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讲述了斯诺到前线去,一路上同心地善良、殷勤好客的贫苦农民谈话
的经历,这里有热情好客的老妇人,有周家村农民的款待,在周家村,斯诺和
情节概括 农民们交到到深夜。在交谈中,体现了共产党红军对百姓的关爱,以及对农民
革命宣传的深刻影响和农民真正把共产党红军当成了自己的儿子。
苏维埃外交部派,年轻的共产党员。
傅锦魁
斯诺的同行者 为能见到前线红军而兴奋,为“帝国主义者”的斯诺而怀疑。
路线 路过“保安”,甘肃边界。
保安住宿 拒收斯诺的钱,用六只小鸡中的一只款待
热情好客的农民
小周家村 老农夫:新的毛毡,喂马料,小鸡,鸡蛋不收房费。
农民奇怪问题 外国有无牛马、羊粪做肥料,穷人与富人的区别。
第七章 去前线的路上 当地穷人会主席,留着辫子。
第一节 同红色农民谈话 想抽鸦片的老者 苏区买不到鸦片,却可以买到一切必需的东西。
白军:缴租,牲口抵租,牵走牲口不给钱,卖女儿还租。
红军与白军的比较
红军:免租税,按坐给钱。
农家交谈 红军离开,白军回来杀贫农。
红白军交替管辖
白军回来,百姓牵牲口离开。
农民加入穷人会,儿女参加红军
爱戴红军
农民给红军通风报信。
红军让我们吃饱饭,念书,打枪。
十几岁的孩子
红军是穷人的军队,为穷人打仗。
红军的政治宣传 闭塞的山村农民,竟然知道日本人的侵略,有抗日的意识。
主要简述了斯诺来到“吴起镇”,介绍了南北苏区工业的发展情况及特色。
⑴江西苏区工业的繁荣:①钨矿、纺织厂、织布厂;②吉安中央苏区的印刷厂,全国性报纸《红色中华》在这里印
刷;③1933年9月,江西苏区有由人民管理的“产销全作社”1423个。
⑵西北苏区的工业落后:①机器是“缴获”来的,还有一些是从南方一路艰辛带过来的;②一点点的发展起来,以手
情节概括 工业为主的“工业繁荣”:织布厂、被服厂、制鞋厂、造纸厂、制毯厂、毛纺厂、纺纱厂……③最大的两个国有企业:
盐池的精盐和永平、延长的油井;④废罂粟,种棉花,招女生,办纺织学校,衣料自给自足;⑤目标是让红色中国“经
济上自足”。
⑶斯诺在吴起镇受优待:住在干净的列宁工人俱乐部,热水、香皂、丰盛的晚餐、烤热的面包、加糖的咖啡。
陕北苏维埃的“工业中心”。
吴起镇 吴起镇是陕北苏区唯一的工业城镇。
镇上一半洋房,一半窑洞。
工业中心“吴起镇”
生产力原始,半畜牧地域。
周围环境 蒙昧落后:人们留辫,马、驴是唯一的交通工具,菜油点灯,蜡烛是奢侈品,无人知道电灯。
没有一个小规模的机器工厂。
开采钨矿,纺纱织布工厂,小规模机器作坊。
工业繁盛 工厂众多
苏维埃印刷厂(800工人),《红色中华》印刷报。
1933年出口额1200百万元以上。
曾经的南方江西工业 出口贸易
第七章 去前线的路上 冒险商人突破封锁,巨额利润。
第二节 苏区工业 1423家合作祖,承销手工业和家庭工业用品。
生产分配合作社
冒险商人突破封锁,巨额利润。
面临困难 国民党封锁,缺少机械、原料、技师。
工业机器通过战争获取了一部分。
解决方法
北上长征,用马、驴驮来许多机器。
工业繁荣 工厂众多 缝衣厂、军服厂、制鞋厂、造纸厂、印刷厂、毛织厂、纺纱厂.....
陕北工业 盐池精盐工厂:中国最优良的品盐。
最大国企
永平、延长油井:产量比从前增加40%。
废罂粟,种棉花,安定建编织学校。
纺织学校
每期收100名女工,3-5小时授完全部课程。
自给自足 生活、军事等生产,完全自给自足。
干净的住宿 工人的列宁俱乐部,泥地窑房,墙上挂彩色列宁像。
招待斯诺 丰盛的晚餐 竟然有烤热的面包。
加糖的咖啡 不知从哪里弄来的。
主要简述了斯诺参观考察西北苏区吴起镇奇特的“工业中心”的见闻感受。
⑴斯诺吴起镇之行
斯诺在吴起镇呆了三天,考察了这里工厂的工作条件,参观戏院,出席政治讨论,阅读壁报,与工
人交流,参加体育竞赛。一场与兵工厂的篮球赛中,斯诺一队输得很惨。
情节概括 ⑵参观兵工厂:兵工厂设在安全的窑洞里,厂长何锡阳(简介其经历),工人情况介绍。还有军服
厂,医院和药房。
⑶采访红色工会妇女部长刘群仙:介绍了工人的工作待遇、业余生活、革命精神面貌。
⑷斯诺的感受:这里的工作即使缺乏社会主义工业的物质,却有着社会主义工业的精神。工人生活
的健康、自由、尊严、有希望,他们是在为自己、为中国做工,也是革命者。
逗留了三天,考察吴起镇。
工作条件,参观戏院,出席政治讨论,阅读壁报
斯诺吴起镇之行 考察内容 与工人交流,参加体育竞赛。
斯诺,傅锦魁,青年,医生、士兵(输得很惨)
临时蓝球赛
兵工厂篮球队(获胜)
条件 掩藏在傍山的穹形房内,阴凉通风防空。
成品粗劣,多数用以武装游击队。
生产
正规红军的武器多为从敌人处缴获。
参加兵工厂 何锡阳,36岁,未婚,原是沈阳兵工厂技师。
厂长
九一八后,在上海加入共产党。
114个员工,多数未结婚,技师多为外地人。
员工
党员和共青团员占比80%。
第七章 去前线的路上
第三节 他们唱得太多了 制服厂、制鞋厂、织袜厂.....
药房由一对年轻红军夫妻主持。
药房和医院
其它工厂 三个军医主持的医院,收治伤兵。
其它 无线电台,简陋的实验室。
除兵工厂和制服厂外,其它厂多为中青年妇女。
员工
妇女们一律剪发,同等工作,同等待遇。
刘群仙,红色工会女工部主任,曾是无锡和上海的纱厂工人。
工资(10-15元)、食宿免费、医药免费。
采访刘群仙 工人情况
四个月产假,有”育儿院"和保险费。
工作时间 八小时,六天,一天三班。
物质生活 设备粗陋,条件坚苦。
工人精神状态 健康、自由、有尊严、充满希望。
精神状态
他们是为自己,为中国而工作的革命者。
吴起镇的一位电气工程师,舍弃华南的高收入,来到陕北,无条件的为共产党服务。
朱兆祺
原由:一位慈善家临终时嘱咐朱兆祺“为提高大众的文化水准而献身”。
他们唱得太多了
这些人唱歌,费的时间太多了!
朱兆祺的话
现在还不是唱歌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