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1张PPT)
第三节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学习目标
区域认知:结合案例,分析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影响。
综合思维:结合案例,运用综合思维,根据具体区域的地理条件,分析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
地理实践力:联系生产生活实践,正确理解我国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人地协调观:从协调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角度,理解区域协调发展的意识,树立和谐发展的理念。
湾区
阅读课本P28页,思考以下问题:
1、区域联系的定义?
2、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哪些因素?它们之间有何关系?
3、区域人文地理环境包括哪些方面?
4、目前,区域联系的主要表现方式有哪些?
一、区域联系
区域联系:
区域与区域之间具有物质、能量、信息等形式的联系。
地貌
气候
水文
生物
土壤
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
Composition of regional natural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居民生产生活
制度组织
意识形态
区域人文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Elements of regional human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区域人文地理系统的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of regional human geography system
通过人口流动与迁移、商品、劳务和技术专业贸易,投资、金融期货产品交易,信息、
通信、文化与学术交流等
突出表现:
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
现有21个成员国,主要是亚洲和太平洋沿岸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组成。
亚太经合组织
(APEC)
材料1:下列区域经济组织的出现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什么趋势?
区域经济一体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
指地理上相邻的国家或地区,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加强经济联系与合作,彼此通过契约和协定,在区域内逐步消除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与非贸易壁垒,协调成员国的社会经济政策,进而形成跨越国界的商品、资本、劳务、技术等自由流通的统一经济区域。
你知道哪些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呢?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欧洲联盟
二十国集团
东盟自由贸易协定
北美自由贸易区
1992年8月12日美国、加拿大及墨西哥签署的关于三国间全面贸易的协议。该协定基本上消除了这三个国家中几乎所有的关税,允许产品和物资跨国家无缝流动。如今,墨西哥和美国边界间每天的商品流动大约价值14亿美元。
欧洲联盟(European Union,英文缩写:EU),简称欧盟,是根据1992年签署的《欧洲联盟条约》所建立的国际组织,现拥有27个会员国。它保持了一个共同的贸易政策,包括农业、渔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15会员国已通过了一个共同的货币——欧元。
欧盟是世界上最有力的国际组织和世界上第一大经济实体,在贸易、农业、金融等方面趋近于一个统一的联邦国家,而在内政、国防、外交等其他方面则类似一个独立国家所组成的同盟。2012年10月12日,欧盟被授予2012年诺贝尔和平奖。
欧洲联盟
空中客车是一种国际性综合产品,它由法国、德国、西班牙、荷兰、比利时、意大利等国联合制造,最后在法国图卢兹装配厂进行组装。
材料2:“空中客车”生产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什么趋势?
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主要是指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管理等经济行为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活动,包括生产资料、信息、资金、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的全球性配置与重组。
跨国公司、国际贸易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目的是什么呢?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意义有什么呢?
在区域内部,各成员国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增强各成员国的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降低商品的生产成本,提高商品的质量,并挖掘各成员国各自的区位优势,实现由区位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
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南至余杭(今杭州市北部),北到涿郡(今北京市以南),全长2700多千米,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读图1-27,完成相关任务。
(1)想一想,隋朝大运河对加强当时我国南北方之间的交流联系有哪些重要作用?
有利于南方与北方之间的物资运输,提高运输总量,降低运输成本;
有利于加强南北方的人口流动,实现文化交流和融合。
(2)议一议,隋朝大运河对我国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1、有利于商品的运输,加强了商业的发展,使商业的销售范围和销售量得到了提高;
2、降低了运输成本,从而使商品的成本下降,加速了商品的流通;
3、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
1、对交通的影响
缩短两地之间的距离,节约运输时间;完善交通运输网,缓解区域间交通运输压力。
2、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一是交通线对起点的影响;二是对终点的影响;三是对所经过地区的影响。即促进起点、终点和沿线经济的发展,促进沿线地区资源开发和物资输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等;促进区域间经济协作,促进区域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等。
3、对社会的影响
促进区域间文化的交流,促进区域间社会的分工;增加收入,扩大就业,提高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稳定;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巩固国防等。
交通运输线、点建设产生的影响
规律与技巧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1)归纳伊基托斯市的地理环境特点。
(2)橡胶产业是伊基托斯市崛起的基础,
该市依托橡胶产业发展是否明智?说出你的理由。
伊基托斯市位于低纬度地区;亚马孙雨林区,终年高温多雨;平原地形,河流密布;对外交通以水运和航空为主。
不明智! 橡胶产业属于初级加工业,附加值低,利润低;伊基托斯市交通不便,不利于橡胶制品的运输,运费较高;橡胶产业技术门槛较低,不利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该市为何不修建铁路和高速公路,以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彰显特色是否合理?
合理。伊基托斯市西部为高大的安第斯山脉,难以跨越,进行道路工程建设难度大,成本高;
东部距海遥远,且为亚马孙热带雨林区,沼泽河流密布,需要建设大量桥梁,道路建设的总投资较大,技术难度大。
【例1】(2016全国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位被热带雨林风光吸引的游客从马瑙斯出发,乘船沿内格罗河溯源而上,见两岸植被繁茂,河上很少有桥。行至内格罗河与布朗库河交汇处,发现两条河流的河水因颜色迥异,呈一黑黄分明的界限,景色令人震撼。船继续前行,岸边的沼泽渐渐映入眼帘……当晚他查阅资料,得知内格罗河河水因富含腐殖质,颜色乌黑,而布朗库河因含大量泥沙而呈黄色。
(2)试对“河上很少有桥”这一现象作出合理解释。(8分)
人口稀少,跨河运输需求小;河网稠密,水运便利;河面宽,水量大,修路搭桥成本高,技术难度大;对雨林环境破坏大。
(3) 人们称伊基托斯为“与世隔绝的天使之城”,你如何理解其中的内涵?
“与世隔绝”是指伊基托斯市的交通不便,与外部的联系较少;
“天使之城”是指由于环境的封闭性,当地具有风俗特色的民居和异域风情的欧式建筑交相呼应,热带雨林地区的风光特色十足,游客可以依据当地具体情况选择摩托或者乘船观赏这些风光,而这座城市也将变为美不胜收的旅游胜地。
湾区是指由一个海湾或者相连的若干个海湾、港湾、邻近岛屿共同组成的区域。
湾区经济是一种重要的滨海经济形态,是当今国际经济版图的突出亮点,是世界先进滨海城市的显著标志。
湾区
广东:
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广阔的市场、产业升级空间大、经济增长速度快等。
香港:
世界级金融中心和港口、优质的高端服务业、科技研发中心等。
澳门:世界性旅游休闲中心、中国对葡语系国家的商贸服务中心
1、说一说,粤港澳各自发展的优势条件分别有哪些?
2.加强粤港澳之间的联系,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有哪些重要意义?
加强粤港澳之间的区域联系,有利于实现港澳与内地特别是珠三角的深度融合,使其成为世界级大湾区;加强粤港澳之间的区域联系,助力城市群协调发展,对内地城市群的建设能够起到引领示范作用;粤港澳大湾区东接海峡西岸经济区和台湾,南连东南亚、南亚,北接长江经济带,西到北部湾经济区,在国家对外开放战略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节点,对于我国区域经济有效利用国内、国际两种空间资源,实现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战略价值。
阅读教材P27-29材料,思考下列问题。
区域发展不协调的原因是什么?
区域协调发展有什么意义呢?
西部大开发有何社会经济意义?
二、区域协调发展
1、区域发展不协调的原因: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国家或地区内部普遍存在,国家内部发达区域与欠发达区域长期并存。
2、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1.我国实施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有哪些呢?
四大
板块
三大
战略
老少边穷
地区发展
城市群
建设
陆海
统筹
2.阅读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取得的成效,总结东、西部地区之间经济合作的意义?
1.对口帮扶成效明显,西部落后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都有了明显增长。
2.西部地区招商引资发展较快,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合作项目不断增多,西部地区实际引进的资金逐年上升。
3.在东、西部地区合作中,科技、信息和人才的联系日益密切。
4.东、西部地区在合作中实现了相互发展。
我国在“七五”期间,依据地理位置、经济建设条件和当时的经济技术水平所存在的地区差异等,将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在“十一五”期间,又将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板块,以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查阅有关资料,完成相关任务。
目的:更好的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形成区域优势,辐射全国。具体要求是:四大板块是东部率先、西部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振兴。
依据:地理位置、经济建设条件和当时的经济技术水平所存在的地区差异。
(1)我国从三大经济地带到四大板块经济区域的调整,其主要目的和依据是什么?
(2)比较我国四大板块经济区域发展的优势条件和限制性因素。
经济区 优势条件 限制性因素
东部 经济发达,工业化、坡镇化和教育科技水平高,对外开放程度高 矿产资源、能源缺乏
中部 承东启西,人力资源丰富 城镇化率偏低,产业层次较低
西部 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如矿产、 油气、水能、土地等) 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人才、技术、资金匮乏
东北 重化工业发达,城镇化水平高 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枯竭
阅读材料和示意图,完成相关任务。
(1)分析苏南、苏中和苏北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
(2)徐宿淮盐高铁和连淮扬镇高铁的修建,对促进江苏省内区域均衡发展有哪些重要意义
苏南:属于长三角经济圈核心地带,受上海辐射带动作用明显,交通便利,产业基础好,教育科技发达,经济发展水平高。
苏中和苏北:农业基础好,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发展空间大,土地资源丰富,可以承接苏南的产业转移。
完善江苏铁路网,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快速发展;使苏北、苏中、苏南地区的交通更加便捷,加强物资与人员的流通效率。
3.俄罗斯地跨欧亚两洲,国土面积1708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以乌拉尔山脉为界,俄罗斯分为东西两大部分。阅读教材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1)俄罗斯东部与西部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举例说明。
地形:俄罗斯西部是以平原为主的地区,东部地区有平原、山地和高原。
气候:俄罗斯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但西部地区比东部地区温暖湿润。
俄罗斯西部地区人口数量多,城市密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自然资源稀缺;俄罗斯东部地区人口数量少,城市稀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自然资源丰富。
(2)从人口数量、城市分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对比分析俄罗斯东部与西部的特点。
(3)俄罗斯缩小区域差异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通过交通运输的联网,可以发展东部以电力产业为代表的能源项目;
规范劳务移民,促进东西伯利亚和远东的经济发展;
完善区域发展政策,培育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极,实现东西部协同发展。
60°E
100E°
140°E
20°E
180°E
50°N
70°N
世界上领土东西跨度最大的国家
经纬度位置:
俄罗斯横跨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大部分位于30°E-180°E,50°N-70°N之间的中高纬度地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地理位置
海陆位置:
北临北冰洋,
东临太平洋、日本海、鄂霍次克海,
西临波罗的海,
西南临黑海、里海。
60°E
100E°
140°E
20°E
180°E
50°N
70°N
地理位置
北 冰 洋
白令海峡
太
平
洋
里海
黑海
芬兰
白俄罗斯
乌克兰
哈萨克斯坦
中国
蒙古
朝鲜
波罗的海
范围、邻国:
地理位置
东欧平原
乌拉尔山
西西伯利亚平原
叶尼塞河
中西伯利亚高原
勒拿河
东西伯利亚山地
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地形平坦,以平原、高原为主。地势整体上东高西低,西伯利亚地区南高北低。
约60 E
约90 E
约120 E
地形特征
气候类型
影响:陆地面积广阔,内陆距离海洋远,大陆性强,冬季降温快,受强冷高压控制。
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
探究活动:读俄罗斯气候分布图,说说俄罗斯有哪些气候类型?以哪种气候分布最广?海陆分布对俄罗斯的气候有什么影响?
温 带 大 陆 性 气 候
寒 带 气 候
温
带
季
风
气
候
思考:俄罗斯的降水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特点:总体上从西到东减少;东欧平原、黑海沿岸、太平洋沿岸较多,大陆内部较少。
原因:东欧平原受大西洋影响较大,海洋性较强;太平洋沿岸受夏季风影响降水较多;广大的西伯利亚地区深居大陆内部,受海洋影响小,降水少。
思考:俄罗斯七月等温线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特点:等温线分布较稀疏,南北温差小;等温线走向大致与纬线平行。
原因:主要受太阳辐射(纬度因素)的影响。
思考:俄罗斯1月等温线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特点:等温线分布密集,南北温差大;西疏东密;等温线走向围绕寒极呈弧形,向西南和南方凸出。
原因:纬度高,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由西向东受海洋影响越来越小;东部地势高等 。
伏尔加河
鄂毕河
叶尼塞河
勒拿河
河流分布
河流由南向北流,冬春季会出现凌汛现象
大部分河流上下游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沿岸植被保护较好,河流含沙量少;
地位:发源于东欧平原西部丘陵,注入里海,全长3600千米,欧洲最长的河流,世界最长的内流河,俄罗斯最重要的内河航道,河运总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二,被俄罗斯人誉为“母亲伏尔加”。
2.为什么俄罗斯河流众多,但内河航运不发达?
①河流封冻期长,海洋封冻期也长,导致通航期短,不利于航运;②海域较封闭,与外国联系少;③呈南北走向,经过的经济发达区域较少。
1.地势平坦,水量丰富,水流平缓;
2.河流自北向南流,纬度较低,结冰期较短,通航时间较长;
3.流经东欧平原,通航里程长;
4.可“五海通航”,通过运河与其它河流、海洋相连;
5.流域内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
思考:伏尔加河航运价值高的原因。
伏尔加河
思考:试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
①水源:河流众多,水源充足;河水定期泛滥、多凌汛;
②排水: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③蒸发:纬度高、气温低,蒸发较弱;
④下渗:地下有较厚的冻土层,地表水不易下渗;
⑤植被:植被覆盖率高,涵养水源。
所以长期积水形成沼泽。
“共享村落”是一种新的农村资源利用方式,村集体或农户委托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在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上进行流转交易闲置宅基地和房屋。它是促进乡村振兴的一项创新举措。下图为“共享村落”主要服务功能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共享村落可以( )
A.进行房地产开发
B.解决农村养老问题
C.有效盘活农村闲置房屋
D.形成城乡要素流动的壁垒
“共享村落”是一种新的农村资源利用方式,村集体或农户委托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在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上进行流转交易闲置宅基地和房屋。它是促进乡村振兴的一项创新举措。下图为“共享村落”主要服务功能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2.“共享村落”建设的意义是( )
①促进农村产业升级
②满足部分城市人田园梦想
③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乡村建设
④加快城镇化速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下图示意某跨国公司的制造企业和研发中心在中国的分布。读图完成3~4题。
3.该公司在中国多地投资建制造企业主要是为了 ( )
A.扩大市场份额 B.分散投资风险
C.建立营销网络 D.利用廉价原料
4.该公司研发中心选址考虑的首要因素是 ( )
A.交通 B.人才 C.市场 D.资金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广东珠海举行。该项目被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的超级工程。大桥通车将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更具活力的经济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和
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的示
范区,打造国际一流湾区
和世界级城市群。
右图为粤港澳大湾区和
港珠澳大桥示意图。
材料二 粤港澳大湾区与世界其他大湾区基本情况对比表。
项 目 粤港澳大湾区 旧金山湾区 纽约湾区 东京湾区
土地面积/万平方千米 5.61 3.51 3.45 3.69
人口/万人 7 116 966.6 2 268 4 418
本地生产总值/亿美元 16 419.7 10 642.5 20 013.5 20 091.8
生产总值实质增长/% 5.9 5.7 1.8 2.1
人均生产总值/美元 23 075 110 102 88 243 45 178
机场客运量/万人次 21 490.0 8 570.7 13 806.8 12 556.9
机场货物吞吐量/万吨 832.3 123.4 221.3 349.2
港口集装箱吞吐量/ 万标箱 7 441.9 242.1 718.0 824.2
(1)从自然角度,分析港珠澳大桥建设面临的困难。
水深且海域广阔,海水腐蚀强;
该海域多台风且风力大,台风破坏力强;
珠江口水下地质条件复杂,建设难度大;
该海域靠近板块交界地带,可能受地震影响。
(2)分析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1、利于推动内地与港澳的深度合作;
2、利于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分工与合作;
3、利于发挥港澳的独特优势,提升该区域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
4、利于发挥其对全国的辐射、引领和示范作用。
(3)对比其他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世界级大湾区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1、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高科技水平,提高国际竞争力,培育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
2、加强协作与融合,支持重大合作平台建设,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共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3、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重点培育新兴产业,形成新兴产业集群,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
材料 越南位于中南半岛东部,人口9 800多万(2021年),有9%的人口接受过高等教育。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南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凭借优越的位置、出口零关税和国内低税率吸引了大量海外投资。深圳市和海防市两地共建的经济合作区位于越南北部城市海防市,合作区产业以轻工制造业为主,重点引进深圳有品牌知名度、竞争力强的绿色科技企业,采用“中国总部+越南工厂”的合作模式。近年,合作区内的深圳企业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用工荒”。
1.分析深越合作区选址海防市的有利条件。
靠近首都,信息通达度高;距离深圳较近,转移成本低;靠近港口、机场,交通便利。
2.简述海防市在“中国总部+越南工厂”合作模式中
所获的利益。
加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增加就业岗位;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生产技术水平得到提高。
3.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用工荒”,请简述深越合作
区企业的主要应对措施。
推广智能生产;提高工人工资和福利待遇;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
深汕特别合作区是指深圳产业转移工业园(如下图),成立于2011年。该园是汕尾市区域内一块工业发展的荒芜之地,距深圳120 km,由深圳主导。随着深圳工业企业不断迁入,深汕特别合作区逐渐转变为一块繁忙兴旺的工业区。据此完成1~2题。
1.设立深汕特别合作区的积极作用是 ( )
A.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B.减少区域环境污染
C.减轻区域人口压力 D.提高区域产业层次
2.深汕合作区的建立对汕尾市的积极影响是 ( )
A.改善城市居住环境
B.获得深圳市的资金、技术支持
C.减轻交通运输压力
D.提升城市等级,扩大服务范围
解析:第1题,深汕特别合作区是指深圳产业转移工业园,深圳市经济发达,第三产业为主,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它向汕尾市进行产业转移,会提高汕尾市产业发展水平,进而缩小整个区域发展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并不能起到减少区域环境污染、减轻区域人口压力、提高区域产业层次的作用。故选A。
第2题,深汕合作区是以经济、科技发达的深圳为主导,提供资金、技术,并向汕尾市迁入深圳的工业企业;而汕尾市提供廉价的土地、优惠的政策来承接产业转移。对汕尾市的积极影响首先是会获得发展资金、技术,带动产业发展;由于迁入的是工业企业,不能改善汕尾市居住环境;工业迁入的地区仍然是处在深汕高铁线路上,不能减轻运输压力;更不能因此促进汕尾市农村人口大量迁入城市,提高城市等级。故选B。
田螺是广西稻田养殖的重要水产品。近年来,为助力乡村振兴,当地一些农民在传统稻田养螺基础上,开挖螺沟,发展了新型“稻—螺”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据此完成1~2题。
1.稻田中开挖螺沟主要是为了( )
A.增加稻田光照强度
B.加强稻田通风透气
C.减少田螺天敌威胁
D.改善田螺生长环境
2.图中生态循环过程最为复杂
的区域是( )
A.进水区 B.出水区
C.水稻区 D.螺沟区
解析:13.D 14.C 第13题,该地位于广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当地一些农民在传统稻田养螺基础上,开挖螺沟,使沟与沟相连,使田螺夏季能避热、冬季能躲冷,改善了田螺的生长环境,D正确;稻田中开挖螺沟不能增加稻田光照强度,也不能减少天敌威胁,A、C错误;根据图示信息“进水口、出水口”可知,螺沟里有水,不利于稻田通风透气,B错误。故选D。
第14题,水稻生态系统包括与水稻生长发育相关联的各种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光照、温度、水分、养分等的相互关系以及与周围其他各系统的关系,是图中生态循环过程最为复杂的区域,C正确;进水区的主要作用是进水,出水区的主要作用是出水;螺沟区是相互连通的水沟,借助水体的调节作用,使田螺夏季能避热、冬季能躲冷,三个地区生态循环过程较简单,A、B、D错误。故选C。
板书设计
区域人文地理环境联系
区域联系的突出表现
区域自然地理环境联系
区域联系
区域协调发展
意义
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