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5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5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04 09:37: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教学目标
1.把握文本,了解新闻评论的相关知识。
2.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惜和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重点难点
分析本文语言,感受新闻评论的特点。
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1937年的12月13日,发生了一件让中国乃至世界人民永远铭记的事: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三十万中国同胞惨遭杀戮,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最黑暗的一页。
历史无法忘记。在全世界人民倡导和平的今天,仍有一部分日本军国主义者妄想抹杀历史,美化战争,这是全世界人民不能答应的。2014年2月27日,中国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我们今天即将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作者针对此事件写的新闻评论。
二、预习检查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国殇(shānɡ) 惨绝人寰(huán)
篡改(cuàn) 呓语(yì)
振聋发聩(kuì) 遁形(dùn)
杀戮(lù) 辱没(mò)
彰显(zhāng)
2.解释下列词语。
国殇:为国牺牲的人。文中指死难的军民。
惨绝人寰:人世上还没有过的悲惨,形容悲惨到了极点。人寰,人间。
篡改:别有用心地改动或曲解。
振聋发聩:发出很大的声响,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比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聩,聋。
3.总结段意。
明确:第一部分(1段),交代事件内容。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国再次以隆重的公祭仪式悼念死难同胞。
第二部分(2~4段),用具体事实揭露日本右翼分子扭曲历史、美化侵略战争、妄图复活军国主义的行径,并指出中国国家公祭日警钟长鸣,日本右翼分子的阴谋不会得逞。
第三部分(5、6段),以南京成为“国际和平城市”的事实,阐明中国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矢志捍卫世界和平的立场。
三、合作探究
1.学生自由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如何理解文章标题“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明确: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以隆重的公祭仪式悼念死难同胞。中国人民永远牢记南京大屠杀历史,与全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共同维护世界和平。
(2)日本右翼分子对当年的军国主义罪行百般抵赖,扭曲历史的顽固表现有哪些?
明确:①在连锁酒店大肆摆放美化侵略战争的书籍。②大规模篡改历史教材,阻止有良知的日本国民追寻事实真相。③在美国旧金山市议会2017年9月一致通过设立“慰安妇日”的议案后,属于日本右翼的大阪市市长却表示,要解除大阪市与旧金山市的姐妹城市关系。
2.这篇文章是怎样开头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引用宝鼎铭文。既交代了南京大屠杀的史实,又点明了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初衷,语言庄重严肃,富有感染力。
3.写全世界正义之士以不同方式纪念死难者,有什么作用?
明确:举例众多,证明全世界的正义之士都尊重历史、缅怀历史,增强说服力。
4.写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美化侵略战争的事实,有什么作用?
明确:列举大量事实,增强文章感染力,引起读者共鸣。运用对比,批判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的顽固态度。
5.分析本文最后一句话的作用。
明确:语言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尽显大国风范,强调了我国捍卫世界和平的信心和决心,起到了画龙点睛、升华主旨的作用。
四、达标检测
学校开展“铭记历史,开创未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2019年12月13日是第六个国家公祭日。学校定于当日(周五)10:00举行默哀仪式,向南京大屠杀中的遇难同胞表示悼念,要求全体教职工和学生在10:00听到警报时,就地默哀一分钟。请你以校团委的名义拟写一则通知,提醒大家注意。
答案:
通 知
全体师生:
学校定于2019年12月13日(周五)10:00举行默哀仪式,向南京大屠杀中的遇难同胞表示悼念,要求全体教职工和学生在10:00听到警报时,就地默哀一分钟。
校团委
2019年12月10日
(2)学校开展了“南京大屠杀周年祭”演讲比赛,下面是明明同学演讲词中的部分内容,其中有些语病,请你帮助修改。
我们悼念遇难同胞,【甲】批判和揭露日本右翼分子扭曲历史、重走军国主义老路的阴谋,就是为了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曾经深受苦难的城市,更懂得和平的可贵。【乙】古城南京用自身的实际行动,不断向世界传递着和平。同学们,我们应不忘国耻,珍爱和平,在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下,刻苦学习,奋勇前进,为实现祖国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①【甲】处画线句子语序不当,应将“批判”和“揭露”对调。
②【乙】处画线句子成分残缺,应在“和平”后加上“的理念”。
(3)下面是小亮同学摘录的一篇2018年国家公祭日的新华微评,请你给这篇微评补写个题目。要求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不超过10个字。
铭记苦难,开创未来
今天是第五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响彻南京全城的凄厉警报,是对死难同胞的无尽缅怀,也是对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暴行的厉声控诉。今年以来,已有20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离开人世,但那一段黑暗岁月永远印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之中。“昭昭前事,惕惕后人。”历经战争洗礼,从苦难走向辉煌,我们不曾忘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好日子。铭记是为了更好地出发,从历史教训中激发奋进的力量,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强盛,我们才能告慰逝去的同胞,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不渴望复仇,却永远不能遗忘过去,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就是要在我们心中竖起一面历史的回音壁,构筑民族的记忆,捍卫和平,不让历史再重蹈覆辙。身为学生的我们,要立志成才,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勿忘国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六、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