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城镇布局与协调发展
1.有关长江三角洲地区各城市职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上海市承担国际经济、贸易、金融、信息、航运等职能,定位为区域综合性服务中心
B.南京承接上海的部分职能,可以在综合性服务中心的基础上继续发展
C.苏州的发展方向是整个地区的制造业中心
D.常州可以分担较大城镇的部分职能,成为相应区域的集聚中心
解析:苏州、常州、无锡、宁波的发展方向是成为整个地区的制造业中心。
答案:D
2.下列有关城镇合理布局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镇合理布局主要是考察其城镇分工和联系网络
B.城镇合理布局主要是考虑城镇布局的现状和问题
C.城镇合理布局的目的是一定地域内职能各异的城镇组成一定地域结构并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D.实现城镇的合理布局的方法是调整结构,合理分工,一步到位
解析:城镇合理布局不仅要考察其城镇分工和联系网络,而且要考虑其等级规模结构,不同城镇的功能定位。实现城镇合理布局应充分考虑区域发展整体部署、自然和历史因素、经济以及布局的现状和问题等;实现城镇合理布局的方法是调整结构,合理分工。但不能一步到位,也不可能一步到位。
答案:C
3.城镇合理布局是指( )
A.一定地域内城镇多少,大小范围的布局
B.一定地域范围内规模、职能各异的城镇,组成一定结构并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C.把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城镇,按计划、按规模进行城市功能定位
D.一定区域内的城镇都发展成为特大城市
下图为“我国南部沿海某地区海港及其腹地关系的示意图”,图中圆圈大小代表其人口的规模。据此完成4~5题。
解析: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来看,要使地区城镇合理布局,必须从自然环境条件、现有产业基础、交通运输状况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城市规划既要使大、中、小城镇数量比例协调、规模有序分布,又要发挥地区比较优势,以高级中心城市带动较低级城镇,同时促进周围乡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答案:B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1和P2有各自的服务范围,彼此并不重叠
B.P1和P2的服务范围以各自为中心,均衡地向四周扩展
C.P1的服务人口大于P2
D.所有运输干线都是因为城市之间发展需求而兴建
5.图示高速公路的主要影响是 ( )
A.P1港腹地范围扩大,窗口作用加强
B.P2港腹地范围缩小,经济衰退
C.M1、M2城镇经济区位明显改善
D.M2城镇将成为区域经济中心
解析:第4题,图中P1与P2因有高速公路连接,故服务范围有重叠之处,因连接干线有差异,故并非均衡地向四周发展;运输干线的发展有前后之分,而高速公路是因城市之间发展需求而兴建;P1与M2有高速公路连接而P2没有,故P1的服务人口大于P2。C项正确。第5题,由于高速公路的连接,P1港腹地范围扩大,窗口作用加强,成为区域经济中心,但P2港的腹地也不会因此缩小。M2城镇的经济区位将因高速公路的修建明显改善(M1城镇的改善不明显),M2城镇是否成为区域经济中心无法判断。A项正确。
答案:4.C 5.A
6.读下图,完成(1)~(2)题。
(1)指出图中绿洲分布特点,说明本区域环境承载力总体特征及其主要制约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该区域城镇形成与发展的自然条件,判断喀什、和田与民丰3个城镇服务范围的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1)绿洲分布在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本区域环境承载力低,主要制约因素为水资源。
(2)有合适的水源条件,依托绿洲发展;喀什、和田与民丰3个城镇服务范围依次减小。
1.下列各城市与下图中R1、R2、R3所示服务半径对应正确的是( )
A.上海——R1 南京——R2 无锡——R3
B.杭州——R1 上海——R2 宁波——R3
C.绍兴——R1 杭州——R2 上海——R3
D.无锡——R1 南京——R2 上海——R3
解析:城市等级越高,服务半径越大。无锡受南京的辐射,南京受上海的辐射。
答案:A
2.有关城乡协调发展的措施,叙述正确的是( )
①加强城乡间的空间联系
②突出乡村产业的发展,实行经济化的转移
③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
④完善相关制度,逐步强化科学管理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城市规划是一个城市合理布局和科学发展的依据。北京市“十一五”规划中提出:2020年,北京中心城区规划分为三个层次,即以旧城为核心的中心地区、围绕中心地区的10个边缘集团以及绿化隔离地区。据此完成第3题。
答案:C
3.中心城区规划分为三个层次体现了( )
A.行政因素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
B.历史因素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
C.社会因素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
D.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
目前广东呈现出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和相对落后的粤北山区经济发展格局。2004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年末户籍总人口为2451万,其中农业人口678万。据此完成4~6题。
解析:中心城区规划是依靠政府来进行的,体现了行政因素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
答案:A
4.按户籍人口计算,此地区城市化水平是(保留整数)( )
A.72% B.73% C.27% D.28%
5.为实现区域间的城乡协调发展,粤北山区积极探索,寻求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子。下列各产业不适合粤北山区发展的有( )
A.绿色农业 B.有色金属的冶炼业
C.旅游业 D.农副产品加工业
解析:第4题,按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可得答案。第5题,因广东省能源矿产贫乏,所以不适合发展有色金属的冶炼业。其他在山区均可。
答案:4.A 5.D
6.2012年6月21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三沙市,下辖西沙、中沙、南沙诸群岛及海域,三沙市人民政府驻西沙永兴岛。设立三沙市的主要意义或其城市职能是 ( )
A.应对南海周边形势变化
B.促进海南省城市化进程
C.加强对岛屿和海域的管理
D.开发南海资源
近年来,苏州市沿江地带形成以冶金、能源、纺织、化工、粮油等基础产业为主的产业群体。下图中的Ⅰ、Ⅱ、Ⅲ示意苏州市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走廊。读图,完成7~8题。
解析:城市是区域的经济增长中心、服务中心、管理中心,设立三沙市的主要意义或其城市职能就是加强对南海海域及其所有岛屿的管理,故选C项。
答案:C
7.正确表述图中城市等级或服务范围的是( )
A.苏州市有4个城镇等级
B.昆山服务范围最广
C.常熟、张家港、太仓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
D.苏通大桥建成通车后,苏州市的服务范围扩大
8.与Ⅰ、Ⅱ走廊相比,Ⅲ走廊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
A.当地市场广阔 B.水运便利
C.科技实力强 D.原有工业基础雄厚
解析:第7题,因为交通的完善,服务范围自然会扩大。第8题,从图中可知,Ⅲ走廊更近海岸,所以选B项。
答案:7.D 8.B
9.城市首位度是指区域内人口最多的城市与第二多的城市的人口数量的比值,用以表征区域发展要素在首位城市的集聚程度。下表是我国四大城市群两个年份城市首位度数值。与2008年相比,2011年下列首位城市集聚效应弱化最明显的是( )
城市群
城市首位度
2008年
2011年
京津冀城市群
1.62
1.52
长三角城市群
2.35
2.20
珠三角城市群
1.93
1.23
辽中南城市群
1.32
1.21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沈阳
城市群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生产要素逐步优化组合的产物,每个城市群一般以一个或两个经济比较发达,具有较强辐射带动功能的中心城市为核心,由若干个空间距离较近、经济联系密切、功能互补、等级有序的周边城市共同组成。读“中原城市群分布图”,完成10~11题。
解析:关键在于理解“城市首位度”的定义,数值越大,表示“核心首位城市垄断资源程度越大”,对区域城市均衡化发展不利。数值下降,意味着居首位的城市集聚效应在弱化,广州变化幅度最大,说明珠三角城市群社会经济发展要素布局趋向于均衡化。
答案:C
10.关于图中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洛阳提供的服务种类比开封多
B.许昌的服务范围包含了漯河的服务范围
C.新乡和焦作的城市等级不同
D.郑州的服务范围覆盖图示整个区域
11.下列不属于中原城市群建设的自然原因是( )
A.地势较平坦,土地集中连片
B.暖温带地区,气候温和
C.土层深厚且肥沃
D.黄河等河流为其提供水源
解析:洛阳和开封的级别相同,服务种类应差不多;许昌和漯河的级别相同,焦作和新乡的级别相同;郑州是河南的省会城市,级别最高,其服务范围覆盖图示整个区域。中原城市群大部分位于华北平原,地势平坦;属温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降水适中,又有黄河等河流提供水源,这些都有利于城市群的建设;该地的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与城市群的建设关系不大。城市形成的条件主要是地形、气候、河流等。
答案:10.D 11.C
12.阅读材料,完成(1)~(3)题。
(1)分析甲图,说出北京市的城镇体系布局特点及其主要形成原因。
(2)水资源条件是确定北京市城市规划的重要前提。解决北京市水资源不足的措施除跨流域调水、节约用水、制定相关的法律和法规之外,还有哪些措施(至少答出三条)?
(3)北京市进行工业结构和布局调整,形成地域工业新布局,带来的好处有(多选)( )
A.减少资源的消耗量
B.分散了北京市的工业污染源
C.节省劳动力和占地空间
D.充分发挥北京科技人才的优势
E.减少了北京市区环境污染
F.促进了耕作业的发展
答案:东南部(或平原)密集,北部和西北(或山区)稀少。北部为燕山,西部为西山,东南部为平原,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有利于城市的发展。
(2)进行污水处理,保护山区水源地,控制水污染(答案合理即可)。
(3)ABDE
13.近年来,呼包鄂城市群依托矿产、能源优势而高速发展,被誉为内蒙古的“金三角”地区。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 呼包鄂城市群示意图及两大城市群竞争力对比
项目
城市
群
核心城市影响度/%
公路网密度/(km/万km2)
城市化水平/%
呼包鄂
城市群
31.75
0.37
51.14
京津冀
城市群
35.64
0.83
59.04
材料二 2013年中国第五届光伏产业大会在呼和浩特市召开。呼和浩特硅矿、土地等资源丰富,为此政府提出光伏产业“哑铃型”发展规划,即大力发展上游和下游产业,努力打造“中国硅都”。
(1)材料一图示区域冬春季沙尘暴多发,其形成的主要天气系统是____________;包头位于河套平原,形成该平原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呼包鄂城市群体系中,级别最高的城市是____________,整个城市群的产业结构目前以第____________产业为主,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限制性自然条件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
(3)呼包鄂三市共同的轻工业部门是__________,影响其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
(4)呼和浩特市光伏产业提出“哑铃型”发展规划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为了提高呼包鄂城市群的竞争力,请提出合理的建议。
答案:(1)冷锋;流水沉积(堆积)作用。
(2)呼和浩特;二; 水源不足(短缺))
(3)纺织工业; 原料。
(4)发展上游和下游环节,附加值高;硅矿储量丰富,生产原料充足;能源丰富,为晶体硅提纯提供电力;降水少,日照时间长,太阳能丰富,光伏发电条件好;土地面积广,低价便宜。
(5)提升核心城市(呼和浩特)的辐射带动作用;依托资源优势,促进特色产业的升级;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促进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发展第二、第三产业,提高城市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