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6.藤野先生 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线字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宛如(wǎn) 解剖(pōu) 不逊(xùn) 油光可鉴(jiàn)
B.凄然(qī) 捕获(bǔ) 教诲(huì) 杳无信息(yǎo)
C.烂熳(màn) 绯红(fēi) 匿名(nì) 抑扬顿挫(cuò)
D.喝采(hè) 畸形(qí) 诘责(jié) 深恶痛疾(wù)
2.下列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16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多,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压舱石。(语意重复,应删去“超过”或“多”)
B.在著名物理学家霍金的首条中国微博中表示,希望与中国网友分享生活趣事和工作心得。(搭配不当,“分享”应改为“共享”)
C.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才能,民族才有希望,国家才有前途。(语序不当,“民族才有希望”“国家才有前途”调换位置)
D.《中国诗词大会》之所以会受到许多观众的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用词重复,应删去“的原因”)
3.选出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 )
A.别寻去处 别有用心 别开生面
B.深恶痛疾 讳疾忌医 痛心疾首
C.好意难却 望而却步 却之不恭
D.勿漏为要 鲜为人知 为期不远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绎站,写道:日暮里。
B.他便叮嘱我将来照了寄给他,并且时时通信告诉他此后的状况。
C.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奇形。
D.虽然有时想写信,却又难以下笔,这样的一直到现在,竟没有寄过一封信和一张照片。从他那一面看起来,是一去之后,遥无消息了。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
A.鲁迅的《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记叙了他童年的生活和求学的历程,追述那些难以忘怀的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思念之情,同时对反动、守旧势力进行了抨击和讽刺。
B.我国古代科举制中有“连中三元”的说法,“三元”分别指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即“解元”“会元”“状元”,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第一名,称为“连中三元”。
C.《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都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
D.《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汉代的一首乐府民歌。
6.结合文意,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这里是说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B.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指(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C.从他那一面看起来,是一去之后,杳无消息了。(一直得不到一点消息。)
D.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指外表很凶恶,让人感到十分害怕。)
二、字词书写
7.根据拼音写出相应词语。
(1)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zhǎng gù______颇为熟悉的了。
(2)其次的话,大略是说上年解剖学试验的题目,是藤野先生在讲义上做了记号,我预先知道的,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末尾是nì míng______。
(3)其实我并没有决心要学生物学,因为看得他有些qī rán______,便说了一个慰安他的谎话。
8.给下列多音字注音:
喝( )采 为( )难( ) 血( )管
倒( )霉 系( )住 深恶( )痛疾
食宿( ) 声调( ) 邮差( )
照相( ) 收藏( ) 烟尘斗乱( )
三、填空题
9.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教诲( ) 系住( ) 油光可鉴( )
不逊( ) yì( ) 站 杳无消息( )
诘责( ) jī( ) 形 抑扬顿挫( )
fēi( ) 红 nì( ) 名 深恶痛疾( )
10.填空。
本文有明暗两条线索,明线是 ,暗线是 。本文按 顺序组织材料。
11.解释下列词语。
(1)标致:
(2)油光可鉴:
(3)抑扬顿挫:
(4)深恶痛疾:
四、现代文阅读
①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②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晩,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③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
④我离开仙台之后,就多年没有照过相,又因为状况也无聊,说起来无非使他失望,便连信也怕敢写了。经过的年月一多,话更无从说起,所以虽然有时想写信,却又难以下笔,这样的一直到现在,竟没有寄过一封信和一张照片。从他那一面看起来,是一去之后,杳无消息了。
⑤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藤野先生》)
12.解释加点的词语,并对句子加以赏析
(1)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无非)
(2)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确……但)
13.第⑤段中“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请结合全文谈谈藤野先生“伟大”在何处。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①我离开仙台之后,就多年没有照过相,又因为状况也无聊,说起来无非使他失望,便连信也怕敢写了。经过的年月一多,话更无从说起,虽然有时想写信,却又难以下笔,这样的一直到现在,竞没有寄过一封信一张照片。从他那一面看起来,是一去之后,杳无消息了。
②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③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不幸七年前迁居的时候,中途毁坏了一口书箱,失去半箱书,恰巧这讲义也遗失在内了。责成运送局去找寻,寂无回信。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1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文的主要内容。
15.理解下面加着重号的词在句中的含义及作用。
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16.文中画线的句子说藤野先生"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想象一下,藤野先生可能会对作者说些什么?试写出几句。
17.藤野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五、综合性学习
18.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一生呕心沥血,为世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一生英勇顽强,与反动派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为此,某校八年级(3)班开展了“鲁迅精神,光耀中华”的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下面是同学们收集到的有关鲁迅的材料,请根据这些材料仿照上联拟写下联。
①在生活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
②我是不写自传也不热心于别人给我作传的,因为一生太平凡。倘使这样的也可以做传,那么,中国一下子可以有四万万部传记,真将塞破图书馆。
上联:俭朴热忱甘于奉献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列关于鲁迅的两则挽联,写出它们表达的共同主题。
①著述最谨严,非徒中国小说史;遗言犹沉痛,莫做空头文学家。
②译著尚未成书,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同学从网上摘录了下面的内容,请你根据其语言特点,将短文补充完整。
多味的作家——鲁迅
苦:成了“名人”“正人君子”的仇敌是苦,父亲的逝世是苦,永别藤野先生是苦,跳进旧中国的“大染缸”而不得解脱更是苦。革命苦,百姓苦,苦了鲁迅,也苦了这本在暴虐、阴暗、乌烟瘴气中走过来的《朝花夕拾》。
咸:朴实感人的散文催人泪下。点滴的旧事,是《朝花夕拾》可歌可泣的盐分,染咸的是回忆,溅起的是读者心灵的深思。
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B
3.A
4.B
5.D
6.D
7. (1)掌故 (2)匿名 (3)凄然
8. hè wéi nán xuè dào jì wù sù diào chāi xiàng cáng dǒu
9. huì jì jiàn xùn 驿 yǎo jié 畸 cuò 绯 匿 wù
10.“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 “我”思想感情的变化 时间先后
11.(1)漂亮。反语,用来讽刺。(2)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3)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4)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12.示例:(1)①无非是只不过的意思;②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东京的失望,对“清国留学生”的种种丑态丑行的强烈厌恶。这一句领起前两段内容,写出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和反感,为下文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埋下了伏笔。
(2)①“确”表示肯定花的漂亮,“但”表转折;②这句话是说花虽然漂亮,可是人却是丑陋的,令人作呕,体现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讽刺与不满。 13.①治学严谨,教学认真,有严格的科学精神。②他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能以公正之心对待弱国国民,而且给予了极大的关心、鼓励和真诚的帮助。
14.鲁迅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以及先生的崇高精神品德对“我”的激励和鼓舞。 15.最:表示程度极高,表明藤野先生给“我”鼓励最大,让“我”感激的程度最深,从而突出藤野先生的可贵品质。 16.符合心理描写就可以。 17.他是一个正直无私,没有狭隘的民族观念的学者,是一个为人善良、诚恳,工作认真负责的好老师。
18. (1)示例:①幽默谦逊贵在自省。 (2)示例:赞颂鲁迅的丰功伟绩,对鲁迅的逝世感到无比痛心。 (3)示例:鲁迅的本色是辣。辛辣的笔风,自然会有其笔尖直指的人群。他“横眉冷对千夫指”,对反动、守旧势力的抨击与嘲讽毫不留情。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