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产业转型地区的结构优化—以美国休斯顿为例 课件 (43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2 产业转型地区的结构优化—以美国休斯顿为例 课件 (43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5.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7-02 18:33: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3张PPT)
第二章
区域发展
第二节 产业转型地区的结构优化
—以美国休斯顿为例
2019 新湘教版
1.通过分析休斯敦产业转型发展的成功实践案例,在认识产业转型地区区域特征的基础上,对产业转型地区发展的条件、问题及决策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价,进而掌握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措施和途径,以解决现实中的其他同类问题。(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2.能够结合区域产业转型发展案例,归纳区域在不同产业发展阶段的人地关系问题,进而理解人地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人地协调观)
3.能够独立搜寻不同区域产业结构的转型优化方案,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或有针对性地对区域产业转型发展开展考察、调查描述区域在产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合已有资料,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对其产业结构优化提出构想。(地理实践力)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以某地区为例,分析地区产业结构变化过程及原因。
阅读教材第43-44页,思考以下问题
1.回忆传统工业包括哪些产业?以及传统工业的积极作用与衰落的原因?
2.产业转型的含义以及如何进行产业转型?
3.影响产业转型的因素?
煤炭
钢铁
机械
化工
纺织
1.传统工业:劳动力、资源密集型等以制造加工业为主的产业。
传统产业的作用(意义)
促进经济增长
解决社会就业
增加财政收入
改善人民生活
推进城市化等
传统产业的问题
技术层次不高
创新能力不强
产品附加值低
原材料和能源消耗量大
环境污染严重等
一、产业转型的含义
产业转型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民经济主要构成中,产业结构、产业规模、产业组织、产业技术装备等发生显著变动的状态或过程。
( 地区+国民经济+产业结构、规模、组织、技术→变动 )
产业结构指一个国家或区域内不同产业产值的比例关系。
产业转型区指产业结构明显改变,产业技术大幅度提升的地区。
1.核心概念
一、产业转型的含义
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
国民经济重心由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进而转向第三产业
2.产业结构升级的表现
产业结构:第二产业为主导一第三产业为主导
工业结构:轻纺工业—综合性工业一高新技术产业
上海市三次产业产值所占比例变化
一、产业转型的含义
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
国民经济重心由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进而转向第三产业
工业内部产业结构升级表现为:
由以轻纺工业为主上升到以重化工业为主;
由以原材料为主上升到以加工组装为主;
由以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上升到以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
2.产业结构升级的表现
上海市三次产业产值所占比例变化
我国某大型工业企业集团是行业领域内知名企业,30年来一直是行业出口冠军。近年来,该集团围绕产业升级,除依托集团内部研究院外,发生如下表所示一系列事件,走出了一条从低端仿造到高端智能制造的产业升级之路。
年份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7年
企业 大事件 兼并德国世界顶级混凝土设备生产商 收购德国知名液压零部件生产商 兼并荷兰知名负载敏感比例阀企业 投资5000万美元设欧洲研发中心 拥有授权专利5977件
1.该企业所属行业是( )
A.机械制造 B.工程施工 C.水泥生产 D.芯片软件
2.据上表分析,该企业产业升级的主要策略属于( )
A.并购关联技术企业,提升生产效率
B.并购国际知名品牌,进军产业链高端
C.获取国外先进技术,促进产品质量升级
D.并购知名供应商,带动生产与出口
A
C
以传统产业为主的城市路在何方?
传统产业只有进行技术改造和整体提升,
才能适应转型发展的市场环境。
思考
一、产业转型的含义
3.产业转型的路径选择:
产业延伸、产业更新和综合发展。
①产业延伸
依托原有产业基础发展下游产业,建立起关联与配套的产业群
优点:
能够充分运用本地的资源优势,加强上下游产业的发展联系,工作难度较小
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完善配套服务,促使集聚效益的产生。
Eg.上游:铁矿石、煤炭、电力——初加工:生铁、粗钢、钢材——深加工:螺纹钢、特种钢——下游:机械、汽车生产、基建
一、产业转型的含义
②产业更新:
把传统加工提升为智能制造。
3.产业转型的路径选择:
产业延伸、产业更新和综合发展。
优势: 转型相对彻底
途径: 吸引外资和先进技术,是建立替代产业的有效途径
③综合发展:有的产业转型是多种模式的综合
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循序渐进的先产业延伸,再产业更新,后期经济实力强大了,区域功能完善后向综合性方向演化。
产业转型的路径选择
The path choice of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产业延伸
产业更新
综合发展
技术突破
企业收购
产业延伸 依托原有产业基础发展下游产业,延长产业链,下游企业和配套服务业不断增长,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完成经济多元化
产品更新 建立与原产业基本无关的全新产业群,将原先的产业资源转移到新兴产业上来,把传统加工提升为为智能制造,建立替代产品
综合发展 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循序渐进的先产业延伸,再产业更新,后期经济实力强大了,区域功能完善后向综合性方向演化。
技术突破 技术积累突破关键技术限制,实现产业转型的整体升级。
企业收购 通过国内外企业收购,获取技术或品牌,实现跨越式升级
一、产业转型的含义
4.影响产业转型的因素
20世纪90年代珠三角地区主导产业的变化
劳动力密集型的轻纺工业为主导——高新技术产业
一、产业转型的含义
4.影响产业转型的因素
影响因素 举例
资源禀赋 首钢基地:工业建设——旅游建设
产业基础 某些地区在钢铁工业的基础上,发展钢铁物流产业
发展阶段 初期阶段—成长阶段—转型阶段—成熟阶段
市场环境 伴随着上海汽车装配产业的增长,上海周边城市的制造业转为以汽车配件生产为主
经济政策 政府采取专门措施对各种经济资源进行再分配,鼓励或限制某一产业的发展,如美国目前的制造业回流
实质是政府采取专门措施对各种经济资源进行再分配,出于产业转型的需要,政府往往会鼓励或限制某一产业的发展。区域经济政策直接影响到产业转型路径的选择。
以经济政策为例,
探究2.休斯敦的产业转型
02
阅读教材,思考以下问题
1.读课本材料及图片,分析休斯敦发展的区位因素?
2.从时间、具体事件概括休斯敦前期经济的发展历程?
3.休斯敦单一经济结构的弊端、问题及原因有哪些?
4.休斯敦是如何进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
二、休斯顿的产业转型
1901年
1930年
20世纪70年代
休斯敦石油
钻探成功
第一次
经济发展高潮
吸引与石油
有关的生产生活
服务业和制造业
休斯敦东部
再次发现大油田
第二次
经济发展高潮
第二次世界大战带
来了第三次发展高潮
世界石油价格暴涨
休斯敦石油、
石化工业进入全盛期
世界能源之都
发展之初
经济支柱是农牧
业,棉花是当地
主要的经济作物,直到19世纪末,还是木材与棉花
集散地
1.休斯顿发展历程
休斯敦发展概况
1.说一说休斯敦发展农牧业的优势条件
位于墨西哥湾平原,地势平坦开阔;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水热条件好;
农牧产品丰富,交通便利等。
2.分析对休斯敦农牧业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有哪些,并探究其形成原因。
飓风:南邻广阔的(亚)热带海面,夏秋季容易遭受飓风的侵袭,以及由此产生的洪涝等次生灾害;
冻害:冬春季容易遭受来自北方的冷空气侵袭,造成低温冻害。(考虑地形)
休斯敦单一经济结构的弊端
20世纪70年代,休斯敦曾表现出经济多元化发展的势头,但石油巨头更醉心于高额石油利润,石油工业产值占比长期居高不下。随着石油危机的来临,得克萨斯州经济陷入困境。若世界油价每桶下降1美元,意味着得克萨斯州经济损失30亿美元。这场危机使休斯敦经济结构上的缺陷充分暴露出来。
1.为什么一些企业在高利润发展时期不愿意拓展产业链或者使用新技术
2.简析休斯敦经济严重依赖石油工业的弊病。
在短时期内往往会提高运营成本,减少企业获取高额利润。
当石油及石化产品价格暴跌时,收人就会严重萎缩,导致石油及石化产业部门大量金业倒闭、工人失业、人才外流,制约经济发展。
二、休斯顿的产业转型
弊端::
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严重依赖石油经济,产业结构存在严重缺陷。
由于世界油价暴跌和石化行业萧条,经济遭受沉重打击
大批工厂倒闭,大量工人失业,科技人才外流。
大量失业人员
2.休斯敦单一经济结构的弊端
(20世纪80年代中期)
曾经的石油小镇成了废村
二、休斯顿的产业转型
3.休斯顿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途径 表现
根据市场需求,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产业延伸) 拓展石油产业链,带动机械、电子、电力、交通运输等部门的发展
发展替代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产业更新) 大力发展航天、医药等高科技产业,促进经济多元化
发展高科技产业(技术突破) 发展航天、医药等高科技产业
大力发展高层次服务业(综合发展) 大力发展航天中心和医药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和贸易中心
二、休斯顿的产业转型
3.休斯顿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①产业延伸:拓展石油产业链,带动机械、钢铁、建筑、交通运输等发展。
一是通过技术创新带动石油勘探、开采、炼化产业等原有石油产业链整体效率提升,提高产品附加值。
二是向下延伸价值链,大力发展基本化工原料、有机化工原料等石化产业中下游环节以及配套服务业。
9
产业链与产业协作
产业协作
区域协调发展措施
①各地发挥各地优势,实现互补
②打造产业链
③形成规模效应:优劣互补,扩大产业规模,形成规模效应
④提升竞争力:应继续加大科技投入,提升制造水平,向高端制造业发展,提升竞争力
⑤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产业链作用
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有利于孵化新企业;有利于企业创新;有利于打造“区位品牌”;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
例题讲解
(2021年广东卷)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上海市嘉定区是我国著名的汽车生产基地,1958年我国第一辆“凤凰牌”轿车即在此诞生。昆山市、太仓市是江苏省苏州市的两个县级市,有较强制造业基础。近年来,嘉定区着力引进总部经济与研发产业,昆山、太仓两市大力发展汽车零部件生产。为了进一步提升汽车产业区域竞争力,2018年嘉定区与苏州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嘉(定)-昆(山)-太(仓)协同创新核心圈建设,合力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图6示意2008—2017年嘉-昆-太地区汽车先进零部件制造业热点分布。
(3)从产业协同的角度,提出嘉—昆—太地区汽车产业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三地需将各优势互补发展,嘉定区应发挥其资金、技术和人才优势,昆、太两市发挥土地、劳动力、政策优势;
嘉定区立足汽车研发,昆、太两地应该积极发展汽车零部件制造业,构建汽车产业链;
扩大产业规模,形成规模效应;
加大科技投入,提升汽车零部件制造水平,向高端制造业发展,提升竞争力;
加强一区两市之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三地运输效率。
二、休斯顿的产业转型
3.休斯顿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②产业更新:发展替代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1961年,休斯敦抓住了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NASA)航天中心落户的机遇。同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引进和培养高端人才、企业家团队,大力发展了航天设计、电子仪器、机械制造和军事工业等高科技产业群。
聚集了60多家国际水准的医疗卫生机构:全世界最好的肿瘤医院之一的德州大学附属医院MD安德森癌症中心、完成全球第一例人工心脏移植手术的德克萨斯心脏研究所、沙特王室点名要去的休斯顿卫理公会医院、全美TOP10的德州儿童医院等等。
德州医疗中心TMC——全球最大的医疗"综合城"
TMC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医疗"综合城",位于休斯顿市中心以南约3英里处,占地8164亩,集健康教育、研究和治疗为一身。
德州医疗中心TMC
②技术突破:发展航天、医药等高科技产业
1976-1981年休斯敦的零售业和批发业销售额居全国大都市首位;
休斯敦港口对外贸易额达到全美第二位。经济的繁荣吸引了许多重要的外国银行进驻,休斯敦成为美国四大金融中心之一;
休斯敦拥有以理科和工程科为优势的莱斯大学,以及以自然科学和工程为优势的休斯敦大学、南德州大学和圣托马斯大学等,为高科技产业发展提供了扎实的基础研究、应用研发等科技成果。
二、休斯顿的产业转型
图2-19 休斯顿产业结构示意
休斯顿既是美国石油工业和石化工业中心、航天中心和医疗中心,也是美国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和贸易中心,被称为“全球城市”。
休斯敦交通条件的改善
19世纪后期,休斯敦是得克萨斯州的陆运枢纽,加尔维斯顿是该州的水运枢纽。1900年9月的飓风及海啸,摧毁了加尔维斯顿的港口。恰在1901年,休斯敦发现石油,经过多方努力,在休斯敦与墨西哥湾之间开凿了深水运河,把休斯敦与相距80千米的墨西哥湾联系起来。随后,又在休斯敦修建了一系列人工港,使得长期困扰休斯敦的海运问题迎刃而解。
1.与加尔维斯顿相比,休斯敦修建港口的优势与劣势分别是什么?
优势:休斯敦更靠近内陆,受飓风、风暴潮的影响较小,发展航运更为安全。
劣势:连接休斯敦与墨西哥湾的天然河道深度较小,不利于行船,需将航道加深(拓宽), 建港成本高。
休斯敦交通条件的改善
2.运河和港口的修建,对休斯敦的发展有哪些重要影响?
19世纪后期,休斯敦是得克萨斯州的陆运枢纽,加尔维斯顿是该州的水运枢纽。1900年9月的飓风及海啸,摧毁了加尔维斯顿的港口。恰在1901年,休斯敦发现石油,经过多方努力,在休斯敦与墨西哥湾之间开凿了深水运河,把休斯敦与相距80千米的墨西哥湾联系起来。随后,又在休斯敦修建了一系列人工港,使得长期困扰休斯敦的海运问题迎刃而解。
使休斯敦从内陆城市转变为港口城市
加强与外界的交通和贸易联系、增加货物吞吐量
促进休斯敦经济的快速发展
休斯敦交通条件的改善
3.推测休斯敦石油工业布局的特点,说出你的理由。
19世纪后期,休斯敦是得克萨斯州的陆运枢纽,加尔维斯顿是该州的水运枢纽。1900年9月的飓风及海啸,摧毁了加尔维斯顿的港口。恰在1901年,休斯敦发现石油,经过多方努力,在休斯敦与墨西哥湾之间开凿了深水运河,把休斯敦与相距80千米的墨西哥湾联系起来。随后,又在休斯敦修建了一系列人工港,使得长期困扰休斯敦的海运问题迎刃而解。
多布局在港口附近及航道沿线,便于石化产品的运输
休斯敦产业转型分析
1.说明休斯敦产业转型的优势条件。
地理区位:位于墨西哥湾沿岸,地理位置优越,海运、陆运交通便利;
自然资源:石油资源丰富,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大量相关产业集群;
人力资源、科学技术:依托高校和科研机构推进高科技研发和人力资源培训。
市场条件:紧密联系市场,切实发挥市场作用,促进经济向多元化发展;
休斯敦实现产业转型,主要依托自身优势条件,即地理区位、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科学技术和市场条件。休斯敦石化工业向海外转移,多采取与所在国合资的方式,尽量多使用所在国的廉价原料。
休斯敦产业转型分析
休斯敦实现产业转型,主要依托自身优势条件,即地理区位、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科学技术和市场条件。休斯敦石化工业向海外转移,多采取与所在国合资的方式,尽量多使用所在国的廉价原料。
2.休斯敦石化工业为什么要向海外转移?
降低对本国石油资源的消耗,利用所在国的廉价资源,降低成本;
产业转移过程中,通过提供资金和技术获取转入国项目股份,提高利润;
减少对石化产业的过度依赖,降低经济风险等。
五大湖区工业发展
1.说出五大湖地区发展工业的优势条件。
自然条件优越,农产品供应方便;
煤炭、铁矿及水资源丰富;
廉价的水路运输;
城市众多,市场广阔;
工业基础好,协作条件好
图2-22 北美洲五大湖地区
五大湖区经济因当地矿产、水运和制造业而崛起。这里城市众多,如芝加哥、多伦多、底特律、布法罗、克利夫兰等。芝加哥是全美第三大城市,重要的铁路、航空枢纽和金融、文化中心。底特律是著名的汽车工业中心,拥有通用、福特等特大型汽车企业。克利夫兰是全美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多伦多是加拿大最大的城市,也是北美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
五大湖区工业发展
2.五大湖区是北美传统的老工业区,其衰退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部分传统工业从五大湖区转移至新兴工业区,当地工业空心化;
面临新兴工业区的竞争压力;
环境污染严重,劳动力成本上升等。
图2-22 北美洲五大湖地区
五大湖区是传统的老工业区,是北美钢铁、有色金属、机械、汽车、化工、服装生产基地。在北美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后,这里的城市开始衰落,传统企业大量倒闭,当地人口大量外迁。大多数城市经济长期低迷,底特律甚至沦为一座濒临破产的城市。
底特律产业转型
针对五大湖区的状况,美、加两国采取了许多振兴举措,推动企业重组再造,促进产业转型提升,引导城市整体创新。芝加哥成为全美重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布法罗成为生物信息及人类基因研究中心,旅游、咨询、健康等新兴产业也蓬勃发展起来。
(3)分析底特律产业转型的优势与劣势,提出具体的实施路径。
优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发达,汽车工业基础好,有资源禀赋优势等。
劣势:严重依赖汽车产业,产业结构单一;产品创新不足,技术竞争力下降;人口大量外迁,高素质人力资源不足等。
实施路径:对汽车产业进行重组、调整,提高生产效率;吸引高科技和创新人才,加强技术创新水平;调整产业结构,产业多元化发展;消除污染,美化环境等。
央视广告词“因为智造,思考注入力量。因为智造,文明相互需要。智造改变世界。国家品牌计划,传承我们的创造。”一个行业在兴起之初,其研发、生产和营销等环节是在某些企业内部进行的,因而拥有相同的利润率。随着技术逐渐成熟,越来越多的厂商参与到行业竞争中来,各企业根据自身的实力和特点一般选择从事该行业的一个或几个环节。据此完成下题。
1.图中最能代表当代企业附加值分布曲线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由“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转变,体现了中国企业发展方向的改变,根本原因是
A.市场竞争 B.附加值的变化 C.国家政策 D.技术的创新


(1) 休斯敦的区位特征有:
① 北邻墨西哥湾、地理位置优越;
②属地中海气候,气候宜人;
③位于沿海平原,地形平坦开阔;
④靠近河海,水上交通便利。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影响休斯敦两次产业转型的影响因素分别是( )
A 产业基础、资源禀赋 B 资源禀赋、科技创新
C 产业基础、市场环境 D 资源禀赋、经济政策
(3) 休斯敦产业转型的途径是:
①产业更新; ②产业延伸;③综合发展;④制度创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D
休斯敦现为美国第四大城市,位于得克萨斯州东南部,距墨西哥湾80千米。该市位于墨西哥湾平原,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其发展历程如下图:
B
A
20世纪20年代,休斯敦吸引美国各大石油公司总部迁入而成为石油城市。20世纪60年代以后石油开采业下滑,该市进一步延伸石油工业产业链,并在联邦政府支持下新建航天工业作为主导产业,成为著名航天中心,休斯敦由“石油城”转变为“航天城”。读休斯敦位置示意图,完成1~2题。
1.下图中能分别代表休斯敦早期“石油城”和现在“航天城”的主导产业的是( )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乙、甲
2.休斯敦从“石油城”向“航天城”转型的原因不包括( )
A.科技进步和创新 B.政府政策支持 C.石油能源地位下降 D.石油产业污染严重
C
A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钢都”匹兹堡失去了昔日的辉煌,逐渐陷入困境。为了改变衰退的局面,匹兹堡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复兴计划”,成功转型,现在被誉为“知识城”。下图为匹兹堡及其附近地区简图。读图,完成3~4题。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匹兹堡首先陷入困境的产业部门有( )
A.炼铝、玻璃、精密仪表 B.煤炭、钢铁、重型机械
C.机器人制造、医疗、金融 D.生物制药、计算机、教育
4.有关匹兹堡“复兴计划”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建设各类研究机构  ②异地另建新城 
③加强工人转岗培训  ④颁布治理污染法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匹兹堡在17世纪后期只是一个皮毛贸易站,1758年被英国殖民者夺取,两个多世纪以来,主要职能几经改易,人地关系也由简单变得复杂。据此回答6~7题。
6.20世纪70年代后期,“钢都”匹兹堡走向衰落,其原因不包括( )
A.资源枯竭 B.劳动力素质低 C.企业老化,技术落后 D.环境污染严重
7.匹兹堡再生阶段向“知识城”转化,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
①运用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部门 ②将无增长潜力的企业搬向郊区
③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④治理污染,改善投资环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D
B
C
B
匹兹堡市曾以钢铁工业著称, 20 世纪 70 年代末, 钢铁工业陷入持续全面衰退。 20 世纪 80 年代, 匹兹堡逐步转变为高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工业城市, 以绿色、宜居、科技等新的城市形象示人。
1. 匹兹堡产业转型的主要表现为 ( )
①产业结构由单一向多元演变 ②产业发展方向由轻工业向重工业演变
③产业布局由集聚走向分散 ④人地关系由紧张走向协调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2. 匹兹堡处于产业发展第三阶段时 ( )
A. 区域内部发展差异扩大 B. 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强
C. 区域对外开放程度提高 D. 区域内部不平衡加速发展
匹兹堡产业转型演变图
D
C
产业结构优化
1、定义:某区域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逐步由第二产业为主导向以第三产业为主导发展,或表述为:产业结构重心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标志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方向和阶段。
⑴第一产业产值和就业人数在国民生产总值和劳动力中的比重不断下降,产值不断增大。
⑵第二产业比重一般是先上升,后下降,但由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综合影响,城市化水平一直在提高。
①初期(第一产业为主导转向第二产业为主导 ):发展轻工业或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加工业,或污染严重的化工业,目的:积累资金;
②中期:发展重工业或资金密集型工业,目的:加强基础工业建设,提高科技水平。
③后期:发展技术密集型工业(高新技术工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原来的工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
⑶第三产业在各个阶段比重都一直上升,发达国家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更高。
2、判断产业结构是否合理,要看其是否经历了由第二产业为主导向以第三产业主导转变。
边境城市、旅游城市第三产业比重较高与其所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符。
板书设计
产业转型地区的
结构优化
产业转型的含义
产业转型路径选择
休斯敦的产业转型
产业转型影响因素
休斯敦发展概括
休斯敦单一经济结构弊端
休斯敦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传统产业衰落的原因
传统产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