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按辔(pèi) 畎亩(quán) 丈夫之冠(guān)
B.箕畚(bèi) 驱驰(chí) 动心忍性(rěn)
C.荷担(hè) 筋骨(jīn) 法家拂士(fú)
D.穷匮(kuì) 魁父(kuí) 山北之塞(sè)
2.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佛印居右不可久居
B.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C.此中人语云如有所语
D.寻向所志,遂迷未果,寻病终
3.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一项是( )
A.略无阙处(同“缺”,空隙、缺口);素湍绿潭(急流)。
B.飞漱其间(冲荡);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正午)。
C.夏水襄陵(冲上、漫上);清荣峻茂(茂盛)。
D.沿溯阻绝(逆流而上);回清倒影(回旋)。
4.下面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名轲,战国时期思想家,法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
B.《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体裁是寓言,作者列子,名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思想代表人物之一。
C.《周亚夫军细柳》的作者司马迁是西汉历史学家,他所撰写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D.《雁门太守行》的作者李贺,有“诗鬼”之称。《雁门太守行》是一首描写战争场面的诗歌,全诗意境苍凉,格调悲壮。
二、翻译
5.指出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思。
(1)帝感其诚( )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
(2)何苦而不平( ) 必先苦其心志( )
三、句子默写
6.古诗文默写。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______________。
(2)无意苦争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
(3)斯是陋室,______________。
(4)“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诗文中描写的景物往往浸透着作者的情感。在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诗人虚写在高塔上看到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直抒胸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他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崔颢的《黄鹤楼》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景,吊古怀乡,用诗句“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寄托思家的情结。
四、综合性学习
中华民族雄起,中国航天雄起!今年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胜利返航;6月5日10时44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一批批中国航天人舍小家,为大家,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家国情怀”的内涵。
你所在的班级围绕“中国航天人”开展了一次“家国情怀”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7.2022年春节,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在天宫为全国人民送上一副春联。翟志刚手持传统的“福”字,叶光富和王亚平分别拿着“逐梦飞天同守岁”和“龙骧虎步共迎春”。
肖阳同学不知道如何正确朗读这副春联,请你帮助他明确上下联,并将调整后的春联正确、规范、美观地写在下面的田字格里。
8.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进行“天宫课堂”授课。下面是“天宫课堂”第二课直播的信息,请你用连贯的语言,简明扼要地将表格中的信息传达给同学们。
“天宫课堂”第二课直播
授课人员 授课时间 授课地点 授课方式 授课项目 授课主旨
瞿志刚王亚平 叶光富 3月23日15:40 中国空间站 天地对话 太空“冰雪”试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介绍与展示空间科学设施。 传播普及空间科学知识,激发广大青少年追子“科学梦”、实现“航天梦”的热情。
五、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9.诗中的“草木深”表面是写________,实际是写_______,一个“深”字表现了_______。
10.诗歌的尾联描写诗人外貌的作用是什么?
11.此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通读全诗,谈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六、课内阅读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故患有所不辟也/无冻馁之患矣
B.呼尔而与之/似与游者相乐
C.是亦不可以已乎/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D.故不为苟得也/苟富贵,无相忘
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1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结合具体例子说说作者是运用什么论证方法来证明中心论点的。(任意写出一种即可)
七、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的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愚公移山(节选)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乙】
卖蒜老叟
(清)袁枚
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绝声,旁睨①而揶揄②之。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知罪矣。”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注释】①睨:眼睛斜着看。②揶揄:出言嘲笑、讽刺。
1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箕畚运于渤海之尾___________
(2)始一反焉___________
(3)旁睨而揶揄之___________
(4)老人鼓腹纵之___________
16.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叩石垦壤/叩头曰:“晚生知罪矣。”
B.且焉置土石/始一反焉
C.跳往助之/旁睨而揶揄之
D.杂然相许/陷入尺许
1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2)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
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段中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说明了移山工程的艰巨,显示了愚公的气魄。
B.【乙】文段中画线句“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的节奏划分是正确的。
C.【甲】【乙】两文段都运用了对比手法。甲文段将妻子和愚公进行对比,乙文段将卖蒜老叟与杨二进行对比。
D.【乙】文“卖蒜老叟”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有: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任何时候都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八、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四知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1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闻其贤而辟之__________
(2)当之郡__________
(3)何谓无知__________
(4)故旧长者__________
2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21.本文写了杨震的哪两件事?表现了他怎样的可贵品质?
九、作文
22.作文
生命的成长犹如行走。成长路上,气象万千。笔直开阔时,你可饱览路旁郡一道道风景;蜿蜒回环时,你须走过途中那一个个拐角。拐角,也许是我们生命行进中的一道道坎,也许是我们生命成长中的一个个结点。一件事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走过一个个拐角,犹如经历一次次修炼。修炼中我们获得生活的智慧,获得生命的升华。
请以“走过那一个拐角”为题作文。
要求:(1)要有真情实感;(2)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4)不得抄袭、套作;(5)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23.按要求作文
在人生道路上,总有一些人,一些事,甚至一句话,一则故事------在不经意间触动你的心,启迪你的灵魂,点亮你的心灵。请以“点亮心灵的灯”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文字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B
3.B
4.A
5. 诚意 真正,确实 愁苦,这里指担心 使……痛苦
6. 贤者能勿丧耳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 惟吾德馨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7.逐梦飞天同守岁 龙骧虎步共迎春 8.示例:“天宫课堂”第二课由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于3月23日15:40分在中国空间站采用天地对话的方式进行直播授课,他们授课的项目有太空“冰雪”试验等。本次授课旨在传播普及空间科学知识,激发广大青少年追寻“科学梦”、实现“航天梦”的热情(表述连贯,意思表达完整即可)
9. 春天来临,草木繁茂 都城沦陷、草盛人稀、荒凉萧条的社会现状 因战乱而荒芜的景象。 10.写出了诗人忧愁、烦闷的情状,把忧家忧国的感情表现得更加深沉和突出。 11.抒发了诗人感时忧国、思亲念家的情感。
12.C 13.(1)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 (2)优厚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 14.中心论点:舍生取义(或:“舍生而取义者也”“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要违背‘义’”)。本文主要运用了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来证明文章的中心论点,如将生比作鱼,将义比作熊掌,当二者不能兼得时,应舍生取义;又如作者举“一箪食,一豆羹”的例子,告诉我们要不食嗟来之食,要不丧失人的“本心”,要舍生取义。
15. 用箕畚装土石 才 斜着眼看 放开 16.C 17.(1)北山脚下有个叫愚公的人,年纪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大山居住。(2)杨二特意在十步外摆好姿势,举起拳头用尽力气向老人打去。 18.C
19. 听到 到;去 说 老朋友 20.让后代被称作清官的子孙,把这个馈赠给他们,不也很优厚吗! 21.拒绝下属夜怀金十斤相送,拒绝“故旧长者”提出的“为产开业”,表现出杨震清正、廉洁、自律的可贵品质。
22.范文
走过那一个拐角
路遇天涯,途经海角,行至绝境,才发现---所谓的“绝境”只是一个小小的拐角,轻盈地转个弯,就会看到前方另一片天堂.
--题记
曾记得小时候热衷于电脑里一个走迷宫的游戏,迷宫层层叠叠,变幻莫测,每碰上一个拐角我总是犹豫不决,生怕走进了黑暗的死角.但渐渐我发现,拐角并不是那样可怕,每拐过一个转角都有一片新天地,一份新希望,即使进了死角,但有回头的路可寻.
迷宫正如人生.死角即是转角.
我的思绪飘向北京,那儿有我种下的梦想,我喜欢在北京的老胡同里穿行,就像走迷宫,但不同的是,在老胡同里,每遇上一个拐角我都会有新的发现.在一堵古老的墙壁上,在一个小小的拐角里,我发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东西--报箱,报箱上有一堆枯叶筑成的小小的巢,里面还零星散落着几根羽毛,想必这鸟儿外出觅食去了吧!我好奇地瞪大了眼,仔细地端详这精巧的“建筑”,这儿简直就是一个微型天堂!这再平常不过的枝叶儿,却成就了一只鸟的欢愉或是一个家的天伦之乐;这再平常不过的鸟儿,却不因生活在无人知晓的拐角而抱怨,反倒从平凡中绽放出一份从容的美丽!
于是,我发现--
在这小小的巢宇面前,所有的悲伤都是没有理由的.生命的韧性与美丽在这处默默无闻的拐角彰显尽极致!在生命的拐角,我学习这只鸟,面对平淡甚至平庸的生活,永远持有一份希望,相信会有一天,我会在黑暗的角落,瞥见绝美的阳光!
我的思绪飘向海角,那儿曾是我最向往的地方.我留恋于天涯海角的美丽风光,却久久不能忘怀那个转角,当我们漫于银色的沙滩,却步于高大的“天涯海角”石旁,导游告诉我们这便是天和路的尽头,这便是绝境,我的心里倏忽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恐惧与敬畏,难道这真是尽头,真的无路可走了吗?其实并不是这样,这只是一个巨大的拐角--转个弯我就会看见天堂--天堂一般美丽圣洁的“鹿回头”公园!当我迈入这落英缤纷的天堂,我竟有一种劫后余生的喜悦,一种历经霜寒重感温暖的欣慰!
于是,我坚信--
走过茫茫高原,才知太阳的炽热,经过漫漫长夜,才会拥抱黎明的彩霞.生命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有时所谓的绝境只是人生中一个小小的拐角,转个弯,便峰回路转,你会看见“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明媚与温暖.
在生活的拐角,我遗留下关于痛苦的琐碎,捡拾起关于生命的思考.任流年飞逝,任角落变幻,我都会用一颗童真的心去领悟、发现拐角里蕴藏着的美丽,播下希望的种子--即便在最不起眼的拐角,也能绽放出常开不败的花.
23.点亮心灵的灯
在这繁花似锦的青春中,我相信每个人都绝望过,都放弃过吧。但又是什么是你站起来了呢?我想是人生的一个介质,这个介质可以是亲密朋友的安慰,也可以是一句名言,甚至可以是一个动作。
那是一个阴雨连绵的雨天,她像往常一样坐在家门口等着父亲的归来。直到夜深了,巷子里静得可以听见那密密的雨在空中划过的声音。
突然在深巷的尽头有一个身影朝这里奔跑,她把所有的希望都负之那个身影。可期望越大失望也越大。那是她家邻居老李。他不知怎么了心怦怦直跳!果不其然,老李一边跑一边喊:“不好了,丫头,你爸在回家的路上让车撞了。”
天哪!他几乎晕倒了,他自幼丧母,从小便和父亲生活在一起,这次,父亲出了车祸,犹如天塌下来般。从此她和奶奶生活在一起。
从小品学兼优的她,一落千丈,犹如丧家之犬般。整天精神恍惚,不务正业。以前在老师眼里犹如神童般,可现在,是一个人人避之的坏学生。
那天清晨,她像往常一样,一脸无所谓的样子来到学校。可不同的是,学校喇叭里响起了一阵歌声: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她的心顿了一下,那首歌钻进她的耳朵,透过她的脑袋,穿过她的心,在她的心上留下了一道深深的疤痕。
上课,他仍没有听课,但她在抚摸那道疤痕,悄悄地,她哭了,他将从前所有错误决定随泪水带走。
从此,她的脸上又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你是否也像她一样,虽然经历不同,但你也像她一样坚强地走了出来,焕发出自信的光芒。
而你这个点亮心灵之灯的介质又是什么?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