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8.列夫托尔斯泰 同步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8.列夫托尔斯泰 同步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03 19:28: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8.列夫 托尔斯泰 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短视频创作与传播应坚决抛弃那种盲目追求数量、粗制滥造的粗放型发展思路,自觉把用户的审美体验放在首位。
B.这座身材高挑而轻盈、外部结构简洁而新颖的超高建筑耸立在香港中环的密集群楼之中,如鹤立鸡群。
C.听说离家十多年的哥哥要从外地回家,爸爸妈妈都在堂屋中正襟危坐等着他。
D.事实也不断证明,评论家“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常能见人所未见,言人所未言,且一语中的、入木三分。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平庸 粗制滥造 平淡无奇 引人注目
B.粗鄙 藏污纳垢 郁郁寡欢 诚惶诚恐
C.笼罩 鹤立鸡群 正襟危坐 广袤无垠
D.禁锢 颔首低眉 麻木不人 黯然失色
3.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和修辞运用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着舰指挥员从容地走上甲板指挥平台。“刀尖上的舞蹈”就要开始了,现场所有的人都捏着一把汗。(这里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容战斗机着舰的惊险)
B.“清国留学生”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这里鲁迅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讽刺“清国留学生”)
C.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这里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出托尔斯泰目光的凶狠)
D.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这里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吕伟跳水技术的高超)
4.把下面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从少年到青壮年,甚至到老年,托尔斯泰一直都是长相平平,混在人群里找都找不出来。
②带着这么一张脸,你不管从事什么职业,不管穿什么服饰,也不管在俄国什么地方,都不会有一种鹤立鸡群、引人注目的可能。
③一个人长着这么一张在俄罗斯随处可见的脸,既有可能在台上主持大臣会议,也有可能在酒肆同一帮酒徒鬼混,还有可能在市场上卖面包。
④对他来说,穿这件大衣,还是那件大衣,戴这顶帽子,还是那顶帽子,都没什么不合适。
⑤永远流浪的天才灵魂,竟然在一个土头土脑的俄国人身上找到了简陋归宿,从这个人身上看不出有任何精神的东西,缺乏诗人、幻想者和创造者的气质。
A.⑤①④③② B.⑤①②④③ C.①②④③⑤ D.①③②④⑤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新闻,也叫消息,指对国内外新近或正在发生的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事实的报道。
B.《藤野先生》是我国著名作家鲁迅先生回忆他在日本留学生活的一篇作品,选自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
C.《列夫·托尔斯泰》是英国作家茨威格的作品。作者用力透纸背而又妙趣横生的笔墨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大文豪的“肖像画”。
D.《回忆我的母亲》是朱德同志深切悼念自己母亲的回忆性散文,文中的母亲是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劳动妇女,是美的典型。
6.选择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
A.胡髭(zì) 长髯(rán) 鬈发(quán)
B.黝黑(yǒu) 滞留(zhì) 穹顶(qióng)
C.可憎(zēng) 蒙昧(mèi) 酒肆(sì)
D.掠过(lüè) 颔首(hàn) 锃亮(zèng)
二、字词书写
7.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粗的字注音:
(1)长髯覆盖了两颊( ),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yǒu( )黑脸膛。
(2)这个出身于名门望族的男子长相粗劣( ),生就一张田野村夫的脸孔。
(3)这幅劳动者的忧郁面孔上笼罩着消沉的阴影,zhì( )留着愚钝和压抑。
(4)这位客人不无gān gà( )地抬起眼皮直勾勾地打量( )着主人的脸。
8.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粗制làn造
滞留
禁ɡù
蒙mèi
xī利
ɡān ɡà
侏儒
胡髭
甲胄
càn然
广袤无垠
黯然失色
颔首低眉
三、填空题
9.文学常识
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文学家,生于_____________一个犹太资产阶级家庭。他的主要成就在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方面。主要作品有:为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斯妥耶夫斯基写的传记《_____________》和《罗曼 罗兰》等,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颗心的沦亡》等等。
10.文学常识填空。
(1)茨威格是____(国家)的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列夫 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被列宁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列夫 托尔斯泰是_____国伟大的作家,他的主要作品有《_____》《_____》《____》。
11.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作家,长篇小说代表作__________等。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世间最美的坟墓
——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
[奥地利]斯·茨威格
我在俄国所见到的景物再也没有比托尔斯泰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
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这个比谁都感到受自己的声名所累的伟人,就像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那样不留名姓地被人埋葬了。谁都可以踏进他最后的安息地,围在四周的稀疏的木栅栏是不关闭的——保护列夫·托尔斯泰得以安息的没任何别的东西,唯有人们的敬意;而通常,人们却总是怀着好奇,去破坏伟人墓地的宁静。这里,逼人的朴素禁锢住任何一种观赏的闲情,并且不容许你大声说话。风儿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无论你在夏天还是冬天经过这儿,你都想象不到,这个小小的、隆起的长方形包容着当代最伟大的人物当中的一个。然而,恰恰是不留姓名,比所有挖空心思置办的大理石和奢华装饰更加扣人心弦;今天,在这特殊的日子里,成百上千到他的安息地来的人中间没有一个有勇气,哪怕仅仅从这幽暗的土丘上摘下一朵花留作纪念。人们重新感到,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最后留下的、纪念碑式的朴素更打动人心的了。这个只有风儿低吟,甚至全无人语声,庄严肃穆,感人至深的无名墓冢好像能剧烈震撼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着的感情。
12.“风儿……和暖的阳光……冬天,白雪……”这段景物描写在全文中起什么样的作用?下面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在不容大声说话的地方,描写自然景物的动态,反衬出墓地的宁静。
B.象征伟人将与大自然一样永世长存,更显示了他人格的崇高。
C.由于没有奢华装饰,描写自然景物更显示坟墓的朴素。
D.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活泼的景物可增添一点生气和温暖的情调。
13.作者说托尔斯泰墓“剧烈震撼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着的感情”,从文中找出两个具体描写参观者这种崇敬之情的句子,把它们分别写在下面。
14.作者用哪两个字形容托尔斯泰墓的基本特征?
15.作者为什么说“特殊的日子”?
16.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问题。
纪念傅雷
施蛰存
①1966年9月3日,是傅雷和夫人朱梅馥离开这个世界的日子。今年今天,正是20周年纪念。这二十年过得好快,我还没有时间写一篇文章纪念他们。俗话说:“秀才人情纸半张。”我连这半张纸也没有献在老朋友灵前,人情之薄,可想而知。不过,真要纪念傅雷夫妇,半张纸毕竟不够,而洋洋大文却也写不出,于是拖延到今天。
②现在,我书架上有十五卷的《傅雷译文集》和两个版本的《傅雷家书》,都是傅敏寄赠的;还有两本旧版的《高老头》和《欧也妮·葛朗台》,是傅雷送给我的,有他的亲笔题字。我的照相册中有一张我的照片,是1979年4月16日在傅雷追悼会上,在赵超构送的花圈底下,沈仲章给我照的,衣襟上还有一朵黄花。这几年来,我就是默对这些东西,悼念傅雷。
③1939年,我在昆明江小鹣的新居中,遇到滕固和傅雷。这是我和傅雷定交的开始。可是我和他见面聊天的机会,只有两次,不知怎么一回事,他和滕固吵翻了,一怒之下,回上海去了。这是我第一次领略到傅雷的“怒”。后来知道他的别号就叫“怒庵”,也就不以为奇。从此,和他谈话时,不能不提高警惕。
④1943年,我从福建回沪省亲,在上海住了五个月,曾和周煦良一同到吕班路(今重庆南路)巴黎新村去看过傅雷,知道他息影孤岛,专心于翻译罗曼·罗兰。这一次认识了朱梅馥,也看见客堂里有一架钢琴,他的儿子傅聪坐在高凳上练琴。
⑤我和傅雷的友谊,只能说开始于解放以后。那时他已迁居江苏路安定坊,住的是宋春舫家的屋子。我住在邻近,转一个弯就到他家。五十年代初,他在译巴尔扎克,我在译伐佐夫、显克微支和尼克索。这样,我们就成为翻译外国文学的同道,因此,在这几年中,我常去他家里聊天,有时也借用他的各种辞典查几个字。
⑥可是,我不敢同他谈翻译技术,因为我们两人的翻译方法不很相同。一则因为他译的是法文著作,从原文译,我译的都是英文转译本,使用的译法根本不同。二则我主张翻译只要达意,我从英文本译,只能做到达英译本的意。英译本对原文本负责,我对英译本负责。傅雷则主张非但要达意,还要求传神。他屡次举过一个例,他说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第一场有一句“静得连一个老鼠的声音都没有”,但纪德的法文译本,这一句却是“静得连一只猫的声音都没有”,他说“这不是译错,这是达意,这也就是传神”。我说依照你的观念,中文译本就应该译作“鸦雀无声”。他说“对”。我说不行,因为莎士比亚时代的英国话中不用猫或鸦雀来形容静。
⑦傅雷有一本《国语大辞典》,书中有许多北方的成语。傅雷译到法文成语或俗话的时候,常常向这本辞典中去找合适的中国成语俗话。有时我去看他,他也会举出一句法文成语,问我有没有相当的中国成语。他这个办法,我不以为然。我主张照原文原意译,宁可加个注,说明这个成语的意义相当于中国的某一句成语。当然,他也不以为然。
⑧1958年,我们都成为第五类分子,不便来往,彼此就不相闻问。不过,有一段时候,朱梅馥和我老伴都被居委会动员出去办托儿所,她们俩倒是每天在一起,我因此便间接知道一些傅雷的情况。
⑨1961年,大家都蒙恩摘除了“帽子”,可以有较多的行动自由,于是我又常去看他。他还在译书,而我已不干这一行了,那几年,我热衷于碑版文物,到他那里去,就谈字画古董。他给我看许多黄宾虹的画,极其赞赏,而我却又有不同意见。我以为黄宾虹晚年的画越来越像个“墨猪”了。这句话又使他“怒”起来,他批评我不懂中国画里的水墨笔法。
⑩1966年8月下旬,我已经在里弄里被“示众”过了。想到傅雷,不知他这一次如何“怒”法,就在一个傍晚,踱到他门口去看看。只见他家门口贴满了大字报,门窗紧闭,真是“鸦雀无声”。我就踱了回家。大约在9月10日左右,才知道他们两夫妇已撒手西归,这是怒庵的最后一“怒”。
我知道傅雷的性情刚直,如一团干柴烈火,他因不堪凌辱,一怒而死,这是可以理解的,我和他虽然几乎处处不同,但我还是尊敬他。在那一年,朋友中像傅雷那样的毅然决然不爱惜其生命的,还有好几个,我也都一律尊敬。不过,朱梅馥能同归于尽,这却是我想象不到的,伉俪之情,深到如此,恐怕是傅雷的感应。
傅雷逝世,其实我还没有了解傅雷。直到他的家书集出版,我才能更深一步地了解傅雷。他的家教如此之严,望子成龙的心情如此之热烈。他要把他的儿子塑造成符合于他的理想的人物。这种家庭教育是相当危险的,没有几个人能成功,然而傅雷成功了。
傅雷的性格,最突出的是他的刚直。在青年时候,他的刚直还近于狂妄。孔子说:“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傅雷从昆明回来以后,在艺术的涵养、知识学问的累积之后,他才成为具有浩然之气的儒家之刚者,这种刚直的品德,在任何社会中,都是难得见到的,连孔子也说过:“吾未见刚者。”
傅雷之死,完成了他的崇高品德,今天我也不必说“愿你安息吧”,只愿他的刚劲,永远弥漫于知识分子中间。
(选自《施蛰存散文》,有删改)
(1)傅雷别号“怒庵”,文中三次写其“怒”,请分别概括“三怒”的主要内容。
(2)请赏析第⑩段中加下划线字的表达效果。
想到傅雷,不知他这一次如何“怒”法,就在一个傍晚,踱到他门口去看看。只见他家门口贴满了大字报,门窗紧闭,真是“鸦雀无声”。我就踱了回家。
(3)文章最后一段文字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结合选文,简要说说傅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五、综合性学习
17.学习了本文,为进一步了解伟人深邃的思想,你的班级举行以“走近列夫·托尔斯泰”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题目。
(1)班级掀起阅读列夫·托尔斯泰著作的热潮,同学们都以极高的热情积极筹备读书活动。请你为这次读书活动写一则宣传标语。
标语: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衍写下面画线的字。
奇迹,需要的不仅是幸运的垂青,它还需要不懈的努力和辛勤的付出。《史记》是奇迹,它是史学家司马迁坚持神圣使命的结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D
3.C
4.A
5.C
6.A
7. jiá 黝 liè 滞 尴尬 liáng
8.滥 zhì 锢 昧 犀 rú 尴尬 zī zhòu 粲 mào àn hàn
9. 斯蒂芬 茨威格 奥地利 维也纳 文学传记 小说创作 《三位大师》 《焦燥的心》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 《象棋的故事》
10. 奥地利; “俄国革命的镜子” 俄国、 《战争与和平》、 《安娜 卡列尼娜》、 《复活》。
11.《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答出其中一个即可)
12.B 13.这里,逼人的朴素禁锢住任何一种观赏的闲情,并且不容许你大声说话。成百上千到他的安息地来的人中间没一个有勇气,哪怕仅仅从这幽暗的土丘上摘下一朵花留作纪念。 14.朴素。 15.因为是托尔斯泰诞辰一百周年。
16.(1)①在昆明,和滕固吵翻了,竟一怒之下回上海了;②在上海,和作者因对黄宾虹晚年画作意见不同而发怒;③因不堪凌辱,“一怒而死”。
(2)“踱”本义为“慢步行走”,前一个“踱”具体地描写了已接受批斗的“我”慢步去看望傅雷时的情形,隐含着“我”既担心傅雷先生的安全,又担心“我”的来访会使性格刚直的傅雷先生心生不快;第二个“踱”,具体描写出了“我”在发现傅雷家门口贴满了大字报、门窗紧闭、鸦雀无声时,为傅雷先生暂时的安全既欣慰又担心的情状。
(3)赞美了傅雷崇高的品格;表达了对傅雷先生深切的怀念;希望后来者学习傅雷作为知识分子崇高的品格。
(4)工作勤奋;对艺术精益求精;家教严格;具有知识分子的浩然之气。
17. (1)示例一:三尺侏儒相貌丑,心底无私天地宽。示例二:读文学,仰望不朽丰碑。 (2)《复活》是奇迹, 它是列夫·托尔斯泰撕下教会伪善面纱的战族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