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三峡(辅导课件+分层自测)【 新八上语文暑假自学辅导讲与练】

文档属性

名称 10 三峡(辅导课件+分层自测)【 新八上语文暑假自学辅导讲与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01 07:22:32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01 三峡 分层自测练习
【课文检测】
基础篇
1.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夏水襄( xiāng )陵 素湍( tuān )绿潭 飞漱( shù )其间
不见曦( xī )月 属( zhǔ )引凄异 高猿长啸( xiào )
2.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B )
A.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B.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C.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D.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解析】“阙”同“缺”。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A.虽乘奔御风 奔:飞奔的马 B.素湍绿潭 湍:急流
C.不见曦月 曦:皎洁的 D.林寒涧肃 肃:肃杀,凄凉
【解析】译为“太阳”。
4.情境默写。
(1)由“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使我们想到《三峡》中的句子: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2)写水的流速极快,有一泻千里之势的句子是: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写急流、碧水、清波、倒影交相辉映的句子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4)《三峡》中极尽夸张,从侧面烘托出三峡山的高峻险要、壮丽绚美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5.阅读下面文段,完成试题。
【甲】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乙】江水又东径狼尾滩而历人滩。袁山松曰:“二滩相去二里,人滩水至峻峭。南岸有青石,夏没冬出,其石焱崯,或大或小,其分明者须发皆具,因名曰人滩也。”
(1)请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骑上飞奔的快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
②南岸有青石,夏没冬出。
江的南岸有许多青色的大石,夏天被水淹没冬天露出来。
(2)结合具体内容简述甲乙两文景物的不同特点。
答:甲文在夏季水流峻急汹涌,表现在驾快马也比不上水速之快;在春冬富有趣味,如写到既有深潭倒影,也有急流回波。乙文水势峻峭,岸边有很多石头,大小不一,形似人脸。
【解析】结合文中具体语句“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可概括出水峻急汹涌的特点;结合“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可概括出水在春冬时富有趣味的特点。结合“或大或小,其分明者须发皆具”可概括出石头形态各异的特点。
参考译文:【乙】江水又向东流,经过狼尾滩,又到了人滩。袁山松(晋朝著名文人)说:“这两个岸滩相距二里远。人滩江水非常湍急。江的南岸有许多青色的大石,夏天被水淹没冬天露出来,这些石头(竖在那里),有好几十步(步:古时长度单位)远,都是人脸的形状,有的大有的小,那些纹络清晰的,头发胡子都能分辨出来,因此叫做人滩。”
提高篇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阙处( quē ) (2)曦月( xī ) (3)叠嶂( zhàng ) (4)飞漱( shù )
(5)沿溯( sù ) (6)素湍( tuān ) (7)属引( zhǔ ) (8)绝巘( yǎn )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略无阙处( 完全没有 ) (2)自非亭午夜分( 正,正值 )
(3)不见曦月( 日光,这里指太阳 ) (4)至于夏水襄陵( 山陵 )
(5)沿溯阻绝( 逆流而上 ) (6)虽乘奔御风( 这里指飞奔的马 )
(7)则素湍绿潭( 急流 ) (8)清荣峻茂( 茂盛 )
(9)良多趣味( 甚,很 ) (10)林寒涧肃( 肃杀,凄寒 )
(11)属引凄异( 接连不断 ) (12)空谷传响( 回声 )
3.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一处)。
(1)至 于/夏 水 襄 陵 (2)绝 巘/多 生 怪 柏
(3)虽/乘 奔 御 风 (4)常 有/高 猿 长 啸
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
(1)自:①自三峡七百里中( 介词,于,这里是“在”的意思 ) ②自非亭午夜分( 连词,如果 )
(2)绝:①哀转久绝( 消失,停止 ) ②绝巘多生怪柏( 极,非常 )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断(不能通航)。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风,也没有这么快。
(4)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十分有趣。
(5)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凄惨悲凉的声音接连不断,空荡的山谷里回荡着猿的叫声,悲凉婉转,很久才消失。
6.理解填空。
(1)《三峡》的作者是郦道元,北魏(朝代)卓越的地理学家。《三峡》节选自《水经注校证》,《水经注》一书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并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
(2)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它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
(3)《三峡》一文中,“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形象地表现了江水的迅疾;“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形象地展现了江水激流湍急、清亮明澈的特点。
(4)“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容易让我们想起李白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7.三峡是万里长江上最为奇秀的一段,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的山水画廊。为配合《三峡》的学习,班上举行以“浪漫三峡游”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办一期手抄报】老师要求每组办一期手抄报,你的同学计划把下面一段文字作为这期手抄报的“赞美三峡”栏目的导入语,标题拟好了一半,请你帮他拟写另一半。
三峡多美景,猿啼最难忘
我曾经乘船路过三峡,也游过三峡,相当程度上来讲,是奔着唐诗的意境而去的。唐诗意境的精华在哪儿?我以为就是那可见可闻的猿影、啼声。想想看,那时候没有机器船,只有根根悠悠纤绳拉着的舟,江水伴着纤夫号子,时而间闻几声猿啼,有如闪电划破山谷,惊心动魄,余音缭绕,那才是峡谷中强劲的音符!
(2)【唱一曲三峡颂】三峡最壮丽,秀美天下闻。古往今来,有多少文学大家为它吟诗作赋,泼墨挥毫。请根据你的积累,写两句描写三峡或长江的诗词名句。
示例1: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示例2: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示例3: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示例4: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巩固拓展】
(一)三峡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至于夏水襄陵( 冲上,漫上 ) (2)沿溯阻绝( 顺流而下 )
(3)不以疾也( 快 ) (4)每至晴初霜旦( 早晨 )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的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2)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悬泉瀑布飞速地往下冲荡。
3.理解填空。
(1)第①段用“略无阙处”写出了山连绵不断的特点;用“隐天蔽日”写出了山高大险峻的特点。
(2)第②段写三峡的水,其中“素”和“绿”色彩互异;“湍”和“潭”动静相宜,让人不禁赞叹“良多趣味”。
4.作者写三峡四季景色时,为何没有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而是先写夏季景色?
答:这是根据水由盛到枯的变化过程来安排的,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写三峡的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水流湍急,最能体现三峡水的特点,故先写“夏水”。
5.第④段写的是什么季节?是从什么角度写景的?表现了景物的什么特征?
答:秋季;听觉;表现了景物幽静、寂寥、凄异的特征。
6.文末引用诗句有什么作用?
答:说明猿声的凄凉悲哀,从侧面渲染了秋天萧瑟、肃杀的气氛,也暗含着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二)登幔亭峰①
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俯瞰其下,亦有危壁,泉从壁半突出,疏竹掩映,殊有佳致。然业已上登,不及返顾,遂从三姑②又上半里,抵换骨岩,岩即幔亭峰后崖也。岩前有庵。从岩后悬梯两层,更登一岩。岩不甚深,而环绕山巅如叠嶂。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节选自《徐霞客游记》)
【注释】①幔亭峰:山峰名,位于福建武夷山。②三姑:地名。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登山里许( 左右 ) (2)然业已上登( 已经 )
(3)不及返顾( 看,回头看 ) (4)岩即幔亭峰后崖也( 就是 )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A.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B.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C.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D.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
登上山走了一里多路,就看见山泉汩汩地往下流泻。
(2)从岩后悬梯两层,更登一岩。
从换骨岩后面架设的两层悬梯,又登上另外一悬岩。
4.作者前往“换骨岩”途中俯瞰到什么“佳致”?请简要概括。
答:危壁出泉;疏竹掩映
【参考译文】登上山走了一里多路,就看见山泉汩汩地往下流泻。俯身鸟瞰下面,也有高耸的岩壁,清泉水从岩壁的半腰处奔突流出,附近有稀疏的竹林相映,有很好的景致。然而已经登上三姑峰,来不及返回光顾,于是从三姑峰又再上行半里路,抵达换骨岩,换骨岩就是幔亭峰的后崖。换骨岩前面有座庵。从换骨岩后面架设的两层悬梯,又登上另外一悬岩。悬岩不是很深邃,环绕着山巅有如叠嶂。当地人用木板沿岩壁修筑房屋,有的弯曲,有的笔直,有的高,有的低矮,都是顺着宛转的岩壁修筑的。
(三)右溪记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①嵌②盘曲,不可名状③。清流触石,洄④悬⑤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⑥。
此溪若在山野之上,则宜逸民退士⑦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⑧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芜秽⑨,俾⑩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形胜。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
【注释】①欹(qī):倾斜。②嵌:这里是形容岩石张着口的样子。③不可名状:不能形容出它的形状。名,说出。状,描摹。④洄:水流回旋。⑤悬:水从高处流下来。⑥荫:遮蔽。⑦逸民退士:指隐居的人。(⑧置州:设置郡,作为州治。州,古时的行政区域。⑨芜秽:杂草积土。⑩俾(bǐ):使。
1.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南 流 数 十 步/合 营 溪
2.解释文中下列字的意思。
(1)南流数十步合营溪( 汇合,汇入 ) (2)悉皆怪石( 全部 )
(3)不可名状( 说出 ) (4)植松与桂,兼之香草( 种植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
如果在人烟密集的地方,也可成为城市居民游览的胜地和爱清静者休憩的园林。
4.右溪的位置在哪?命名的原因是什么?
答:小溪的位置在道州城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小溪在州右,因而命名为“右溪”。
5.用文中原话回答问题。
(1)开发右溪的价值何在?
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
(2)文中如何叙述整治右溪的经过?
乃疏凿芜秽,俾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形胜。
6.下列有关本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可为都邑之胜境”和“为溪在州右”两句中的“为”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
B.因为右溪佳景无人赏爱,所以作者对它进行修葺与美化,以彰示此景。
C.本文前一部分是记叙,介绍了右溪的位置、环境和特点。后一部分都是议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右溪“无人赏爱”的遗憾并介绍名称的由来。
D.本文通过叙述右溪优美的自然景观以及写这篇记的目的,表达了作者怡情山水的情感,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现实的些许不满。
【解析】本文前一部分是记叙与描写,后一部分还有记叙和说明。
【参考译文】从道州城向西走一百多步,有一条小溪。这条小溪向南流几十步远,汇入营溪。溪水两岸全是一些奇石,(这些石头)有的倾斜嵌叠,有的盘曲回旋,不能够用言语形容(它们的美妙)。清澈的溪流撞击着岩石,水回旋而流,激水触石溅起高高的浪花,激荡倾注。岸边美丽的树木和珍奇的青竹投下的阴影互相掩映。这条溪水如果在空旷的山间田野,就是很适合避世隐居的人居住的;如果它在人烟密集的地方,也可以成为都会城镇(市民游览)的胜地,爱清静者休憩的园林。但是自从道州成为州的治所以来,至今也没有人来欣赏和关爱(它)。我在溪水边走来走去,为它(景色秀丽但无人知晓)而惋惜!于是进行疏导开通,清除掉杂乱的草木,增添了亭阁。栽上了松树、桂树,又种植了香草,来增益它优美的景致。因为溪水在道州城的右面,便命名为“右溪”。把这些文字刻在石上,明白地告诉后来人。
(四)《三峡》《游黄山记》比较阅读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癸卯四月二日,余游白岳毕,遂浴黄山之汤泉。泉甘且冽,在悬崖之下。夕宿慈光寺。
次早,僧告曰:“从此山径仄险,虽兜笼①不能容。公步行良苦,幸有土人惯负客者,号海马,可用也。”引五六壮佼者来,俱手数丈布。余自笑赢老乃复作襁褓儿耶?初犹自强,至惫甚,乃缚跨其背。于是且步且负各半。行至云巢,路绝矣,蹑木梯而上。万峰刺天,慈光寺已落釜底。是夕至文殊院宿焉。
(节选自袁枚《游黄山记》)
【注释】①兜笼:供游客乘坐,由人抬着上山的竹制器具,类似小山轿。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略无阙处(同“缺”,空隙,缺口) B.沿溯阻绝(顺着)
C.不以疾也(快) D.属引凄异(接连不断)
【解析】沿:顺流而下。
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C )
例句:遂浴黄山之汤泉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B.何陋之有(《陋室铭》)
C.实是欲界之仙都(《答谢中书书》) D.康肃笑而遣之(《卖油翁》)
【解析】A项的“之”为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B项为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C项与例句一样,为助词,的;D项为代词。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空荡的山谷传来了猿啼的回声,声音悲凉婉转,很久才消失。
(2)初犹自强,至惫甚,乃缚跨其背。
开始时还想勉强撑着自己走,等到十分疲惫时,就绑缚在“海马”的背上。
4.用四字短语概括甲文中三峡四季的景色特点。
答:春冬:风平浪静;夏天:水势浩大;秋天:水枯谷空。
5.两个语段都写到了“山”,所写的“山”各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相关语句具体分析。
答:甲文中“自三峡七百里中,……不见曦月”,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突出了群山具、有连绵不断、雄奇险峻、遮天蔽日的特点。乙文中“虽兜笼不能容”“路绝矣,蹑木梯而上,万峰刺天,慈光寺已落釜底”“步行良苦”等句,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突出了黄山险仄、奇雄的特点。
【参考译文】《游黄山记》:癸卯四月二日,我游览白岳峰后,就在黄山的汤泉沐浴了。泉水甜美而清冽,在悬崖的下面。晚上在慈光寺住宿。第二天早上,和尚告诉我说:“从这里开始,山路狭窄危险,连滑竿也容不下。您自己步行太辛苦,幸亏当地有背惯游客的人,叫作“海马”,可以雇用。”便领了五六个健壮的人来,人人手里拿着几丈布。我自笑,瘦弱的老人又重做了襁褓中的婴儿吗?开始时还想强撑着自己走,等到疲劳不堪时,就绑缚在“海马”的背上。这样一半自己走一半靠人背着攀登。走到云巢,路断了,只有踩着木梯子上去。只见万座山峰直刺苍穹,慈光寺已经落在锅底了。当晚到达文殊院,住了下来。
【历年真题】
1.【2020·广东省初三二模】文言文阅读。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略无阙处:同“缺”,缺口,空隙 (2)属引凄异:延长
(3)哀转久绝:消失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本文先写山,着力突出山连绵不断、雄奇险拔、遮天蔽日的特点。
B.本文主要表现三峡水的特点,写夏天的水时,先写水的迅急,再写水的盛大。
C.“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一句,色彩丰富,动静结合,使人更觉其风光秀丽。
D.本文既用对偶句,又兼用散句,同《爱莲说》一样,语言显得更有节奏感。
【解析】本文第二段主要表现三峡水的特点,写夏天的水时,先写水的盛大,再写水的迅急。故选B。
【参考译文】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悬崖 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有时候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山峰之间有悬泉瀑布,在之上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趣味无穷。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2018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题】文言文阅读。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1)略无阙处:同“缺”,缺口,空隙 (2)属引凄异:延长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
(1)自三峡七百里中:在 (2)自非亭午夜分:若;如果
3.用现代汉语翻译“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一句。
答:到了夏天水涨、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断。(或在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包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船只都被阻,不能通航。)
4.文章结尾处引用渔歌有什么作用?
答:结构上:渔歌起到了总结全文的作用。内容上;再次点明三峡之长,猿声之哀,进一步渲染了三峡秋季萧瑟悲凉的气氛。
5.用简洁的语文概括三峡两岸山势的特点。
答:连绵不断,遮天蔽日。或山高岭连(山连山高)。
【参考译文】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悬崖 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不能通航。有时候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山峰之间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趣味无穷。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3.【2018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题】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
【一】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二】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三】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四】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了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回声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目光短浅
(3)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像北斗星 (4)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可以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 )
A.则素湍绿潭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B.遂用之 遂迷,不复得路
C.战则请从 请从吏夜归
D.虽席地不容间也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3.下面四个选项哪一项的“之”是代词,指人的?( D )
A.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B.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C.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
D.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4.把文中画线句了翻译成现代汉语。
(1)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这是)尽了职分的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仗。
(2)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翻译时必须译出“午”的姓名。)
(晋)平公说:“祁午不是你的儿了吗?”
5.“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运用的表达方式是记叙、描写。
6.你怎样评价文章中的祁黄羊?
答:祁黄羊唯才是举的品质(或精神)值得赞扬。(或祁黄羊举贤没有私心。)
【参考译文】
【一】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山峰之间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趣味无穷。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二】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三】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他的同乡说:“当权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从来不敢独自专有,一定把它们分给身边的大臣。”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顺从您的。”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猪牛羊和玉器、丝织品等祭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对上天说实话。”曹刿说:“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灵的信任,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曹刿回答说:“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
【四】晋平公问于祁黄羊说:“南阳这个地方缺个县令,哪一个是担任这官职的合适人选呢?”祁黄羊答道:“解狐可以胜任。”平公说:“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祁黄羊)回答说:“您问(谁)适合,不是问我的仇人是(谁)。”平公(称赞)说:“好!”就任用了解狐。都城的人(都)称赞(任命解狐)好。过了一段时间,平公又问祁黄羊说:“国家少个掌管军事的官,谁担任合适?”(祁黄羊)答道:“祁午合适。”平公说:“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祁黄羊)回答说:“您问(谁)适合,不是问我的儿子是(谁)。”平公(又称赞)说:“好!”,就又任用了祁午。都城的人(又一致)称赞(任命祁午)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01 三峡 分层自测练习
【课文检测】
基础篇
1.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夏水襄( )陵 素湍( )绿潭 飞漱( )其间
不见曦( )月 属( )引凄异 高猿长啸( )
2.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B.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C.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D.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虽乘奔御风 奔:飞奔的马 B.素湍绿潭 湍:急流
C.不见曦月 曦:皎洁的 D.林寒涧肃 肃:肃杀,凄凉
4.情境默写。
(1)由“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使我们想到《三峡》中的句子: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水的流速极快,有一泻千里之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急流、碧水、清波、倒影交相辉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三峡》中极尽夸张,从侧面烘托出三峡山的高峻险要、壮丽绚美的句子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5.阅读下面文段,完成试题。
【甲】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乙】江水又东径狼尾滩而历人滩。袁山松曰:“二滩相去二里,人滩水至峻峭。南岸有青石,夏没冬出,其石焱崯,或大或小,其分明者须发皆具,因名曰人滩也。”
(1)请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南岸有青石,夏没冬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具体内容简述甲乙两文景物的不同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高篇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阙处( ) (2)曦月( ) (3)叠嶂( ) (4)飞漱( )
(5)沿溯( ) (6)素湍( ) (7)属引( ) (8)绝巘( )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略无阙处( ) (2)自非亭午夜分( )
(3)不见曦月( ) (4)至于夏水襄陵( )
(5)沿溯阻绝( ) (6)虽乘奔御风( )
(7)则素湍绿潭( ) (8)清荣峻茂( )
(9)良多趣味( ) (10)林寒涧肃( )
(11)属引凄异( ) (12)空谷传响( )
3.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一处)。
(1)至 于 夏 水 襄 陵 (2)绝 巘 多 生 怪 柏
(3)虽 乘 奔 御 风 (4)常 有 高 猿 长 啸
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
(1)自:①自三峡七百里中( ) ②自非亭午夜分( )
(2)绝:①哀转久绝( ) ②绝巘多生怪柏( )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理解填空。
(1)《三峡》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朝代)卓越的地理学家。《三峡》节选自《水经注校证》,《水经注》一书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并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
(2)三峡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的总称,它在长江上游________和________之间。
(3)《三峡》一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地表现了江水的迅疾;“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地展现了江水激流湍急、清亮明澈的特点。
(4)“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容易让我们想起李白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7.三峡是万里长江上最为奇秀的一段,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的山水画廊。为配合《三峡》的学习,班上举行以“浪漫三峡游”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办一期手抄报】老师要求每组办一期手抄报,你的同学计划把下面一段文字作为这期手抄报的“赞美三峡”栏目的导入语,标题拟好了一半,请你帮他拟写另一半。
三峡多美景,______________
我曾经乘船路过三峡,也游过三峡,相当程度上来讲,是奔着唐诗的意境而去的。唐诗意境的精华在哪儿?我以为就是那可见可闻的猿影、啼声。想想看,那时候没有机器船,只有根根悠悠纤绳拉着的舟,江水伴着纤夫号子,时而间闻几声猿啼,有如闪电划破山谷,惊心动魄,余音缭绕,那才是峡谷中强劲的音符!
(2)【唱一曲三峡颂】三峡最壮丽,秀美天下闻。古往今来,有多少文学大家为它吟诗作赋,泼墨挥毫。请根据你的积累,写两句描写三峡或长江的诗词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巩固拓展】
(一)三峡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至于夏水襄陵( ) (2)沿溯阻绝( )
(3)不以疾也( ) (4)每至晴初霜旦( )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解填空。
(1)第①段用“略无阙处”写出了山________的特点;用“隐天蔽日”写出了山________的特点。
(2)第②段写三峡的水,其中“___”和“___”色彩互异;“___”和“___”动静相宜,让人不禁赞叹“良多趣味”。
4.作者写三峡四季景色时,为何没有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而是先写夏季景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④段写的是什么季节?是从什么角度写景的?表现了景物的什么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末引用诗句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登幔亭峰①
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俯瞰其下,亦有危壁,泉从壁半突出,疏竹掩映,殊有佳致。然业已上登,不及返顾,遂从三姑②又上半里,抵换骨岩,岩即幔亭峰后崖也。岩前有庵。从岩后悬梯两层,更登一岩。岩不甚深,而环绕山巅如叠嶂。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节选自《徐霞客游记》)
【注释】①幔亭峰:山峰名,位于福建武夷山。②三姑:地名。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登山里许( ) (2)然业已上登( )
(3)不及返顾( ) (4)岩即幔亭峰后崖也( )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B.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C.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D.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岩后悬梯两层,更登一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前往“换骨岩”途中俯瞰到什么“佳致”?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右溪记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①嵌②盘曲,不可名状③。清流触石,洄④悬⑤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⑥。
此溪若在山野之上,则宜逸民退士⑦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⑧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芜秽⑨,俾⑩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形胜。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
【注释】①欹(qī):倾斜。②嵌:这里是形容岩石张着口的样子。③不可名状:不能形容出它的形状。名,说出。状,描摹。④洄:水流回旋。⑤悬:水从高处流下来。⑥荫:遮蔽。⑦逸民退士:指隐居的人。(⑧置州:设置郡,作为州治。州,古时的行政区域。⑨芜秽:杂草积土。⑩俾(bǐ):使。
1.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南 流 数 十 步 合 营 溪
2.解释文中下列字的意思。
(1)南流数十步合营溪( ) (2)悉皆怪石( )
(3)不可名状( ) (4)植松与桂,兼之香草(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右溪的位置在哪?命名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文中原话回答问题。
(1)开发右溪的价值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如何叙述整治右溪的经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有关本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可为都邑之胜境”和“为溪在州右”两句中的“为”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
B.因为右溪佳景无人赏爱,所以作者对它进行修葺与美化,以彰示此景。
C.本文前一部分是记叙,介绍了右溪的位置、环境和特点。后一部分都是议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右溪“无人赏爱”的遗憾并介绍名称的由来。
D.本文通过叙述右溪优美的自然景观以及写这篇记的目的,表达了作者怡情山水的情感,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现实的些许不满。
(四)《三峡》《游黄山记》比较阅读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癸卯四月二日,余游白岳毕,遂浴黄山之汤泉。泉甘且冽,在悬崖之下。夕宿慈光寺。
次早,僧告曰:“从此山径仄险,虽兜笼①不能容。公步行良苦,幸有土人惯负客者,号海马,可用也。”引五六壮佼者来,俱手数丈布。余自笑赢老乃复作襁褓儿耶?初犹自强,至惫甚,乃缚跨其背。于是且步且负各半。行至云巢,路绝矣,蹑木梯而上。万峰刺天,慈光寺已落釜底。是夕至文殊院宿焉。
(节选自袁枚《游黄山记》)
【注释】①兜笼:供游客乘坐,由人抬着上山的竹制器具,类似小山轿。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略无阙处(同“缺”,空隙,缺口) B.沿溯阻绝(顺着)
C.不以疾也(快) D.属引凄异(接连不断)
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遂浴黄山之汤泉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B.何陋之有(《陋室铭》)
C.实是欲界之仙都(《答谢中书书》) D.康肃笑而遣之(《卖油翁》)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初犹自强,至惫甚,乃缚跨其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四字短语概括甲文中三峡四季的景色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两个语段都写到了“山”,所写的“山”各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相关语句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历年真题】
1.【2020·广东省初三二模】文言文阅读。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略无阙处:____________ (2)属引凄异:____________
(3)哀转久绝: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先写山,着力突出山连绵不断、雄奇险拔、遮天蔽日的特点。
B.本文主要表现三峡水的特点,写夏天的水时,先写水的迅急,再写水的盛大。
C.“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一句,色彩丰富,动静结合,使人更觉其风光秀丽。
D.本文既用对偶句,又兼用散句,同《爱莲说》一样,语言显得更有节奏感。
2.【2018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题】文言文阅读。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1)略无阙处:____________ (2)属引凄异:延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
(1)自三峡七百里中:____________ (2)自非亭午夜分:_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结尾处引用渔歌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简洁的语文概括三峡两岸山势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8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题】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
【一】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二】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三】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四】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了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空谷传响,哀转久绝:____________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____________
(3)斗折蛇行,明灭可见:____________ (4)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____________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则素湍绿潭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B.遂用之 遂迷,不复得路
C.战则请从 请从吏夜归
D.虽席地不容间也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3.下面四个选项哪一项的“之”是代词,指人的?( )
A.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B.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C.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
D.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4.把文中画线句了翻译成现代汉语。
(1)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翻译时必须译出“午”的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运用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
6.你怎样评价文章中的祁黄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8张PPT)
人教八上语文同步精品课件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
《三峡》
古诗文系列
新八上语文暑假自学辅导讲与练
考情分析
考点
解读
(1)必须记住有关郦道元和诗文相关的文学常识;
(2)了解诗人创作诗文时的背景;
(3)准确解释句中重要的词语、句子,并能感知赏析;
(4)概括总结全诗的主题主旨;
(5)总结诗人创作诗文时使用的写作手法及分析诗文的艺术特色。
《三峡》
(八年级上)
作者:郦道元
类别:山水散文
写作时间:南北朝
作家作品
写作背景
诗文全解
写作特色
主题主旨
重点难点
经典例题
考查范围
展现长江万里图中一帧挺拔隽秀的水墨山水画
全文结构严谨,布局巧妙,浑然一体,其用语
言简意赅,描写则情
景交融,生动传神。
作家作品
郦道元
字善长,北魏范阳涿州(河北涿州)人。历任侍中兼摄行台尚书、御史中尉等职。郦道元被称为“中世纪最伟大的地理学家”,著有《水经注》四十卷,是中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另著《本志》十三篇及《七聘》等文,均已失传。
本文在中国古代游记散文的发展史上地位很高,今天的读者阅读它,不仅能真切地领略三峡的地理特点、自然风光,更能得到如何认识地方风物方面的裨益。
写作背景
郦道元生活于南北朝北魏时期,从小喜爱游览山川河流,并搜集当地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创作《水经注》四十卷。此篇文章即是从中节选出的,是作者记录长江三峡的雄伟险峻和四季风光所作。
诗文全解
在七百里的三峽 之中,两岸群山连绵, 没有一点空缺的地方。
重重叠叠的岩峰像屏障一样,遮盖住了蓝天和太阳。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毫无
同“缺”
中 断
直立像屏障的山峰
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的时候, 是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山陵,来回航行的船都被阻隔断了。
(如)有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那么)这时早上从白帝城出发,
傍晚就到了江陵,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如果
正午
半夜
太阳
到了
漫上
大土山
山陵
顺流而下
逆流而上

有时
快速
传达
早晨
出发
傍晚
皇帝命令
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是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长风,也不如船行得快啊。
在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深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极高的山峰上长着许多奇形怪柏,悬挂着的泉水瀑布,飞泻、冲荡下来。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中间
即使
奔驰的马
动作名
驾着



那么
白色
激流
回荡
清波
形作名

山峰

冲刷
这里
季节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水清,树茂,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每逢秋雨初晴或降霜的早晨,树林山涧里就会一片清冷寂静,
常常有一些高处的猿猴拉长了声音在叫,叫声连续不断,音调凄凉怪异,
水清
树茂
山高峻
草盛
实在

打霜的早晨
寂静
高处的
拉长
长啼
连续
延长
凄凉
异常
特别
空荡的山谷里传来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
所以打渔的人唱道:“巴东三峽巫峽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回声
形作名
悲哀
婉转
停止
消失
所以


虚指少
结构图解
三峡


夏水 — 凶险、迅疾
春冬 — 清幽、秀丽
秋景 — 凄凉、哀婉
高峻美
奔放美
清幽美
凄婉美
连绵不断、高峻挺拔
易考易错字词句
1.通假字
略无阙处(同“缺”,空隙,缺口)
2.古今异义
(1)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今义:或者)
(2)虽乘奔御风(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3)至于夏水襄陵(古义:到了;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4)良多趣味(古义:甚,很;今义:好)
3.一词多义
(1)自:①自峡三峡七百里中(介词,于,这里是“在”的意思);②自非亭午夜分(连词,假如,如果)。
(2)绝:①沿溯阻绝(断绝);②绝巘多生怪柏(极高的);③哀转久绝(停止,消失)。
4.词类活用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2)回清倒影(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
(3)空谷传响(名词用作状语,从空旷的山谷)
5.文言句式
(1)省略句
①清荣峻茂。(分别省略了主语“水”“树”“山”“草”。)
②有时朝发白帝。(“白帝”前省略了介词“于”,意思是“从白帝
城”。)
(2)倒装句
①飞漱其间。【介词结构后置,应为“(于)其间飞漱”。】
②有时朝发白帝。【介词结构后置,应为“有时朝(于)白帝发”。】
写作特色
描写景物抓住特征,精心布局,条理清晰
作者先总写三峡地貌,突出三峡山势雄奇的景象。然后选取最能体现三峡特点的“水”作为主要描写对象,按不同的时令季节分别描绘了夏天江水暴涨、春冬“素湍绿潭”、秋季“林寒涧肃”的景色。全文抓住景物特征进行形象生动的描绘,精心布局,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给人以美的艺术感受。
节奏有张有弛
文章波澜起伏,跌宕多姿。七百里山势写的是静态,文气平静舒缓;夏水暴涨写的是动势,文气剧变似异峰突起。这里作者运用欲扬先抑、先弛后张的手法,前后节奏反差强烈,一张一弛,扣人心弦。
言辞前后呼应
文章前后照应,绘山记水莫不如此。如文章第一层写山,后三层写水;后三层写水又层层有山,与篇首遥相呼应。
主题主旨
《三峡》选取自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这是一篇可以独立成篇的山水游记散文,全文通过对原书的补充扩展、征引古代典籍并结合自己亲身探访的经历,表现了三峡的整体地形特点以及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
首段用“自三峡七百里中”起笔,交代了描写对象及其总体长度,用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三峡磅礴逶迤、雄伟峭拔的整体风貌。接着作者抓住季节特点具体描绘夏天、春冬之时和秋天的具体特点。夏水汹涌峻急,与
山势特点紧密相关,所以先行描绘。春冬之景与夏天迥然不同,呈现出和缓从容、优美雅致、颇多趣味的特点。秋天的三峡水枯气寒,猿鸣凄凉,作者既抓住了典型自然景物渲染凄清的氛围,又引用渔歌表现了渔人生活的艰辛不易。
重点难点
1.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了三峡的自然景观?
答:作者是从“山”“水”两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描绘出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2.作者是如何从不同的季节景象来描写江水的特点的?
答:夏天,写了因水大而形成的险阻和江流的迅疾,突出
江水凶险和疾速的特点。春冬之时,水退潭清,景色秀丽,突出了三峡春冬景色的清丽奇秀。秋季景色的清冷寂静以高猿哀鸣衬托深秋的凄清,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气氛。
3.结尾引用了渔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怎样理解这一歌谣的作用?
答:本文融情于景,最后以凄凉的渔歌作结,是为了表现
山水虽佳,但世上犹有劳苦和贫穷的人,从侧面表现了当时三峡渔民、船夫的悲惨生活;文章结尾引用渔歌,是为了表现猿鸣之哀,渲染秋天的肃杀气氛;结尾引用渔歌,从结构上看照应了前文,总结了全文,升华了文章中心。
经典例题
一、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章结尾处引用渔歌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
答:结构上:渔歌起到了总结全文的作用。内容上;再次点明三峡之长,猿声之哀,进一步渲染了三峡秋季萧瑟悲凉的气氛。
三、用简洁的语文概括三峡两岸山势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第二段开始写水,从哪三方面描写了三峡的水势?选择了哪三个具体的事例来渲染?通过描写突出了江水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第一段从总体的角度描写了三峡的地貌,抓住了山的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连绵不断,遮天蔽日。或山高岭连(山连山高)。
答:从夏天的水势浩大,险恶,水流湍急三方面描写三峡的水势。运用了夏水襄陵、沿溯阻绝、王命急宣,三个事例。
答:高峻和连绵两个特点。
六、文章最后一段描写的是三峡哪一时节的景象?这一节引用渔歌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写景状物要抓住特征。语文写三峡四时风光,为什么从“山”写起 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写了三峡秋季的景色。引用渔歌是为了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渲染秋天萧瑟凄凉的气氛,隐含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答:因为“峡”的意思“就是两山夹水的地方”,有“山”才有峡,所以从山写起。三峡的水又是最有特色,所以接着、写水。写水先写夏水,后写春冬之水,因为夏水最盛,最为凶险,最具特点。最后描写三峡之秋的悲凉气氛。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