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4张PPT。微生物在生物圈的作用2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重难点3 一、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分析】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十八章第一小节
的内容。本节包括微生物的特点,微生物的种类,以及微生物的生活三个方面
的内容。它是在前面有关动植物知识之后所呈现出来的内容,为后面《微生物
与人类的关系》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的学生对于微生物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微生物对于他们很抽象,很难理解。可采取直观形象的方法来学习微生物这个抽象的事物。我采取直观的图片演示,加强学生的理解认识。
4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什么是微生物,列举常见的微生物类型;
2分析微生物的生活环境。
【能力目标】
1通过图书网络或者身边的人收集有关微生物的资料,学会从中获得信息。
2学会用实验的方法探究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并能辩证的看待和分析问题。
5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微生物及其种类。
【教学难点】探索我们身边是否存在微生物。
6四 教法学法
【教法】主要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我主要采取了直观的多媒体展示,以及探究活动。
【学法】小组合作;师生交流;小组交流;自主学习。7
深入学习
15min巩固知识
4min导入
8min活动探究
15min教学过程81、展示课前各小组收集的微生物图片。
2、提出问题:食用的蘑菇是植物吗?食物的腐败是哪种生物造成的?引起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是生物吗?
3、引导正确答案后请同学起来概括微生物的特点和总结微生物的概念。
4、总结微生物的概念,继续展示微生物的图片。91、多媒体上比较不同图片,提问:这么多的微生物,请问它们有没有什么分类?
2、分别展示单细胞微生物,多细胞微生物以及无细胞结构微生物的图片,为学生讲解出每种微生物的特点。继续分别展示各类微生物的不同形态的图片。101、提问学生所见到的微生物生长在什么场所。
2、许多微生物个体微小,肉眼是看不到的。提问:如何通过实验探究我们身边是否存在微生物呢?
3、引导学生理解微生物个体是肉眼看不到,但是微生物聚集成群就能形成肉眼看得到的有一定形态特征的群落。
4、结合教材53页的活动内容,探究“我们身边是否有微生物”。
5、抽学生代表起来说明小组的实验方案。
6、教师评价并小结。
7、继续展示非典型肺炎有关图片,让学生明白勤洗手,讲卫生的益处。11巩固知识:
1、复习本节知识,加强对微生物概念和分类的理解。
2、布置课后作业:微生物广泛的存在于生物圈内,请问微生物在什么条件下最可能存在?12板书设计:
《微生物在生物圈的作用》第一节
1、微生物的概念:即生物圈中,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
单细胞微生物:细菌、放线菌、蓝藻等
2、微生物的分类 多细胞微生物:蘑菇、灵芝、霉菌等
无细胞结构微生物:HIV病毒,SARS病毒等
3、微生物活动的主要场所:土壤
微生物活动的重要场所:动植物体表、体内和其他环境。1314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