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提升卷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匿名(nì) 芦荟(huì) 不逊(xùn) 难以下咽(yàn)
B.解剖(pāo) 教诲(huì) 诘责(jié) 毫不介意(jiè)
C.畸形(jī) 发髻(jì) 瞥见(pi ) 拍掌欢呼(hū)
D.凄然(qī) 扒手(pá) 细菌(jùn) 深恶痛疾 (wù)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澄城县地处渭北旱塬,镇域沟壑纵横,自然条件恶劣,百姓们利用地窖贮蓄雨水饮用。
B.单纯用口头教育没有约束性,只有制定相关的惩戒方式,学生才能尊重并配合老师。
C.经过勘察,公安人员终于在案发现场检测到一些明显的蛛丝马迹,迅速锁定嫌疑人。
D.除了度假村和种植园,海南还有一些人迹罕至的丛林,里面生活着世界上珍稀的猿类。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网络电商的迅速兴起,加快了商品销售的速度和质量,极大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B.为开展学习雷锋活动,新黄河团队紧急印刷并设计了5500张宣传海报。
C.有没有伟大不朽的经典作品,是一个民族在文化上先进的标志。
D.青春孕育无限希望。一个民族只有寄望青春、永葆青春、才能兴旺发达。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发布了《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行动方案》,推动川渝协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B.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气质,我们的时代将以怎样的面貌被书写,取决于我们每个人的表现。
C.“一个基因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植物学家钟扬总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D.学校通过打造红色教学点、推出红色研学线路、开展党建活动……等措施,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一般由别人记叙;自述生平的,称为“自传”。小传比起一般的传记,要简略一些,往往把笔墨集中在传主的主要经历上。
B.《藤野先生》以写藤野先生为中心内容,通过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赞扬了藤野先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C.《列夫·托尔斯泰》一文前半部分极力描写他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实际上是用来反衬他的眼睛,为下文写他的眼睛张本。
D.居里夫人是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原籍波兰,先后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
6.下列语序的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品读经典可以养成知识丰富、道德高尚、情趣健康的性灵,可以让人生从浮躁走向宁静、从浅陋走向优雅。
②读书还可以“养性灵”,这种好处,则非品读经典而不可得。
③林语堂曾说,“读书,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养性灵。”
④读书可以使人增长学问见识,领悟为人处世的道理,即“开茅塞,除鄙见”,这是阅读大多数书籍都可以带来的好处。
⑤总之,品读经典可以培养高尚心灵。
A.①④②③⑤ B.①③②⑤④ C.③④②①⑤ D.③①④⑤②
7.下面句子的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
【主要表现了地主富人家的为富不仁和作者对他们奢华生活的蔑视。】
B.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
【比喻、夸张:形象地写出了托尔斯泰的文章语言犀利,具有很强的剖析能力。】
C.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 ,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
【这些爱国青年指热爱日本的青年学生,他们认为托尔斯泰的信其语言没有对皇帝的应有礼貌。】
D.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不含”指不包括九江在内,消息准确地反映当时九江尚未攻占的实际情况,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二、名著阅读
8.小金同学阅读《朝花夕拾》时,设计了一个任务表,请你按要求完成。
甲 乙 丙
人物图片
人物提示 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
他(她)是谁 寿镜吾 (1)___ (2)___
人物理解 (3)甲、乙、丙中的人物是怎样的人?请选择其中一个,结合《朝花夕拾》中的具体篇目、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
专题探究 (4)你在进行“鲁迅的童年”“鲁迅的儿童教育观念”和“鲁迅的学习观”这三个专题探究时,有什么发现?请选择其中一个专题,写出你的探究发现。 _________
三、综合性学习
9.“双减”后,学校成立了各类学生社团。为了更好地学习兄弟学校的先进经验,学校组织学生会干部到某校参观学习,期间安排有互动环节,请你参与其中。
(1)在参加楹联兴趣小组活动中,主持人要求每个人推介自己认为最好或最有趣的一副对联,请写出你打算推介的对联。(不得摘抄本试卷中出现的对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来到辩论兴趣小组时,小组正准备以某电视台的“‘挑战不可能’栏目名称好还是不好”作为辩证的论题展开辩论。你认为站在正方的角度还是反方的角度更容易取胜?请简要阐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
(3)活动结束,在返回路上经过学生食堂时,看到几位学生正在悬挂一幅内容为“节能从一滴水一度电一粒米开始”的标语,你觉得如能更改标语中的一个字,则更为准确完美,于是你走上前去对他们说:同学们,宣传标语要简洁、明了,有很强的宣传性、鼓动性,同时用语要准确。“节能从一滴水一度电一粒米开始”这幅标语有一点不恰当的地方。我建议把“节能从一滴水一度电一粒米开始”中的“节能”改成“节约”,这样整幅标语就更加准确完美了 。(不少于100字)
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完成后面的问题。
①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②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③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④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
⑤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⑥“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⑦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⑧我离开仙台之后,……
⑨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不幸7年前迁居的时候,中途毁坏了一口书箱,失去半箱书,恰巧这讲义也遗失在内了。责成运送局去找寻,寂无回信。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10.本文选自鲁迅的散文集《__________》,鲁迅在东京学习的内容是_________,文章的暗线是______________,文章最后一段中“正人君子”指的是______________。
11.下列对文章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这呼吸不息的地方,蚊子竟无从插嘴,居然睡安稳了。饭食也不坏。
【居然:出乎意料,竟然。表现了作者的聪明才智。“居然”一词具有一种谦虚、自我调侃的味道。】
B.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被别人疑心是扒手。
【正面描写藤野先生的外貌,但主要还是表现藤野先生不修边幅、生活简朴的特点,这与后面藤野先生一丝不苟的教学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
C.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无疑而问,在文中承上启下,引出作者去仙台和认识藤野先生。】
D.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无非”是“只,不外乎”之意。“无非”一词表达的是作者对日本首都东京这座城市的失望。】
12.第①段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方式是什么?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13.第⑤自然段中写道,“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从句中的加点词语“所以”一词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当时具有怎样的感受?加点词语“也无怪”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4.第⑦段中写道“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作者意见发生改变的原因是什么?
15.阅读选文,完成问题。
味蕾上绽放的思念
近云
①春日里和煦的阳光带着一丝慵懒,悠然自若地洒向大地,从来都是不急不躁。熬过了冻土寒冬,微风轻拂之下,世间变得温柔起来。历经蛰伏,万物生长的力量变得无比坚定,草木发新,春菜也跟着尽情舒展,随处可见的青翠绿意,共筑起草长莺飞的诗情画意与鲜嫩明媚的春日之味。
②春天的韭菜,俗语称为“春香”,是难得的鲜香。如若追溯到古时,韭菜是让人心生敬意的祭祀佳肴。《诗经 豳风 七月》里道:“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的句子,证实了春韭与羔羊肉同样珍贵。所以每年开春,把韭菜安排到餐桌上,算得上是送给味蕾的迎春之礼。
③小时候,每当户外冰雪消融,远山渐绿,我就会格外留意后院的菜地。万物复苏是个奇妙的场景,春光所到之处,田间日渐葱郁。但我绝非只为试探春意而来,除了弄春之趣,我的小心思更在于搜寻那些能装进肚子里的春日之味。眼见我日日去田园里踩得一脚泥泞却毫无所获,妈妈索性指点一二,韭菜长高了就烙韭菜盒子吃吧。这下好了,心里的馋虫一下就被勾起,每日的菜园巡视径直变成了探望那一洼杂草间的春韭。
④好在春日里韭菜的生命力绝不输给杂草,用不了几天,春韭已有了一青二白的架势。终于有一天,一把韭菜出现在我的视野里,个头不大,却鲜嫩欲滴,香味扑鼻。妈妈准备做韭菜盒子,而我,开始围着妈妈转。妈妈摘韭菜,一摘一把,又快又干净,我要一根一根慢慢地摘,边摘边嗅沾在我手上独特的香气。
⑤三两个鸡蛋,打散入锅炒成黄灿灿的蛋碎,慢慢摊凉。清洗干净的韭菜,一刀下去,满屋都是韭菜味儿,有点冲鼻,却也是让人难以抵挡的诱惑。切细的韭菜和蛋碎,黄绿相间,煞是好看,淋上油调下味,已经开始让人垂涎欲滴了。
⑥包馅、捏边、热油、下锅,妈妈做韭菜盒子总是一气呵成。虽然从厨房到餐桌只有几步距离,但在我心里等多一秒似乎鲜度都有所折损。所以每次妈妈烙韭菜盒子,我最要紧的事当然是等在灶台边蹲守。锅里的韭菜盒子被煎得两面焦香金黄,香气弥漫满屋的时候,我手里早已抓紧了盘子,准备随时迎接韭菜盒子大快朵颐一番。
⑦刚烙出来的韭菜盒子,上面细细的油泡还在滋滋啦啦,热腾腾的面皮映着黄绿相间的韭菜鸡蛋,让人忍不住想大吃一口。可千万别急,心急吃不了韭菜盒子。先咬一小口,放一放韭菜盒子里的热气,再趁热吃,才是不二法门。
⑧只不过,道理我都懂,可在韭菜盒子面前,谁还有空想这些呢。于是,一边真香,一边真烫,吃得跳脚,鲜到忘乎所以。妈妈的韭菜盒子,好像永远都凑不到整盘,剩下几个端上桌的时候,我的肚皮早已撑得滚圆,再也吃不下了。
⑨也不知道是韭菜盒子太香,还是儿时对于吃韭菜盒子的记忆太过美好,年复一年,无论身在何处,只要抬头看看窗外明朗的春光,妈妈的韭菜盒子就会跳入脑海。
⑩岁月新更又一春。如今我的儿子也开始时不时地来厨房打探,扯着我的衣襟儿,一遍又一遍地问“今天吃什么?”离家在外,既然吃不到妈妈的韭菜盒子,就让儿子吃上我做的韭菜盒子吧。不用看菜谱,靠着记忆里的点滴,电饼铛里的韭菜盒子已经喷香。“韭菜盒子真好吃!”“好烫啊!”看儿子吃韭菜盒子的小样儿,犹如当年自己的馋猫儿相。
几个韭菜盒子下肚,抚慰了味蕾,也唤醒了思绪。择时而食,本是件平凡而又自然的选择,却因有关美食记忆的微妙作用,开启了一段浓浓的思念和美好的传承。
(选自《格言》,有删改)
(1)阅读选文③~⑩段,完成下面图表。
A __________B _________C __________D _________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选文第①段画线的句子。
草木发新,春菜也尽情舒展腰肢。
(3)请根据选文第②段内容,分析春韭是“送给味蕾的迎春之礼”的原因。
(4)请结合选文内容,分析第⑥段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包馅、捏边、热油、下锅,妈妈烙韭菜盒子总是一气呵成。
(5)选文第⑩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6)请结合选文,从内容、结构两个方面分析第 段的作用。
五、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古文,然后完成后面的问题。
曾子烹彘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汝还,顾反为女杀彘①。”妻适②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③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注:①彘[zhì],猪;②适,回来;③戏,戏言、开玩笑。
16.曾子是_______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老师是________;对于曾子说过的话,我们并不陌生,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用简短的语言归纳短文的主题。
18.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①曾子之妻之市( )
②其子随之而泣( )
③特与婴儿戏耳( )
④遂烹彘也( )
19.翻译句子。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六、作文
20.你和家人朝夕相处,但你知道他们的生日、爱好和重要的生活经历吗?请为你的一位家人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小传,题目自拟。
要求: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②字迹应工整,卷面应整洁。
21.作文
藤野先生诚恳、严谨的教导,朱德母亲无怨无悔的操劳……都给晚辈带来了心灵上的触动,对他们人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生活中,是否也有一些人曾对你有过亲切的关怀和无私的帮助?相信你一定心存感激吧。
请以“ ,感谢您!”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1)在横线上把题目补充完整。(2)不得抄袭,不得套作。(3)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C
3.D
4.D
5.B
6.C
7.D
8. 阿长; 藤野先生; 示例一:我觉得寿镜吾先生是一个思想比较开明,对学生有爱心,严而不厉的老师。例如三味书屋扁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没有孔子牌位表明寿镜吾先生有点反传统思想,思想有开明之处;又如“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只不过瞪几眼。“这表明他对学生有爱心,严而不厉。作为鲁迅的启蒙老师,鲁迅是很敬重他的。
示例二:我觉得阿长虽然有点迷信,爱唠叨,行为不拘小节,但她关心孩子,善良淳朴,渴求一生平安。例如喜欢“切切察察、喜欢“告状”、睡觉爱摆“大”字等,可见她比较饶舌多事,行为粗鲁;她还懂得的许多“我听不耐烦”的规矩,比如吃福橘、人死了要说“老掉了”等,可见她有点迷信,但本性善良,渴求一生平安;她还给“我买回了《山海经》,这是“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做成功了,这足以体现她是一个关心孩子,爱孩子,淳朴善良的劳动妇女。所以,鲁迅对她也充满了感激怀念之情。
示例三:藤野先生为“我”修改讲义、关心“我”的解剖学、关心中国女人的裹脚问题等,表现了他治学严谨、求实的精神、没有民族歧视。 示例一:鲁迅的童年有快乐,自由、有趣,但也有枯燥,乏味,压抑。例如百草园是他儿时生活的“乐园”,在那里,他可以听蟋蟀弹琴,油蛉低唱,可以拔何首乌,可以听到“美女蛇”的传说,可以捕鸟……正是这样自由快乐的童年生活,开发与培养了未来作家鲁迅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但是,从《五猖会》,我们了解到,好不容易有机会去东关看五猖会,父亲却要鲁迅去背书,最后鲁迅背完了《签略》。而那一字不通的《鉴略》也从此深深地刻在鲁迅脑海中,再也忘不掉了,所以他的童年也是枯遇,乏味,压抑的。
示例二:鲁迅十分重视儿童教育事业,他主张:①要放任孩子的天性,如在《五猖会》中,鲁迅看会的那种急切、兴奋的心情与被父亲强迫性地背诵《鉴略》后的扫兴、痛苦的感觉,体现了封建专制教育对儿童天性的摧残。②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如在《从百草院到三味书屋》中,鲁迅在百草园的快乐生活,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然生活的天性;而三味书屋则是枯燥乏味的,询问“怪哉”一虫是怎么回事却得不到答案,这无疑是大大挫伤了儿童的求知欲,同时也批判了束缚儿童身心健康的封建教育制度。③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例如在《琐记》中,衍太太看见孩子们吃冰,视而不管,还加以处角,这让鲁迅感到十分地不满。
9.(1)示例:人无信不立,天有日方明。
(2)示例:①正方。“挑战不可能”这一栏目名称生动的体现出节目的意图,并且足够简洁明了,还能吸引观众兴趣。故站在正方角度更容易取胜。
②反方。“挑战不可能”这一栏目名称特点不够突出,不能具体地凸显节目内容。故站在反方角度更容易取胜。
(3)示例:同学们,宣传标语要简洁、明了,有很强的宣传性、鼓动性,同时用语要准确。“节能从一滴水一度电一粒米开始”这幅标语有一点不恰当的地方。我建议把“节能从一滴水一度电一粒米开始”中的“节能”改成“节约”,这样整幅标语就更加准确完美了。
10. 朝花夕拾 补习日文 作者情感的变化(爱国主义情感) 为军阀政客帮腔而自命为“正人君子”的文人(国民党反动派的御用文人或自命为“正人君子”的反动文人)。 11.C 12.描写;描写“清国留学生”庸俗、奇特打扮。讽刺了他们既要追求西方的时髦,又不愿去掉西方国家眼中愚昧落后的标志——男人留辫子。 13.“弱国”与“低能儿”二者之间本无因果关系,但日本“爱国青年”却据此认为鲁迅在考试中能够取得优秀的成绩完全靠的是作弊。这种荒谬的因果逻辑,使作者感到个人与祖国的尊严受到了严重的侵犯。
“也无怪”一词写出了作者在遭受屈辱后极为辛酸和愤懑的感情。 14.鲁迅认为启蒙人们的思想比医治有疾病的身体更为重要。
15.(1) 盼望
摘韭菜 做“盒子” 思念
(2)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展现了草木在春天富有生机与活力,生机盎然的情景。
(3)春天的韭菜难得的鲜香;在古代韭菜是让人心生敬意的祭祀佳肴,与羔羊肉同样珍贵。
(4)“一气呵成”指完成整个工作的过程中不间断,不松懈。在此表现了母亲烙韭菜盒子的动作熟练,可见母亲勤劳能干,表现了“我”对母亲的赞美。
(5)运用了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由孩子询问吃什么的场景,“我”自然而然的联想到小时候“我”的样子,联想到母亲的韭菜盒子,表现了“我”对母亲的怀念。
(6)内容上:写韭菜盒子抚慰味蕾,触发了小时候,母亲为“我”烙韭菜盒子的回忆,表现了对童年的怀念,对母亲的思念,美好的传承,深化中心。结构上:收束全文,照应文题。
16. 儒家; 孔子;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7.为人必须讲诚信,即使是对还仍然无知的小孩。 18. ①动词,去; ②代词,代“母亲”; ③连词,不过; ④于是。 19.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会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啊。
20.无
21.例文:
妈妈,感谢您!
做事严谨,待人和蔼可亲,白天给予我太阳般的温暖,夜晚是引导我前进的萤火虫,十年如一日不辞劳苦,默默为我付出青春的妈妈,谢谢您!
那天,您让我放学后自己坐公交车回家。我壮着胆,和同学们一起坐车,到站后下车,然后独自一人穿过超市,再转乘公交车。此时的我,表面上像只勇于离巢的小鸟,乐得自由飞翔,可心里却有点害怕:怕公交车过站而不停,该怎么办;怕比我高大的陌生人突然出现在我面前时,束手无策的我又该怎么办……就在我脑海中不断出现各种画面的时候,我发现身后不远处有一个熟悉的身影,是陈阿姨,妈妈一直在陈阿姨的手机里关注着我的安危。终于,我练着胆,果断地学会了独立,成为天空中那只凌空翱翔的雄鹰!妈妈,谢谢您!
夜已深,昏暗的灯光下,您那瘦小的身影仍然在书桌前坐得笔直,如此专注地写着什么。我披上大衣,悄悄地来到您身旁,忙碌了一整天的您,此刻腊黄的脸色微微泛着绿光,额前的几根银丝挑战性地从一头黑发中“跳”出来,满脸疲惫的您一边喝着热茶提神,一边用铅笔在我课本上预习的笔记中画出一个个重点、难点、疑点、圆圈。我满脸泛红,轻轻地对您说:“妈妈,您睡吧,我来。”妈妈唇角略弯,微微一笑,对我说:“不,你先睡吧,记住了,课文预习很重要,不可轻易对待啊!”瞬间,我心里的尘埃仿佛被阳光照耀得荡然无存。妈妈,谢谢您!
妈妈,您的辛苦付出,我都看在眼里,感动在心中。千言万语也无法表达我对您的爱,我只想对您说:“妈妈,感谢您!”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