证血浆中的无机盐含量对红细胞形态的影响,现提供加入柠檬酸钠溶液(抗凝剂)的新鲜鸡血、生理盐水、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蒸馏水、试管、滴管、显微操作器材等,请设计实验,并预期结果。
A.方法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分别取3支试管内的混合液各1滴置于3张洁净的载玻片上,制成临时装片;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此可见,医院里给病人输液时,必须使用生理盐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方法步骤:①本实验目的是验证血浆中的无机盐含量对红细胞形态的影响,材料中有生理盐水,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蒸馏水,故取3支试管,编号甲、乙、丙,分别加入生理盐水、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蒸馏水各2 mL。②在3支试管中分别滴入1滴新鲜鸡血,振荡摇匀,放置5 min。③分别取3支试管内的混合液各1滴置于3张洁净的载玻片上,制成临时装片。④用显微镜观察红细胞的形态,并记录结果。预期结果:生理盐水渗透压和血浆渗透压相同,故在生理盐水中的红细胞保持正常形态;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渗透压大于血浆渗透压,故其中的红细胞失水皱缩;蒸馏水渗透压小于血浆渗透压,故其中的红细胞吸水破裂。(2)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是人体细胞的等渗溶液,医生给病人输液时,把药剂溶解于生理盐水(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中再给人注射,能维持人体渗透压的平衡,使细胞保持正常的形态和功能。
答案 (1)A.①取3支试管,编号甲、乙、丙,分别加入生理盐水、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蒸馏水各2 mL ②在3支试管中分别滴入1滴新鲜鸡血,振荡摇匀,放置5 min ④用显微镜观察红细胞的形态,并记录结果 B.在生理盐水中的红细胞保持原来的形状;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中的红细胞失水皱缩;在蒸馏水中的红细胞吸水破裂
(2)维持人体渗透压的平衡,使细胞保持正常的形态和功能
教材助读
1. 你有过发高热的经历吗?谈谈高热最严重时的感受。体温过高时为什么要采取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的措施?
【提示】 正常的体温是体内细胞进行各种生化反应最适宜的温度,发高烧时,各种酶的活性发生变化,代谢紊乱,机体功能异常。发热时的症状大部分集中在中枢神经系统,病人感觉不适、头疼、头晕、嗜睡等,同时常有食欲不振、厌食、恶心的表现。发热时机体处于一种明显的分解代谢过旺的状态,持续高热必定引起器官的功能负荷加重,有可能诱发器官功能不全或引起组织损伤。对于6个月至4岁的幼儿来说,持续高热容易发生惊厥,相当数量的患儿由此出现脑损伤,如智力落后、甚至癫痫,因此应注意及时采用物理方法或服用药物来退烧降温。
2. 严重腹泻后,如果只喝水,不补充盐,内环境的渗透压可能会出现什么变化?
【提示】(内环境渗透压会降低。当内环境渗透压降低时,内环境中的水将较多地通过渗透作用进入细胞内,造成细胞吸水肿胀,进一步导致细胞代谢和功能紊乱。严重时人体会出现疲倦、全身不适、恶心、食欲减退、皮下组织肿胀等症状。
3. 援藏的技术人员到青藏高原后常会出现头痛、乏力、心跳加快甚至血压升高等症状,为什么?这说明外界环境与内环境稳态之间有什么关系?
【提示】高原空气稀薄,大气压和氧分压低,易造成体内缺氧。这说明外界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内环境的稳态。若外界环境变化不剧烈,并且机体代偿机制良好,内环境的波动较小,仍能维持稳态;若外界环境变化剧烈,机体代偿机制不好,内环境稳态将受到破坏,就会影响身体健康。
4 .尿毒症与内环境稳态失调有何关系?你知道如何治疗尿毒症吗?
【答案】尿毒症是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引发的疾病。当某种原因导致肾功能衰竭时,则形成的尿液不足,代谢产物不能排出体外,致使大量含氮废物及其他毒性物质在体内堆积,水电解质代谢及酸碱平衡紊乱,机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由此所引起的自身中毒和产生的综合征状称为尿毒症。
治疗尿毒症的方法主要有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肾移植。血液透析是将患者的血液经血管通路引入透析机,在透析机中透过透析膜与透析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以排出血液中的代谢废物。每周需治疗2~3 次,每次4~5 h。腹膜透析是在腹腔中置一导管,将腹透析液灌入腹腔,靠腹膜的半透膜性质,使血液与腹透析液间进行物质交换,以排出体内毒素。透析液每日置换4~6 次, 替代肾维持生命。肾移植是尿毒症的根治疗法,如果成功,病人的生活质量将明显改善,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但移植后必须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以降低病人出现的排斥反应。由于肾源不足,供体短缺已成为限制肾移植的重要因素。
网络建构
师说核心1
1.模拟实验的结果分析与结论
材料 图示 结果
自 来 水 滴加HCl后,自来水pH逐渐减小;滴加NaOH溶液后,自来水pH逐渐增大
缓 冲 液 在一定的范围内,无论滴加HCl还是NaOH溶液,缓冲液的pH均保持相对稳定
肝脏 匀浆 在一定的范围内,无论滴加HCl还是NaOH溶液,肝脏匀浆的pH均保持相对稳定
结论 生物材料的性质类似于缓冲液而不同于自来水,说明生物材料内含有缓冲物质,能够维持pH的相对稳定
2.血浆pH维持稳态的原理
(1)内环境中存在着许多弱酸和弱酸强碱盐组成的缓冲对,如NaHCO3/H2CO3、/NaH2PO4等,其作用是结合内环境中过多的酸或碱,以维持内环境pH的相对稳定。
(2)调节机制(以NaHCO3/H2CO3缓冲对为例)
3.内环境稳态概念的理解
(1)内容:组成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的稳态,如氧气、葡萄糖等的含量;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的相对平衡,如渗透压、pH、温度等。
①理化性质
②化学成分(水、无机盐、血糖等)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但含量相对稳定。
(2)实质: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的动态平衡。
(3)影响因素:影响稳态的因素是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
(4)内环境稳态的功能基础是机体的调节作用,其结构基础是各系统、器官的协调活动。
师说核心2
1.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2.内环境稳态的实现基础和调节机制
(1)直接参与的器官与系统
①消化系统:消化道消化道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②呼吸系统:肺泡肺部毛细血管。
③泌尿系统:血管肾脏形成尿液。
④循环系统:由上述内容可看出血液是所有生命活动的中转站,它的成分能充分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
(2)间接参与调节稳态的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
3.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实例
(1)内环境中的化学成分失衡
(2)内环境理化性质失调
4.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及意义
内 涵 稳态并不是指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维持在一个固定不变的值,而是在一定范围内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调 节 基础 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
机制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能力 大小 人体维持稳态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
意义 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误区警示]
模拟实验的注意事项
(1)加入酸或碱时,要逐滴加入,严格控制滴数和滴速。
(2)盐酸、氢氧化钠均有腐蚀性,避免其与皮肤、眼睛接触。
(3)冲洗烧杯一定要充分。
(4)加入酸或碱后要充分振荡,使液体充分反应。
内环境的“稳态”≠“绝对的稳定”
(1)内环境稳态是相对稳定状态,即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理化性质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是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
(2)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在内因和外因的干扰下可能会发生内环境稳态的失调,如发烧、脱水、高血糖等。
(3)内环境达到稳态时,人不一定不患病,如镰状细胞贫血是遗传物质改变导致红细胞形态异常造成的。
(4)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代谢速率不一定下降,如成年人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增多时,代谢速率上升,表现出甲亢症状。
稳态调节的两点提醒
(1)内环境中各种稳态的维持不一定都需要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共同参与,如内环境中pH稳态调节,只与内环境中缓冲物质有关。
(2)能够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人,其生命活动不一定正常,如“植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