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第23课《孟子》三章(第1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第23课《孟子》三章(第1课时)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05 15:50: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3《孟子》三章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重点文言字词,掌握古今异义以及词类活用现象。
2.反复诵读课文,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和方法,理解孟子的观点主张。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重点难点
1.积累文中重点文言字词,掌握古今异义以及词类活用现象。
2.诵读课文,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和方法,理解孟子的观点主张,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课前准备
1.要求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孟子的资料以及他的名言警句。
2.熟读并背诵课文,借助课下注释及工具书感知课文内容。
3.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还记得学习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篇新闻报道吗?还记得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恢宏的气势吗?国民党反动派自认为西部据点防守是最强、坚不可摧的,但人民解放军顺利攻破了敌人的封锁取得了胜利,请问原因是什么?(“得人心者得天下。”)今天,我们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看看孟子是如何深层探究克敌制胜首要条件的。
二、预习检查
1.学生展示搜集的作者和作品的有关材料。
示例: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 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个人修养、伦理道德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共七篇,是孟子和他的弟子万章等合著的。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写作背景:孟子生活在战国中期,当时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面对这种现实,在孔子“仁”学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行“王道”一统天下。他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写成《孟子》一书。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
(1)环而攻之而不胜(围)
(2)兵革非不坚利(泛指武器装备)
(3)委而去之(放弃)
(4)亲戚畔之(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三、整体感知
1.解释题目。
明确:“道”即“王道”,得道,施行“仁政”。助,帮助,失道,不施行仁政,也就是违背道义。
翻译: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2.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注意:课文“夫环而攻之”中的“夫”读fú,而不读fū;“亲戚畔之”中的“戚”读qī,而不读qì。
3.重点句子翻译。
(1)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明确: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气候条件了,可是却不能够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气候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啊。
(2)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明确:凭着天下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连内外亲属都背叛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四、合作探究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 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文章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明确:文章开篇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之至,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论证方法:举例和对比论证、讲道理、类比推理。
3.找出文中排比句并体会其作用。
明确:短文多处运用排比,不仅增强了文章语言的气势,而且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如从“域民”到“固国”再到“威天下”是治国的顺序,必须将前一个阶段的事情做好,才有可能实现后一个目标,是逐层深入地说理,不能颠倒。突出“人和”的重要性,有利于表现中心,从而得出文章结论。
又如“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这组句子构成排比句,意在说明防御者占有极为有利的条件,却“委而去之”,论证了“人和”的重要性,气势强烈,有利于表现中心。
4.文言词语积累。
(1)通假释义。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同“叛”,背叛)
(2)古今异义。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古义,内城;今义,城市。郭:古义,外城;今义,姓氏。)
委而去之[古义:离开。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跟“来”)相对。]
亲戚畔之(古义: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池非不深也(古义:护城河。今义:池塘。)
(3)一词多义。
(4)词类活用。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巩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震慑)
五、拓展延伸
通过阅读文章,大家想一想我们应该向孟子学习什么。
明确:作者对生活有强烈的热情,他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疾苦,作为百姓,运用自己的方式向君王献计献策。那么我们作为学生,也应该关注社会,关注国家,关注百姓,善于思考,深入思考,锤炼出独到的眼光和睿智的思想,坚持每日写随笔,用或精彩文笔,或严密推理等合适的文体写出我们对生活的爱憎、感悟,展现我们的审美情趣、高尚的情操以及文化品位,做一个真正的语文人。
六、达标检测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米粟非不多也(粮食)
(2)委而去之(放弃)
2.《孟子》说服力极强,结合全文分析其语言特色。
答案:运用对比和排比增强语势,有说服力;整散结合,句式灵活,表达自由奔放,语势更加强烈。
七、课堂小结
根据全文的分析,大家知道本文的体裁吗?(议论文)学习议论文最主要的是要学什么?(学习说理的方法)那本文是怎样说理的?谁来归纳一下?(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先提出中心论点,再举例分别证明两个分论点,最后从道理上得出结论)
八、布置作业
1.默写全文。
2.整理本文重要字词句。
九、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