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1.2内环境的稳态(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1.2内环境的稳态(共3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7-03 22:32: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生活思考
1.从报告单中读到哪些信息
2.报告中上、下箭头代表什么含义?
3. 从报告单上可以看出什么成分超出正常范围 这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什么不利影响
在进行常规体检时,通常要做血液生化检查,以了解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是否正常。右图是某人的血液生化检查化验单的一部分。
生活思考
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像血浆等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在不断发生变化。
内环境会因此而剧烈变动吗?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第2节 内环境的稳态
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机体不同器官、系统协调统一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阐明稳态的调节机制。
2.通过思考、讨论稳态失调的实例,举例说明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以及内环境稳态对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
3.简述稳态概念的发展,认同生命系统的不同层次普遍存在稳态。
第二节 内环境的稳态
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01
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
材料 0.1mol/L的HCl滴数 。。 0.1mol/L的NaOH滴数。。 0 5 10 15 20 25 30 0 5 10 15 20 25 30
自来水 6.8 6.5 6.3 6.0 5.0 4.1 3.8 7.0 8.8 9.4 9.8 10.0 10.5 11.0
缓冲液 7.0 7.0 6.8 6.6 6.5 6.4 6.3 7.0 7.2 7.3 7.5 7.8 8.0 8.2
肝匀浆 6.4 6.2 6.1 6.0 6.0 5.9 5.9 6.3 6.4 6.5 6.7 6.7 6.8 7.0
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
1.就加入HCl或NaOH后的pH的变化来说,肝匀浆更像自来水还是更像缓冲液?
2.请根据模拟实验的结果,尝试对机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进行解释。
2.人体内环境中也有很多缓冲对,其中最重要的是HCO3-和 H2CO3,其次还有HPO42-和H2PO4-等,当一定量的酸性(如乳酸)或碱性物质进入后,内环境的pH仍能维持在一定范围内。
1.肝匀浆更像缓冲液
思考
内环境的其他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也维持在一定范围内吗?
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人体温的动态变化
正常情况下,不同人的体温,会因年龄、性别等的不同而存在微小差异;
同一个人的体温在一日内也有变化,但变化幅度一般不超过1℃。尽管气温波动范围较大,但健康人的体温始终接近37℃。
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1.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2.稳态的实质: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3.特点:稳态不是恒定不变,而是相对恒定的一种动态变化;这种动态变化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稳态是如何实现的呢?
/02
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食物、水和无机盐
co2
o2
泌尿系统
消化系统
细胞
循环系统
呼吸系统
有机废物、水和无机盐
未被吸收的物质
肺泡表面潮湿且伸缩性很大,有利于气体的交换
肾小球是血管球,参与形成原尿
小肠绒毛增大了吸收营养物质的表面积
内环境稳态与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的功能联系
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思考讨论
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稳态是如何实现的?
法国
贝尔纳
动态平衡、依赖神经和体液的调节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美国坎农
现代观点
主要依赖神经系统的调节
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思考:内环境稳态会不会出现失调的情况?
你阳过?高热是新冠肺炎的典型症状,谈谈高热最严重时的感受。体温过高时为什么要采取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的措施?
正常的体温是体内细胞进行各种生化反应最适宜的温度。在发高烧的状态下,由于内环境发生一系列变化,导致体内的各种反应出现紊乱,于是机体功能发生异常。
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思考:内环境稳态会不会出现失调的情况?
严重腹泻后,如果只喝水,不补充盐,内环境的渗透压会出现什么变化?
大量出汗或严重腹泻后,如果只喝水,不补充盐,内环境渗透压会变小。这样内环境中的水将较多地通过渗透作用进入细胞内,造成细胞吸水肿胀,进一步导致细胞代谢和功能紊乱。严重时会出现疲倦、周身不适、表情淡漠、恶心、食欲减退、皮下组织肿胀等症状。
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思考:内环境稳态会不会出现失调的情况?
援藏的人员到高原后常会出现头痛、乏力、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等症状,为什么?这说明外界环境与内环境稳态之间有什么关系?
因为高原空气稀薄,大气压和氧分压低,易造成体内缺氧,常见的症状有头痛,疲倦,呼吸困难等,俗称高原反应。
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能力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危机机体健康。
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2021年5月22日(气温为9.1-24℃)中午1点左右,在甘肃省白银市举行的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高海拔赛段20公里至31公里处,受突变极端天气影响,局地出现冰雹、冻雨、大风等灾害性天气,150多位参赛者有21名遇难。有赛事亲历者表示,不少选手出现失温症状,抽搐、口吐白沫,身着短裤短袖倒在海拔2000多米的赛道线路旁。
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失温,是指人体热量流失大于热量补给,从而造成人体核心区温度降低,并产生一系列寒颤、迷茫、心肺功能衰竭等症状,甚至最终造成死亡的病症。一般来说,如果人体的核心温度低于35度,就是医学上的失温,也就是低体温。
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①组织水肿:在不同条件下,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引起组织间隙中积累的 组织液 过多导致
②引发原因如下:
①营养不良
②肾小球肾炎
③过敏反应
④淋巴循环受阻
→ 血浆蛋白减少 → 血浆渗透压下降
→组织液中蛋白质增多→组织液渗透压升高
⑤组织细胞代谢旺盛, 代谢产物增多
组织液增多 → 组织水肿
渗透压不稳定会怎么样?
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调节功能出现障碍(内因)
外环境变化过于剧烈
(外因)
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
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引起的疾病
尿毒症
乳酸中毒
抽搐
血钙过低
代谢废物积累
02缺乏
pH失调
酸中毒、碱中毒
体温失调
发热、中暑
组织水肿
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
血糖平衡失调
低血糖、糖尿病
内环境
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1)内环境中各种稳态的维持不一定都需要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共同参与,如内环境中pH稳态调节,只与内环境中缓冲物质有关。
(2)能够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人,其生命活动不一定正常,比如“植物人’
易错提醒
/03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血糖浓度、血液含氧量保持在正常范围:保证细胞正常能量供应;
温度、pH保持在正常范围:酶活性正常、细胞代谢正常
渗透压正常:维持细胞形态和功能

细胞代谢是由细胞内众多复杂的化学反应组成的,完成这些反应需要各种物质和条件。例如,细胞代谢需要分解葡萄糖来提供能量,需要酶催化各种反应。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稳态概念的发展
在分子水平上,存在基因表达的稳态、激素分泌的稳态、酶活性的稳态等。
在细胞水平上,存在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的稳态等;
在器官水平上,存在心脏活动的稳态(血压、心率)、消化腺分泌消化液的稳态等;
在群体水平上,种群数量的变化存在稳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也存在稳态。
在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上,都普遍存在着稳态。稳态已经成为生命科学的一大基本概念。
/04
当堂检测
当堂检测
1、判断下列描述是否正确
(1)人吃进酸性或碱性的食物会使血浆pH发生紊乱。( )
(2)有的人常吃咸鱼、咸菜,但他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仍能保持相对
稳定。( )
(3)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人的体温是恒定不变的。( )
(4)CO2是人体细胞呼吸产生的废物,不参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
×

×
×
当堂检测
2、在长跑比赛时,运动员的体内会发生复杂的生理变化,如机体大量产热、出汗等。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大量产热会使体温急剧升高
B. 大量出汗会使血浆的pH下降
C. 大量出汗可使血浆渗透压降低
D. 大量出汗有利于机体体温的稳定
D
当堂检测
3.分别向20 mL的新鲜血浆中滴加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和稀NaOH溶液,血浆酸碱度变化与滴加滴数的关系正确的是(  )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