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八下 2.2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 随堂练习
一、单选题
1.提起压在容器中水面上方的活塞,容器中的水汽化,如图所示。下列选项中,最能表示水汽化后相同空间内粒子分布的是( )
A. B.
C. D.
2.在学习分子和原子的知识后,四位同学对它们的区别作出如下发言:小倩说“区别在于是否在不停地运动”;小丹说“区别在于是否能够构成物质”;小鑫说“区别在于化学反应中是否可分”;小娜说“区别在于分子和原子的大小和质量都不同”。你赞同( ) 【出处:21教育名师】
A.小倩 B.小丹 C.小鑫 D.小娜
3.“一滴水中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了( )
A.分子很小 B.分子可以再分
C.分子之间有空隙 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4.图为甲烷燃烧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图中出现的分子和原子的种类分别为( )
A.4和3 B.2和3 C.3和4 D.3和3
5.原子半径一般所在数量级是( )
A.10-8 m B.10-9 m C.10-10 m D.10-11 m
6.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B.密度不同
C.生成它们的反应条件不同 D.用途不同
二、填空题
7.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表示下列物质或微粒:
(1)3个铜原子 ;
(2)5个三氧化硫分子 。
8.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是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 ”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www.21-cn-jy.com
(1)下列关于变化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分子的数目增多了 B.分子变小了
C.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了 D.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2)变化Ⅰ属于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9.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过氧化氢分子中有 种原子,甲醛分子中有 种原子;1个甲烷分子中有 个原子,1个甲醛分子中有 个原子,1个水分子中有 个原子。
(2)比较氢分子与水分子,可得出的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c·n·j·y
比较过氧化氢分子和水分子、乙炔分子和甲烷分子,可得出的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____
。 21·世纪*教育网
10.为了贯彻“碳达峰”、“碳中和”理念,冬奥会摒弃了用氟利昂做制冷剂,而是采用了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制冰技术,原因是氟利昂会破坏臭氧层,其破坏过程见下图。
(1)从微观解释氧气和臭氧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cnjy.com
(2)在氟利昂破坏臭氧层的过程中作为催化剂的是 。
11.碘是一种由碘分子构成的非金属单质,某同学利用碘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①把少量的固体碘放在湿润的馒头上,发现馒头会变蓝色(提示:碘分子能使馒头中的淀粉变蓝色);
②再取少量的碘溶解在水中,用馒头去蘸取碘液,发现馒头也会变蓝色。则:
(1)取少量的碘放入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碘升华变成碘蒸气,把湿润的馒头放在碘蒸气中,馒头 (选填“会”或“不会”)变蓝色。
【来源:21cnj*y.co*m】
(2)由上述三个实验可知,分子是 。
(3)现在市场上买来的食盐都是加碘盐(含有KIO3),用馒头蘸取少量的食盐水,馒头 (选填“会”或“不会”)变蓝色。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三、综合说理题
12.食盐(化学式为NaCl)对人类的生存至关重要,也是烹饪中常用的调味料,但氯气(化学式为Cl2)具有毒性,侵入人体对呼吸道黏膜造成伤害,可见,NaCl和Cl2两种物质化学性质存在明显差异。从微观角度对上述结论作简要的解释。
21*cnjy*com
答案解析部分
1.C
根据物态变化的本质分析判断。
当容器中的水发生汽化变成水蒸气后,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改变,只是分子之间的空隙增大了。从宏观上看,就是水蒸气的体积变大了,即相同体积的空间内,水分子的个数减少了。
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版权所有:21教育】
2.C
根据对分子和原子的理解和认识判断即可。
分子和原子都在不停的运动,都能直接构成物质,而质量大小并不确定。二者的不同为:在化学变化中 ,原子不能再分,而分子可以再分,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www-2-1-cnjy-com
3.A
根据对分子特征的认识判断。
一滴水的体积就非常小,但其中还有1.67×1021个水分子,这说明水分子的体积很小,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2-1-c-n-j-y
4.A
根据图片分析分子和原子的种数。
根据图片可知,甲烷燃烧过程中分子为:、、、,即分子有4种。
而原子为:、、,即原子有3种。
故选A。21教育网
5.C
根据对原子大小的认识判断。
原子半径一般所在数量级是10-10m,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6.A
根据分子的特点分析判断。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则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为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7.(1)3Cu
(2)5SO3
本题主要考查相关化学式的含义,以及如何用元素符号表示微粒或物质。
(1)3个铜原子为3Cu;
(2)三氧化硫化学式为SO3 ;
故答案为:(1)3Cu;(2) 5SO3【来源:21·世纪·教育·网】
8.(1)C
(2)化学变化
(1)根据物态变化的本质分析判断;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
(1)在变化II中,气态的水变成液态的水,发生液化现象,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改变,变化的是水分子之间的距离,故选C。
(2)在变化I中,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有新物质生成,发生化学变化。
9.(1)2;3;5;4;3
(2)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合理即可)
(3)种类相同、个数不同的原子,可构成不同物质的分子(合理即可)
(1)在分子模型图中,一种符号代表一种原子,有几种符号代表几种原子;
(2)从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的角度分析;
(3)分析相同的原子是否能够构成不同的分子即可。
(1)①根据图片可知,过氧化氢分子中有2种原子,
②根据图片可知,甲醛分子中有3种原子;
③根据图片可知,1个甲烷分子中有5个原子;
④根据图片可知,1个甲醛分子中有4个原子,
⑤根据图片可知,1个水分子中有3个原子。
(2)根据图片和可知,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
(3)根据图片和可知,种类相同、个数不同的原子,可构成不同物质的分子。
10.(1)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或每个分子含的氧原子个数不同)
(2)过氧化氯(Cl2O2)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2)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保持不变。
(1)氧气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臭氧分子由三个氧原子构成,则:氧气和臭氧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或每个分子含的氧原子个数不同)。
(2)根据图片可知,反应前后过氧化氯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保持不变,因此催化剂为过氧化氯。
11.(1)会
(2)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3)不会
(1)固态碘和气态碘的分子相同,只是分子的间距不同;
(2)根据分子的性质解答;
(3)分析碘盐中是否存在碘分子即可。
21·cn·jy·com
(1)取少量的碘放入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碘升华变成碘蒸气,把湿润的馒头放在碘蒸气中,馒头会变蓝色。
(2)由上述三个实验可知,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3)现在市场上买来的食盐都是加碘盐(含有KIO3),其中只有碘原子,没有碘分子,因此用馒头蘸取少量的食盐水,馒头不会变蓝色。21*cnjy*com
12.分子、离子、原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 NaCl由钠离子和钾离子构成,而Cl2由分子构成,两种物质构成的微粒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物质是否有毒,应该和它的分子构成有关,根据氯化钠和氯气的分子构成分析解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