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鲁尔区为例课件(共6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3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鲁尔区为例课件(共6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7-08 13:55: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3张PPT)
第三节 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耒阳经济对煤炭的依赖性极高,煤炭产业上交税费占财政收入的34%,在耒阳人中流传这样一句话:“没有煤炭就没有耒阳的今天”。而耒阳的煤炭资源有限,据有关部门勘测计算,以当前煤炭的开采速度,耒阳的煤炭最多可供再开采20年。20年之后,耒阳怎么办?这是一个值得每个耒阳人深思的问题,因为“只靠煤炭,就没有耒阳的明天”。
煤炭挖完后,耒阳怎么办?
资源枯竭型城市
城市所依托的资源在现有技术水平下开采殆尽,或市场对这种资源的需求大幅度减少,城市经济发展趋于缓慢,资源型城市就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
国务院确定了69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占全国262个资源型城市的26.3%。
如阜新、伊春、焦作、景德镇市、孝义市、鹤岗市等。
第三节 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思考:归纳鲁尔区的发展历程
鲁尔区的概况
鲁尔区位于德国西部,是德国最重要的工业区,形成于19世纪中叶,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
鲁尔区的工业是德国发动两次世界大战的物质基础,战后又在西德经济恢复和腾飞中发挥过重大作用。
1、分析鲁尔区发展的优越区位条件。
2、探讨鲁尔区走向衰落的原因。
3、归纳整理鲁尔人采取哪些措施使鲁尔区又重新走向了繁荣。



合作探究1
现在我们穿越时空,回到19世纪上半叶时的德国鲁尔区。假如我是一位投资者,有意到德国的鲁尔区去投资,但还没有作最后的决定,假如你们是鲁尔区的政府官员,想招商引资。
请问,你们应该怎样介绍鲁尔区,才能使我下决心到鲁尔区投资兴业,我应该投资哪些项目,才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1.丰富的煤炭资源
鲁尔区煤炭地质储量为2190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3/4,其中经济可开采量约220亿吨,占全国的90%。
煤炭煤质好、煤种全、品位高、为优质硬煤田,露天煤矿丰富,可炼优质焦炭的肥煤占储量的3/5,煤炭所含的灰分和硫分都低,发热量高。
①从邻国法国洛林进口铁矿。
②从海外进口瑞典、俄罗斯等国的铁矿石到荷兰鹿特丹,再经过莱茵河运到鲁尔区。
2.离铁矿区较近
欧洲中部的十字路口
3.充沛的水源
4. 便捷的水陆交通
德国
德国以及西欧发达的工业,为鲁尔区提供了广阔的消费市场。
5.广阔的消费市场
一、鲁尔区的区位优势
丰富的煤炭资源
区位优势
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优越的地理位置
离铁矿区近
充沛的水源
广阔的市场
便捷的水陆交通
知识小结:
请同学们根据所观看视频内容和相关课本知识,分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1、分析鲁尔区发展有利的区位条件。
合作探究2
2、探讨鲁尔区走向衰落的原因。
3、归纳整理鲁尔人采取哪些措施使鲁尔区又重新走向了繁荣。
德国作家Heinrich Boll 1958年形容魯尔区
1、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1)地面下沉:全区地面沉降达4—12米,埃森市下沉达19—20米。
(2)河水污染:矿区的河水经埃姆舍河汇入莱茵河,每年的污水排放量达6亿吨,莱茵河成为欧洲的下水道。
(3)空气污染:工业烟尘排放量较大。
(4)森林植被: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鲁尔区的森林面积50年内减少了15%。
1、环境问题严重
比比皆是的焦炭工厂不断冒着黑烟,铸造厂也不停排出红褐色的污水,还有飘浮在空气中的悬浮粒子,使得户外一切东西都蒙上一层黑灰。洁白的衣物穿出门去,不一会儿便成为灰色。红瓦白墙,绿草如茵的家园,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沿岸化学工厂林立的莱茵河,更有如一道被六万多种不同化学药品调成的鸡尾酒。
——德国作家海因里希·伯尔 1958年形容鲁尔区
丰富的煤炭资源
运入铁矿
钢铁工业
煤炭工业
电力工业
机械工业
丰富的水源
化学工业
鲁尔区的主要工业部门及联系
基础工业:
主导工业:
煤炭工业
钢铁工业
2、产业结构单一
3、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年 份 1800年 1900年 1985年
煤 4 2 0.75
铁矿石 2 1.8 1.3
每炼一吨钢所需焦煤的变化
煤炭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减小
3、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随着鲁尔采煤区的逐渐北移,矿井平均深度不断加深,目前现有的矿井已经超过1200米使得开采成本不断增加。
3、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4、世界性钢铁过剩
钢产量 德国 日本 世界 全球需求量
1940年 3180万t 580万t 1.4亿t 约2亿t
1970年 5 940 万t 9332万t 6亿t 约5亿t
2016年 粗钢生产国排名
排名 国家 产量
1 中国 808.4
2 日本 104.8
3 印度 95.6
4 美国 78.6
5 俄罗斯 70.8
6 韩国 68.6
7 德国 42.1
8 土耳其 33.2
新技术的冲击(根本原因):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出现了一大批新兴工业部门,美国经济空前持续高涨。而鲁尔区和世界其他传统工业区一样,优势下降、劣势出现,使其在德国经济中心的地位下降,工业产值一度下降到不足全国1/6。
5、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1、环境问题严重
二、鲁尔区衰落的原因
2、产业结构单一
3、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4、世界性钢铁过剩
5、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知识小结:
请同学们根据所观看视频内容和P62—65的课本知识,分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1.分析鲁尔区发展有利的区位条件
合作探究3
2.探讨鲁尔区走向衰落的原因
3.归纳整理鲁尔人采取哪些措施使鲁尔区又重新走向了繁荣
三、鲁尔区的可持续发展
1、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结构多元化
①改造传统工业,对煤炭和钢铁等传统工业进行企业合并和技术改造。
1969年鲁尔区26家煤炭公司联合成立鲁尔煤炭公司,把采煤集中到机械化程度高,盈利多的大矿井,关闭不盈利的小企业,并且实行了全盘机械化,现在煤炭生产集中在7个大煤矿中。
此外,鲁尔工业区利用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通过调整企业的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拯救老企业。
煤炭就业人数(个)
钢铁就业人数(个)
2
4
0
6
1950年
1999年
煤炭基地(个)
炼钢高炉(个)
0
40
160
80
120
1950年
1999年
鲁尔区煤炭、钢铁工业的变化
对传统工业进行改造
发展新兴产业
鲁尔区产业人数的变化图
重视第三产业
1、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结构多元化
②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发展新兴产业(汽车、电子、石油加工)和第三产业。
2、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
近原料地原则
采取平衡策略
新企业
传统企业
核心地区的边缘地带
“移铁就煤”模式
沿莱茵河港口
经济增长多样化
整治前的发电厂—黑色鲁尔
整治后的发电厂—绿色鲁尔
同时,开展大规模的植树造林,使区内人均绿地面积超过130平方米。
消除污染,美化环境。严格控制工厂废气、废水等的排放,并建立完善的废弃物回收装置和污染处理
鲁尔区有德国最稠密的铁路网,铁路货运量占德国铁路货运总量的40%。鲁尔区的高速公路已交织成网,区内任何地点距离高速公路都不超过6千米。
鲁尔区的交通网
5. 发展科技,推动产业转型
改革传统教育,创立新兴学科,并把高等院校的教育和本地区经济发展相结合,将鲁尔区建成“欧洲高等院校区”。
现鲁尔区拥有15所高等院校,14万多大学生,其中对区域经济有重要影响的理工科和经济专业学生占总数的63.5%,比全国高12%。
1、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2、改造传统产业,调整工业布局
3、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5、发展科技,推动产业转型
4、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三、鲁尔区综合整治的措施
知识小结:
鲁尔区转型发展的成果
鲁尔区已成长为以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为引领、多行业协调发展的综合经济区。如今,鲁尔区已看不到昔日的污染面貌,清澈的流水、葱绿的树木、如茵的草地、蔚蓝的天空,展现出鲁尔区新的魅力。
鲁尔区经济发展所经历的从繁荣到衰落再到繁荣的过程,对我国许多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有很好的借鉴意义。请各小组任选一个你熟悉的工业区或工业城市,思考这些城市面临哪问题,并为这些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
学以致用
辽中南地区是我国工业起步最早地区。随着煤炭、森林、石油及有色金属资源的枯竭,与之相关的资源型产业日趋萎缩。党中央已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号召。
1、结合辽中南地区矿产资源的分布状况,指出该地区适宜发展的主要工业部门有哪些?
2、实现辽中南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1.概况
(1)资源丰富:
①森林资源: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集中了全国林木蓄积量的1/3以上。
②煤、铁、石油资源:
主要油田有黑龙江大庆油田、辽宁辽河油田
主要铁矿有辽宁鞍山、本溪铁矿
主要煤矿有黑龙江鸡西和鹤岗煤矿,辽宁阜新、抚顺煤矿等
(2)产业基础:工业起步早,形成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工、建材、煤炭等重工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
2.发展中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煤炭、森林、石油以及其他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的日益减少,与之相关的资源产业也随之萎缩,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已成为当前经济体制和产业结构矛盾最为突出的地区。
资源减少、产业萎缩、基础设施落后、产业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市场饱和、新技术的冲击等。
鲁尔区综合整治对我国东北工业基地的借鉴意义:
项目 鲁尔工业区 东北工业基地
产业结构 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 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改造钢铁、煤炭、石化、汽车、造船、机械等传统工业部门,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
产业布局 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 压缩耗能多、耗水多的工业
保证轻、重工业平衡发展
交通 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进一步发挥铁路运输优势,大力发展综合运输体系,保障便利的交通
科技 发展科技,繁荣经济 发展科技教育,推动知识经济的发展
环境 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传统工业区兴衰的共同点
3.综合整治的共同措施: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
调整工业布局
完善交通网
科技创新
美化环境
1.发展的共同区位条件:丰富的煤矿资源、铁矿资源、水资源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广阔的市场。
2.衰落的共同原因:
产业结构单一
环境污染严重
受国际市场的冲击,市场变小
资金转移到新兴工业区
新技术革命冲击
焦作市以煤炭为基础的产业兴衰
(1)查阅资料,分析焦作因煤而兴的资源条件,并指出其主要的传统产业。
资源条件:
①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
②煤田面积广,储量大,品位高(单一优质无烟煤);
③耐火黏土、石灰石、铁矿石等资源丰富。
主要的传统产业:煤炭开采、金属冶炼加工、化学工业、机械工业、电力工业。
(2)焦作打造山水旅游城市有哪些优势条件
1、焦作周边山水自然景观壮美,人文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游览价值高;
2、旅游客源市场广阔;
旅游基础设施完善,交通通达度高;
3、政府主导,树立城市旅游品牌,知名度高等。
(3)焦作产业转型、城市转型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1、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力,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支柱产业,培育新的产业集群;
2、以旅游开发为龙头,推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3、加强政府主导力度,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等。
活动:德国工业4.0战略
1.德国制造业已经具备很强的竞争力,为什么还要推行工业4.0战略计划?
从外部环境来看:多数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缓慢,德国制造业出口增长乏力,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竞争力增长迅速;
从德国自身来看:面临着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上升和竞争力下降的双重压力,以及制造业规模相对萎缩的现实等。
(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有备无患)
2.鲁尔区作为德国工业4.0战略的核心区域,其规划发展对于我国工业基地的改造提升有哪些启示?
由创新驱动实现转型升级:
从资源依赖型、环境破坏型、劳动力与资本密集型的传统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变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创新驱动型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提升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和国际竞争力等。
1.一般来说,资源型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历程,可分为开发期、成长期、稳定期、衰退期(或再生期)。结合自己所学知识,分析每个阶段所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以及如何实现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开发期:资源开发程度低,生态环境良好。
成长期:资源开发规模扩大,生态环境遭到较大破坏。
稳定期:资源开发规模最大,生态环境恶化。
衰退期:资源趋于枯竭,生态环境严重失衡。
资源型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历程:
1.我国实施煤炭去产能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燃煤污染日益严重 B.煤炭产能供过于求
C.煤炭产业层次偏低 D.煤炭行业管理混乱
2.山西省煤炭去产能将有利于( )
A.提高煤炭价格 B.安置就业人口
C.煤炭工业集聚 D.加快经济转型
产能即生产能力,它可以反映行业或企业的生产规模。去产能,即化解产能过剩。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退出煤炭产能1.5亿吨以上的目标。据此完成1~2题。
B
D
山西省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份,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图是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社会经济效益表现在( )
①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 ②提高煤炭生产的产量
③促进产业转移  ④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D
4.该地生产结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②减缓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③加剧了当地大气、水的污染 
④加剧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C
下图为呼伦贝尔煤炭资源分布图。
(1)指出呼伦贝尔市煤炭工业发展的区位优势。
(2)说出该区域丰富的清洁能源类型,并说明理由。
(3)试简要分析呼伦湖对额尔古纳河的作用。
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煤炭资源丰富;水源比较充足;交通(铁路、公路)便利;政策支持;市场广阔。
(2)风能资源。原因:距离冬季风源地近;地势起伏小;多草原,无高大植被阻挡。
太阳能。原因:降水少,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3)具有调节作用。湖水水位高时,湖泊向北流注入额尔古纳河;河流水位高时,额尔古纳河倒灌回流呼伦湖。
6.山西省焦煤资源丰富,其灰分和硫分含量较低,所生产的冶金焦供应全国并出口。据调查,1998年山西省有1 800余家小焦企业。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实施,山西省逐步关停这些小焦化企业,至2014年已形成4千万吨级焦化园区和14个500万吨级焦化园区,极大地改变了该产业污染严重的状况。下图示意1994年和2014年山西省焦化厂布局的变化。
(1)说明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企业规模小、数量多的存在条件。
(2)分析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的原因。
焦炭分布广泛,煤矿众多。小企业投资少(技术门槛低),临近煤矿,运输费较低。我国钢铁工业规模大,对冶金焦需求量大(市场需求大)。增加当地就业,有经济效益,地方政府有积极性。
(企业规模小、数量众多)技术水平低,设备落后;(生产过程中)能耗大,废弃物排放量大,污染点多、面大。
(3)指出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运输过程中存在的污染问题。
(4)推测山西省建立大型焦化产业园区后,在生产过程和运输过程中,对减少环境污染可采取的措施。
(企业分散,单厂原料和产品的量较少,采用公路运输,在运输过程中)所用汽车(卡车)数量多,尾气排放量大,原料和产品装卸、运输过程中存在煤炭散落、煤粉漂浮等问题。
生产过程:(由于规模大,实力强)可以采用清洁技术和设备,减少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可以采用控制排放或回收再利用等技术和设备,减少废弃物排放量,降低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
运输过程:(由于生产集中)可以修建铁路专用线,采用封闭运输。
阜新市因煤炭资源丰富,曾被称为“煤电之城”。我国第三套人民币的5元劵背面图案中,左侧的煤炭开采图的原型就是取自阜新市海州露天煤矿。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随着煤炭资源逐渐枯竭和开采成本上升,以煤炭为主导的单一产业开始衰退,阜新陷入了“矿竭城衰”的困境。
探究:
阅读课本P52材料思考相关问题
1、想一想,高品质大学教育对城市转型的作用有哪些?
2、多特蒙德的成功经验对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
有哪些重大启示?
“多特蒙德”计划目标构成
高品质大学在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方面有着重要作用。高品质大学教育是推动创新动力和培养企业家的孵化器,利于培养、引进科研和创新人才,在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前列,在塑造城市的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城市创新和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动力;能够推动国际和地区合作,为城市转型发展提供人力资源等。
发挥政府的主要作用,有具体转型发展行动规划并严格实施;发挥科技园的辐射作用,促进新型企业的发展,带动传统企业的技术改造;发挥主要产业的带动作用,培育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提高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