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 临清三中 学科 生物 编写人:冯子文 审稿人:周晓成
第六章第1节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教材分析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介绍了我国人口的现状和增长前景以及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会产生哪些影响。教材用资料分析的形式引导学生讨论、理解我国人口问题的严峻现实。教材通过“资料搜集与分析”,使学生亲身体会到人口增长过快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多方面的不利影响。
二、教学目标
1.描述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
2.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关注我国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4.运用资料搜集与分析的方法,了解人口增长过快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四、学情分析
学生对人口增长过快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负 ( http: / / www.21cnjy.com )面影响比较熟悉,各种媒体对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前景也比较关注,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并不陌生,学习难度不是太大。
五、教学方法
自学讨论法,讲述法
六、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生态环境问题的多媒体课件。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学生的疑惑,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章节引入:学生阅读P117。
以“问题探讨”引入,学生思考讨论回答,师提示。
〖提示〗1.假如置身于图中,就会感到自己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人不仅行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而且正常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从而感受到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个合理的生存空间。
2.从表面上看,是由于人口在某一地区过于集中;从根本上看,是由于人口增长过快以及人口流动过于集中。
3.实际情况是,地球上有些地区已经达到或接近达到“人满为患”的程度,而不能说整个地球因人口膨胀而超载了。这是因为从整体上看,全球总人口(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达到60亿)尚未达到全球能够承载的总人口(对于地球的人口承载能力,目前世界各国的研究部门尚无一致的估算,已有的估算数字为75亿至500亿)。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问题〗“种群数量的变化”一节中种群数量增长的有两种方式,人口增长是接近哪一种增长方式呢?为什么?
〖提示〗如果一种生物没有了天敌,而食物供应 ( http: / / www.21cnjy.com )又比较充足,它就会过度繁殖,数量呈“J”型几何级数增长。数百年来,人口的增长就是这样的情景。
〖问题〗以“本节聚焦”再次引起学生的思考。
〖资料分析〗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提示。
〖提示〗1.我国人口急剧增 ( http: / / www.21cnjy.com )长的主要原因是:出生率较高和逐渐下降的死亡率,形成了巨大的“落差”,从而使人口增长加快;人口基数过大也是原因之一。
2.人是生物界中的一员,所以,生物种群 ( http: / / www.21cnjy.com )消长规律有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的一面。但是,人不同于一般的生物:人具有特别发达和善于思维的大脑;具有制造工具和能动地调控人口增长以及能动地改造和保护自然的本领,等等。所以,生物种群的消长规律不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的情况。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P119~122,回家完成“资料收集与分析”。
〖想像空间〗学生思考讨论回答,老师提示。
〖提示〗将会因学生过多和教师、教室以及教学设备等过少而明显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还会因学生过多而使教室内空气流通不好、光线不足和过于拥挤等,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总结】 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速度快,人口年龄结
构轻
人口急剧增长的原因:生育率较高和逐渐下降的死
1、我国人口发展的现状与前景 亡率形成了巨大的落差,从而使人口增长加
快,人口基数过大也是原因之一
我国人口与发展目标
对土地资源的压力
对水资源的压力
2、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对森林资源的压力
环境污染加剧等
法律等形式控制人口增长
3、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 加大保护资源和环境力度
监控、治理江河湖泊和海域的污染
加强生物多样性和自然保护区建设
【检测】
s1.近几十年来,我国东南沿海城市人口密度急剧增长,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年龄组成呈增长型 B.性别比例适当
C.迁入率大于迁出率 D.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2.下列关于世界人口增长问题的叙述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正确的是 ( )
A、人口增长有利于人类自身的发展,不必要加以控制
B、人类是大自然的主宰者,人口数量不宜过多
C、生物圈的承载能力有限,必须控制人口的增长
D、生物圈可以承载80亿人,目前没有必要控制人口
3.下列哪—措施最可能是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相符合 ( )
A.森林的采伐量小于生长量
B.人工鱼塘生产者的能量少于消费者的能量
C.农田从收获中输出的氮素多于补充的氮素
D.农田施用无机氮肥多于生物固定的氮肥
4.建设生态农业时巧设、增设食物链的目的不包括 ( )
A.实现物质的分层次多级利用 B.实现能量的循环,使废物资源化
C.加强生物防治,控制有害生物的危害 D.减轻污染,提高抵抗力稳定性
答案:1----4 C C C B
(五)发导学案,布置作业
九、板书设计
(一)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境
(二)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三)协调人口和环境的关系
十、教学反思
鉴于课时内容地位,要让学生正确认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口增长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同时,本课时的内容也与现实紧密联系,即学生应能够将知识应用于现实中,解决实际问题,将知识应用于生活、生产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