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11 短文二篇
答谢中书书
第三单元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交辉:_________
(2)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俱: ___
(3)夕日欲颓 欲: _____
(4)沉鳞竞跃 沉鳞:_______________
(5)实是欲界之仙都 仙都:__________________
(6)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奇: ____________
交相辉映
都
将要
指水中潜游的鱼
神仙居住的美好世界
奇丽的景色
2.一词多义。写出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
(1)答谢中书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
(2)答谢中书书 _____
与“中”合用为官职名
书信
3.写出下面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1)四时俱备
古义:_______
今义:_______
(2)古来共谈
古义:_______
今义:_______
季节
时间
称赞
谈论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3)实是欲界之仙都。
4.翻译下列句子。
答案示例: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
答案示例: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
答案示例:这里实在是人间仙境啊。
(1)《答谢中书书》中总领全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答谢中书书》中描写静景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动景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言名句默写。
山川之美
古来共谈
两岸石壁
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6.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三处停顿)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案示例: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二、课内阅读
阅读《答谢中书书》,回答下面的问题。
7.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答谢中书书 答:______
(2)晓雾将歇 歇:______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9.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文章由感慨起笔,囊括了山水,纵览了古今。
B.“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清,突出了山水映衬之美。
C.“猿鸟乱鸣”,突出了猿、鸟的鸣叫传入耳际,繁多杂乱。
D.“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描绘出色彩纷呈、绚丽动
人的景象。
10.文中提到的“康乐”指谁?作者举他有什么用意?
7.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答谢中书书 答:______
(2)晓雾将歇 歇:______
回复
消散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答案示例: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答案示例:夕阳快要落山了,水中潜游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9.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文章由感慨起笔,囊括了山水,纵览了古今。
B.“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清,突出了山水映衬之美。
C.“猿鸟乱鸣”,突出了猿、鸟的鸣叫传入耳际,繁多杂乱。
D.“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描绘出色彩纷呈、绚丽动人的景象。
C
解析:C项“猿鸟乱鸣”突出了猿、鸟的鸣叫传入耳际,是为了表现出清晨的热闹与生机,不是让人感到繁多杂乱。
10.文中提到的“康乐”指谁?作者举他有什么用意?
解析:
第一问,谢灵运袭封康乐公,人称谢康公、谢康乐,所以这里的“康乐”是指南朝的谢灵运。第二问,“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的意思是:从谢灵运以来,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意思是能够欣赏、领悟山川之美的,除谢灵运外只有“我”。作者以名人自比,体现出得意之情。
答案示例:“康乐”指谢灵运。说明能够欣赏、领悟山川之美的人很少,表现作者的自得之意。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右溪①记
元 结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②。水抵③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已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芜秽,俾④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⑤香草, 以裨⑥形胜。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
【注】①右溪:唐代道州城西的一条小溪,元结任道州刺史时曾对它进行修葺。②营溪:谓营水,湘江上游的较大支流。③抵:击拍。④俾:使。⑤兼之:并且在这里种植。⑥裨:补助,增添。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沉鳞竞跃 跃:_________
(2)夕日欲颓 颓:_________
12.翻译下面的语句。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3.【甲】文是一篇美文,请从不同角度简要赏析。
14.“一切景语皆情语”,【甲】【乙】两文抒发的情感有何异同点?
参考译文:
【乙】右溪记
元 结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已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芜秽,俾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 以裨形胜。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
【乙】右溪记
元 结
在道州城西边一百多步的地方,有一条小溪。它向南流几十步,并入营溪。溪水击拍着两岸,岸边全都是怪石,它们倾斜嵌叠,回旋盘曲,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清澈的溪流冲击到岩石,便激起腾空的浪花和股股洄流。岸边还有美丽的树木和珍奇的青竹,垂下阴影相互遮蔽。这条溪水如果在空旷的山野,那是很适合隐士游览的地方;如果在人烟聚集的地方,可以成为城市居民游览的胜地和喜爱清静者休憩的园林。可是自从设置道州以来,至今没有人来欣赏和喜爱它,(我)在溪水旁徘徊,为此怅然惋惜。于是进行疏导开通,清除掉杂乱的草木,建造了亭阁;又种植了松树、桂树,并且在这里种植了香草,来增加它优美的景致。因为小溪在州城右面(西面),便命名它为“右溪”。现在(把这些文字)刻在石上,是为了让后来的人知道。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沉鳞竞跃 跃:_________
(2)夕日欲颓 颓:_____
跳出水面
坠落
12.翻译下面的语句。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案示例:从谢灵运以来,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13.【甲】文是一篇美文,请从不同角度简要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和形式的理解。形式上,每句都是四个字,对仗工整,读来朗朗上口,在景色描写上色彩鲜明,景物和动物一静一动,相互结合;内容上,前面描写山川之美,表达作者沉醉于山水的喜悦之情,最后发出“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的感叹,表达了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答案示例:对仗工整,节奏鲜明;色彩斑斓,动静结合;言简义丰,耐人寻味;情景交融,寄情山水。
【甲】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4.“一切景语皆情语”,【甲】【乙】两文抒发的情感有何异同点?
答案示例:
同:两文都通过对秀丽景色的描写,抒发自己对美景的喜爱与赞美以及沉醉于此景的愉悦之情。
异:《答谢中书书》表现出作者对谢灵运的钦慕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期待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并惋惜世人对秀美山水的无动于衷。而《右溪记》中作者为右溪的美景无人赏爱感到怅然,借此寄托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抑郁不平之感。
15.下面分别是“国际茶日”和第十三届安徽国际茶产业博览会的徽标,请仔细观察,
概括其在设计上的共同点。
答案示例:都由文字和图画两部分组成,都有时间标志,都以茶叶作为主要的构图要素。
解析:
题干要求分析不同徽标设计上的共同点,可以从徽标的构图要素入手,两个徽标都由文字和图画两部分构成,文字部分都有时间这一要素,图画部分都以茶叶为主要构图要素,可据此概括。