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基础卷
一、选择题
1.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读书让人更加智慧,思想更深邃,更富于创造。读书的最高境界,是从阅读中 时代使命,进而笃行之。阅读可以丰富一个人的生活经历,可以 一个民族的灵魂性格,可以 一个社会共同的精神家园,奠定一个国家的文化根基。
A.领悟 培养 构建 B.领悟 涵养 构建
C.领导 培养 创建 D.领导 涵养 创建
2.下面是学生作文中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成长的路上,挫折也伴随着我们快速成长,但只要认准方向努力,就能拼出灿烂的明天。
B.炎炎夏日,我举目远眺:看到水鸟笨重的身躯掠过水面,羽毛划过水波发出的好听的声音。
C.环保工人的善是他们在我们吹着空调的时候,是否顶着太阳辛勤劳作。
D.你走过来,伸手一把把我从地上拉起来,紧紧地抱着我,拍着我的背说:“别怕,有我在。”
3.下列句子组成语序恰当的语段,正确的一项是( )
①“君子”一词在《周易》《诗经》中已大量出现,最初是对统治者、贵族男子的尊称。
②相应地,“小人”多指那些道德有疵、品行不正之人。
③到了春秋时期,孔子丰富了这一词语的内涵:“君子”不仅仅是指那些贵族官僚了,更主要的是指道德完善、品行高尚的人。
④君子、小人对举,成为对人品高下的评判。
⑤“君子”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是传统中国人评价人品的重要尺度。
A.⑤④③②① B.⑤①③②④ C.①④③②⑤ D.①③②⑤④
二、基础知识综合
(一)
浴血奋战,百折不挠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很多爱国志士为此做出了至死不懈的斗争。光未然于1939年创作了家喻户晓的现代诗《黄河颂》,诗中讴歌了黄河汹涌磅礴的_____________,展现了中华民族英勇豪迈的___________,以及中国人民百折不挠的_____________。
4.下面词语依序填在文段中的横线上,正确的一项是( )
A.气势 气魄 气节 B.气魄 气势 气节
C.气节 气势 气魄 D.气魄 气节 气势
(二)
自力更生,发愤图强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众志成城,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丰功伟绩。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冲破了帝国主义建立的旧zhì( )序。革命先辈的这些努力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 )定了根本制度。
5.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l)zhì( ) (2)奠( )
6.材料(一)(二)中,有不少成语,请写出其中的三个。
7.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给人民极大的鼓舞,人们纷纷张贴对联表达内心对革命成功的庆祝。请你根据上联选择合适的下联。(填序号)
上联:革命结出平等果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
A.峥嵘岁月迎长征 B.自由钟声传平野
C.百年大计人为本 D.国民聆听自由钟
(三)
解放思想,锐意进取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领导人民迎接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在此过程中,自然有的人仍追求①“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内心与自然交融,清净自在;有的人离家创业,不免生出②“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般的思乡之情;有的人不远万里,怀着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的激情,风尘仆仆,南下闯荡;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女性企业家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简直是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能力一点都不输给男性企业家。无数在异地他乡的奋斗者都在为国家的建设而辛勤付出,所谓“报国与亲情难以两全”,他们只好用⑤“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来表达自己思念亲人之情。
8.下面是从以上三则材料中选出的句子,属于病句的一项是( )
A.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B.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
C.革命先辈的这些努力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制度。
D.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领导人民迎接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
三、名著阅读
9.读《朝花夕拾》,为我们了解鲁迅先生打开了一扇窗,请同学们根据示例,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完成下列表格。
篇名 事件 主题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我”在百草园自由玩耍,在三味书屋读书求学 希望儿童健康成长
① “父亲”经名医再三医治,却病情加重最终去世。 庸医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本质
《阿长与<山海经>》 ② “我”对长妈妈的感激与怀念
《五猖会》 父亲要求“我”在看五猖会前背书,使我没有了看会的兴趣 ③
四、综合性学习
10.第二组负责解说经典形象,请你帮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
(1)下面是他们整理出的文字稿,请你帮他们补充完整。
孙悟空这一经典形象可谓家喻户晓。随着时代发展,从无所不能的神到 _____,大圣的形象在不断变化。19世纪60年代拍摄的《大闹天宫》中,孙悟空是一个神通广大的猴王形象。他炼成火眼金睛,踢翻八卦炉,打上灵霄宝殿,捣毁天宫,打得玉帝和太白金星仓皇而逃。20世纪初出品的《大圣归来》中,孙悟空则是一个被唤醒的英雄形象。他法力尽失,无力对抗抓走女童的妖王,直到江流儿(小唐僧)被打伤,孙悟空愤怒至极,才激发出所有潜能,打败妖王。
(2)如图是同学们搜集的海报,你喜欢哪幅海报中片名的书体,请说明理由。
五、现代文阅读
11.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回忆我的母亲》(节选)
①但是灾难不因为中国农民的和平就不降临到他们身上。庚子年(1900)前后,四川连年旱灾,很多的农民饥饿、破产,不得不成群结队地去“吃大户”。我亲眼见到,六七百穿得破破烂烂的农民和他们的妻子儿女被所谓官兵一阵凶杀毒打,血溅四五十里,哭声动天。在这样的年月里,我家也遭受更多的困难,仅仅吃些小菜叶、高粱,通年没吃过白米。特别是乙未(1895)那一年,地主欺压佃户,要在租种的地上加租子,因为办不到,就趁大年除夕,威胁着我家要退佃,逼着我们搬家。在悲惨的情况下,我们一家人哭泣着连夜分散。从此我家被迫分两处住下。人手少了,又遇天灾,庄稼没收成,这是我家最悲惨的一次遭遇。母亲没有灰心,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母亲沉痛的三言两语的诉说以及我亲眼见到的许多不平事实,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使我决心寻找新的生活。
②我不久就离开母亲,因为我读书了。我是一个佃农家庭的子弟,本来是没有钱读书的。那时乡间豪绅地主的欺压,衙门差役的横蛮,逼得母亲和父亲决心节衣缩食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来“支撑门户”。我念过私塾,光绪三十一年(1905)考了科举,以后又到更远的顺庆和成都去读书。这个时候的学费都是东挪西借来的,总共用了二百多块钱,直到我后来当护国军旅长时才还清。
③光绪三十四年(1908)我从成都回来,在仪陇县办高等小学,一年回家两三次去看母亲。那时新旧思想冲突得很厉害。我们抱了科学民主的思想,想在家乡做点事情,守旧的豪绅们便出来反对我们。我决心瞒着母亲离开家乡,远走云南,参加新军和同盟会。我到云南后,从家信中知道,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
④从宣统元年(1909)到现在,我再没有回过一次家,只在民国八年(1919)我曾经把父亲和母亲接出来。但是他俩劳动惯了,离开土地就不舒服,所以还是回了家。父亲就在回家途中死了。母亲回家继续劳动,一直到最后。
⑤中国革命继续向前发展,我的思想也继续向前发展。当我发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时,我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了,我和家庭完全隔绝了。母亲就靠那三十亩地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抗战以后,我才能和家里通信。母亲知道我所做的事业,她期望着中国民族解放的成功。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依然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七年中间,我曾寄回几百元钱和几张自己的照片给母亲。母亲年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去年收到侄儿的来信说:“祖母今年已有八十五岁,精神不如昨年之健康,饮食起居亦不如前,甚望见你一面,聊叙别后情景。”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
⑥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虽到老年,仍然热爱生产。去年另一封外甥的家信中说:“外祖母大人因年老关系,今年不比往年健康,但仍不辍劳作,尤喜纺棉。”
⑦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____________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⑧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____________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____________的财产。
⑨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
⑩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愿母亲在地下安息!
(1)下列合适的词语填入选文横线的一项是( )
A.强壮 勉励 贵重
B.强健 鼓励 宝贵
C.健康 激励 珍贵
(2)阅读选文第①—⑥自然段,根据下列表格内容完成填空
母亲经历的事情 母亲的品质
母亲遭遇退佃、搬家、天灾 坚强不屈、爱憎分明
①____________ 远见卓识
母亲给远走云南、参加新军和同盟会的作者许多慰勉 ②____________
母亲因为劳动惯了,即使作者把她接出来,还是选择回家继续劳动 热爱劳动
(3)下列加点的词语能换成括号中的词语吗?为什么?
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还)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
(4)“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着中国的历史。”这句话对文章主题有什么作用?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盖世英雄
①始终忘不了那一次,你跟新来的体育老师打赌(你是语文老师),倒立绕200米操场一周。赌注是一礼拜的红烧肉。那时操场还是煤渣跑道,体育老师坚持了50米就放弃了。你颤颤巍巍,愣是没倒下。还没上学的我在一旁给你加油,嗓子都喊哑了。终于“走”到了终点,你兴高采烈,高举着被鲜血染红的拳头。
②到了上小学那一天,你骑着二八自行车带着我到学校。偌大的一个操场,好多小朋友在玩游戏,邻居家的小哥哥也在。我嘻嘻笑着,跑向小哥哥。不一会儿,铃声响了,所有的小朋友争先恐后地奔向教室,只剩下我一个人站在空荡荡的操场。我四处找你,你却不见了,当时我很想哭。一位年轻的女老师(后来知道她是班主任)走过来,把我领进了一年级2班的教室。
③那天放学后,你来接我。没想到我跟着小哥哥走偏门回家了。天黑了,你失魂落魄地回到家,见我一本正经地在写作业,你举起拳头想揍我,又放下。我妈笑着说:“你们爷俩啊,算是扯平了。”
④等我再长大了些,你教我骑自行车。刚学会的时候,我嘚瑟极了,“噔噔噔”骑上一个缓坡,然后松开刹车,闭上眼,俯冲,风在耳边呼啸。等我睁开眼睛,已经来不及了,连车带人结结实实地栽倒在灌木丛中。手臂和膝盖磕破了,脸上划出了一道道血印子。你站在我面前,用不容置疑的口气呵斥:“不许哭,爬起来!”我疼得龇牙咧嘴,却硬生生地把眼泪咽进肚子,心里恨恨地想你为何如此不近人情?
⑤回到家,奶奶偷偷告诉我,你年轻的时候,风华正茂,任性潇洒,完全不是我熟悉的那样不苟言笑。有一次你偷偷骑出爷爷的“凤凰”,敞开衬衫,在田埂上飞飙。由于太过得意忘形,最后连人带车栽进河里。
⑥小学五年级,你把我塞进校足球队,教练是你哥们儿。我是替补中的替补,每次跟着跑几圈,做做基本训练,然后就坐在场边捡球。那一天,你来看我们的训练赛,教练把我排进首发。我在场上基本就是个笑柄,控不好球,过不了人,传球偏得离谱,一丁点儿身体接触就踉跄倒地。我喘着气,假装擦汗,偷偷地瞄你。你站在教练身边,脸色铁青,一言不发。
⑦我越是着急,越是失误频频。我哭丧着脸,跑去跟教练要求下场。你瞪我一眼,恶狠狠地说:“给老子回到场上去!”我咬着牙,强忍住眼泪,用尽最后的力气,像疯狗一样奔跑,倒地滑铲,飞身拼抢,连滚带爬,最后居然还进了一个球。终场哨响,我拖着两条麻木的腿走向场边。我不想搭理你。你却笑嘻嘻地走过来,用手揉了揉我的头。
⑧在你这般的管教下,我慢慢长大,上了大学,我们的对话也越来越少。虽然“爸”在通讯录第一行,但是我几乎不给你打电话,后来加了个“阿依古丽”,你不知道我把通讯录里的“爸”改成了“阿爸”。有一回我忘了锁键盘,自动拨打了“阿爸”。你打过来,问我怎么了,声音异乎寻常地和蔼。我说没事。你沉默了一会儿,挂了。
⑨放假回家的那天晚上,破天荒的,你拉我陪你喝酒。半斤酒下肚,气氛活络了一些。你老了,两鬓斑白,皱纹横生,一身肌肉隐退,看起来居然有了几分慈祥。聊起我小时候的事,你说那次跟体育老师打赌,煤渣把你的手掌磨得血肉模糊,钻心地疼啊!你想放弃算了,去他的红烧肉吧,可是不可以,因为我在看着你。
⑩你又说起送我上小学的第一天,你躲在柱子后面,偷偷地观察我,见我东张西望,然后咧开嘴,快要哭了,最后居然没哭出来。
你不知道的是,那时其实我看见了你。我是看不见你的脸,可我看见了你宽厚的肩,所以我才止住了哭泣,然后转过身,噙着热泪,攥紧小小的拳头,一步一步走向教室。就像此后的一次次,我走向陌生的命运。
也许父子之间,注定会是这样的结局:在你的目光里,我渐行渐远,头也不回。但也正因为有你,我才能无所畏惧地向前。
12.概括文中父亲管教儿子的四件事。
①上学前,我看你与体育老师比赛,你忍痛为我坚持到最后;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长大一些,我学骑车因得意摔倒,你不让我哭;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章第⑥段和第⑦段结尾的画线句都运用了_____________描写,作用是什么?
14.文章题目为“盖世英雄”,请分析题目的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西安,古称“长安”“京兆”,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文化的代表,有着“天然历史博物馆”的美誉。西安,在《史记》中被誉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西安作为中国历史古都,除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外,还有大街小巷里各种让人目不暇接的美食。下面就为各位整理一些西安的特色小吃,“吃货”们若到了西安不妨照单全吃一遍。关中人吃面,喜欢将面和硬、揉软、擀厚、切宽。这种面煮熟以后,捞在碗里,无论是浇臊子,还是泼油辣子,吃起来都很光滑、柔软、热火、有筋性。西安特色小吃有牛羊肉泡馍、葫芦头泡馍、粉汤羊血、辣子蒜羊血、水盆羊肉、羊杂碎、腊汁肉夹馍、腊羊肉、笼笼肉等。
【材料二】受地理、历史、政治及迁徙等因素影响,陕西各地方言从语音到词汇都有很大差异。从整体语感看,陕西方言分为关中话、陕北话、陕南话三部分。秦岭以南除洛南、商州、丹凤外都属陕南方言区,延长、甘泉、延安以北除定边外属陕北方言区,陕南、陕北方言区以外的地域属关中方言区。
关中方言曾经是周秦汉唐四大朝代的官方语言。汉代的大一统格局和民族大融合则促使西安话影响全国各地的方言,唐代西安话的影响力达到鼎盛。近代的陕西是现代中国革命的圣地。1935年10月19日,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吴起镇,从此,中共中央在陕北战斗、生活了13个春秋。延安成为中国革命圣地,中国共产党在这里领导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材料三】陕西是中华民族文明和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1963年发现的“蓝田猿人”,是全国发现的时间最早、最为完整的猿人头盖骨化石。约三四万年前,关中地区的原始人类逐步进入氏族公社时期。1953年发现的西安半坡村遗址,就是六七千年前母系氏族公社的一座定居村落。陕西曾长期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西周到唐朝有13个王朝在这里建都,历经1100多年,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古迹。陕西境内地上地下文物遗存极为丰富,文物点密度之大、数量之多、等级之高,均居中国之首。秦阿房宫、秦始皇陵、汉阳陵、乾陵、桥陵等都记录印证了陕西古代文化,其中已开发的秦始皇兵马俑坑,就展现了一个巨大地下雕塑艺术宝库,反映出当时高超的艺术水平,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光辉篇章。
15.阅读【材料一】说说陕西西安有哪些美誉。
16.阅读【材料三】请简要概括陕西是中华民族文明和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的原因。
17.下列有关陕西方言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陕西各地方言从语音到词汇都有很大差异,是受地理、历史、政治及迁徙等因素影响的结果。
B.延长、甘泉、延安以北属陕北方言区,秦岭以南除洛南、商州、丹凤外属陕南方言区。
C.陕西方言分为关中话、陕北话、陕南话三部分,关中话曾是周秦汉唐四朝的官方语言。
D.汉代的大一统格局和民族大融合促使西安话影响全国各地的方言,这种影响力在唐代达到鼎盛。
六、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赠从弟(其二)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①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②凝寒③?松柏有本性。
(选自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
【注释】①一何:多么。②罹:遭受。③凝寒:严寒。
18.请你赏析“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中叠词的表达效果。
19.诗中松柏的“本性”是什么?诗人写松柏“本性”的目的是什么?
七、作文
20.作文。
鲁迅留学日本,他的老师藤野先生给予他关怀和鼓励,这种影响在他的回忆中日渐深远,于是他写下了《藤野先生》;朱德出身贫苦,他的母亲勤劳慈爱,这种影响对他投身革命显得尤为重要,于是他写了《回忆我的母亲》……
在你的回忆中,有没有对你影响很大的师长亲朋?也请你为他(她)写一篇回忆性文章。
要求:(1)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诗歌除外。(2)力求做到语言连贯、表达得体,写出自己的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D
3.B
4.A 5. 秩 diàn 6.至死不懈 家喻户晓 众志成城(丰功伟绩) 7.D 8.C
9.①《父亲的病》 ②长妈妈为“我”买回心心念念的《山海经》 ③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10.(1)示例:平民英雄
(2)示例:①甲。图中“大闹天宫”四个字古拙多变,曲笔弧线,体正势圆是篆书。用篆书更能体现封面内容的神话色彩。
②乙。图中“大圣归来”四个字狂放不拘,飞扬飘逸,是草书。用草书更能体现孙悟空的张扬的个性以及无拘无束、追求自由的精神。
11.(1)B
(2) 节衣缩食,供“我”读书 支持革命
(3)不能。这个“竟”字蕴含着无尽的遗憾,语不惊人情动人。改为“还”就没有这种效果。
(4)抒发了对母亲的悼念之情,表达了报答母亲深恩的决心。由爱母亲推及到爱劳动人民,由赞美母亲到赞颂劳动人民,感情升华了,主题深化了。
12. 上小学那天,我一个人站在操场上怕得想哭,你躲在树后观察我; 小学五年级,我因着急出现很多失误要求下场,你不让我放弃。 13.肖像;第6段通过写父亲“脸色铁青”地看我在足球场上失误连连的表现,体现出父亲对我的严厉,第7段通过写父亲看到我进了球后“笑嘻嘻”地走过来揉“我”的头,体现出父亲看到儿子表现好时的喜悦和自豪,这两句话集中体现出父亲对我宽严相济的管教方式,塑造出一个既威严又慈爱的父亲形象。 14.标题“盖世英雄”指的就是父亲,体现了父亲在我心中的高大形象,像英雄一样为我树立榜样,最终教导我成为一个无所畏惧的英雄。标题揭示文章中心,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钦佩、感激和爱。同时“盖世英雄”这样的称呼可以设置悬念,勾起读者阅读兴趣,照应文章塑造的主要人物形象。
15.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文化的代表,有着“天然历史博物馆”的美誉。在《史记》中被誉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 16.发现了时间最早、最为完整的猿人头盖骨化石;约三四万年前,关中地区的原始人类逐步进入氏族公社时期;曾长期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陕西境内地上地下文物遗存极为丰富。 17.B
18.“亭亭”表现了松的傲岸姿态,“瑟瑟”模拟刺骨的风声,两个叠词富有音乐性,突出了松柏挺立不屈。 19.亭亭(挺拔),劲(刚劲),端正(直立、正直)。诗人写松柏“本性”,歌颂了松树的高洁,同时运用了象征手法,用松树象征自己的志趣、情操和希望,以此自勉,也借以勉励从弟。
20.示例:
就这样,你影响了我
母亲的关爱润物无声,然而不知从何时起,我就一直很排斥母亲的管教,讨厌她不理解我。母亲,总是用她独特的方式来限制我的行动,以她的一厢情愿策划我的生活。生性不羁的我厌恶被人操纵着。于是矛盾在日益碰撞中愈发激烈。发狂的时候,我有时甚至忘记对母亲所应持有的“尊重”。
矛盾归矛盾,生活还是在一如既往地继续着。因为自己的英语成绩不甚理想,母亲帮我找了一个家教,课外辅导我。虽然自己很不情愿,为了成绩能有所提升,我还是勉强地接受了。
那天晚上,我去英语老师家补习,直到九点多才离开。下楼时,寒风透过楼道的护栏猛烈地刮着,我不由得紧缩脖子,顶着凛冽的寒风“噔噔噔”地下楼。刚出防盗门,猛地一抬头,一个背影闯进眼帘,是母亲!借着昏暗的路灯,我分明认得出那是我母亲,她靠在车旁,弓着身,背对着我,双手放在嘴边直呵气,或许是想获得更多的暖和,她还不时地抬头看看灯光,可寒风毫无人性,依然有恃无恐。那时,我忘记了身上的寒冷,忘记了夜的黑暗,我的大脑储藏空间,只有母亲!只有在寒风中颤抖等待的母亲!
突然,母亲转过身,看到了站在原地发愣的我,推着车走过来。她的身影越来越近,最后她的影子笼罩在我的身上。我不知所措,言不由衷地问:“你来干什么?”母亲从车篮里拿出一件风衣,笑道:“我怕你冷,拿了件衣服过来。接你回家。”接过衣服,触到她冰冷僵硬的手指,问:“为什么不到老师家里去找我?”“因为我怕影响你学习啊!”她说得那么自然,让我顿时哑然。
长期和母亲冷战,已不懂得如何和母亲沟通交流的我,一时间不知该如何表达心里突然涌起的各种滋味,只是木然地披上衣服,和她一起慢慢往家的方向走。橘黄色的路灯投射光芒,竟是如此温馨。想起一次次的争吵,她那受伤的眼神,我深感愧疚,她是我的母亲!我以前竟忽略了她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母亲的爱,为我驱散夜的黑暗,风的寒冷。我深刻的理解了母亲的不易——既要操持家务,又关注我的成长。是母亲让我学会了,学会了理解多替他人着想,母亲就是这样默默地影响着我,让我不断成长。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